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各国央行大举抛售美元
2007年08月20日
全景网
本报讯 日渐加深的信贷市场忧虑促使投资者纷纷逃离风险资产,东南亚各国央行日前相继入市干预,以抑制本币下跌。
据交易员称,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信贷市场危机不断加剧,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中央银行在市场上抛售了大量美元以支撑本国货币的汇率。而在不久前,许多亚洲国家还在不断抛售本币,以使其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说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亚洲各国政府的救市行动是冒着耗尽外汇储备的风险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当前的这轮市场干预行动则标志着他们态度的转变。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凸显出当前这场信贷市场危机的波及范围之广,就连那些基本面相当强劲且与美国高风险房贷市场没有多少牵连的市场也难以幸免。这些国家可能并非想要彻底扭转其本币的跌势,他们只不过是要止住这种跌势以免造成市场恐慌而已。
印尼央行行长阿卜杜拉说,“这些天来我们一直都在参与市场交易,而且还会继续如此,目的都是为了减缓美元的升值速度。”在谈到印尼盾兑美元目前的汇率水平(约为9460印尼盾兑1美元)时,他甚至认为这一水平“还不错”。
外汇交易商表示,由于外国投资者的撤资举动重创了印尼股市,因此他们怀疑印尼央行为补救这一局面而采取了抛售美元的举措,抛售规模或逾4亿美元。交易员指出,为阻止美元突破9500卢比的汇率关口,印尼央行在9480卢比一线抛售美元。但阿卜杜拉不愿谈及央行此次干预的规模或水平。
另一位交易员表示,有迹象显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上周也曾入市干预,在1.532—1.54新元附近抛售美元,同时回笼了约2亿新元(约合1.3亿美元)。
鉴于新加坡金管局将推进本币的稳步升值作为其政策目标之一,因此此次被疑入市干预值得引起注意。它之所以没有通过利率手段、而是利用汇率作为政策工具,是因为新加坡的对外贸易额十分巨大,数额甚至超过了其国内生产总值。
吉隆坡的多位交易员介绍说,马来西亚央行通过各代理行大力支撑着林吉特汇率,在3.496林吉特和3.498林吉特抛售美元以期将美元汇率维持于3.50林吉特下方。随后,待美元汇率冲至5个月高点后,该行又以3.508林吉特的水平抛售美元。
菲律宾比索同样经历着类似命运。尽管有迹象表明该国央行曾出手大举干预,但菲律宾比索仍跌至两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交易员表示,央行抛售了2亿—3亿美元,占当天市场交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阻止美元涨势,该行被疑在46.50、46.60和46.70比索的水平上抛售美元。菲律宾央行副行长基尼甘多拒绝对此置评。
亚洲央行打响本币保卫战 亚洲金融危机重现
2007年08月20日
环球外汇网
由信贷市场引发的危机在过去2个月里扩散到了全球市场,亚太各国货币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这使各国央行上周接连入市干预以抑制本币下跌。
亚太各国央行的举动不得不让人想到十年前的那场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亚洲各国政府为了救市,几乎耗尽了本国外汇储备。可是亚洲现在的情况与当时已经有很大不同,就在不久前,许多亚洲国家还在抛售本币,目的是为了防止本币过快升值。形势突然急转直下,凸显出当前这场危机的波及范围之广。
上周,澳大利亚央行6年来第一次买入本国货币,以阻止澳元由于次级危机所造成的贬值。
澳央行行长Glenn Stevens上周五表示,全球信贷危机使得金融市场极其变幻莫测,但澳央行做好了随时干预混乱市场的准备。
上周,由于投资者纷纷削减自己手中持有的以贷款为资金来源的高回报资产,澳元兑美元在止跌回升了1.8%后再次下跌,在短短四个交易日内下跌幅度达到7.4%。
此外,据交易员称,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中央银行都在市场上抛售了大量美元以支撑本国货币的汇率。
有迹象显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上周曾入市干预,在1.532~1.54新元附近抛售美元,同时回笼了约2亿新元(约合1.3亿美元)。
而美元兑马来西亚林吉特也在上周飙升至3.5180林吉特,略低于3月份时触及的高点3.5185林吉特。有交易员表示,目前马来西亚货币形势非常糟糕,央行代理机构在3.5130林吉特大量抛售美元,但却未能阻止美元升势。
印尼央行行长阿卜杜拉上周则表示:“这些天来我们一直都在参与市场交易,而且还会继续如此,目的都是为了减缓美元的升值速度。”
上周四,受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所累,韩元兑美元也下挫1.5%,达到5个月以来的低点。上周五韩国央行高层官员表示,韩国外币供给没有问题,韩元的大幅贬值是自然的修正。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