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的《要不要买养老保险》一文中,我们讨论了为什么许多工人不愿买社保的问题。文章主要从工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工资低、待遇差、流动性大,不愿一辈子打工、当工人,导致他们不愿意买社保。但年龄越大,越需要考虑养老的问题。工人总是“务实”的,任何一项“投资”都必须小心谨慎,以免得不偿失。这是工人为要不要买养老保险而“纠结”的原因。
本文尝试谈一谈工人顾虑的另一个方面:国家对工人利益的长期无视,以及所谓“惠民”政策的多变、执行时打折扣。
沿海私企的大部分工人都来自西部农村,因为农村普遍贫困化、找不到出路而来到城市谋生,整个过程工人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乃至新世纪之初,工人到城市打工还需要暂住证等多种证件。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或证件不齐全者,常常被治安队追得到处跑。一不小心抓起来,辛辛苦苦挣到的钱又少了几百块。在劳资纠纷中,政府部门往往谨慎地站在老板一边。每制定一项政策,都是从国家、社会的稳定考虑;如果颁布了一些看起来对工人有好处的法律,也只是为了安抚不满的工人,避免工人闹得太厉害。而且,凡是字面上比较有利工人的法律,执行起来往往要打折扣。种种事实让工人对政府越来越不信任。
养老保险不是沿海外来打工者自己的要求,而是国家的新政之一。在这些打工者看来,养老保险本来是“吃国家饭”的国企工人和公务员的“特权”,似乎与自己无关。可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需要源源不断、持续供应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为此,国家不得不考虑社会保险问题,让工人在生病、工伤、生育、失业、年老的情况下,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工人都活不下去了,谁给老板干活啊?(难不成劳动力要靠引进“高质量人才”?/笑) 跟沿海私企工人直接相关的养老保险政策,好比是国家画的“饼”看来还是不错:一个月只需要交一百多块钱,退休后就可以得到一笔还不错的养老金。不过这块画饼能不能充饥,打工者还要观望一阵子。
首先,他们对国家的政策没有信心,这导致很多人对长远的安排(例如养老)没有信心。38 岁的李大哥,出来打工十年,已经经历了养老保险政策的多次变化。刚开始出来打工,连“社保”这个词都没听过。后来进了一个大厂,买养老保险是“自愿”的,李大哥签了一份“自愿不购买养老保险协议”。可是在 99 年年底离职前,因为厂方的失误,不小心给他买了一个月的保险,当时只交了几十块。到了年底,李大哥意外得到一笔“横财”。原来,当时买社保深圳市财政补贴 300 元,加上厂方缴纳的一部分钱划到个人账户,李大哥一共领了将近五百元。后来在别的厂也陆续买了几年养老保险,反正可以退的嘛,就当定期存款了。06 年开始,企业缴纳的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也就是退保时只能退个人账户。毕竟钱还是可以随时拿在自己手里,一些人还是愿意买的。从2010 年 1 月 1日开始,养老保险彻底不能退了,定期存款变成了“死期”。这时买不买养老保险,就必须严肃考虑了。
最近比较让人不安的,就是“延迟退休”传言了。人社部表示“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民间则传言:男的延迟到 65 岁、女的延迟到 60 岁退休。要知道,在沿海工厂,大部分的普通打工者在三四十岁以后要找工作就越来越不容易了,按照现在的情况(男60,女 50 退休),已经很难熬到退休,如果再延迟几年,恐怕真的要“做到死”了。这就难怪人们惴惴不安,网上更是骂声一片。网上还有个段子非常“流行”:“三十年前:计划生育好,国家来养老。二十年前: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十年之前:养老不能靠政府。到了现在:65 岁再退休吧。十年之后:85 岁退休?”人社部官员赶紧出来“辟谣”,安抚人心:“延迟
退休年龄并未开始试点”。不过,延退已是大势所趋,政策的出台只是早晚的事。
政策执行方面又怎样呢?众所周知,现实情况是:“好政策执行得很坏,坏政策执行得很好”。对老百姓看似“有利”的政策,执行起来总是大打折扣的。虽然法律明文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 险,完整的社会保险包括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可沿海各地的政府执行起来就“务实”得很,充分考虑到了企业和政府的“负担”,却完全不考虑工人的情况。他们只强制要求企业为员工买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但很多工厂却只给工人买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因为这两项工厂缴费最低,同时也是降低自己风险的基本“投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相对高,很多工厂干脆不买。即使买了,也几乎没有哪个厂是按员工的实际工资缴费的。在相关部门的默许和配合下,老板又省下了一大笔钱。
经常听到一句话:“国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对于底层劳动者来说,无需猜测国家的下一步棋怎么走。但我们要明白一点:坐等的改革并不实在,并且还有可能收回去。这是否意味着工人就不需要争取养老保险?非也。上面提到的所有政策改变也好,执行打折扣也好,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工人没有主动去争取,没有形成自己的力量。终究来说,会有越来越多工人关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关心养老保险。如果工人积极、主动去争取,结果或许会不同。这里就有一个案例:前段时间有一个报导,广州某奢侈品工厂,十多年不为员工买社保,一百多人联合向老板要求补缴养老保险,最后成功争取到补缴 2009 年以来的养老保险。所以,出路究竟在哪里?终究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