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崩溃是中国解套的好机会吗
2008-6-3 证券日报
□ 高韬
2008年1月的一个晚上,《环球财经》执行主编谷一海和著名财经评论人士、该刊主笔鲍迪克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讨论,当时他们一起出版完改版后的刊物,封面报道正是《谁来拯救美元?》。
“美元马上要进入V型反转的通道,很有可能是一个错误的推测。”在北京朝阳区空旷的办公区内,谷一海的声音大得像咆哮。而他的下属鲍迪克则据理力争,为了捍卫不同的美元观点,两个男人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
类似的“战争”不光在北京,关于强势美元还是弱势美元,美国总统和财长们之间的争议更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1年7月19日,布什在意大利的一次谈话中称美元强势对美国“既有好处,也有问题”,这一度引起了市场对美元的恐慌性抛售。当时的财长奥尼尔立刻发表公开讲话,称美国政府没有改变强势美元政策,只有他这个财长才对汇市有发言权,如果政府决定改变强势美元政策,“我会租下扬基体育场向全世界宣布”。
奥尼尔不必考虑扬基体育场上百万美元的租赁费用,因为他离职了。而像布什这样看空强势美元的声音,在美国出现得越来越多。其中最近最大胆、最激烈的语言,莫过于华尔街投资人士彼得·D·希夫和约翰.唐斯的最新观点。
“美国经济已经病入膏肓,一个泡沫接着一个泡沫。美国迟早要出现经济崩溃,最后的绝唱。美国现在已经处于经济崩溃的边缘,因为美国现在已经完全疯狂了”,这是两人最新合著的《美元大崩溃》一书中一个又一个富有蛊惑性的小标题。
这些文字,初看起来和本·拉登之流的“圣战宣言”的接近性,要远远大于和一本严肃财经图书的接近性。但这确实是彼得·D·希夫和约翰·唐斯的最新著作,前者是华尔街的资深预言家,后者是畅销书《巴伦财经投资手册》的。文字渲染力显然是两人的专长。
美元崩溃的争议性正当其时。两位酝酿此书始于2006年,最近两年也刚好是美元加速贬值的两年,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人们对于美元以及美国的幻想一步步破灭。
格林斯潘给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但也埋藏了很多隐患。卸任前,这位美国人获得了鲜花、掌声,今天人们则不断在反思格老的美元政策。从1996年到1999年3年中,格林斯潘和他的同僚们坐视股市泡沫膨胀于不顾。2004年后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泡沫,股市泡沫又卷土重来,格林斯潘依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阻止它的破灭。
在这一问题上,《美元大崩溃》显然对格老耿耿于怀。“‘America.com’迟早会同其它已经破产的‘.com’一样消失无踪,虽然在过去他们曾经风光无限。”“美联储以房地产市场为幌子,已然‘创造了不折不扣的通货膨胀’。美联储打开了货币这个潘多拉魔盒,以维持看似较低的抵押利率,从而以房地产泡沫取代股市泡沫。”“法定货币为什么成为美国经济困境的根源?”将美元大崩溃乃至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归结于美联储。
在《货币战争》火热之后,“阴谋论”成为业界比较流行的观点,也是财经书籍卖座的必杀技。五一之前的抵制家乐福事件,很多人士在猜测这是不是沃尔玛等美国公司在背后搞的鬼?《美元大崩溃》的名字看起来确实比较耸人听闻,将美国经济困境指向美联储的“阴谋论”。
《美元大崩溃》的副标题是《如何从即将到来的经济崩溃中获利》,在每章的最后一小节里“你该怎么做”,所以该书还是一本比较有实用价值的投资书籍。书中详细阐述了导致美国经济崩溃的原因所在,并讨论了如何获益的各种措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帮助投资者避免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并从中获利。
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曾经坦言自己压力不小,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先得面对3亿元人民币的任务。作为美元国债最大买主,为了减少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楼继伟们挖空了心思。美元贬值,亚洲流血。在亚洲,中国人、日本人普遍被认为是“美元藤”上的几个苦瓜。
“这些落难者应该知道,美国人的欠条最终是无法兑现的。”《美元大崩溃》乐观地说,“没有美国,亚洲将会更富裕。”“全球购买力最终将转移到生产性国家”。
美元崩溃,不正是中国解套的好机会吗?对本国经济悲观的两个美国人,竟令人奇怪地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起来。(高韬:某财经媒体记者,职业书评人)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