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虽然还没有走到结盟的地步,但从中俄两国总统2014年5月20日会谈后签署的《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可以看出,两国不仅在军事、能源、电力、航空、通信等领域合作越来越紧密外,在国际诸多问题上都凸显了中俄政治合作。其中联合声明中“俄中打算对抗介入其他国家内政的行为,呼吁放弃单方面制裁语言、资助或者鼓励旨在改变其他国家宪法体制的活动。”的语言,显然指向的是美国在全球推行的强权政治,而“对抗”两字则更具有敌对性。
中俄本不该走的如此之近。
中俄目前政治上交集很少。俄罗斯是由共产党执政的前苏联解体而来的,是改变了国家性质的新型民主式政权。虽然苏共失去了执政地位,国内共产主义意识力量仍不可小覷。这种情况下,作为俄罗斯新的统治者理应对共产主义的复辟保持警惕,不应当与共产党执政的中国密切关系。俄罗斯新型的民主国家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交集很少,没有结合的政治基础。
就经济而言,俄罗斯与中国相互依赖度并不高。虽然中国需要俄罗斯能源,而俄罗斯需要中国的美元。但双方的合作远没有与美国或欧洲更重要,经济结合的前景并不大。
军事方面双方没有共同的安全利益。北约东扩危及俄罗斯的实力范围,与中国却不是切身利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针对的是中国,与俄罗斯威胁也不直接。中国需要先进的国防装备技术,也只是在受西方封锁的情况下才不得不从俄罗斯采购,这些装备技术并不是最先进的,只是其它道路被封锁下的无奈之举。
社会方面,中国历史上深受俄罗斯之害,民族矛盾较难弥合,与俄罗斯交好并不具备社会基础和民意取向。
历史上中俄一直处于摩擦状态。且不说俄罗斯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及民族,即使在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时期,中苏蜜月期仅仅几年,而且后来发展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显然,中俄关系既没有政治基础也没有更多的利益共同点,更没有社会基础。
美国独霸天下的成功使美国企图进一步控制世界。
中俄两国为什么发展到今天这种由分立到共存,又发展到如此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呢?问题出在美国身上,是美国的紧逼把中俄推到了一起。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霸称雄,在世界上随心所欲。不仅欺负小国,而且经常羞辱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世界大国。
地缘政治指的是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关系到国家政治行为,其中既有政治诉求又有经济利益。就大国而言,都有处己的势力范围和争夺的重点地区。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6月10日至10月26日)、苏联入侵阿富汗( 1979年12月27日)、两伊战争( 1980年9月22日至1988年8月20日)、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多国军事干预利比亚(2011年3月19日)、围殴叙利亚(2012年),无论是美国、俄罗斯还是欧洲的法国等,都是以利益为中心地缘政治的表现。
美国太强大了,在世界由两个超级大国转为美国一超独大的情况下,它不仅要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而且要压制其它国家的挑战和崛起。他要挤压任何可能崛起的大国,压缩别国的生存空间,从而维持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
政治上对外输出革命,把美国价值观打扮成“普世价值”而让世界各国学习。体制上推行自己的民主方式,其它任何形式的体制都被说成是独裁或不民主而加以指责和讨伐。它创造的恐怖主义代替了任何反抗,只要反对美国的就是恐怖主义,为武力解决提供借口。经济上实行大国沙文主义,主导世界经济规则,动辙举起制裁大棒。军事上依靠强大的武装力量,对任何反对和抵抗者进行武力讨伐。这种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做后盾的强权政治收到了极大的效果,世界许多国家要么是依赖要么是惧怕,纷纷投靠到美国的旗下。既壮大了美国的实力,又使美国飘飘然,从而忘乎所以的展开对世界的全方位控制。
被挤压下的俄罗斯忍无可忍。
苏联曾经与美国在世界上分庭抗立,它依靠的是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和许多中小国家反帝反封建的情绪。苏联解体以后,曾经强大的东方集团顷刻间土崩瓦解。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当政时,美国对俄罗斯采取的是怀柔政策,希望有一个亲美的政权唯美国马首是瞻。然而俄罗斯终究是世界大国,虽然建立了接近西方的国家政治体制,却把独联体视为自己的实力范围。而美国绝不允许强大俄罗斯像前苏联一样东山再起,不仅没有解散冷战时期的北大西洋组织军事集团,而且开始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
美国先是把东欧及原属于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小国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一些国家拉入欧洲共同体,加入北大西洋组织以形成更大的军事联盟。后来开始歧解独联体国家(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拉拢格鲁尼亚和乌克兰加入欧盟,进而打开俄罗斯势力范围的缺口。它不顾俄罗斯的利益和反对,出兵阿富汉,侵入伊拉克。推翻利比亚政权,染指俄罗斯的友好国家叙利亚。
应当说美国的战略是非常奏效的,它基本把俄罗斯困在独联体内,使俄罗斯失去了在欧洲、阿拉伯世界和非洲的发展空间。
俄罗斯这只经过冬眠的“北极熊”在美国的压制下终于忍无可忍,由忍耐而转向反击。格鲁吉亚用兵和分裂乌克兰,正是它展开反击的开始。
美国公开战略转移于亚洲围堵中国惊醒了“中国梦”。
中国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也无挑战美国的能力。历史上中国从来没有在世界上前出过,离开了毛泽东这位政治强人已经放弃了输出革命的豪气。这一点美国心知肚明。
但是,在完成欧洲部署后的美国不知道从何方面考虑,突然高调重返亚洲。而且要建立亚洲新秩序,咄咄逼人的把矛头指向中国。
事实上美国从来没有离开亚洲过,它在亚洲的盟友和仆从占据了多数国家。既然没有离开过亚洲,为什么又高调宣布重返亚洲呢?显然是向中国示威,是给那些仆从国打气。
美国这种高调重返亚洲带来的是追随美国的国家蠢蠢欲动,造成了亚洲局势的动荡。
日本既是亚洲大国强国,又是美国在亚洲的依靠。在美国的鼓励下,日本率先挑起了与中国的钓鱼岛争端。它的意图很简单,那就是利用美国的支持解除二战和平宪法的束缚,通过重整武装再次称霸亚洲,从而向中国发起新的挑战。这一点与美国迟滞中国建设,防止中国崛起不谋而合。
有了日本的榜样,菲律宾虽然国弱兵少,却想趁火打劫。它仗着与美国有协防协定,也开始蚕食中国的南海岛屿。
闻鸡起舞的还有越南。这个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依靠前苏联和中国的帮助取得政权的,由于长时期经济不竞气,国内矛盾突出,企图通过与中国的外交冲突转移国内视线和向美国靠拢。这种行为客观上配合了美国的亚洲战略,获得美国支持是现成的。
美国的站台给许多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周边国家以底气,中国在领土争端问题上的“四面楚歌”必将影响建设进程。因为中国公开宣称要“韬光养晦”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领土争端在国际关系中基本没有和平谈判的余地。虽然中国一再表示“搁置争端、共同开发”这种示弱的态度,美国偏偏鼓动周边国家触动这条底线,让中国在关键问题上做出选择。
中国“韬光养晦”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略不是冠冕堂皇,而是实实在在的国策。在众敌环伺的情况下,中国不得不重新审视这种“自以为是”的方针,不得不转变姿态以应对。终究主权问题高于一切,任何执政者都不敢大意。这是美国希望看到的,让中国陷入周边争端,无法安下心来发展经济。中国是无奈之举,即使经济上去了,丧权辱国的历史责任会抵消一切。
美国成功了,它让俄罗斯不得不面对地缘政治的崩溃而自救,让中国在亚洲四面受敌。
中俄面对共同的敌人联手对抗是现实选择。
出兵格鲁吉亚让俄罗斯尝到了逞强的甜头。俄罗斯长期受美国挤压已经喘不过气来。位于欧亚两洲交界之高加索山地区的格鲁吉亚自苏联解体后建立了亲西方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始酝酿部署加入北约组织,构成对俄国的半包围。俄罗斯对此甚为不满,于幕后支持格鲁吉亚国的少数族裔南奥塞梯及阿布哈兹独立。在格鲁吉亚出兵镇压的情况下,俄罗斯果断出兵,直逼格鲁吉亚首都城下。此战显示了俄罗斯维权的决心和能力,也使普京作为强硬总统扬名于世。
乌克兰事件使俄罗斯更清楚的认识到国家所处的危险。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宣称:“俄罗斯是美国最主要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这个观点在美国政界得到许多人的认同,其潜台词是俄罗斯是美国的主要“敌人”。
美俄在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上的尖锐对立,使两个大国的矛盾摆到了桌面。由乌克兰国内矛盾引起的克里米亚入俄和乌克兰俄族人的反抗,引起了美国与其欧盟盟友对俄罗斯实施了经济制裁。这种相互对立是冷战以来前所未有的,而且是美国和欧盟一致采取的集体行为。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深感仅靠松散的独联体远远无法对抗强大的西方集团,必须联合更多力量以打破这种围攻。
如果说中美之间在朝鲜和伊朗问题上尚有合作的话,在亚洲周边领土问题纠纷上美国单边支持与中国对立的一方激怒了中国。
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美国坚定的站在日本一边。在中菲岛屿争端中,美国与菲律宾之间的新安全协议使中美紧张局势进—步恶化。加之美国长期支持台湾孤悬海外,对台湾提供武器支持。让中国看到美国不仅是亚洲动乱的罪魁祸首,而且敌对中国的态势基本形成。这种情况下,妥协及和平相处根本做不到。中国因此一面强化军队建设,准备迎接未来可能的军事冲突和挑战。一面和处于同样形势的俄罗斯交好,形成与俄罗斯共同的利益集团以对抗美国。
美国同时压迫中俄的国际战略值得商榷。
冷战时期,美国成功的分化了共产主义阵营,使中苏两个大国没有形成合力,从而成功的瓦解了共产国际势力。
尼克松总统任上的国务卿基辛格曾在自己的回忆录《白宫岁月》里写道:“我们与潜在敌手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那就是我们对它们两个当中任何一个的选择永远要比两个敌手之间互相的选择要多。”。他的意思是采取措施,使美国与苏联和中国的关系永远要比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亲密。这是多一个朋友远比多一个敌人要重要,或者即使不能成为朋友,也不使其成为敌人或者敌人的帮凶。
1989年1月上台执政的美国第41任总统老布什虽然在国内经济方面没有作为,却由于在外交上的成功而青史留名。他的“超越遏制”战略表面上是积极同苏联发展关系,加强美苏合作。实际上是促使苏联逐渐实现“自由化”。他抓住苏联总统戈尔马乔夫的“新思维”所提供的历史机会,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手段,特别是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最终改变苏联制度的基础。由此带来的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变色”和苏联的解体。如果当年美国不是改变冷战思维,采取这种“超越遏制”的和平演变方式,世界政治格局不一定会发展的如此之快。
奥巴马总统上台不到一年就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很多人对他的世界和平抱有期望。然而没过多久,他在竞选中的口号被放置脑后,实行的却是加快控制世界的步伐。他没有消弥世界地缘方面的战火,而是全面出击点火生事。没有利用中俄存在的矛盾从而使之分化,而是通过敌对把两个大国俄罗斯与中国推到—起。
拉一个打一个是国际关系中的有效手段之一,美国作为称霸世界的超级大国,力量再大出难以应对世界第二和第三大国的联手对抗。最合理的选择是选择一个大国作敌手,安抚另一个大国使之中立。
就中俄而言,俄罗斯才是美国的真正对手。一方面是俄罗斯力量强大,是当前世界唯一能与美国分庭抗立的强国。另一方面俄罗斯不仅威胁对美国举足轻重的欧洲,而且涉及到美国核心利益的阿拉伯世界和非洲。中国虽然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吹的神乎其神,其实是外强中干。不仅没有牢固的工业基础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国内矛盾突出。根本没有能力或无暇与美国争锋。
美国瓦解俄罗斯势力范围的独联体国家相对于在亚洲围堵中国更容易一些。因为原共产主义阵营的东欧国家入欧普遍提高了生活质量,而独联体国家发展比较缓慢。美国转移战略移师亚洲并挑动中国的周边国家给中国制造麻烦,充其量使中国心里不舒服。任何人心里都清楚,在目前情况下,包括日本都不足以挑战中国。如果说中国是潜在敌人的话,可能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
有些人认为美国重返亚洲是经济利益的需要,然而经济利益与和平环境息息相关。一个动乱的亚洲损害的不仅是中国的利益,对美国的经济利益也不利。
美国敌对使中俄联手究竟是美国世界战略的误判,还是总体战略中的一部分,目前各有各的看法。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虽然中国从邓小平的 “韬光养晦”,到江泽民和胡锦涛时代的“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发展到现在习近平时代的“新型大国关系”。但是,这些治国方略的本质都不包含着对美国的挑战。充其量是要求世界能公平一些,照顾到一些中国的“核心利益”。而中国的“核心利益”无非是主权和领土完整,从理论上来理解还是没有离开中国的“中庸之道”。而美国紧逼中国的副作用基本现显出来了,那就是中俄关系的密切、中国加强军事力量反制,中美关系的倒退。
还有一点则是美国直到现在没有想到的,那就是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反弹。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的演讲中,不仅对世界战后和平认为是依靠“美利坚合众国公民的鲜血和军力”实现的,而且把矛头指向了中国,认为“鉴于文化大革命的种种恐怖,尼克松与毛泽东的会晤似乎不可饶恕。”这种话不仅羞辱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否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奠基人毛泽东,暴露了他仇视中国社会主义的思想。
相比之下普京远比奥巴马聪明,他在《真理报》发表讲话;"中国的毛泽东主席是人类社会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搞的不是个人崇拜,而是人民崇拜!因为他赢得了绝大多数人和许多正直善良的外国领导人由衷的和发自内心的崇拜!"且不说普京所言是否真心,他的话确实计好了许多对毛泽东怀有感情的普通百姓。
美国挤压中国战略帮了倒忙。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西化”思潮愈演愈烈,几近到了逼宫的地步。然而在美国坚持与中国为敌的情况下,民族主义情绪压倒了这种政见之争,使亲美派逐渐失势。尤其是近期美国司法部拙劣的以“网络窃密”起诉中国五名军官,连国内亲美派都抬不起头来。照此演变,世界各国都可以起诉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甚至美国调查局情报主管,也可以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支持美国情报局搞窃听,这些事实已被美国人斯诺公开,远比美国通过渗入中国网络发现被窃的证据更充分。
美国高调在亚太部署兵力的做法与实际效果正相反。现代军事装备并不需要预先配置,发生紧急情况从本土调兵并不会迟到。而明目张胆的增加兵力部署只会让它国产生战争的联想,从而强化军事力量,形成一轮军备竞赛。中国近几年军事装备的腾飞,与美国的紧逼有很大关系。
美国的问题不是战略选择上,它称霸世界和将重点向亚太转移的目标很明确,全世界都知道。问题出在中美分歧的管理上。两个大国尤其是不同政治体制国家之间存在分歧很正常,人为放大这些分歧还是尽可能地使分歧不至于影响两国关系是个讲智慧的问题。在共同利益上寻找结合点,在各自的核心利益上互相尊重,是建立大国关系的立足点。美国支持日本、菲律宾等国侵占中国领土触及的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这是中国无法忍受的。
中俄联手对抗美国改变的是世界格局。
世界二战之前是多极世界,二战后逐渐形成了以美苏两霸为中心的两极世界。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标志的单极世界形成。也许正应了那句“物极必反”的规律,当美国把世界霸权发挥到极致时,盛衰的转换就在酝酿中出现。
美国虽然很强,却由于多头出击而使力量分散。况且世界不仅仅有俄罗斯和中国,其它地缘仍不能丢弃。当美国把主要精力转向亚太时,欧洲作为整体的联盟优势越来越明显,形成世界不可忽视的一极。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虽然在美国的高压下出现暂时的平静,却由于宗教矛盾和政治体制各异(7个君主制国家, 15个总统制下的共和制),随时都可能出现动乱。在美国 “重返亚洲”的情况下,中东、中亚和非洲已经出现美国影响力降低的问题。而且美国撤出的真空很可能被俄罗斯、中国、欧洲所填补。事实上中国现在所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丝绸之路”正是一种 “向西看”的战略考量。就战略重点而言,中东地区对于美国的重要性并不比亚洲弱。失去中东的控制对美国而言是不可想象的。
俄罗斯不会坐等美国完成世界战略部署,它不仅会向美国的势力范围渗透,也会进入亚洲给美国添乱。同时,曾经的大国荣誉感会使它利用一切机会和可能收复被美国和西方抢走的地缘政治利益。
在2014年5月上海亚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场讲话中指出:“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否则就会像哈萨克斯坦谚语说的那样“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
谁在吹别人的灯?是美国,烧掉自己的胡子指的也是美国。其实是在警告美国,不要为所欲为地总想“吹别人的灯”,它的代价是烧掉自己的“胡子”。
种种迹象表明,至少从目前的局势看,中俄关系将是中国和俄罗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外交战略的基石。两国不仅提出“世代友好永不为敌”,而且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成为两国交往的主基调。这种互相靠拢,互为依托,互相支持,相互撑台,共同抗衡欧美压迫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影响力,表现的不仅是“新型大国关系”,而是对美国单极世界的一种挑战。
虽然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但是,面对美国的挤压,中俄两国领导人站在战略的高度采取了务实的选择。
这种结果并不是中俄两国发展的必然,而是被美国逼到了一起。
美国并没有多少政治资源来应对中俄联手。
面对中俄联手,美国并没有多少政治资源可以利用。它所依靠的力量仍然是欧洲、日本、澳大利亚这些传统富国,随着形势的发展,俄罗斯、中国、巴西、南非、印度等新兴国家正在经济上拉近距离。西方式的“普世价值”在一些民主国家产生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以及美国的横行霸道下已被许多国家怀疑或厌恶。美国最有力的武器并经常使用的是经济牌,在经济全球化下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武器。美国多年来一贯采用的干涉政策由于乌克兰、埃及、阿富汗、伊拉克、叙立亚出现的动乱而广受批评。它有能力推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政权,却难以建立一个稳定的亲美政府。它可以挑动小国给中俄制造麻烦,却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离不开中俄的参预。
世界是大国统治的,游戏规则只有取得大国的共识才能推行,小国只是陪衬。世界秩序其实是大国关系,只有大国之间和平共处世界才能安全。美国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美国这种挑动小国给中俄找麻烦,从而全方面遏制中俄的全球战略违背了这一规律。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挤压俄罗斯和在中日钓鱼岛问题上选边站,是促成中俄联手的直接诱因。
离开了中俄两个大国的配合,美国将在世界上步履艰难。
分化中俄关系应当成为美国战略的首选。
窒息俄罗斯笼络中国。
对美国称霸世界最大的障碍不是中国而是俄罗斯,俄罗斯不仅实力强大,而且危及美国的重点地区欧洲和中东。在没有收拾掉俄罗斯的情况下高调向亚洲出击是否明智值得探讨。
对俄罗斯可以重点进攻,摧毁松散的独联体体系,在国内培植反对派和挑起民族矛盾。进而压缩它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这是一种窒息战略。
对中国这个历来强调中庸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笼络限制的方针。利用中国人要面子和专注于经济建设的特点。在台湾问题上继续坚持不支持独立也不支持统一的方针,继续消费中国。在领土问题上公开表明维持现状的立场,约束那些自私自利且狗仗人势的“小弟兄们”的捣乱行为,避免刺激中国翻脸。在日本复避军国主义的问题上,公开反对日本改变和平宪法,维护二战成果。这样的态度既有道德收获,又可以避免日本坐大成为另一个向美国挑战的世界大国。
分化中俄关系。
分化中俄关系是美国当务之急。政治上在中俄不同的政治制度上做文章,经济上给中国以甜头使之远离俄罗斯。军事上引诱中国采购西方武器装备,从而使中俄军事上依赖度降低。社会上加快“和平演变”,培养代理人,使中国后院起火。这些都是美国能够做到的,其效果远比对抗要好。
中俄联手共度难关。对中俄而言,在没有联手之前,大家都可以各自找食吃。在安全这个共同利益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应当保持外松内紧的关系。对外不益过于张扬这种联合,以防造成其它国家的过分警惕。对两国之间应加强磋商,强化协调。重要国际问题保持一致,关键时刻出面站台,小事情上仍然各行其是,也就是求大同存小异。
中俄联手对抗美国的结果尚难预料。
对抗的直接结果是中美俄在国际上不配合,是“逆反”,是国际关系上的不正常。是军备竞赛,是战争的危险。是世界经济的衰退,是国际社会的混乱。这样的结果影响的不仅仅是中俄,美国也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至少不能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
目前来看,中俄联手马上终结美国独霸天下的世界格局为时尚早。世界整体局势的转换需要引子。这个引子除了经济危机以外就是战争行为,通过战争使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一个新的世界形态。
2014.5.23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