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医复兴的民间之路
任丽娜
自从中医药在治疗“非典”、艾滋病中成果初现,继而在全球狙击“甲流”战中,中药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西药达菲而受世界瞩目,同时伴随近年来中国文化复兴的热潮兴起,中医的复兴似乎顺理成章。
然而在中医界,却弥漫着一种日益深切的忧虑。害怕延续数千年的古中医从此不再纯正,担心一本本厚重的经典医书无人阅读,更对流传甚广的“中医不能治急症”等说法,奋力驳斥。
中国当代中医急危重症领域的临床大家李可和他的弟子们,用自己的行动捍卫着中医、守望着中医的未来……正艰难地行走在古中医复兴的民间之路。
马来西亚的“正名之战”
被多国西医宣布“等死”的玛嘉丽亚又哭又唱,“是中国的中医救了我!”
2010年3月13日 ,古中医齐玉茹被师傅李可派到马来西亚急救病人。此次出诊,玛嘉丽亚最特殊,她曾被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地的西医宣布是个“等死的人”。
病历显示,现年60岁的嘉玛丽亚做糖尿病并发症疽手术10年,合并心脏病搭桥手术2年,随时都可能出现“猝死”的她,在2009年又得中风,至今言语不利,是被亲人搀扶着找到齐玉茹就诊的。
10天之后的 3月23日 ,已经不用人搀扶的玛嘉丽亚上演“大变活人”,“血压、心功能都显示正常,危命得救”。玛嘉丽亚在齐玉茹面前掩饰不住兴奋之情,又唱又跳,竟然高兴地哭了起来,“是中国的中医救了我啊!”
对于齐玉茹来说,玛嘉丽亚事件是一场“正名之战”,在“废除中医”的浪潮冲击下,此事件为“中医不能治急症”平反正名,为古中医学说是当今一门不可或缺的医学而正名。
此外,玛嘉丽亚不是普通的马来西人,她是马来西亚王后非常要好的朋友,并且在民间是个乐善好施的人物,受到很多当地人的尊敬和爱戴。
“中医不仅拯救了玛嘉丽亚,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齐玉茹欣慰的说。
“非法”行医的尴尬
李可和他的弟子们,用纯中医的手段,成功救治了数以万计的心衰、呼吸衰竭等重危急症患者,但依据中国相关规定,他们一直面临着“非法”行医的尴尬。
如今,随着古中医学的逐渐没落,方子,成了一张废纸,曾经“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中医被人无情的扣上了“不治病”的帽子------中国人的悲哀!!!
李可认为,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一语之失害惨了中医药,甚至让现在具有法律效力的《中国药典》也一错再错。----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一钱相当于现在的3克。((注:此即李时珍一语之失的原话)但李可从古中医学的殿堂里发现,准确的方剂用量应是一两相当于现在的15.625克。((注:中医药不传之秘在剂量绝不虚言,受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一语之失影响,现行《中国药典》错漏百出无法真正有效指导中医临床,再加上现在人心败坏逐利思想导致现有药材不地道,导致药效疗效欠佳,并非千年中医药失效也)
李可擅长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尤其擅用附子、乌头类峻药抢救濒危病人,使垂危病人起死回生。
可谁又知道,《中国药典》上规定最高剂量为9克,李可为抢救心衰重症的病人,基础剂量竟然开到200克。而现代实验研究表明15克附子可以毒死一头牛。(注:本文摘录者博英兄自习中医药多年,亲身确认李老前辈著作所言并非虚言,曾给自己的母亲与妻子开方治愈多年慢性病,附子常常用到25克--30克以上,对证效果出奇的好,哪有什么现行药典所言的这毒那毒吓死人,全在“灵活配伍应用”监制其毒性也,也全在病情是否对证需要也,将心比心他能把母亲与妻子作儿戏吗??!!当时买药时中药房药剂师根据药典说什么也不愿意超量卖,还是自己灵活变通操作---跑了好几个买中药的地方才凑齐药量使用。当然这是在你是否懂中医药的前提下应用,而非一味糊里糊涂地孟浪误事。附子单一使用15克可以毒死一头牛,而中医配伍使用可以减毒无害,剂量有时开到200克反而治愈顽症杂症大证,此即千年中医药的神奇魅力也,如果一味拘泥现行药典的用药规范,你敢用吗?!,打死你也不敢用!!!)
如果按照药典的用药规范,现年80岁的李可大师大半辈子竟然都在“非法”行医。那些谨尊师命在各地脚踏实地、治病救人的徒弟们,免不了也时常受此困惑。
李可的一位弟子就曾因重药治病而与患者发生过纠纷。甚至有医生讥讽他用大附子开药是“神经病”。
原由是中医不按药典开药,比如附子超过 9克,卫生部就可以找你麻烦。李可和弟子们承担着风险和巨大的精神压力,在明哲保身和抢救生命之间“几乎每天都面临选择”。
弃西从中的博士医师孔乐凯==为何????
李可众多弟子中孔乐凯比较特别,他是放弃十几年的西医探索而转到中医领域的。
孔乐凯原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医学院)的病理生理学硕士。读了8年的西医核心课程之后,他觉得西医理论无法解答他对人体和疾病的许多疑问,转而自学中医,2001年考取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博士。
读博士时,孔乐凯一度很郁闷,毅然决然放弃13年的西医探索转到中医领域的他发现,中医临床拿不出效果来。俗话说的“中医不治病”。
最苦闷的时候,孔乐凯遇到了李可,“师父给我讲《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给我指明了一个方向,这才是正路,疗效就是最好的证明。”原来当代的中医学术教材,大多改变和背离了古中医学思想的原貌,已经被完全西化。
如今,孔乐凯借用在山东中医药大学任教的平台,以及作为李可古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基地济南地区负责人,到处讲说和急救病人,极力挽救着古医学说。
中医复兴利器要靠立法
复兴,一个伤感的字眼,只有当那些曾经的辉煌经历衰落又要回归荣耀的时候,才被人提及。不少古中医正谋求复兴,为免悲剧式的衰落,李可和他的弟子们正艰难的、义无反顾的行走在古中医复兴的民间之路。
放眼当下,不少国人已经清楚的认识到西医并不是那么完美和科学,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憾,但人们又苦于找不到好的中医师来寻求帮助。
所以,古中医必须复兴。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发展趋势。
5月18日 ,作为李可古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基地山西地区负责人的齐玉茹,将一份名为《关于政府应加大工作力度拯救古中医学说》的建议,作为提案以社情民意的方式投到了山西省政协。只要有拯救古中医学说的机会,齐玉茹总要想方设法试一试。
据记者了解,中央对于挽救中医药的决心很大,但现实的情况不容乐观,如今连省级中医院的病床前也吊满了输液瓶,中医药这颗中华民族的瑰宝不断萎缩而竟至陷入难以生存的境地。
目前国家提倡的中西医结合对于中医界来讲,他们并不反对西医,但应该是中医的归中医,是西医的归西医,优势互补,却不是现在大多是“不男不女”的成果。
李可认为,国家应该尽早成立中医药部,中医要立法,不受卫生部的干扰。既得利益者是最大的阻力。中央要想清楚,是要医院救人还是要它赚钱?要赚钱引进设备、进口西药最快了。政策上要松绑,不然在西医的紧箍咒下,中医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
“中医命运和国家命运是一体的,眼下中华文化复兴是好兆头,至少为古中医的复兴彰显了一线曙光。”李可说。(完)
中医的出路-----回归古中医
所谓古中医,是指张仲景及其以前,即东汉以前的中医理法方药。从历史记载看,所谓“神医”大多出在东汉以前,而此后的所谓大家,虽有众多著述,但在中医理法方药上并没有超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成就,而基本上是对《内经》部分文字的个人理解和发挥。从疗效看,也未见历史上有“神奇”记载,因此,我们对后世(指汉以后,下文均此意)的中医水平总是心存疑虑。现时认为汉以后各大家的成就,是对中医的发展,但本人认为,还不能下此结论,相反,他们也可能是对《内经》旨意的片面理解甚至曲解,因此,不宜将他们的论述作为中医理法的定论。
现代人有一个逻辑:凡是以前的,古代的就是落后的。这种逻辑可能大部分人都认可,但是,大家应该注意一个事实,那就是东西方文明,由于地理位置的隔离,是各自独立发展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东,西两面的发展就很难在同一个水平,同时各自的知识体系就可能产生巨大差异。现在,我们应该有条件对中西两大体系做一些比较研究了,然而,现代人,包括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全来源于西方,而对于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体系,西方人自然无法理解,而满脑子西方知识体系的现代中国人,同样无法理解,如此,东方文明就成了内外不讨好而遭受排斥的异类,被理所当然的归于“落后”,“愚昧”,最客气的说法也不过“朴素”而已。
然而奇怪的是,中国古代有如此之多的“世界第一”,如此多的“奇迹”,不单在外国人,即使创造这些奇迹的古人的后代--我们自己也不明白究竟。越王剑之千年不锈,古人是如何找到这种合金的配比的?这种技术据认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成果,何以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就已经用在了战场之上?马王堆女尸之千年不腐,现代的福尔马林也不能证明能保千年,如果不是考古学家告诉你,这些东西是从古墓里挖出来的,铁证如山,我们会不会“大笑之”,曰:“不可能!”?何以会大笑呢?因为“现在的一定比古代的好”是不需证明的公理,如果不是我们的古人在死后带几件“玩意儿”放在坟墓里,我们也没法证明,这个公理竟然是错的!基于这个结论,我们可以说,西方的不一定比东方的好,后来的,不一定比以前的好,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汉以后的中医很可能不如以前。
废中医的事,也不是这几年才有的,归根结底,发端于百年前的屈辱。我们何以会遭受如此的欺凌呢?纵观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先秦以上,人们思想活跃,勤于思考,更勤于实践,各种思想争讼交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那是一个思想洪流的汇聚交流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逐步的形成并趋于完善,这些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了中华民族所有科学,技术,社会,政治,经济各个领域的总纲,医学也不例外,到了战国时代就发展到空前繁荣的顶峰。可以说,中华文明的全部精髓,在那时就已经完全形成。可惜,自秦汉以后,我们中国人在其古先贤创立的科学文化体系基础上就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相反,却是逐渐的丢失进而步步衰落。基本上,我们是躺在先贤留下的遗产上吃老本,这一吃就是两千年!到了清末,总算吃完了。而在我们的西方,在那里的两千年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在百年前宁静的那个黑夜里,西方的大炮终于在我们的家园炸响。
毫无疑问,我们的中医也是吃老本的一份子,在两千年里,同样随着整个科学文化的衰落而衰落,渐渐丢失了中医学的理论精髓,只留下一些所谓“验方”之类的躯壳,最终变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一门“死”学。《内经》以后,中医学的书籍虽浩如烟海,但是,我们在这个大海里,却找不出一部真正将《内经》解释清楚的著述,我们即不能证明《内经》的“错”,也不能证明《内经》的“对”,如此状况,谈何发展?于是有人干脆说中医是“经验科学”,“有效就好”。还有人说“医者意也”,不管这个“意”如何定义,懂汉字的都会理解为“意想”,那岂不是靠自己去“意想”就行,还需要讲“理”吗?这么些说法,无疑是承认,中医学不是科学,没道理的东西怎么能称之为科学呢?既然是经验,那么你那些阴阳五行岂不是多余的摆设?岂不是牵强附会的骗人把戏?加之所谓“验方”又时验时不验,又加之社会上有众多的“意医”,他们会开出“原配蟋蟀一对”的药方,这种东西,在西方科学面前怎堪一击!?试问,这种医学,还有多少存在的价值!?现在医界有“废医存药”的主张,其来由,不就是因为中医界有上述“中医非科学”的“结论”吗?如此看来,“废医存药”,无疑是对中医的最后保护性发掘,我们有多少理由去反对呢?。
中医的衰败,归根结底是古中医理论的丢失,没有明确理论的医学是不可能有发展的。中医的当务之急,是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古代经典,从根本上去理解古中医理论体系,从根本上去重新验证这个理论,只有如此,中医才可能有发展!可是时至今日,我们许多人并没有好好反省,又突然热衷于“创新”了,试想,如果我们根本说不清中医是什么,你的“创新”将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如果我们没有弄懂前人的思想,就来喊突破,其实质只能是将前人丢在一边,另起炉灶。如此,你不如直接搞一门新医学,不是已经有人在搞“系统医学”吗?这时你可以天马行空,中医对你来说只是借鉴的对象,你大可以将歧黄丢在一边儿,想要就拿一点,不想要就不理不睬,完全由你喜好,岂不快哉!何必拖个中医的包袱呢?
文化的继承,不是留下些坛坛罐罐就算继承了,文化不在形式,而在于精神内涵,他是深入到全民族每一个人骨子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些世界观和方法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便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不离其宗的所谓文化,这个“宗”,便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认识。如果这个认识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那么,他们的一切行为就会自然而然趋于科学性,合理性,他们就会发展壮大,否则就会衰落灭亡。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是有优劣之分的,我们也没必要回避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优越,自然会发展壮大,就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也会自然的形成向心力,这才可以“王天下”,恃强凌弱和损人利己,这不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祖先早就下了结论。相反,如果我们不够优秀,就去向别人学习,如此而已。
中华民族的传统科学文化到底是优还是劣呢?在两千年前,毫无疑问是世界最先进的,我们民族的几乎所有“神奇”,都发生在那个时代,在当时不见得神奇,到了现代反倒“神奇”了,可见我们的古文明是怎么样的一个水平。不幸的是,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即便如此,直到三,四百年前,我们仍然是世界第一强国,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得不感叹,中华古文明,具有多么强大的生命力!事实上,在百年前西方大炮打来之前,即便再穷,我们也不会怀疑自己文化的优越性(尽管盲目自大)。可笑可悲的是,西方的大炮一响,我们多少“能人志士”就被轰得晕头转向了,万般无奈之下,便找来祖宗出气,似乎是祖宗的遗产将他们害了,在他们看来,老祖宗的一切都一无是处,于是要打倒孔家店,要打倒中医!必彻底除之而后快。在这些“先进的”德先生,赛先生的崇拜者们看来,他们的祖宗,无疑都是些愚昧无知的东西,他们以为打倒了老祖宗,就能变聪明起来,就能不被人欺辱了,这才真叫愚昧,幼稚之极。他们似乎突然不记得,是他们的古代祖先创造了举世无双的辉煌文明,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呀!而在两千年后的今天被人家炮轰了,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岐黄又有何干呢!?人说富不过三代,我们却吃了六,七十代,我们应该感谢先辈的恩德啊!怎么可以对祖宗不敬,甚至咒骂呢!?子孙不知感恩,反侮其祖,岂不是不肖的子孙!何谓不肖?就是子孙不像他的祖先了,也就是说,这不肖子孙没有继承他祖辈的智慧与贤德,这才是我们受到外辱的根本原因啊!是自取其辱呀!怎么可以怪罪于祖先呢?没有去继承,去发扬光大,又不知自我进取,如何与时俱进,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呢?事实上,到今天我们没有灭种,恰恰是因为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在僻护着我们!如果我们真的一无是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地球上,还有存在的可能吗?
现在,该是我们苏醒的时候了,该是我们好好反思的时候了,我们要继承文化遗产,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形式上,我们要领会我们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只有精神是永恒的,也只有精神才具有无穷的创造力。两千年来,我们丢失的宝贝太多了,我们丢失了中华民族传统科学文化的精髓,没有继承古代先贤们那份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生命意义的执著探索精神,无法领悟他们仰观天象,俯察大地,中知人事的实践所总结出来的闪光智慧,无法领悟他们对世间万物那种博大而深刻的洞察力,更加无法领悟他们“提携天地,把握阴阳”的那份自信与气魄。这些精神,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还保留有多少呢?
今天我们探究古中医的奥意,其意义不仅仅在治病救人而已,它可以让我们领略到祖先的智慧风采,领略到我们的文化是多么的源远流长,可以领会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各种思想观念,各种生活习惯,都和几千年前的祖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终,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科学文化,原来发源于如此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而这个体系,处处闪现出迷人的智慧之光,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理由再持自卑之心,我们将满怀自信,重拾中华民族的特殊智慧,开创属于我们时代的再一次辉煌。现在,让时光倒流两千年,我们一起来重温一次祖先的智慧之旅吧!!
还原古中医的本来面目:告诉你一条学中医的康庄大道
从五千多年前,甚至更早,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幼儿阶段起,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就在探索保护身体健康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以朴素的哲学为基础,以顺应天地运行、与自然和谐为依归,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防病治病的目的。史载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三十毒,就是先民探索自然的例子。神农氏所尝的就是药物的气和味,以及以身口的感受来辨别药物的阴阳性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这一结果:“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古人将药物的味道划分为“酸、甘、辛、苦、咸”,以对应五脏,然后按五行盛衰、五时顺逆,调动五味以攻邪扶正,最终达到防病治病、修身养性的目的。成书于二千年前的《黄帝内经》集前人智慧于大成,其论治所据,不出“阴阳”、“气味”二途。
《内经》卷二开篇的《阴阳应象大论》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内经》将《阴阳应象大论》放在卷二的开篇,是有其深意的,盖“阴阳”、“气味”,究其底,是古中医的源能所在,在这样首要位置提出“阴阳”、“气味”,是起到全书乃至中医学提纲挚领的作用的。
《内经》是一部先民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调整自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巅峰之作,其对“气味”之说谆谆言之。《生气通天论》篇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个五味,包含五行的生克、五时的长养,这是先民对自然万物的朴素哲学的一个体现,是防病治病的宗法。
《内经》对于五味的治病法则,反复地强调和申述,无非是让后学者明白一个道理,“医在阴阳,阴阳在气味。”《臧气法时论》篇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纵观《内经》全书,以味论治,贯穿始终,气味也是传统中医论治的根本所在。这种观念不仅见于专业的医经,古代经史都有记载。《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这明确记载了所谓“经方者”,是“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再一次明确古中医的“气”与“味”是处方治病的根据所在。可以说,中医说的灵魂就是气味学。
汉以前的古医经,《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经》二十五卷。今有传者,仅余经宋人删改过的《黄帝内经》,其它多已亡佚,不见于世。但古人运用五味治病的法则的要领上,除了从《黄帝内经》已可窥见一斑,还可在敦煌遗经中搜其迹象。《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下称《辅行诀》)是敦煌藏经洞遗存的古医经,题为“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该书自序称,该书是陶隐居辑录相传为商代伊尹所撰的《汤液经法》等古医经而成,论论治多据《汤液经法》。书中载有五行互含五味变化,与《黄帝内经》所本类同。《辅行诀》据此制画出五味五脏补泻生克图,还附列了五脏大小补泻方,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其补泻方如下:
五脏大小补泻方
小泻肝汤枳实芍药生姜
大泻肝汤枳实芍药甘草黄芩大黄生姜
小泻心汤黄连黄芩大黄
大泻心汤黄连黄芩芍药干姜甘草大黄
小泻脾汤附子干姜甘草
大泻脾汤附子干姜黄芩大黄芍药甘草
小泻肺汤葶苈子大黄芍药
大泻肺汤葶苈子大黄芍药甘草黄芩干姜
小泻肾汤茯苓甘草黄芩
大泻肾汤茯苓甘草大黄黄芩芍药干姜
小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
大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旋覆花代赭石竹叶
小补心汤代赭石旋覆花竹叶山茱萸
大补心汤代赭石旋覆花竹叶山茱萸人参甘草干姜
小补脾汤人参甘草干姜白术
大补脾汤人参甘草干姜白术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
小补肺汤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细辛
大补肺汤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细辛地黄竹叶甘草
小补肾汤地黄竹叶甘草泽泻
大补肾汤地黄竹叶甘草泽泻桂枝干姜五味子
以上五脏大小补泻方的组方原理尽在气味的变化,故《辅行诀》云:“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用气味扶正祛邪,其理朴素无华,而颠扑不破,是古中医的本来面貌。
古中医的失传
自“八佾舞于庭”的时代以降,人心浅浮,重文轻质。医药的发展也逐渐偏离了质朴的本根,而饪之以繁文缛节,弄其玄虚。人们在治病时更多地胶著于药物性能上了。至少在唐代,以性能取代味道的记录遍见当时医案。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医家药录繁简不一,但其论治轻气味而尚性能,已蔚为风气。医家泥于前人处方,执其支而废其本,后人不察,沿袭陈说,戴为“经方”,是以“经方”遍天下,而能治病者鲜。
迄至清朝,汪昂整合古方编著《汤头歌诀》一书,作为习医者启蒙教材,风行大江南北。“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言者凿凿,听者缈缈,只知麻黄、桂枝用于发热恶寒,而不知辛散轻清乃为宣散阳郁之根据。气轻清则入上焦,味辛散则宣卫郁,《内经》早有所言,凡气味轻清辛散者皆可治外感,何必非麻黄、细辛?习者不察,泥于药物性能之说,误入岐途,厥害深远。气味一途失坠,则中医精神不存,故古中医式微由来渐矣。
这种舍本逐末的教育方法,怎能培养出卓有成效的医学家呢?是以自民国以来,医者日颓,病家孔亟。值西风东渐,国人扔掉用了几千年的汤药罐子,奉迎西医,咎不在细民之趋势,而在于中医之不能胜任矣。于是,废除中医的呼声甚嚣尘上。这是中医最大的悲哀与耻辱,它的灵魂早已不存,这是它必须面对的结局。
嗣由-G--D-掌国,中医被装在传统文化的包袱中一并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自童髫至耋耄,完全受着西方“科学”的浸染,本族文化和价值观遭到史无前例的洗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了中医的呵护,中国人的健康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脆弱。
刻舟求剑的伪中医
今天的中医学习者只有通过西医模式的学院教育这一途径了。除了占去学分近半数的西医课程外,学生们的中医学习部分只是在实验室里对药物进行植物学分子实验,并以小白鼠为试验对象,以此期望获得祖辈使用过的医术。但是,他们已经放弃了修习传统中医的方法、方式,比如对药物的口尝身试,他们对药物缺少真实的体验。用心的学生会死记药典,或者背诵《汤头歌》。只道是秦艽祛风以疏肝,苍术燥湿而健脾,而不知秦艽何以祛风、苍术何以健脾?究其原理,本在气味所关。冰冷的实验室仪器,怎能品尝到药物的气味?小白鼠又怎能感知气味运行经络气血的补泻盈亏?学院中医对以现代植物学分子之细微,去管窥中药气味之宏巨,正是一叶障目,使他们越来越钻进“科学”的死胡同,而看不到中医博渊的全貌了。
五年或七年后,这些不中不西的“二不象”将依靠这些僵化的植物学实验数据面对病人,他们对病情的辨症及处方完全失去了传统中医的精神。在拥有高科技仪器的西医面前,曾经令他们祖先骄傲的岐黄之术,今天却令这些“中医”们倍感尴尬和沮丧。显然,他们是伪中医。
抛开现代中医教学的荒谬模式不论,药物气味之道的微妙变化,今亦鲜有悟者。药物因为时令、地点、产地、泡制方法的不同,其气味也迥然而异。从时令来说,如白芍:春夏酸,秋冬味淡;从泡制方法来说,如天麻,医典载其味甘淡,但今人泡制与古法相殊,添加了化学原料,其味一变而为酸;再如附子,因泡制方法不同,气味可辛苦、可酸咸,其性能或除风,或升阳,其用不一,其味多变。要做到味为我用,就要懂得泡制方法的变化。从产地来说,古今药材也大有差异。古时所用药材,来源于自然生长之山野,聚天地精华而成,其功恒伟,其力恒巨,而今天所用药材,时人为图大利,皆易为人工培植,化肥催之,毒药浸之,壮其根茎,速其生成,此种环境下培育的药材,气味失乖,性能偏废,与药典所载大相径庭。同为气味,古今两重天。所谓差之毫里,谬之千里也。那些指望背《汤头歌》就能当中医大夫的人,处方气味的化合,像迷宫一样只能令他们敬而远之。今天的中医,面对疾病忧患,是在刻舟求剑。
难孚人望的中医在今天成了庸医的代名词,废除中医的呼声再次响起。中医,不是被西医打倒的,而是被自己打倒了。
古中医的最后传人
笔者有幸在北京结识一位医家。这位行医二十多年的医家身世曲折,医学知识来自口口相传的师父。他的这门医学通过师徒间单口传授,至今已历七十多代。与世俗中徒弟向师父进贡的学习方式不同,这个学派,是师父找钱给徒弟,让其一生不为生计奔波,为的是能将这门医术完整无缺地继承下来。师父对徒弟是否行医没有要求,但却极严格地要求徒弟能一字不漏地将三十多万字的千年医经背下来。
这位医生那时还是二十岁出头的年青人,他花了七个冬天的时间将医经背完。医经对《黄帝内经》做了补充和修定,更有相当部分地是《黄帝内经》没有记载的内容,其文意的艰奥可看出,这部分医经可能比《内经》成书的年代更早。其中对疾病的论治,专在气味一途。
年青人在山中辨认药草亲尝药味,药草的毒性使他牙齿全部脱落,华发满头。九死一生的尝药经历,使他最终通晓药物的气味与功用,以及药物组合化的气味变化规律。他对药物的见解超越了药典上的记载,这使得他后来行医用药得心应手。
他的处方用药只是平常几味药,只在药物的剂量上增减变化,便化合成了不同的味道。他运用的气味之道出自《内经》,却比《内经》更完善。在他的组方中,气味与时令、地域、人体、病症结合得丝丝入扣。如《内经》载五脏中肝的辛补酸泻,如果生硬的将这个“辛补酸泻”用于一年五季(含长夏)中去治疗肝病,则为大谬。他对药物气味的运用,是随着天时的变化而变化,是具体到一年之中的二十四节气,甚至七十二候(一候五天)的,如肝在一个季节是“辛补酸泻”,但在其他季就要用别的味道来进行补泻。这种药理气味的变化完全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了。
他的处方紧紧抓住“气味”这个治病的宗纲,以不变应万变,所以,果皮、秸杆、纸张,甚至脚下的泥巴成了他的良药,凡遇沉疴顽疾,或汗、或吐、或下、或泻,无不随手而起。他每天的病人凌晨三、四点钟就要去排号,否则就挂不上他的号。有好事者将他的方子录给擅长“经方”的专家、教授们看,皆摇头曰:“无章可循。看不懂啊。”
笔者无意在这里杜撰一个吸引眼球的传奇故事,本文的用意只是要说明三点:
一、古中医,失传始于唐宋,迄至今日,已荡然无存。千余年来,岐黄之道每况日下,自身的误入岐途才是其衰败的关键所在;
二、拂去流俗的尘埃,其实,学习中医的康庄大道一直摆在我们面前,只是我们对它视而不见,那就是“气味”学。执简驽繁,大道自明。
三、中医的复兴并不虚妄,“气味”之学重现光彩之日,便是她的复兴之时。
易道 :比较接近中医的本质了,但是气味说可以说还只是表象!很多中药并未有独特的气味,比如
茯苓这样的中药,根本没有什么气味或者味道,也没什么甜味,但是它却有非常重要的显著的药性和归经特性
[药性]甘、淡、平、归肺、胃、肾经。
[药效]败毒、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这样的药性,就绝对不是所谓的气味说可以得出的结论!!那么古人到底是如何研究药物药性的呢?
何谓归经?比如归肺经,肾经,那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肺经,肾经,以及为何是归肺、胃、肾经,其实这其中的秘密在于“气功”!
中医的发展比较独特,中医最初是没有中药的,最初的中医主要是经络气血的研究,我们看
黄帝内经,就知道这一点,并没有多少中药药性与治疗的论述,也就是在中药之前,中医已经有了完备的理论基础,而中药的发现就是建立在中医阴阳气血脏腑五行关系的认识之上的,所以才会有中药的归经,阴阳,气血,经络的药性!!
而中医的基础理论:阴阳气血经络五行,这些中医最核心的理论有是从何而来呢???
如果你熟悉道家内丹,各种气功,你就会发现中医的根源其实在道家,在气功,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气血经络五行,在道家内丹中都是实实在在可以亲身体验到的东西!!而不是中医书中虚无缥缈的抽象的概念!!!
尤其像经络这样的东西,试问是如何发现的?更何况经络如此复杂,但是古人却非常精确的定位,古人到底是如何发现和定位复杂的经络系统的??其实,古人的按摩,针灸,与气功修炼中自身体验到经络与穴位,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验,才发行和定位如此复杂和系统的经络体系!!
还有中医中最重要的概念“气”,到底是什么??只要你练一练气功内丹,你就能够真切的体验到气,心气,丹田之气,肾气,元气,卫气等等各种关于气的描述,你就能够彻底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那么有了这些中医的基本理论,古人再通过对中药的亲身服用体验,得到了中药的药性!!比如人参何谓大补元气,古人服用人参后能够体验到其能够产生
练气功所产生的气感,这就是古人发现和研究中药药性的方法!
当然研究方法不仅仅是自我体验,也可以通过观察总结药性,但主要是通过自身服用和体验,对中药对人体产生的细微的感受仔细体验,发现药性的归经,阴阳,寒热,补气,补血,解毒清热等等特性!!
这才是中医中药的根本!!但是这一切已经被隐瞒掩盖的太久了,从黄帝内经开始,就一直掩盖中医最核心的研究方法与途径,以致后人只知道中药的结论性的药性,而不知道中药药性的来源与研究方法,更不知道中医基础理论的来源了!!
【现代中医学院误人子弟】
现代中医学院的课程可以说是误人子弟,首先在教材上就不知所云,若是按照教材学习,教出来的只能是中医废物(中医学院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专家、教授,中医学院唯一抢手的专业只是高级护理班的那些小姑娘MM们),不会看病(只会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只会抓住表象照猫画虎而已,可悲啊),只会伪中医的理论可悲啊;其次,课程的安排本末倒置,西医比例大于中医,以西医之体研究中医之用,以西医之用验证中医之体,如同用中国法律去约束美国社会一样,纯粹是胡扯!再次,经典选修,西医必修,英语必修,如此安排本末倒置是误人子弟。中医学院的老师们还真有先见之明,知道若干年后,中医一定会在中国大陆绝迹灭亡,中国人只能到国外去求取中医真经,可谓用心良苦,佩服、佩服。当然也不能说现代中医一无是处,起码现在它已经告诉我们,现代中医的路是走不通的,这就是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后,所取得的“超巨大中医成果”------人间恶果也!
【现代中医界没有几个“大师”!】
如今现代中医到处都是“中医大师”,只要花钱就能买到“中医大师”的荣誉证书,那些中医学院的“教授”“专家”等等,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的西医评定机制下,一个一个的也是空前绝后的“大师级”中医人物,入选中国工程院的也大有人在(例如陈可冀、石学敏、王永炎等等),仿佛中医的春天已经来了,可是却迟迟不见中医的春暖花开,这些“大师级”中医人物治病也不过如此,甚至还要求助于西医,处处惟西医之马首是瞻。
有的民间中医人甚至自己伪造一个莫须有的宇宙级医学机构,然后自封一个名贯宇宙、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大师级”绰号,实则就是为了招摇撞骗,大肆敛财,最后锒铛入狱,胡万林、天津癌症高手不都是如此吗。
还原古中医的本来面目:告诉你一条学中医的康庄大道
古中医的真貌
从五千多年前,甚至更早,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幼儿阶段起,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就在探索保护身体健康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以朴素的哲学为基础,以顺应天地运行、与自然和谐为依归,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防病治病的目的。史载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三十毒,就是先民探索自然的例子。神农氏所尝的就是药物的气和味,以及以身口的感受来辨别药物的阴阳性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这一结果:“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古人将药物的味道划分为“酸、甘、辛、苦、咸”,以对应五脏,然后按五行盛衰、五时顺逆,调动五味以攻邪扶正,最终达到防病治病、修身养性的目的。成书于二千年前的《黄帝内经》集前人智慧于大成,其论治所据,不出“阴阳”、“气味”二途。
《内经》卷二开篇的《阴阳应象大论》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内经》将《阴阳应象大论》放在卷二的开篇,是有其深意的,盖“阴阳”、“气味”,究其底,是古中医的源能所在,在这样首要位置提出“阴阳”、“气味”,是起到全书乃至中医学提纲挚领的作用的。
《内经》是一部先民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调整自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巅峰之作,其对“气味”之说谆谆言之。《生气通天论》篇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个五味,包含五行的生克、五时的长养,这是先民对自然万物的朴素哲学的一个体现,是防病治病的宗法。
《内经》对于五味的治病法则,反复地强调和申述,无非是让后学者明白一个道理,“医在阴阳,阴阳在气味。”《臧气法时论》篇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纵观《内经》全书,以味论治,贯穿始终,气味也是传统中医论治的根本所在。这种观念不仅见于专业的医经,古代经史都有记载。《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这明确记载了所谓“经方者”,是“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再一次明确古中医的“气”与“味”是处方治病的根据所在。可以说,中医说的灵魂就是气味学。
汉以前的古医经,《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经》二十五卷。今有传者,仅余经宋人删改过的《黄帝内经》,其它多已亡佚,不见于世。但古人运用五味治病的法则的要领上,除了从《黄帝内经》已可窥见一斑,还可在敦煌遗经中搜其迹象。《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下称《辅行诀》)是敦煌藏经洞遗存的古医经,题为“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该书自序称,该书是陶隐居辑录相传为商代伊尹所撰的《汤液经法》等古医经而成,论论治多据《汤液经法》。书中载有五行互含五味变化,与《黄帝内经》所本类同。《辅行诀》据此制画出五味五脏补泻生克图,还附列了五脏大小补泻方,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其补泻方如下:
五脏大小补泻方
小泻肝汤 枳实 芍药 生姜
大泻肝汤 枳实 芍药 甘草 黄芩 大黄 生姜
小泻心汤 黄连 黄芩 大黄
大泻心汤 黄连 黄芩 芍药 干姜 甘草 大黄
小泻脾汤 附子 干姜 甘草
大泻脾汤 附子 干姜 黄芩 大黄 芍药 甘草
小泻肺汤 葶苈子 大黄 芍药
大泻肺汤 葶苈子 大黄 芍药 甘草 黄芩 干姜
小泻肾汤 茯苓 甘草 黄芩
大泻肾汤 茯苓 甘草 大黄 黄芩 芍药 干姜
小补肝汤 桂枝 干姜 五味子 大枣
大补肝汤 桂枝 干姜 五味子 大枣 旋覆花 代赭石 竹叶
小补心汤 代赭石 旋覆花 竹叶 山茱萸
大补心汤 代赭石 旋覆花 竹叶 山茱萸 人参 甘草 干姜
小补脾汤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
大补脾汤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
小补肺汤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 细辛
大补肺汤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 细辛 地黄 竹叶 甘草
小补肾汤 地黄 竹叶 甘草 泽泻
大补肾汤 地黄 竹叶 甘草 泽泻 桂枝 干姜 五味子
以上五脏大小补泻方的组方原理尽在气味的变化,故《辅行诀》云:“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用气味扶正祛邪,其理朴素无华,而颠扑不破,是古中医的本来面貌。
古中医的失传
自“八佾舞于庭” 的时代以降,人心浅浮,重文轻质。医药的发展也逐渐偏离了质朴的本根,而饪之以繁文缛节,弄其玄虚。人们在治病时更多地胶著于药物性能上了。至少在唐代,以性能取代味道的记录遍见当时医案。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医家药录繁简不一,但其论治轻气味而尚性能,已蔚为风气。医家泥于前人处方,执其支而废其本,后人不察,沿袭陈说,戴为“经方”,是以“经方”遍天下,而能治病者鲜。
迄至清朝,汪昂整合古方编著《汤头歌诀》一书,作为习医者启蒙教材,风行大江南北。“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言者凿凿,听者缈缈,只知麻黄、桂枝用于发热恶寒,而不知辛散轻清乃为宣散阳郁之根据。气轻清则入上焦,味辛散则宣卫郁,《内经》早有所言,凡气味轻清辛散者皆可治外感,何必非麻黄、细辛?习者不察,泥于药物性能之说,误入岐途,厥害深远。气味一途失坠,则中医精神不存,故古中医式微由来渐矣。
这种舍本逐末的教育方法,怎能培养出卓有成效的医学家呢?是以自民国以来,医者日颓,病家孔亟。值西风东渐,国人扔掉用了几千年的汤药罐子,奉迎西医,咎不在细民之趋势,而在于中医之不能胜任矣。于是,废除中医的呼声甚嚣尘上。这是中医最大的悲哀与耻辱,它的灵魂早已不存,这是它必须面对的结局。
嗣由-GcD共产党-掌国,中医被装在传统文化的包袱中一并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自童髫至耋耄,完全受着西方“科学”的浸染,本族文化和价值观遭到史无前例的洗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了中医的呵护,中国人的健康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脆弱。
本人学识粗浅,行文匆促,旨在抛砖引玉,仅供参考。本人电邮chenseen#gmail.com。欢迎指正。
回到古中医的路上——李可专访
日志原文:http://kagoumei.blog.sohu.com/89583856.html《南风窗》(以下简称《南》):许多病人称呼您“救命先生”,还有人说您是“当代张仲景”。现在人们对中医的态度非常极端,要么是庸医,要么是神医。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李可(以下简称李):救过一些人是事实,但“当代张仲景”的称号绝不是我们这种凡夫可当的。我本是一介山野村夫,成天和农民滚在一起,特殊的环境使我所学甚杂,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均有涉猎。
所谓庸医,其实就是现在学院派的中医离开现代手段不会看病,不懂得望闻问切,连省级中医院的病床前也吊满了输液瓶,这些人能叫中医吗?一家大型中医院的院长请我去他那里,我说如果你办一个纯粹的中医院,我这把老骨头就交给你,结果他不敢吱声了。
至于说神医,那是因为人们不了解中医。擅治急症是中医学固有的传统,历代不乏“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手,时下世人皆视中医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
《南》:您是怎么学习中医的?
李:60年代,我最早在民国左季云的《伤寒论类方汇参》里看到四逆汤能治27种病,受到启发,30年后才知道,左是引用清末火神派始祖郑钦安的观点。后读民初实验系统医学派创始人彭子益的遗著,从此入医圣张仲景之门,奠定了“肾气与中气”为人生命之两本的认识,牢记:生死关头,救阳为急。
《南》:彭子益的书当时并没有正式出版,您是怎么接触到的?
李:1967年,一位中医朋友也被批斗,他被抓之前交给我4本麻纸的小册子,我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的4篇。他告诉我这是中医的根基,有朝一日一定要争取出版。我连夜把书看完后,用一堆尿布和婴儿襁褓裹着它藏起来,结果第二天我就进了看守所,所幸搜家时没被发现。后来直到1994年灵石大拆迁,收拾老房子时才又找到。当时那种状态下,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力反而更强,一夜所读,受益匪浅啊。
《南》:您又是怎么发现中药剂量这一关键之秘的?
李:1962年,我32岁时治疗一个老年心衰妇女,每剂药用45克附子。当时家属已经在准备后事,媳妇不懂得,把3副药一起煮了,在3个小时里一勺一勺都给婆婆灌了下去,结果当天晚上老太太就醒过来了,第二天儿子跑来要求再抓几副。此前,我用9克、18克、30克附子的病人都没有救过来,30克的可以多活一段时间。这次误打误撞,使我意识到剂量问题是疗效的关键。从此遍查医书,看到宋朝就有人怀疑过经方的剂量问题,写过《普济本世方》《伤寒九十论》的许叔微,著有《本草衍义》的寇宗爽,都曾探讨过。伤寒论的方子为啥后人用起来没效,就是因为剂量不够。
此前因为没有掌握剂量,有6个人没能救回来。从那以后,经我手治疗的心衰、肺衰、肾衰病人,没有死过一例。
1981年,汉代度量衡器的考古发现,修正了古今方剂的换算标准,完全验证了我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剂量正与仲景原方用量相符。
《南》:您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经常要使用附子,您不担心这味药的毒性吗?近年关于中药中毒的说法也有很多。
李:我在灵石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因为病人太多,身体实在吃不消,心脏出了问题,从房颤转成室颤,心跳260次/分。我躺在心电图室里,把药方告诉徒弟,他煎好药我喝下去就睡着了,醒来心跳已经正常了。这次中风,也是按照仲景小续命汤之方意。我开给自己的附子用量,恐怕会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了。
我平生用附子超过5吨,经治病人过万,人服已用,未见一例中毒反应。附子乃纯阳之品,其毒性正是救命的仙丹。仲景原方中,炙甘草正可克制其毒。
中药中毒事件,多是病人不经中医辨证诊治,盲目按西医思路服用中药所致,是对中医无知造成的。中药是治病用的,不是营养品,不然要医生干嘛?
《南》:您曾给学生题字:“学中医先要有菩萨的心肠,还须要英雄肝胆,为救人命敢用霹雳手段!”您认为这是学习中医的必备素质吗?
李:名医章次公曾以16字赠朱良春先生,“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可做医家的座右铭。
《南》:彭子益的“古中医学”,与您所主张的回到古中医学概念一致吗?中医不需要创新吗?
李:古中医学指的是汉代以及汉以前的中医,那是中医的正统;彭子益的书对仲景学说的解读是最正确的。中医历史上在魏晋时代出现断层,到金元四大家,违背了内经的主要观点,其办法用于治表,偶尔尚可,但见效后长期用又会对身体造成难以恢复的损害。其中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的“阳长有余,阴长不足”的观点,最有问题。在张仲景那个时代,中医是无病不治的。后世许多中医按照错误的路子治了一辈子肺结核、糖尿病,治好过几例?
中医当然需要创新,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连继承都没做到,谈什么创新?简单地认为近世的东西就是先进的,这十分浅薄。
《南》:这与提倡、重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经方派有什么区别?
李:后世搞伤寒论的就叫经方派,但其实所谓的经方派,走偏的居多,大都违背了医圣原意。像有人就说,一立春就不能给病人用附子了,这哪是仲景本意啊?这些错误见解的流传,误导了很多人。伤寒论是中医学的灵魂,微言奥义,字里行间表露出来的重要奥秘,只有四个字:保护阳气。
《南》:南怀瑾先生让您整理好自己的东西,留待后世。为什么您不多写几本书,把经验总结出来?
李:那得把我拉到深山里关上3个月。我上—本书(指《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就是躲在水利局培训班的课堂上,谁也找不着我,一气呵成写出来的。
我在阅读医案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一个不小心把错误写进书里,简直贻害无穷啊。上星期,河南地方民政局的一个公务员来信说,父亲急性心衰,紧要关头他不顾一切,照着书里的方子给药,竟然把老父亲救过来了。我接到信后打电话询问了情况,因为他父亲的病情略有不同,所以方子需要调整。这类情急之下看书治病的电话,我每年都能接上40几个。所以我更对写书的事非常谨慎,医书事大,人命关天啊。
《南》:您排斥西医吗?您如何认识中西医的关系?
李:西医的确能解决不少问题,有它的优势所在。但中西医只能是互补的关系,而不能结合。西医发展至今不过150年,历史上发生过几百次大瘟疫,中华民族之所以没有发生过欧洲等地那种大规模的人口死亡,这无疑是中医的功劳。在外国,西医已充分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因此主动到中医这里“拿来主义”,国内连最基本的对抗生素的滥用和副作用的反省,做得都很不够,更无法就西医的不足进行理性的讨论。
《南》:您觉得中医复兴的时机已经到了吗?
李:中医命运和国家命运是一体的,眼下中华文化复兴是好兆头,我觉得时机已经到了。彭子益这本书的出版正好顺应时势,其读者对象就是有志于中医的现代青年。
国家应该尽早成立中医药部,中医要立法,不受卫生部的干扰。既得利益者是最大的阻力。中央要想清楚,是要医院救人还是要它赚钱?要赚钱引进设备、进口西药最快了。政策上要松绑,不然在西医的紧箍咒下,中医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
《南》:您一辈子救了那么多人,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李:哪里,没啥,兴许他们前生都救过我呢。
《南》:啊,那么多人救您,那您得犯多大的错误啊!
李:呵呵。
——来源:<<南风窗>>
去孔乐凯大夫诊室之感触
这是门牌,孔大夫师从名医李可老先生。
孔大夫坐诊背后墙面上的老师照片和对联
前面墙上,挂的是手写小楷“大医精诚”
药房医生们正在忙着打中药
进门对面,电视里在放蔡礼旭老师讲的“幸福人生讲座”
进门右侧是放随喜经书的地方,现在放的是“戒杀放生”,旁边是挂雨伞的架子,架子上写的是“保持安静、耐心等待、于人于己、皆是功德”
等待中,看见对面墙上的画和对联。
昨天,去济南孔乐凯大夫的诊所,开了14付中草药,对诊所以及孔乐凯大夫为人,深有感触。孔大夫力图从内心来救度赶来看病的每一位病人,功德无量。
真是内所有工作需人员,态度和蔼,看来大医精诚里的所有诗句,都深记在心了。
最重要的主人公孔大夫,为人谦虚和蔼,说话沉着细语,在给我诊病的时候,告诉我学佛的重要性和精髓所在,那就是要实修、真干。而不要流于经典、形式。这难道不是“佛菩萨”的作为吗?孔大夫正在实修践行。并且马上令徒弟,赠与我书籍“王凤仪言行录”一本,虽然家里已经有此书籍,但我还是欣然接受,并且希望通过我有更多的人看的此书,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中医精髓是“天人合一”,孔大夫正在通过他的努力告诉病人们,怎样才能治好病,孔大夫告诉我,人要有神和气,说我想在有佛菩萨的保佑,神的方面已经很好,它可以用中药来帮助我调气。这正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精髓所在,西医的所有的治疗,都是“损”招,肿瘤割除了,存在体内的气机失调,是不会改变的,反而会因为手术和化疗导致气机更加的失调。人如果各脏器经络气机平衡,是不会生病的,这正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气机失调,首先是我们的情绪,所以,王凤仪老先生的书大家一定要好好看,不多说,再说就长篇大论了。在其次是六淫之邪的侵袭,这里面包括环境、气候、饮食等等一切因素。但是为什莫同样的生活环境有人发病而有人不发病,那就是人与人的体质的关系,也就是所人与人的体内的气机协调不一样。所以,追根揭底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就是我们的性格,所以“性格决定人生”。中医养生很重要。
这样的诊所中国有多少,希望这样的诊所中国有很多,这才是救人,从根本上来救人。随喜孔大夫功德。阿弥陀佛!愿佛菩萨保佑孔大夫给所有员工,这份事业不仅仅属于他们,属于所有病人,这是多有病人的福田。
“另类”中医 敢用药善用药
◎ 本报记者 汤雷
不穿白大褂,不开化验单,只凭望闻问切开药方
孔乐凯是一个有些“另类”的中医。他是中医博士,但考博之前却是西医硕士;他看病时不穿白大褂,不开化验单,只凭望闻问切开药方;他很年轻,医院导医栏里没有他的名字,但他的诊室却天天人满为患;他用药时常超出常规用量,但每每却能“出奇制胜”。抱着几分好奇,记者日前采访这位“另类”中医——— 山东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讲师孔乐凯。
孔乐凯原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医学院)的病理生理学硕士。读了8年的西医核心课程之后,他觉得西医理论无法解答他对人体和疾病的许多疑问,转而自学中医,2001年考取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博士,博士毕业后,又拜治疗危急重症、疑难杂症出名的老中医李可先生为师。
在孔乐凯看来,如何用药、用多少药,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死守药典。判断用药是否合理,一是要看是否符合中医的核心思想,二是要看临床疗效。他认为,剂量问题是疗效的关键。《伤寒杂病论》的方子,后人用起来没效或者效用下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剂量不合适。
另外重要的一点,对药量的把握必须以药材质量为基础,生药主要成分含量不同,用量自然不同。以前的药材都是野生的,而现在很多药材却是人工栽培的,生长周期缩短,药效上难免有所下降,因此要达到原先相同药效,剂量就要有所放大。
其实,很多中医都有这样的感慨:为何古籍中的汤药用药量都很小,而现在的草药动辄好几倍的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孔乐凯认为,不是病难治,也不是医生开的方子不好,都是因为现在有很多不过关的中草药。有些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种植中药材时只重其形不重其质,很多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以致临床药效也千差万别。
至于用药量大可能会有毒副作用,孔乐凯指出,中药中毒事件,多是不经中医辨证诊治,盲目按西医思路服用中药所致。真正的中医在用药上都十分慎重,用药剂量是经过充分考虑的,符合中医的核心思想,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对于中药的使用,熟知西医规范的孔乐凯认为,西医的规定里,急救时对许多药物的使用可以超出常规用量数倍,中医药典却不分情况一刀切,比如附子超过9克就可以找你麻烦。重症急症的用药量理应放宽,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规定。目前的规定客观上起到的作用是,只允许西医急救,而不允许中医急救。实际上,中医在急危重疑难病治疗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孔乐凯介绍说,从古至今,大多数老百姓都是病重时才会求医,特别是穷苦的老百姓往往是无钱医治’把病养大后’中医历来就是治大病的,这方面中医有足够的经验。比如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大瘟疫,中华民族之所以没有发生过欧洲等地那种大规模的人口死亡,这无疑是中医的功劳。再如《伤寒杂病论》中的“三阴证”其实就是现在很多疾病最后病情转归后的情况。作为李可老先生的学生,孔乐凯曾深研《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他认为,目前西医很多不可治愈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免疫性疾病等,采用中医都能取得良好效果,甚至可以治愈。
从一个字开始认识古中医(现中医是垃圾)
现在的国人,对自己的历史经常妄自菲薄。当然中医现在已近伪科学和迷信的地步,但是我对有人认为中医一向就是骗局,有不同看法。我们可以从中国的古字来体味中医的含义。
医,这是简化字,其正体字是“醫”。大家都知道中文是象形文字。那么医,为什么会写成“醫”?
醫,其实是由三个字组成的:医、殳、酉
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呢?不用费力考证,仅仅一本中文古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2000年前,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里是怎么说的。
第一,先来看看这个“医”字。
匸xi4衺徯,有所俠藏也。
矢shi3弓弩之矢也。从入,象鏑栝羽之形。古者夷牟初作矢。
医yi4盛弓弩矢器也。从匸从矢。《國語》曰:“兵不解医。”
就是说“匸”是容器,“矢”是箭,“医”是装着箭的箭袋。兵不解医,就是说士兵不离武器。
第二,来看看这个“殳”字。
殳shu1以杸殊人也。《禮》:“殳以積竹,八觚,長丈二尺,建於兵車,車旅賁以先驅。”
就是说“殳”也是武器,是指长矛。
第三,来看看这个“酉”字。
酉you3就也。八月黍成,可爲酎酒。象古文酉之形。
这里是说“酉”是成熟的意思(就)。八月粮食熟了,可以来酿酎酒。而“酉”的本意,是酿酒的酒坛子。
呵呵。奇怪了,此三个偏旁代表的弓箭袋,长矛,酒坛子和治病有什么关系啊?
让我们再来看《说文解字》中“殹”字和“醫”字的解释:
殹yi4擊中聲也。
醫yi1治病工也。殹,惡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王育說。一曰殹,病聲。酒所以治病也。《周禮》有醫酒。古者巫彭初作醫。
原来“医”和“殳”都是武器。“殹”,一个意思是表示被武器击中的声音,另一个意思是表示被武器击中后的“恶姿”。然后提到醫之性然,得酒而使,酒所以治病也。
酒所以治病也,是说喝酒就能治病了么?
当然不是。酒其实有两大用途:
(1)麻醉。中医过去经常在手术前让病人、伤员喝乌头酒,作为麻醉剂使用。
(2)消毒。中医很早就知道在酒里面放入石灰,吸收水分浓缩酒精。这种酒叫做“灰酒”是用来消毒的,是不能喝的。
“醫”的本意就是对于被武器击伤的人,喝酒来麻醉,用酒来消毒,然后治病工再行各种手术:或取出箭头,或处理伤口,或行截肢等等。这就是“醫”的来历。
经常有人说中医不懂解剖,中医不了解人体,中医不会手术。。。
其实在战乱频繁的古代,每战死伤无数,有那么多的伤员需要医生处理,中医怎么可能不懂解剖,不会手术?
要说古代中国的医术,古代的中医的确是相当发达,中国历代出了不少医术绝伦的名医,比如春秋末期的扁鹊(原名秦越人)、东汉末年的华佗,董奉及张仲景(建安三神医)、晋朝的皇浦谧、葛洪、唐朝孙思邈(药王),元朝朱震亨(金元四子之一),明朝李时珍(医圣)等等。他们的医学成就卓著,从这些伟大医学家中择几位代表性人物,概略叙述他们对医学的贡献。
扁鹊(春秋末期,西元前407-310年)
只是目测病人的气色神情,就能说出病况的梗概,经由四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可以准确对症下药。扁鹊通晓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以下要介绍的各个中国名医,也都精通各科,包括妇科),无一不精。
更令人咋舌的是扁鹊曾替鲁公扈及赵齐婴成功完成换心手术,根据《列子.汤问篇》指出(注1)在春秋时代,在鲁国的公扈和赵国的齐婴生了病,都去请扁鹊给他们医治。扁鹊精心为他们进行了诊治之后,不但诊断出他们的外表的病因,甚至连他们因为先天性格之不同所造成的病都诊断出来,最后不但换了心,也让彼此的个性与原来不同。这两个人换心后生活一如往常,这个手术发生在西元前三、四百年,很可能是人类本次文明史上最早做器官移植的人。目前的西方科学到了近代才出现换心手术,而且成功率并非百分之百,病人换心后平时也必须服以药物,还必须经常回院复诊,有的甚至会再并发其他疾病或是心脏病复发而需要再度开刀治疗。在开刀过程中均是多位医生护士一块儿动手,使用的仪器设备是需要相当多。然而我们在扁鹊的故事中却可以看到扁鹊居然自己一人同时为两个人做开心手术,而且不需要使用象今天科学发展的复杂而多样的仪器。他那精湛的医术真的是让后人叹为观止。
扁鹊后代弟子也承传了一部份扁鹊高超的医术,例如相传北宋仁宗因纵欲过度而染病,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御医们都束手无策,后来被扁鹊的弟子许希善治愈,于是北宋仁宗遵从许希善要求,建了扁鹊庙以纪念这一医界宗师。
在扁鹊的年代里,医生们都不是真心钻研医术,为病人谋福,而是想着如何剥削民膏。扁鹊是真心为民医病的一派,尽管当时惹怒了许多人,但扁鹊一点儿都不畏权贵。(注2)当秦武王生了重病,群医皆束手无策后找上扁鹊,没想到秦武王身边的大臣居然反对,而扁鹊则藉此劝告秦武王治国如果象治病一样听信无知的人,则不可能治好病或治理好国家。由此可以看到扁鹊才智过人和大无畏的精神。
扁鹊在医学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百姓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但他的仁心仁术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妒嫉,在公元前310年,秦太医令李谧派人在崤山(今河南省西北部)设置埋伏,刺杀扁鹊,一代名医就这样不幸逝世了,享年九十七岁。
华佗(汉朝,西元145-208年)
华佗精通各科,特别是外科,针灸。在针灸方面,医界的忌讳是针刺入不及四分,以免伤及内脏,但华佗运针自如,堪称一绝,无此限制。就连华佗亲授的学生也有在此方面表现不凡的(注3)。华佗也是最早发现夹脊穴的人,即自第一椎之下至第十七椎下,每椎从脊中行旁开五分处取穴,左右共三十四穴,这组穴位能治疗咳嗽、喘息、腰背部酸痛等慢性疾病。
外科方面,华陀在当时誉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他曾经替病人断肢接骨,更令人惊奇的是他发明了麻醉用的麻沸散,这项发明比欧美的麻醉药早了一千多年,不仅如此,他曾施行一项高难度的手术,就是将病人肠断截洗涤,除去秽物,然后再将其缝合,结果病人比手术前更健康(注4),手术当时不过是西元一百多年。
历史上记载曹操偏头痛,华佗也曾建议打开其头盖骨作医治,结果却因此惹来杀身之祸(注5)。临死前,华佗将自己在狱中所写的医书交给狱吏,可惜狱吏不敢拿,最后华佗也不勉强他,便拿火把毕生精华焚烧成灰了(注6)。
在华佗生存的年代,蝗州、地震、黄河泛滥、饥荒、瘟疫,天灾是一桩接着一桩,然而人祸也是一起连着一起。先是东汉朝廷内斗,一会儿是窦太后铲除异己,一会儿是宦官揽权,接下来是黄巾之乱,紧接着政局纷扰,出现三国鼎立,造成民不聊生,到处是蹒跚流亡的灾民,路上经常见到病死或饿死的死尸。百姓生了病,没有钱买药看医生,华佗于是创立了五禽戏(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帮助民间无数百姓强身健体,舒活筋骨血脉,延年益寿。
孙思邈(隋唐,西元581-682年)
孙思邈用药如用兵,十分精准,被誉为“药王”,陕西省耀县五台山被取名为药山,只因他常来此山采药研究。在他毕生心血结晶的两本书《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详细记载了五千三百多个药方,八百多种药材,并描述这些药材如何运用,如何种植,如何泡炙成药物,并且也记载了他数十年在民间行医的临床经验,因此这两本书被视为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书中已经提到了治疗麻疯病、霍乱、消渴病(糖尿病)、疮疽、疔肿(蜂窝性组织炎)、瘰疠(淋巴结核)、瘿病(甲状腺肿大)皮肤病、尿闭症、夜盲症等等药方。
孙思邈的外科医术也十分精湛,他用鸡翎作成钩针,割除眼内白膜(白内障),以及割断连舌的小儿口腔手术。此外,孙思邈还有一本专著《妇人方》七卷,把妇女的各种疾病及治疗方法独立探讨,包括孕期卫生、产后调理、新生儿护理,如何才不会滞产、难产,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十分罕见的。
孙思邈除了医术让人耳熟能详之外,其实最受世人所尊敬的是孙思邈是个非常看重医德之人。他在《千金要方》的序中提到:“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备受后人广传。他更在书中的“大医精诚”一篇强调要做一个大医师,就一定要无所求,甚至要有大慈悲心,愿意广救受苦的人(注7)。
李时珍(西元1518-1593年)
李时珍一生中最伟大的著作《本草纲目》记载了他与弟子三十年来走遍中国大江南北、崇山峻岭去采集药材,包括植物药物一千零九十四种,动物药物四百四十四种,矿物药二百七十五种,其它药材七十九种,并有偏方一万零九十六则,插图一千一百六十幅,医药兼蓄,图文并茂。它不只是一本医学巨著,还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脉学、方剂学、医理。
李时珍一开始是在行医过程中发现许多药书都有错误,因此决定重新编注一本新的本草专书。为了这本书,李时珍付出了他一生的心血,他曾经违背志向从仕一年,原本冀望朝廷之力编修本草一书,但从皇帝到民间,盛行炼丹求长生不老之术,李时珍于是辞官回乡。为了这本书,他深入毒蛇丛出的深山老林采药,甚至以身试药,自食有毒的曼陀罗,试出其毒性及自行配出解药,李时珍的毅力与精神,真是令人钦佩。
此外,李时珍精通各科,除了特别钻研药材之外,对脉学也有独到见解。提出了奇经八脉,揭露奇经的生理、病理(人身十二条正经以外的经脉称奇经,共八条),对经络学说和临床治疗学贡献卓著。
李时珍也是一个具有有高尚的医德大医学家,平时刻苦钻研医理、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得当,所以治疗时,多有疗效,并且对病家具高度同情心,极受百姓推崇,短短几年便远近驰名。
从上述的中国古代名医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古代中医远远超越西方科学,比如在西元前三、四百年中国就出现换心手术,西元一百多年就有了人类断肢接骨、洗肠、开脑,有了麻醉剂,西元五百多年孙思邈施行割白内障眼科手术。至于用药更是神乎其技,药到病除,华佗当年医好了黄疸病人,张仲景治愈了伤寒,还有许多疑难杂症,比如消渴病(糖尿病)也都有治疗处方。中国独有的疗法-针灸,古代名医造诣均深,针灸治病一直延续到今日。古代中国神医甚至有的还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比如扁鹊光是用目测,不须把脉,就可以说出病人的病况梗概,而华佗不须任何仪器,就看出曹操脑中有瘤。而中医当中最常用到的人体的穴位,在西方的科学发展中本来一直是不能承认,也测不到的。直到近期有人利用克里安照像术发现在人体的某些特定位置(也就是穴道的位置)能呈现出发光发亮的点之后,才确实证实我们中国古人的医学技术着实超乎现代人的精湛与神奇。另外,从上述的神医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神医在发展医术时,并非是读遍群书,而是走入山林,在大自然中找寻生机。相对于现代的医生终日埋首于论文中探寻更好的医术的方法,似乎有着天壤之别。
这些伟大医学家们与现代的医生在人格特质上似乎有很不同的一点;他们淡泊名利,立志扶伤救人、不喜欢从仕或生活在荣华富贵之中;相反地,他们的足迹遍布中国许多角落,不辞艰辛,跋涉千山万水,深入民间,尽管没有锦衣玉食,但他们安贫乐道,以助人为乐。撰写医书的初衷不是为了炫耀自己、万古流芳,而是为了拯救千千万万百姓疾苦。那种无私无我,无欲无求的情操,更是最受后人追思怀念之处。
但是中国却又是个嫉贤妒能的国家,木秀与林风必摧之。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好的医生慢慢死去,坏人逐渐增多。好医生的医道也逐渐失落。没人真心在为民谋利,都在想法骗钱,这才是如今中医败坏的真相。
注1、《列子.汤问篇》:“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二人辞归。”
注2、《战国策.卷四》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3、《后汉书.方术列传》:“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阿善针术。凡医咸言背及匈藏之闲不可妄针,针之不可过四分,而阿针背入一二寸,巨阙匈藏乃五六寸,而病皆瘳。”
注4、《三国志》记载;“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巳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注5、《三国志》记载:“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注6、《后汉书.方术列传》:“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敢受,佗不强与,索火烧之。”
注7、《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要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贾谦教授开始反思
通过对中医药的再认识,贾谦教授开始反思,觉今日而昨非,认为当年他主持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被国家作为重大科研成果采用,“自己感到非常高兴,感到我们为振兴中医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实际上是害了中医药产业。
“中医药一定要现代化,这个方向没错,但是当初的路径错了。”2007年7月初的一个晚上,贾谦回忆起往日的情形仍旧唏嘘不已。
沿着这条错误的路径,中药走向了西药化发展,中医则被一些人认为可以取消了,只要有标准化的中药存在就行。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由贾谦所带领的课题组重新完成了《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国务院研究室的内部报告分三期转发。当中提出诸如“废医存药是中医药发展战略的重大失误”、“中医药系列标准被西化,阻碍了中医药发展”、“中医院校教育制度、中医治疗收费制度、中药价格制度、中医科研评审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实际上都是在歧视、扭曲和限制中医药”等和以前几乎完全相反的尖锐观点,贾谦也因此被一些人称为“疯子”。
中医和其它科学一样,必须固守自己的学术体系,保持自己体系的本质特征,当中医理论完全抛弃自身而按西医标准发展的时候,其生存已经成了问题。“中医和西医都有自己的理论,但是中西医结合提了几十年,也没有人能提出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来。”贾谦苦笑着对记者说。中西医结合、以西医标准规范和衡量中医,这是中医药现代化所走的弯路,也是对中医药现代化的严重误读。
但是,中医药的现代化之所以走入这样的歧途,和中医本身也有很大关系。中医自身的传承问题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西医的冲击只不过使矛盾更加尖锐并提前爆发了。被尊为“彭子”的民国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彭承祖就认为,“晋唐之后中医学派蜂起,大多背离了《内经》主旨和医圣张仲景的正统。后世儿科、温病学派、时病派均标本倒置,不识人体本气自病之理,误标作本,妄杀许多人命。沿袭数百年,贻害非浅。”如果任由中医这样发展下去,疗效的根基出现动摇,情势则危矣。
彭承祖还敏锐地认识到中医教育方面存在的重大缺陷,“自古以来的医书……求一有原则有系统,使学者计日成功之本,不可得。后人不能认识中医学本身真相的究竟……谓中医学自古迄今尚未建立,并非过论”,因此毕生从事中医教材的编写和临床教学。
由其撰写的讲义育人无数,被多所中医院校列为教材。“我读彭子遗书,深感她不仅是医病之书,更是一册‘医医病书’。久历临床考读之,更是醍醐灌顶,格外亲切。” 当代急危重症领域的临床大家李可老中医说。
贾谦认为,因为政策导向问题,作为个体,现在的医学生为了能顺利找到工作,全都蜂拥学习西医,真正能用中医方法看病的人越来越少了。现在全国好中医不超过200个,比较好的约有3000个,按中医思路看病的有3万个左右,剩下的20多万中医走的都是中西结合的路子
中西医结合,应该是中医的归中医,是西医的归西医,现在搞出来的大多是这种‘不男不女’的成果。”目前最大的中医网站伤寒网的主持人之一、山西中医药大学的讲师李洪渊说
贾谦在《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中提出,要解决中医药问题,应将中医药的管理从国家卫生部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中医部”,和卫生部平行。“就现行的卫生管理体制来讲,不把中医药从卫生部拉出来,中医药就永远发展不起来。”贾谦对记者直言。
被誉为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的吕炳奎曾多次因中医问题向中央报告,希望能给中医与西医平等的政策,进而解决中医濒危的境地。他生前对中医药争取独立行政权寄予厚望,并曾提名骆诗文担任第一任“中医药部”部长。他在给温总理的信中说:“如果中医药部再让西医以及反对中医的人掌权,将使对中医药学的挽救功亏一篑,将使设立中医药部的决定形同虚设!”
弱势地位使中医药明显遭遇排挤。贾谦告诉记者,当他拿着科技部开的介绍信,带着医生和一批中药到河南某村串家入户了解艾滋病情况并打算进行中医治疗时,地区卫生局局长说,别说来几个中医专家,就是来几个中医院士,没有卫生部的批文,我们也不让你治艾滋病。
某些人瞎指挥造成中药领域乱象频仍
《南》:您刚才提到中药材市场,现在市场这方面面临哪些问题?
骆: 去年下半年,我曾经随有关部门走访了6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发现有的市场经营惨淡,并且鱼龙混杂——这与国家药监部门大力推行公司化改组有很大关系。一些地方官员说,过去中药材市场是政府牵头,由药监、工商、卫生和公安等部门共同管理,部门之间也有分工,现在只有药监局一家管,政府也不会拿钱去建市场。公司化管理,老板只想着赚钱,有钱就允许你进市场经营中药材。
比如,江西樟树市场,有2/3的门店关门,1/3的门店不再缴纳租金。
《南》:您近年来、包括退休后,不断深入各地调查、暗访,了解到许多表面现象之下的问题。在您看来,目前中药价格暴涨的根本原因在哪?
骆:根本原因在于国家药品监督部门积极与“国际接轨”,把美国的FDA管理模式作为圣经在中国强制推行,按照西医西药的标准和管理模式研究和管理中药,在行业内推行GAP、GSP、GMP——农民种中药要GAP,工厂生产要GMP,商业经销要GSP。
以GMP认证为例。不少中成药厂经过GMP改造之后,负债累累。比如,有企业反映,他们生产一种保健品出口很好,但在GMP改造中,药监部门规定要购进一些他们从来没有使用过的检测设备,花了几千万元,然后才在GMP验收中通过,但过后设备闲置一旁再未使用,但把GMP改造计入成本后,产品价格高出了一倍。
据测算,整个医药工业企业GMP认证施行3年多以来,花掉人民币1200~1500亿元,投入相当于建一个三峡电站。仅四川省的GMP改造就花了80多亿人民币,最贫穷的贵州省也花了20多亿人民币。不过,很多通过认证的企业都倒闭了,而且造成上百万工人失业。北京某企业迁址昌平进行改造,购地60亩,花了1.8亿创建中药厂,去年通过GMP改造后未生产过一次,现在只剩下几个工人看守厂房。
推行这3项认证,付出的代价太昂贵了:光银行贷款就8000亿,加上利息将近1万亿。 1万亿,接近我国2002年财政收入的一半。据国家发改委于德明局长统计,搞了上面几个“P”之后,2004年全国制药工业产值减少31%,利润下降了39%。
《南》:GAP认证对中药材种植的影响也不小吧?
骆:当然。中药材历来讲究传统地道,如四大淮药就产在河南,浙八味就以浙江质量最好,属原产地品种,质量比较好且稳定,当地农民熟悉种植和加工技术。因此中药材种植应当以发展原产地品种为主,辅以其它2~3个次产地,而推行GAP搞单一品种的一地化认证是行不通的,也完全无法保证供应。
根据我一年多的调查了解,被国家药监局公布通过了GAP认证的中药材,没有一种是按他们公布的GAP管理办法生产出来的。西部一些传统产药地区,对照国家药监局公布的GAP标准,认为怎么做也达不到,因此便出现了停止种植,有的将已种在地里的药材提前采挖出售。比如,甘肃的党参正常年产约5~6万公担,去年底种植时间不到就提前采挖,所出的产品基本上没有一、二等高等级规格的商品,当时出售价格每公斤3.5~5元还销售不出去,而正常需要每公斤5~8元。时隔不到一年,现在由于党参供应紧缺,市场上价格已上涨到每公斤15~30元,而饮片的价格达到60~70元,其中北京同仁堂在亳州的饮片专卖店每公斤售价高达198元!
目前,中药材的总体价格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而且供应品种普遍紧缺。中药材紧缺、价格飙升,必然造成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保健品价格全面上升,吃中药将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广大农民吃不起中药也不再吃中药,中药的根基就断了,还谈什么继承和发展中药?
另外,还有一些不法药商,在药材积压、价格低迷时大量购进,然后出钱去产地收购中药青苗进行销毁,使产地不能再生产和提供药材,趁机大大抬高药价。比如当归,一般是3~8元/ 公斤,而现在市场价已高达80~120元/公斤。目前,国家想方设法降低药价,但药商却想方设法抬价,这些正是国家药监部门要管的事情。
现代化的目的在哪?
《南》:2002年,我国出台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这个《纲要》遭到很多中医药界人士的批评,认为它将中药的开发、研制完全置于西医方法和标准之下,实行医药分家,尤其是将中药饮片改换成颗粒饮片,对中药造成了极大破坏。您怎么看?
骆:什么叫“中药现代化”?“中药现代化”要达到什么目的?准备从哪几方面入手?科技部、卫生部等8个部门联合制订了这个《纲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让不懂中药的人来搞“中药现代化”,怎么办呢?现在已经搞成这个局面,再过5年,中药就完了。
不少呼吁“中药现代化”的人,不断强调要扩大中药的出口和与国际接轨。实际上,我国中药出口上世纪80年代最高,将近7亿美元。1996年“中药现代化”的口号被正式提出以后,反而逐年减少。2003年为制止连续下滑的局面努力到7.12亿美元,但是剔除中药中间体出口1.81亿,比起80年代还差一截。
为什么越“现代化”越开放,出口反而越减少?首先,国外对传统中医文化接受程度有限,吃中药的主要是华人,更何况很多西方国家因为各种原因对中药有限制;再一个,搞中药中间体出口支持了东南亚一些国家中成药和西方国家保健品的生产发展,反而减少了对我国中药的依赖和需求。
《南》:我们的谈话中间,您不断地讲到国情、农村、农民,您好像把中医药的问题,提升到了“三农”的高度。
骆:卫生部不能搞成“城市老爷卫生部”。现在国家要在农村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如果单靠西药,成本太高,所以更要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我国的中药资源主要在老、少、边、穷、山地区,据测算,西部12省区和湖北恩施、吉林延边、海南琼中等享受西部待遇的地区,中药的年销售量占全国的61%~63%,这些地区的农民传统上就有种中药、采药、加工药和销售中药的习惯。因此,理顺中药产业,各级政府把农民种中药纳入农业经济体系进行合理规划和指导,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好办法,大有可为。
(另注:我是一个北京退休的医学研究人员,中医中药的“现代化”,请不要沟成“西方化”!西医西药的缺点非常明显,请不要让“海龟”们废掉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中医中药!请不要像现在“旧城改造”变成“香港化”那样,废掉中华民族的传统精华!!!)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