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媒体报道,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悄然改变其一贯奉行的“不干涉外交政策”,而其主要动因是中国在全球日益加大的经济与安全利益。
BBC中文网报道称,这份即将由瑞典斯特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报告写道,虽然不干涉政策继续在中国受到口头支持,尤其在涉及领土完整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时;但近年来,有关“不干涉政策”原则可持续性的辩论,也在中国决策者中悄然展开。
渐进式转型
冲突“随着中国经济与人员流动的国际化,‘不干涉’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正在受到质疑。”这份报告写道,“不干涉政策”正在中国试图保护其不断增加的海外能源利益上显示出局限性。
不过,这种转变是渐进式的。报告说,许多中国学者都期待中国利益的全球化引发国家防务政策的转型,尤其在海事力量的重要性上。同时,后冷战时代的国际体系的规范改造(诸如更加强调人类安全),也影响到了中国关于‘不干涉’政策的战略辩论。
“但中国学界的主流声音仍然认为,继续坚持‘不干涉政策’的优势要大于大规模政策改变的潜在成本。”报告说。
多样式接触
虽然大规模政策转型短期内并不现实,但中国的外交人员正试图通过不同渠道来改变冲突的现状。比如在苏丹与南苏丹的冲突中,尽管收效甚微,但中国的外交人员正试图接触对峙双方解决实际问题。
“对中国来说,如今对这些冲突置之不理已经愈发困难了,”这份报告的主要、SIPRI的研究员布瑞纳对英国记者表示,“伊拉克、利比亚和达尔富尔,都是很有意思的案例。”
但问题是,这种方式未来是否最终会演变为直接介入他国纠纷?这份报告指出,保护数量逐渐增多的海外中国公民和经济利益,也可能使中国的“不干涉政策”彻底转向。
“随着包括解放军在内的武装人员、公安部和私人保安公司等更多介入保护海外中国国家利益,这种方式的可持续性可能会受到质疑,”报告写道,中国的战略选择将会对国际治理和国际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