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本次全国两会上提了两个提案,一个是关于中医药立法的问题,得到了包括中医药界同仁们的支持,以及很多委员的支持。第二个提案,建议将中医药的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因为中医药既是几千年来在维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医疗保健资源,也是我们民族工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在健康产业方面。另外作为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我国独有的中医药,具有创新科技资源。同时,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个优秀资源应该得到重视和开发。
李慎明:振兴中医药事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
嘉宾介绍:李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研究生学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国际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政治组成员。分别任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课题组和当代国际政治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政治学会会长、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顾问、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顾问等。
主要从事民主政治、国际战略问题的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中国国际战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战争、和平与社会主义》、《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战略》、《李慎明自选集》、《纵马湘赣》、《王震传》(合著,上、下册),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系列)、《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黄皮书系列)、《邓小平理论研究前沿报告》等数十部。《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八集电视片总撰稿。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等中央重要报刊发表文章100 多篇。数部作品获国家有关奖项。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完全是这一提法。把发展中医药事业,连续写入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这具有重要意义。实干兴邦,现在的关键任务是落实。
最近,国外一个著名财经网站报道说:“西方制药公司对于它们曾经嘲笑的有着2500年历史的中药越来越持开放态度”;并说“世界上几家最大的制药商正转向中药配方开发新产品,将中药向全球推广”。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能没有中医药事业的振兴,振兴中医药事业应是国家亟待认真制定和落实的一项重要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从哲学角度看中医药学对人类的贡献
记 者:李副院长,您如何看待中医药学?发展中医药学事业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
李慎明:我个人认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以汉医药为主体并包括中华各兄弟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在内的集大成的一门科学。它是以中国哲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既包括医学,又包括药学,还包括针灸、推拿等多种非药物方法的医药科学。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积极影响。
1953年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1954年,他还在一次重要批示中指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从当今我国中医药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看,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不仅涉及保障广大百姓医疗健康的大事,也涉及我国经济产业创新的大事,涉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弘扬的大事,甚至是涉及对全世界有贡献、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记 者:从哲学角度分析,中医药学对人类的独特贡献是什么?
李慎明: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各个民族的智慧,蕴涵着优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中医药学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哲学基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始终贯串在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当中,并对中医药学起指导作用。而唯物和辩证的观点也正是中医药思想的精髓。比如,中医药学理论和发端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理论之间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古人在长期对天文物候观测的基础上对自然存在、发展和变化的总体概括和把握,它把天、地和万物其中包括人等所有物质的存在及其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天地万物的“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心物一源”的整体思想,是对日月五星运行对地表万物,其中包括对人的影响的高度总结,是对天地万物,其中包括对人等所有物质运动规律及其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系统认识。由于日月五星运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段内不会改变,因而从这一理论的视角出发来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世界,认识人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中医药哲学理论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包括,蕴含并体现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中医学中的“五行之法”,体现了我国古代哲学关于事物彼此联系、相克相生、相容相和的哲学思想;中医学关于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形神相即的统一体的观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作为中医学最高范畴的“气”论、“气”说,体现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朴素的物质一元论的思想;中医学的阴内阳外、阴阳相合的“阴阳说”,体现了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等等。
中医、西医都是人类文明长期实践的结果,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人类本身可持续发展进步的宝贵财富。我们决不能排斥西医,并主张中西医并重;我们同时提倡中西医要认真地互相了解、配合。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也完全承认,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一些人的浮躁心理和一切向钱看思想的影响,庸医甚至伪医还有不少。但是,从哲学理念上说,中医是从整体出发到局部,进而有效地认识局部,通过调理整体来医治局部。而西医往往是从局部出发而不问整体,通过医治局部来改善整体。因此,总的来说,中西医的理念各有各的优长。但西医有时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是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的现象。从整体上说,西医检测的定性和量化等可能比中医直观、先进,但说句可能不恰当的话,中医的从整体到局部的哲学理念可能要比西医先进。中西医的优长都有大量的实际临床疗效可以佐证。中西医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发展,真正的中西医结合也可能是产生有别于中西医的新的医学理念和新的医学体系的有效途径。但秉持“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心物一源”的理念,从哲学理念上的返朴归真,在更高层次上从大自然中寻求人类健康与长寿之道之术,则有可能是整个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前进方向。
要充分利用中医药这一宝贵的卫生资源
记 者: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独有的卫生资源和重要组成。如何看待中医药的作用和前景?
李慎明:在我国,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的任务,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解决十几亿人的医疗卫生保健问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切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必须充分利用中医药这一宝贵的卫生资源。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中医药事业,但不可否认,其中也有过不应有的曲折。2003年防治非典工作中,中医药在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中医药的独特作用也初步显现,从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积极评价与肯定,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其重要的现实价值日益显现。人们重新认识了中医药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医药事业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已惠及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这是令人欣喜的。
继承和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不竭动力
记 者:中医药发展前景广阔,如何才能继承和创新中医药事业?
李慎明:切实继承和不断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十分宝贵的科学宝库和科技资源。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不仅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还将对生命科学产生深远影响。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医药继承创新工作不断推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老中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科技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等。因此,必须加快和促进中医药科技的进步,推动中医药继承与创新,使之不断与时俱进,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要继承创新,就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首先是要继承。中医药是有别于西医药并有着自己独特优势、自成体系的科学的结晶。绝不能借口中医药现代化而使中医药丧失特色和优势,甚至丧失自我和自主,从而使中医药成为西医药的依附。中医药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才能有无比光明的前景。在继承创新中医药中,要加强中医药内部各个不同学派、不同门第之间的交流,加强医、药学问的沟通及针灸、推拿等各种医学、医术之间的切磋、交流。要防止老死不相往来、各守成见甚至“文人相轻”。在继承创新中医药事业中,要提倡中医药理论研究工、从事临床实践医务工与有志于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企业家等各路大军相互协作、共同配合。只有这样,中医药事业才能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自己重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中医学也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应有着博大胸怀,能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这是时代的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医自身完善与发展的必需。中医药学在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就吸取了当时哲学、社会学、人文科学以及天文、地理、气象、数学、历法、农学、化学、心理等多个自然科学学科的成果。在其发展的长河中,汲取了世界各民族医药文化,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中医药学与西医药学是两个不同理论体系的医疗科学。它们之间,决不能相互代替,但是可以相互借鉴。中医药也要容纳其他学科包括西医药的医学成果,这样才能既保持中医药整体综合的优越性,又参考西医理化、生物的微观实验和实证分析方法,使分析与综合在更高层次上统一,才能不断发展。
因此,要学习和研究中医学,就必须弄懂中医学中所包含的既唯物又辩证的哲学思想,深刻理解中医学理论的本质和特点,这既是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重要前提,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医学的精要所在。而不能对其赋予唯心主义的解释,变成不可捉摸的“玄学”。要做一个好的中医药事业的工,应该首先刻苦钻研中医药理论。哲学社会科学工特别是中国哲学研究的相关学者,应该深入研究、探讨和阐发内容丰厚、内涵深刻的中医药哲学理论。我们的中医药教学中,应该把中医药理论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的中医药教学中,应该把中医药哲学理论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我们对于中医药宏大、深邃的理论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医药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和大创新就有了一个最坚实的基础。
另外,中医药的理论基础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十分宝贵,我们一定要充分继承。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更为先进的哲学理念。新中国的石油是《矛盾论》和《实践论》起家,李四光、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新中国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来发掘、研究我国古老的中医药理念,来拓展创新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有可能是条捷径。因此,应当鼓励从事中医药事业的管理者、医药人员等在学习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同时,学习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振兴中医药事业,为建立发展生命科学作贡献
记 者:李副院长,您如何看待中医药科学在学科门类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慎明:迄今为止,人们对科学的分类,较为普遍认可的是两大类,即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西方称人文社会科学)。但这两个学科中都缺乏完整系统地对茫茫宇宙中种各类生命体研究的学问,特别是缺乏对人类生命体研究的专门学问,也就是说,缺乏完整的“生命科学”。因此,可以考虑建立一门独立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之外并与其相并列的生命科学学。
生命科学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各种各类生命体与纯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与规律,单个生命体内部各类不同组织、系统之间的结构、相互作用与运行规律,各种不同生命体如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等之间相互作用与规律,单个或生命群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与规律,人类自身生命、意识和人对自然、人类社会认知等生理机理与身心健康的规律。从一定意义上讲,生命科学是认知客观物质世界中的各种各类生命体即有机界的一般规律。这样,就可以把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人类生理学、意识认知学、医学等从自然科学体系中划分出来,进而纳入统一的生命科学这一体系。
中医药科学是研究和发展生命科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振兴中医药事业,可以为建立和发展人类的生命科学学作出独特的贡献。
振兴中医药事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
记 者:中医药事业具有光明的前景,在国家战略层面,我们应该做好哪些事情?
李慎明:振兴中医药事业应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一是各级政府和领导应切实高度重视,建议中央政府可抽调各方精兵强将首先制定好振兴中医药战略规划。
二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组建一到两个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并鼓励民营中医药企业,国家给予先期或资金或贷款和税收上的支持,从产业化入手做起。一方面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确保中药材的种植和炮制的“纯正”,并搞好中药制剂、中成药的研发;另一方面逐步在全国各地建立中医药链锁店,条件成熟时,可以有坐堂门诊并走向世界。
三是充分发掘我国中医药典藉和民间中医药力量这两个宝库的资源。千万不能仅从西医的哲学理念来理解和评价甚至“匡正”我国中医药这笔十分优秀的文化遗产。可组织专门的团队,充分挖掘民间真正的“经方”、“验方”,当然一定要充分考虑献方者的知识产权权益,给予应得的经济利益。
四是培养扶持一支强大的中医药师队伍。在这方面,一定要充分解放思想,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办事,经一定的权威评审机构认定并加强监督,在此前提下,可以允许“民间中医大师”行医并带徒弟,甚至开办学校。但一定要严格防止“一切向钱看”的劣质市场经济和金钱对评审的“介入”。
五是搞好符合我国国情和中医药实际的教育和科研体制。现在有人说“如果你真的想做文学家,就千万不要上中文系,否则你断然写不出传世的文学作品。如果你真正想做中医大师,也千万不要去上中医药大学,否则你断然成为不了中医大师。”当然,这话可能有点甚至极为偏颇,但也决非没有一点道理。我们要提倡和鼓励学习中医药的学生学习外语和学习西医,但都不作为强制要求。中医药教学中,应该把中医药理论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中医基础入门,学中医就必须从《黄帝内经》,《针灸大成》,《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籍开始。现在普遍存在的中医药学院的学生普遍看不懂古医书,把阅读中医学经典视为畏途的现象必须改变。医疗一线中医师,应特别强调临床实践的经验。哲学社会科学工特别是中国哲学研究的相关学者,应该深入研究、探讨和阐发内容丰厚、内涵深刻的中医药哲学理论。如果我们对于中医药理论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医药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和大创新就有了一个最坚实的基础。
六是搞好符合我国国情和中医药实际并与西医药互补的医疗体制。
七是采取各种举措,促进中西医互相学习、密切配合。切实改变现在的“借西医技术诊断、开中药处方治疗”这种简单的形式上的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应通过国家倡导的众多人努力的长期艰辛的探索,逐步实现中西医有机有效的结合,以逐步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生命科学学及其战略产业,为人类医学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作出大的贡献。
八是建立国家级中药材基地。对中药材应实行象烟草一样的国家专营。
九是逐步使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医药事业,不通过产业化的路径是难以想象的。中医药目前不强大,不是中医药的学理和疗效本身不强大,而是中医药产业不强大,只有产业强大了,才能带动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只有产业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彰显中医药的优势,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强大的经济支撑,也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再投入,从而使中医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乃至最终走向世界。中医药的产业化也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的推动力量。从医学发展史上看,200年前,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手工操作,直到工业革命后,西医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使得西医从此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西医的地位是产业化的结果。
振兴中医药事业有着光明灿烂的前景。当前中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2009年4月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医药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政策支持。现代中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家战略高度上被列入“十五”国家优先发展重点计划,并将以具有中国独立知识产权和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并列为21世纪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两大支柱。二是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生命科学的突破,为中医药产业化提高了重要技术支持和驱动力。三是中医药产业化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基础。可以期待中医药产业化的大发展,必将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开辟更加宽广的新的天地。
我们深知,继承弘扬中医药事业任重道远。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多长,中医药事业振兴的时段就有多长。但在具备了相同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人的主观能动性则具有十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我们有着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主导,有着众多医学特别是中医药专家和各级领导、相关学者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无疑有着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方鸿琴)来源光明网中医频道)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