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不在街头,而在人们心里
——走访古巴“‘切’的城市”
田策
1998年12月28日,切•格瓦拉纪念建筑群在古巴中部城市圣克拉拉落成,全世界的格瓦拉追随者有了自己的“朝圣”之地,圣克拉拉也从此有了一个响亮的别名——“切”的城市。
1997年10月14日,格瓦拉的遗骨被移送回圣克拉拉,游击战英雄从寂静的玻利维亚山谷回到了曾为之浴血奋战的加勒比热土。
格瓦拉牺牲4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了“切”的城市,切身感受这位传奇革命家经久不衰的人格魅力。
“你们是为‘切’而来的吧”
从首都哈瓦那驱车近3个小时后,一块宽大的指示牌映入眼帘:“‘切’的城市欢迎您。”进入圣克拉拉市,第一印象是街道干净、草木葱绿。老人们在自家门前的摇椅上乘凉观望,孩童们在街边空地上追逐搪戏,一派祥和景象。
而近半个世纪前,这里曾是血与火的战场,著名的圣克拉拉战役就在这里打响。当年,格瓦拉带领的游击队击溃巴蒂斯塔政府军向东驰援的部队,解放了圣克拉拉,随后乘胜向首都挺进,为卡斯特罗指挥的游击队围歼东南重镇圣地亚哥的政府军创造了条件。
起伏的地势和迷宫般的街道令我们迷失了方向。司机向路边的一对男女询问旅馆所在,热情的两人竟同时开口,抢着为我们指路。当我们不知该听谁时,旁边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孩问:“你们是为‘切’而来的吧,跟我来。”男孩说完蹬起自行车在前面引路,三拐两绕,将我们带到了位于市中心的自由圣克拉拉饭店门前。我们停下车正要答谢他,男孩儿已飞快地蹬着车远去了,只留下一个纯真的微笑。
“切”的城市果然名不虚传!在自由圣克拉拉饭店的大门上,至今还留有49年前格瓦拉的游击队与巴蒂斯塔政府军激战时留下的弹痕,不禁让人对此地的一草一木肃然起敬。
“人们爱他,因为他为穷人而战”
在街巷间走走,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既然是“切”的城市,为何几乎不见那标志性的头像出现在墙上、旗帜上和人们的衣帽上?我停下脚步,要向当地人问个究竟。
满头白发的老大爷梅尔卡多为我解开了疑团:“这里的人都把‘切’的画像和照片摆在家中,除了进城的几个路口、博物馆和墓(格瓦拉纪念建筑群)前的广场上有画像和标语,在城里能看到的不多。身上穿着带头像衣服的,大多是来这儿的外国游客。”
我告诉老人,我是来报道格瓦拉牺牲40周年纪念活动的记者,他露出了笑容,并执意让我到他临街的家中一坐。
走进一扇窄门,昏暗的屋内陈设非常简朴,陈旧的木柜上有一台收音机,旁边摆放着一个相框那是一张10寸大小的格瓦拉半身像。望着相框梅尔卡多老人讲起了切•格瓦拉解放圣克拉拉的往事。
我问梅尔卡多:“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崇敬和纪念‘切’?”老人的回答很简单:“人们爱他,因为他为穷人而战。”
我终于明白为何在“切”的城市,街头却没有那标志性的头像了,原来“切”已经被圣克拉拉人放在了心里。
“直到最后的胜利”
切•格瓦拉纪念建筑群矗立在城区的西部,包括纪念碑、浮雕纪念墙、纪念馆和纪念堂等。建筑群前有一个能容纳数万人的广场。除纪念堂建于1997年外,其它建筑都是在1988年圣克拉拉市解放30周年之际落成的。
格瓦拉和29名战友的骨灰就安放在纪念堂内。纪念馆陈列着格瓦拉和战友们当年使用过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还有一些珍贵的照片和文字资料。
高高的纪念碑上,一尊格瓦拉铜像正目视远方。他右手握着步枪,腰间挂着手榴弹和水壶,一副随时准备战斗的神态。铜像脚下巨大的柱形基座上刻着格瓦拉率领游击队作战的口号:“直到最后的胜利。”
纪念碑的旁边有两个石碑,其中一个刻有1965年格瓦拉离开古巴前写给卡斯特罗的信,信中说:世界的其它一些地方需要我去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我在异国他乡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临终时想到的将是古巴人民……我没有给子女和妻子留下任何物质财产,我并不为此难过……我有太多的话想对你和人民说,但言语己无法表达……直到最后的胜利!
我心中正想着“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以至于逝世后40年,他的精神依然鲜活,拉美乃至整个世界的人民都在纪念他。此时耳边响起了百姓为纪念他创作的歌曲,简单却深情的旋律令人不禁放慢脚步,这才发现歌词中已经给出了答案:“你乘格拉玛号而来;你踏遍了马埃斯特腊山区;你给圣克拉拉带来光明;你让玻利维亚人民看到了希望;你为解放苦难者不惜献出生命……”
委内瑞拉:“切”的身影无处不在
张笑然 尹南
10月9日是切•格瓦拉逝世40周年的纪念日,40年前的10月9日,“一个男人死去,一个神话诞生”。
一场超越了国界的纪念活动席卷着整个拉美。委内瑞拉的纪念活动不胜枚举,纪念碑揭幕、生平展览、以“切”的生活为灵感的造型艺术展、纪念音乐会、戏剧、书籍、唱片、电影等等,充斥着这个如“切”当年一样正在进行着“革命”的南美国家。
赋予“切”对于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革命”和“21世纪的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而不仅拘泥于历史,无疑是委内瑞拉一系列纪念活动的主旨。追求平等、消灭剥削、打倒帝国主义、建设多极世界,“切”的精神与委内瑞拉的现状竟是如此契合。
10月 7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主持的“你好,总统”直播节目中,播放了一段切•格瓦拉的纪念短片,他说自己至今能够回忆起40年前听到“切”的死讯时的感觉,他当时还是一个13岁的少年。他在节目中深情地读了两页“切”的日记,不断地重复着说:“切是我们的榜样”,“切•格瓦拉万岁”。
查韦斯将切•格瓦拉与拉美独立战争英雄玻利瓦尔、圣马丁以及自己的政治盟友卡斯特罗放到了同样的高度上,查韦斯甚至称自己就是游击队员——“切率领的军队的成员”。他说:“切•格瓦拉没有死,他跟我们在一起,他在我们的身体里。”
8日上午,委内瑞拉副总统罗德里格斯亲自参加了西部梅里达州的4000多米的山峰上一座纪念切•格瓦拉的纪念碑的揭幕仪式。他在仪式上说;“切的榜样,切的主张仍在鼓励着现在的人。”
10月8日晚,查韦斯在首都卡雷尼奥的剧院召集了纪念“切”的晚会,主题是“纪念一位英雄的医生”。记者在现场看到,到场的观众绝大多数都是身穿白大褂的医生或医学院的学生,查韦斯在讲话中宣布将作为切•格瓦拉接班人的 “社会主义医生”的工资提高60%,斥巨资修建、改建医院,到场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25岁的小个子女医生马里昂•埃雷拉对记者说:“我能参加这次活动真是太激动了,切•格瓦拉是所有医生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建设委内瑞拉的社会主义事业。”
专程从数百公里外的马拉开波市赶来参加活动的外科医生、53岁的卡洛斯•阿帕里西奥已经两鬓斑白,他说:“切•格瓦拉是所有拉美人的榜样,我能够理解他的想法,他是医生,他能体会到病人的痛苦,他是革命者,追求平等,他能体会到穷人的苦难。他想为人们带来有尊严的生活。”
在委内瑞拉,“切”的身影无处不在。街头小贩兜售的文化衫上,“切”的英姿常常与查韦斯的头像一同出现;委内瑞拉刚刚推出的失业人员就业培训计划也被命名为“切•格瓦拉”;查韦斯更是宣布下周要把他的“你好,总统’节目组干脆搬去古巴进行直播,就是为了对切•格瓦拉致敬。
阿根廷:“切”是我们的旗帜
林如萱
10月7日,一个很普通的周末,天气晴朗,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五月广场,一场露天音乐会用最有活力的节奏佐证这个享有“文化之都”美誉的城市。不同的是,印着切•格瓦拉头像的旗帜、写着格瓦拉名言的标语和随处可见的穿着格瓦拉头像T恤衫的年轻人提醒着你,这不是一般的音乐会。
从上午10点开始,16支摇滚乐队轮番上阵激情献唱。但现场的人数并不是很多,这使得见证过诸多历史事件的五月广场显得更加空旷。但是,借着这个特殊的露天音乐会,作为切•格瓦拉故乡的阿根廷,宣布自己加入了全球范围内纪念格瓦拉逝世40周年的大队伍。
10月8曰,在与五月广场相隔数百米的国会广场,纪念活动以政治意味更浓的游行集会继续。同样是鲜红的旗帜和无处不在的格瓦拉头像。许多年轻人拿头巾蒙住了脸,似乎以此宣誓“我是革命者”,“我对这个社会不满”。格瓦拉的影子从来没有离开过他曾为之奋斗的这个世界。
内斯托尔•科汗是“阿根廷纪念切•格瓦拉委员会”的成员,他抱着一堆传单向来往行人发放。他告诉记者:“我们的目的是找回切反对帝国主义并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2007年的社会状况与切领导游击斗争的年代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回到原点,冷静地思考和分析切的革命理论和理想。”
这场纪念“革命者”的活动也成了声援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社会主义运动、抨击“美帝国主义”的舞台。在他们散发的宣传单上写着:“被帝国主义子弹打死的切变成了拉美和世界被压迫民族的旗帜。”
其实。在今天的阿根廷,100个人的眼里就有100个格瓦拉,关于格瓦拉的争论远没有定论。
就在前几天,记者在机场随手翻阅了一本纪念格瓦拉的报纸专刊,坐在一边的一位中年人说:“人们对切了解多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对很多人来说切是某种象征,但对我来说.他仅仅是一个革命者,以自己的方式寻找某种解决方法。这个世界没有偶像,还有很多人做着类似的利他主义的事情却不为人知,对我来说这些默默无闻的人更加重要。”
但17岁的马科斯•维卡罗则对格瓦拉推崇有加。他说,社会不平等仍然是今天许多国家面临的严重问题,当年切正是为了社会公正和平等而战斗,那么为什么不延续切的奋斗精神?
还有许多阿根廷人对格瓦拉“抛弃”阿根廷耿耿于怀。18岁的莱昂内尔•多明格斯说,切通过革命斗争捍卫自己的理想,但他的斗争没有在阿根廷留下足迹。对此也有许多年轻人表达他们的不同意见,认为如果不是因为格瓦拉在阿根廷没有追随者,他也不会转战到其他国家,是阿根廷先抛弃了格瓦拉。
争论是多,但这本身足以表明,格瓦拉不仅仅是作为T恤杉、军包、CD盒、打火机、明信片上的那副目光深邃的图片而存在。在左派力量崛起并越来越多地走上政治舞台的拉美地区,许多对现行政策和社会状况不满的人正在重新思考格瓦拉当年的理想。
“格瓦拉节”搅热拉美
2007年10月5日,玻利维亚政府纪念切•格瓦拉牺牲40周年活动正式开始,并为此举办为期5天的世界格瓦拉节,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也亲自出席此次活动。
总统崇拜切•格瓦拉
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可称得上是切•格瓦拉的崇拜者,十分钦佩切•格瓦拉寻求公平和正义的精神。但他表示,他与切•格瓦拉思想的不同就在于他想通过民主与和平在该国进行一场革命,而切则主张武力争取自由。
玻利维亚切•格瓦拉基金会会长巴尔迪维亚近日说,玻利维亚政府邀请了来自阿根廷、巴西、古巴、智利、秘鲁、乌拉圭、墨西哥、委内瑞拉、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活动,以扩大宣传和影响。他表示,这次盛会不仅是对英雄人物的一种缅怀,还是对切•格瓦拉思想的一种转化,以利用这次机会把他的精神运用到加强团结和反帝斗争的实际行动中去。
政府专款修建“切之路”
据悉,这次纪念活动主要包括官方仪式、重走“切•格瓦拉之路”、辩论、足球比赛、电影节、工艺品展,以及“切•格瓦拉复活”宗教仪式等。
出生在阿根廷但牺牲在玻利维亚的古巴革命者切•格瓦拉,在这个安第斯国家打游击时走过的道路今天已成为旅游的热线。现在到玻利维亚向切•格瓦拉致意的国际左翼人士越来越多,因此玻利维亚旅游界人士认为目前正是抓住机遇,扩大旅游的大好时机。目前玻利维亚政府已经获得美洲开发银行提供的43.6万美元专项资金,用于在“切之路”沿线兴建纪念馆、旅游客栈和娱乐场所等旅游设施。
遇难小村建有纪念馆
“切之路”从玻利维亚南部的卡米里小镇至北部的巴列格兰德小镇,全长800公里。游客可沿当年格瓦拉及其率领的游击队员们走过的路徒步旅行,也可骑马,参观游击队躲藏过的山洞,观看游击队搭在树上的观察哨,并同一些认识游击队员的老乡交谈。沿路还可以购买有关格瓦拉的旅游商品,其中包括印有格瓦拉像的文化衫、帽子、军衣等以及有关的书籍、相片、录相带、音乐磁带等。
格瓦拉遇难的拉伊格拉村成为这条旅游专线上的主要景点。在这个“苦难的小村”里还建有一座“切纪念馆”,收藏有关格瓦拉的海报、照片、地图、书籍、步枪和一把据说是格瓦拉被处决时坐过的木椅子——“圣座”,以及当地村民从格瓦拉遗体上剪下的几撮头发。(尹晓通)
新闻链接:切•格瓦拉革命足迹遍拉美
切•格瓦拉是生于阿根廷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他于1959年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7.26运动”,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
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在其他国家继续策动革命。
在玻利维亚,他在一次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军事行动中被捕,并于1967年10月9日被玻利维亚军队杀害。
上世纪50年代初,格瓦拉进行过两次美洲之旅,足迹遍及阿根廷、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等多个美洲国家。
(《环球视野》摘自2007年10月11日《参考消息》、10月9日《世界新闻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