近来,社会对央媒的批评不少。有人说攻击央媒是敌对势力所操纵,是不可取的。
今天读到自媒体“政说心语”讲的一段话:《由小岗村的这组数据想到了毛主席当年为什么批评“浮夸风”》。
近日从网上看到一个叫“拼命三郎JS”的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小岗村18个农民签订生死契约,分田单干后粮食产量发生的极大变化。该网友引用的数据来源是央视网的报道,文章这样说,央视网2019年7月21日的《新中国第一》报道:1978年的小岗村18个农民按下红手印,签订生死契约,把1100亩土地分给20户农民。契约起草人严宏昌介绍:第二年秋天,小岗村粮食大丰收,产粮13.3万斤,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的18倍,相当于1955到1970年的15年的总和。1978年小岗村人均口粮40余斤。
我们只要对这组数据作一个进一步的分析,就知道了它的真实情况。首先,这位网友指出了小岗村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即是小岗村那个著名的18个农民签订生死契约的起草人严宏昌提供的,而且又有央视网的权威加持。说明了数据来源的真实可靠,并非网上以讹传讹的造谣。
但只要一看,就会发现这组数据严重失真。即使按严宏昌说的分田单干以后的1979年粮食总产量13.3万斤来进行计算,小岗村有土地1100亩,那么粮食单产又有多少呢?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破绽,还说是1955年到1970年15年粮食的总和,是1978年的18倍。这样的浮夸岂不让人大跌眼镜?
我们看看网友的推算,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术题。小岗村有土地1100亩,1979年生产的粮食总产量是13.3万斤,不就是一个简单的除法吗,133000/1100=120斤,小岗村是夏秋两季,那么,平均单季亩产不就是60斤吗。
按生死契约起草人严宏昌的介绍,1979年小岗村的粮食产量是1955年到1970年1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133000/15=8866斤。那么1100亩土地每年生产的粮食就是8866/1100=8斤,那么单季亩产4斤,扣除种子,保守计算,小岗村这15年的粮食亩产平均都是负20斤以上。
再按严宏昌说的,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是1978年的18倍。当然,严宏昌想这样夸大是为了说明分田单干的优越性,也如一些人常挂在嘴边,分田单干一夜暴富,一年粮食翻几番如出一辙。按这个数据计算,133000/18=7389斤,平均亩产7389/1100=6.7斤。单季平均不足3.4市斤。这样的粮食产量,在人类农业史恐怕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了。
从严宏昌的这个介绍来看,其实他就是一种自我否定。不管是说1979年是1955年到1970年1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还是说1979年是1978年的18倍,虽然那个18倍的数字很亮眼,但具体推算一下,就知道了它只不过是一个虚伪的概念,其实就是在进行自我否定。
其实,这组数据是官媒多少年都在发布的,大家有很多 疑问,可是谁也不敢说,没有自媒体的时候,也没地方说。有了自媒体也不准说。这两年才可以说了。《沈浩日记》记的也是去年才出版的。
归根到底也不能怪官媒,他们不能不这样说。但是大家觉得既然自媒体都可以说了,官媒是否也实事求是,去报道一下真实的东西。如果还是虚假浮夸,大家就不卖你的账了。以前大家理解,也不说什么,现在就不太恭敬了。
说实话,老徐从一开始就对这组数据不感冒。以前说是1979年小岗村亩产400斤,也不高,平均全国水平。如果说是前15年的总和,以前亩产20斤,真不可思议。我们那里的山岭薄地完全靠天吃饭也亩产二三百斤。后来知道了小岗村108口人1100亩土地,就要气死。我们那里山地也就一人一亩多一点,你平原上每人10亩地还讨荒要饭吃国家划拨粮,这个小岗村应该开除球籍!
还有,分田单干中国人吃饱饭了,是官媒天天讲的,也是谎言。中国每年的粮食产量就摆在那里,分田单干后粮食增产远远低于前30年,现在人均粮食比40年前没有多少增长。再看看每年进口那么多粮食,十八大后中央一再强调粮食安全问题,扶贫和振兴农村农业是重要工作,官媒为何不讲真实的粮食生产情况,还搞浮夸呢?
另外,小岗村那个地方是1958年浮夸风的严重所在地,毛主席批判浮夸风和共产风的那些话都摆在那里,但这些年难见官媒事实求是的讲实情,大家当然也有意见。
如此下去,官媒如何有公信力?
现在虽然有了自媒体,但自媒体是有局限性的,不能做采访和报道,但官媒是有条件和能力采访和调查研究的,能进行客观准确地报道,引导舆论。
因此,官媒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实事求是的客观报道,就会正确引导舆论,赢回公信力。
实事求是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媒体的生命线。
底线是真话不能讲,但不能说假话。更不能搞浮夸。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