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那些成功的革命性事件,无论后人如何加以神化,一旦靠近观察,就会发现其光环散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苏联十月革命,以及某某百年革命历程,无一例外都会经历从革命初期的高调登场,到不断降低标准,寻求一定的妥协来联合更多的力量。抽象来说一开始革命的一方谋求的是前进十步,随着阻力的出现,会调低目标为前进八步,这样愿意和你联合的人就会增加那部分目标为八步的人。但是敌人也是在变化的,如果敌人和你一样也愿意让渡一部分立场比如本来一步也不想前进,现在愿意前进一步来谋求团结外部力量,那么他也会变的强大一些,除了这进步和反动双方的力量变化之外,还有就是具体的历史演进阶段的问题,比如随着一国外部力量的介入使得原有社会形态必须前进五步才能重新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结构时,那么革命的一方降低的标准便不能低于这个目标,反动的一方如果能前进五步就有很大概率维护住自己的统治。因此历史上那些革命,因为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他们的结果也很不相同。最开始的英国革命所处历史阶段我们可以看成在革命爆发时只要前进两三步就能实现社会稳定,那么最后革命就留下一个君主立宪的妥协政体。而随后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来到了到法国革命时,其基准值已经到达四或者五的程度,这是旧的皇权一时难以接受的程度了,类似于突然出现的新冠病毒,还没来得及产生出抗体,法国皇帝就上了断头台。其后的美国,俄国,某某都可以基于此逻辑进行分析。对这些历史事件都不要神圣化。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过于落后的反动的和过于理想的进步的目的都是存活不下来的。社会权力组织形态一旦达到和相应历史阶段契合的程度,那么革命的动力就会消失。
革命并不像我们想象中或在历史课本中所学到的那么高大上,真正在历史进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往往并不是以政治组织形式为代表的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旧制度最大破坏力的表演舞台并不是在中央,并不是在白宫,、唐宁街,而是在工厂,在农村。当资本主义的力量确立起了其统治地位,无论是何种形式的革命也不会对其所确立的社会关系进行否定。所谓革命对已经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来说只是一场加冕礼罢了,至于王冠是由教皇为其戴上,还是由拿破仑本人自己戴上都无关痛痒。
巴黎公社的进步性在于,为未来的社会形态揭示了一个方向。但是作为革命主体的工人阶级并不能成为无产阶级真正的引领者,即工人阶级并不能自发地领导广大无产阶级真正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结合公社以后的历史来看,工人阶级在拥有最好的理论指导下历经百年革命却不进反退,这在历史上扮演过进步力量的群体中都是未所见的。这表明工人阶级其实跟农民阶级一样是小富即安的,是缺乏必要的权力观的。权力是什么?权力是消灭敌人的暴力,是能维系自身生存发展的强力手段。很可惜工人阶级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列宁才会提出先锋队理论,才会有列宁主义的诞生。十月革命以来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其本质上是先锋队专政。至于说何时能从先锋队专政专为无产阶级专政,请看上文看懂了上文也就明白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