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心系工人阶级的刘实(原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老人于2015年4月9日辞世了。半年前得知刘老病重入院,情况很不好,我就感到莫名忐忑。忽闻噩耗,悲痛万分。刘老的音容笑貌浮现眼前,三十余年间,耳提面命,仿佛就在昨天。
我与刘老始识于1982年早春时节。那时,我是江苏镇冮光学仪器厂的一个普通青年工人,他则担任着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刘老同全总宣教部的几位同志一道南下江苏考察,着重对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等进行调研。江苏省总工会和《工人日报》江苏记者站的同志向他们介绍了扬州纱厂厂办政治学校,着重对青年职工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我不仅业余学习研究中国思想史,而且还发起成立青工人文社会科学自修组的情况。刘老非常高兴,专程到镇江约见我,给我很多鼓励。
就这样,我与他认识了。
从那以后至今的三十余年间,我们相识相知相交,刘老给我以许多帮助和教诲。我常说当我还是一名刚刚开始立志走自学自修之路的青年工人时,有幸认识了刘老,他不仅热情鼓励我,而且更教导我一定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向,不能把自己的读书学习仅仅局限在个人的兴趣爱好上,要把自我人生价值追求同时代精神、民族命运,尤其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有机结合起来。他的这些教导深化了我对人生、对自己努力奋斗方向的认识。
完全可以说,我之成为今日之我,与刘老对我的这些教导有着重大关系。2003年初,刘老在为拙著《中国理想社会探求史略》所作序中说:“我与寒鸣同志相识、交往已有二十年时间了。当年,我还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工作岗位上,他则是江苏镇冮光学仪器厂的一位青年职工。从江苏省总工会等方面的介绍中,我了解到这位高中毕业的青工,不仅立志自学中国思想史,做出一定成就,而且,他在刻苦阅读、了解、接触古今中外之学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树立起比较坚定的远大理想。同时,他还同工友们一道发起成立青年工人社会科学自修小组,在当地有一定影响。他的勤勉精神和心路经历给我留下了印象。这样,当年的‘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便成为我们相识相交的媒介。他后来调天津,在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工作,一直保持着同我的接触。这么多年来,寒鸣敬我为前辈,我视他为忘年交;可以说,我是他由一名普普通通的只具有高中毕业文凭的青年工人成长为成人高校副教授的见证人。”
回首三十余年来同刘老交往的点点滴滴,可记述的事情太多了,而我觉得刘老对我影响,并且我以为对所有人都有重大启迪意义的,主要有下列三方面:
一、刘老是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多是由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刘老也是这样。作为东北军普通军官之子的刘老,幼年即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九一八”事变后更亲历了国破家亡的种种惨况,故其1939年投身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在其中学班主任方敬的影响下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他1942年在重庆中共南方局青年组领导下从事党的工人工作,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就我与刘老的接触交往来说,他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始终不逾地对其自觉选择的理想的执着坚守。总结刘老的一生,他确实堪称坚守共产主义理想的战士。他曾对我说:“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有没有理想、有着怎样的理想,是否能坚持正确的理想以及能否把正确的理想转化成具体的生命活动,这些都实在太重要了。”今天想来,刘老这番基于其毕生生命实践的深情话语,太有意义了。透过对被査处的大大小小贪腐官员由共产党员蜕变为“老虎”、“ 苍蝇” 案例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年来我国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会迅速蔓延开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以为共产主义理想是遥不可及的空幻未来,故而不弘扬共产主义理想,不对党员进行信念教育了。这不仅使得社会生活中呈现出丧失理想信念的“真空” 状态,而且更使相当一批党员干部放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完全否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根本对立,因而同中外资本家打得火热、交起“朋友”, 大搞权钱交易,被中外资产阶级用糖衣裹着的炮弹击中了,成了人民的罪人。所以,反腐倡廉,打虎拍蝇固然深得民心,制度建设亦为必要,但更为根本的是要真正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维系全党全军全民的灵魂,重树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在此基础上使每一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形势和现实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着的阶级关系,学会并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二、刘老毕生心系中国工人阶级。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刘老就己形成了“工人阶级伟大”的思想认识。1942年,他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自述文章《我走进工厂》,编辑部为之加按语说:“景留(刘老当时所用笔名)君是一个并不算贫困的知识分子,他满可以进大学念书的。但是,为了大众的事业,毅然抛弃了书本走进工厂里去……”他在工厂学徒做工,并在中共南方局青年组领导下从事工运工作。此后,刘老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从事着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这使他不断坚定着自己的工人阶级立场。在我与他三十余年的接触交往中,我深切感受到刘老心系中国工人阶级,情系普通劳动者。他多次深情地对我说:“寒鸣呀,你是由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一定不能忘了自己的本根。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工人阶级立场,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普通劳动者那里!”1997年,我参与主编《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刘老和韩西雅同志应邀慨允担任学报顾问。他常对我和学报常务副主编王海峰同志说:“坚定不移地维护工人阶级利益,反映工人群众的诉求和心声,据此组发理论文章,特别是调研报吿,这不仅可以成为你们这刊物的特色,而且是你们作为工会干部院校学报应该承担的使命。”1998——2000年间,我和海峰同志等进行困难职工群体及“私有企业主能否当选劳动模范、能否加入中国共产党” 的调査研究,都得到了刘老的关心和指导。他得知现实生活中许多工人下岗失业,沦入相对贫困乃至绝对贫困境地,以及贫富两极分化日益加剧等情况后,叹道:“马克思《资本论》的贫困理论绝未过时啊!共产党人搞革命搞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生活越来越幸福。工人群众贫困化,这绝对不是社会主义应有的现象呀!”他了解到有不少公有制企业的党员领导通过化公为私的改制一夜间成为坐拥巨资的私有企业主,同时又有许多不愿亦不可能放弃剥削的私有企业主加入了共产党,他怒不可遏,慷慨陈词:“共产党是以消灭剝削和压迫,消灭所有形式的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作为最终奋斗目标的。如今,共产党人成了资本家,资本家入了共产党,岂非咄咄怪事!长此以往,党必变质。党员干部权钱结合,滋生腐败,还受到制度保障,怎么得了啊!党内形成特殊利益阶层,甚至产生资产阶级,党还能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还能领导人民搞社会主义吗?”他由此而更加想念毛泽东,不时同我们讲论毛泽东思想。2002年春夏间,刘老把我和海峰同志邀约到北京,在他家中同我们谈他所了解到的工人阶级现状。此后,他撰写并出版了《当前中国工人阶级状况》,指出经过二十多年,工人阶级,主要是产业部门职工的状况有了深刻的变化,概括起来就是雇佣化、贫困化、无权化和分散化。为了使工人阶级的状况从根本上扭转,刘实建议:一、重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二、讨论和制定贯彻执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重大措施;三、必须治愈中国工会的软骨症;四、党所领导的一切宣传工具都应旗帜鲜明地维护工人阶级的合法权益,揭露和斥责损害工人阶级权益的言论和行为。2004---2006年间,我和韩西雅同志等编写的《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国工人阶级社会地位演变实录》,就吸取了刘老的不少观点。
三、刘老是位活到老学到老的革命者。刘老一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充分展现了老一代革命者的人格魅力。八十述志,老而弥坚。他在八十岁时向我忆述学习马克思《资本论》的经历:自1939年初读这部巨著,到现在前后通读了约二十遍,每次研读都有许多收获。他喜读历史书,对近现代史学家的著作多有了解并对之有自己的看法,曾同我谈论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和侯外庐),说五老中侯外庐老最好,好就好在坚持运用《资本论》的立场和方法科学研究中国社会史、中国思想史。刘老晚年孜孜不倦,不断学习。我每到其家,总见其伏案读书。他常常感叹时光太短,还有很多书要看。
在我印象中,刘老是位活到老学到老的长者。刘老身上承载的好学的品质,不仅在于他深入钻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著作,而且体现在他激流勇进、敢于投身伟大的社会实践。刘老既是一位久经考验的革命者,又是一位心系劳动的建设者。他曾对我说,学什么呢?一定要学有用之学。就是说,要学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实践有意义的东西。怎么学呢?不光要读书,向书本学,更要到社会生活中去,向作为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主体的工农劳动者学,还要把自己所学到的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刘老还主张不做知识的奴隶,要做知识的主人,提倡学习过程中要勤思善思,学贵自得。2010年春,逢毛主席为“鞍钢宪法” 题词五十周年。我与几位同志应邀至京参加纪念座谈会,相约一道去看望刘老。他对我们说最近又一次学习阅读《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在思考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他说:如果工人阶级不当家作主,即便是法权意义上规定了生产资料全民或集体所有,能算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吗?我知道这绝非他晚年无事忽发奇想,而是他一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必然引发出的深刻思考,是他近三十余年学习调研的深化性延续。我想,他一定有许多基于工人阶级立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基本原理而形成的独立自得之见,这些定是很有价值意义的思想。他对我说要把这些想法写出来,对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怎样才能使工人阶级当家作主问题做个阐析。五年过去了,我沒敢催问年事日高、体弱多病的刘老写出来了吗,而如今,这竟成永无答案的谜题。
刘老走了,暂时离开了我们。但这决非一个时代的终结,而是一条道路的转折点。因为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在马克思那里相聚,总结得失,继续探讨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
写罢短文,悲思顿涌。一代逝去,后生何求?五载沉寂,苍桑千秋:民生困苦,似仍依旧。吾曹不出,苍生奈何!现代平民,当下追求;马儒归宗,华夏当苏。刘老缓走,我悲同行;斯世有望,楷模指途。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