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纠结:中美将卷入无边界海战?
第二部分
(六)日本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国,利用日本对付中国是美国不变的战略选项。日本的军事力量已经超过英国,特别是空军、海军和间谍卫星引人关注。日本全面介入南海主权问题,加快推动“南进战略”,构建“战略包围圈”,配合美国制衡中国。美日与中国的军事冲突不可避免。
从二战结束后,日本一直小心翼翼地应付着美国,表面显出臣服的样子,对美国的要求总是设法满足,以韬光养晦之策实现增强自身实力的目标。美国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沦为失败国家;日本成功了,好战的心理开始膨胀。现在,日本大量购买美国债,还参与美国的外交和军事行动,博取美国的欢心;同时针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外交、军事和经济动作,企图牵制中国,延缓中国崛起,伺机发动侵略战争。
近年来,美国开始强势介入亚洲事务。一直鞍前马后追随美国的日本右翼势力嗅到了血腥味,开始手舞足蹈,部分媒体更是无视中国和平崛起、睦邻惠邻的方针政策,开始挑拨离间、煽风点火。2011年12月1日,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发表文章,扬言日本要配合美国阻制中国的行动。
《产经新闻》一边吹捧美国,鼓吹首次参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东亚峰会上掌握了南海安全保障问题的主导权;一边唱衰中国,称中国在峰会上陷入“四面楚歌”,“虽竭力自我辩护,但中国独占海洋权益的目标已经不得人心”。
奥巴马战略的支柱就是要求中国的行动符合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用安保和外交的软硬两手“围剿中国”。在“硬”的方面,美国决定向澳大利亚派驻海军陆战队,向印尼出售最新F-16战斗机;在“软”的方面,美国召开海洋安保论坛和对缅甸进行访问都是“精彩”的外交手段。
《产经新闻》还宣称,在二战后,美国主导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支持了欧盟的形成等。而在亚太和印度洋,也需要构筑一个“合作与秩序之网”。美国部署在日本冲绳最前线的海军陆战队仅1.5万人,阵容过于薄弱。所以驻日美军增加编制的早日实现成了关键问题。日本有必要在这里发挥积极作用,尽全力配合奥巴马战略,共同担负起“在亚太建立秩序”的任务。
针对近期频繁发出的“中国威胁论”和“牵制中国”的渲染报道,中国表明了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本地区争议应该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引入外部势力无助于实现各自的目标,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对有损中国主权和权益的做法,中国不会接受。
我们认为,日本的军事力量空前膨胀,已经超越了自我防卫所需的能力。亚太国家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21.日本航空自卫队超常规发展,攻防能力明显增强。日本建立“洋上防空”体制,推动航空自卫队实现由“专守防卫”型向“积极防御”型战略转变。
在二战结束后,为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日本宪法和有关国际条约都明文规定:日本的军事实力只能维持在自卫所需的低水平。加之驻日美军的存在,不少人认为:日本是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野心家、军事上的侏儒。
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日益感到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其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因而积极增进军事力量,军费开支持续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1%的最高限额,自卫队的实力日益强大。同英国军队相比,除了在核武器、远程轰炸机、核动力潜艇等少数几个领域外,日本的军事实力已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军事强国之一。
日本航空自卫队是一支空战与空防力量合一的部队,武器装备精良,人员训练有素,是亚太地区少数装备F-15型战斗机的空军之一,其空中截击能力仅次于美国和以色列,信息化程度很高。现有约4. 53万人,编成7个航空兵联队。地面防空部队共有4个联队,拥有发射装置120部,装备17个“爱国者”地空导弹部队。
建立“洋上防空”体制,是日本航空自卫队实现由“专守防卫”向“积极防御”战略转变的重要措施。根据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日本航空自卫队已经在2010年基本建立“洋上防空”体制。这是一种以日本列岛为中心,在周边广大海域展开,旨在保卫本土及1000海里内海上交通线安全的防空作战体制。
日本是个岛国,资源贫乏,90%以上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依赖进口,其“生命线”——海上运输线极易受到封锁和攻击。日本国土狭长,东西宽不足400公里;南北两端相距2400公里,防御正面过长,纵深短浅,主要战略目标和防空设施易遭打击。这是日本战略环境中存在的两大地缘战略弱点。因此,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战略中的两大基本目标就是远海防空和保卫海上交通线。
参谋部是日本空中力量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隶属于防卫厅。航空自卫队参谋长是空中力量的最高指挥官。
在航空自卫队参谋部之下,编有航空总队、航空支援集团、航空教育集团、补给本部和航空开发实验集团等。其中航空支援集团主要负责空中运输、空难救护、航行管制和气象预报等作战保障任务;航空教育集团主要负责培训飞行员和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补给本部主要负责后勤保障;航空开发实验集团主要负责装备的实验和技术鉴定。
航空总队是日本空中力量的主要作战部队,下辖3个航空方面队、1个航空混成团以及各直属部队。航空方面队和航空混成团下辖战斗航空团、防空导弹群和航空警戒管制部队,能够独立担负战役作战行动。
日本航空自卫队主要由航空兵、防空导弹和雷达警戒部队组成。
(1)航空部队。
现编3个航空方面队(辖6个战斗航空团)、1个航空混成团(辖1个战斗航空队)、1个侦察航空队、1个警戒航空队、3个运输航空队,装备各型飞机1000架左右。其中,战斗机430余架,主要有F-15J、F-4EJ改、F-1战斗机等;运输机70余架,主要有C-130H、YS-11运输机,CH-47运输直升机等;预警、侦察、电子干扰、救护、教练等飞机约500架,主要有E-2C预警机、RF-4EJ战术侦察机、EC-1电子干扰机和YS-11E(1)、T-2、T-4教练机等。
现有飞行员1800余人,战斗机飞行员年均飞行时间在160小时以上。
(2)防空导弹部队。
编有6个防空导弹群,辖24个导弹队,装备引进美国技术生产的“爱国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120部;19个基地防空队,装备81式近程防空导弹发射架34套,“毒刺”和91式单兵防空导弹发射器400余具,20毫米“密集阵”高射炮300余门。
(3)雷达警戒部队。
由28个警戒群和12个机动警戒队组成。主要装备有J/FPS-1、J/FPS-2、J/FPS-3固定式雷达和J/TPS-100、J/TPS-101、J/TPS-102移动式雷达。
日本航空自卫队根据其战略环境将领空划分为北、中、西、西南四个防区。
北部防区包括北海道和本州北部地区,总部设在三泽市。北部防区部署2个战斗团,90架战斗机,2个防空导弹群,4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一个警戒航空队,13架E-2C预警机,1个航空警戒管制团。9个警戒群和4个机动警戒队,13部雷达。
中部防区包括本州岛中部地区和四国岛部分地区,总部设在入间市。中部防区部署2个战斗航空团,100架战斗机,2个防空导弹群,4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8个警戒群和4个机动警戒队,12部雷达。
西部防区包括本州岛西部、四国岛和九州岛全部,总部设在春日市。西部防区部署2个战斗航空团,100架战斗机,1个防空导弹群,2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7个警戒群和3个机动警戒队,10部雷达。
西南防区包括冲绳及其大小岛屿,总部设在那霸市。由于西南防区部署较多美军兵力,所以日本在这个防区只部署一个飞行队,30架战斗机,1个防空导弹群,2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
日本航空自卫队幕僚监部设在东京都新宿区,航空总队司令部和航空支援司令部部署在东京都府中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曾经是世界第四大航空工业国,但自日本战败后,日本的航空工业和飞机设计也从此一蹶不振。现在,日本空军的主力战机多数是美国货,日本自行研制的F-1和F-2也有美国技术渗透其中。进入21世纪的日本空军主力战机有F-15J、F-4EJ和F-2。
F-4EJ和RF-4EJ是美国空军对日本的出口型号,而RF-4EJ是F-4EJ的改进型号。在全世界除美国外只有日本空军装备了RF-4EJ战术侦察机。
根据新的防空作战原则,日本对航空自卫队的训练提出了新要求。
日本航空自卫队把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作为训练工作的一个重点,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目前,一般战斗航空团可在5分钟内完成升空准备。日本航空自卫队还在演习中经常进行快速机动演练,一个机动雷达站在运输机配合下转场到1200公里外开机值班只需2天时间。
日本航空自卫队把电子战作为日常战备训练、演习和战术技术比赛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日本现役主战飞机均装备电子战设备,每个作战飞行队均编有专门的电子战飞机,每次防空作战演习均突出电子战课目,最大限度地出动电子战飞机,在电子干扰条件下实施作战演练,电子战飞机出动规模最大时占演习飞机总出动量的50%—60%。同时,日本建立了专业化电子战训练基地、电子战评价系统、电子战训练模拟系统,还根据需要派人赴美学习最新电子战技术。
日本注重多军兵种、多机构的协同演练。近年来,日本航空自卫队进行的演习基本上与海上自卫队、陆上自卫队的演习同时进行,并邀请美空军一同参加,以增强海,陆、空部队的协同作战及与美军的联合作战能力,并且演习规模越来越大,合成程度越来越高,实战性越来越强。
日本航空自卫队担负防空作战任务的飞机主要有F-15J、F-4EJ战斗机。在特殊情况下,F-1战斗机也可担负一定的防空作战任务。最大作战半径:F-15J战斗机为1100公里,F-4EJ战斗机为800公里,F-1战斗机为560公里。平时,战斗航空团(队)沿南北长2000多公里防线分散配置,所属的7个机场每天均保持4架战斗机挂弹担负作战值班。战时,在15分钟内,战斗航空团(队)可起飞100多架飞机投入战斗。若按飞机良好率95%、每昼夜出动强度4架次计算,日本航空自卫队在实施大规模防空作战时每昼夜可出动歼击机1000多架次,并能根据需要向主要作战方向机动展开,迅速形成防御重点,抗击350—700架敌机的空袭。近年来,日本航空自卫队实施的大规模防空作战演习情况显示,日方可在一昼夜内连续抗击500—600架敌机5个波次的入侵,模拟拦截成功率一般在85%以上。
日本现有6个防空导弹群,装备120部“爱国者”导弹发射架,可在3分钟内发射480枚导弹,抗击360多个高、中、低空来袭目标。日本航空自卫队还在各机场、雷达站和防空导弹阵地周围部署了基地防空队,每队配有2套近程防空导弹发射架、24具单兵式近程防空导弹发射器以及6—16门20毫米“密集阵”高射炮,构成密集的基地防空火力网,用于抗击突入军事基地附近的低空目标。
装备日本航空自卫队的40余部各型雷达沿海岸成环型配置,对周边海空域实施24小时警戒监视,对2万米高空目标探测距离为650公里;对1万米高空目标探测距离为390—460公里;对3000米中空目标探测距离为180—240公里;对1000米低空目标探测距离为120公里。可为组织实施防空作战提供7—10分钟的预警时间。日本航空自卫队还装备13架E-2C预警机,在北、中、西部设立了3个空中巡逻区,在741公里范围内的高空轰炸机、463公里内的低空轰炸机、360公里内的水面舰船、406公里内的低空战斗机、269公里内的低空巡航导弹都在其监视范围内,并能同时自动探测、跟踪处理250个空、地和海上目标,提供20分钟的预警时间。
日本航空自卫队建有先进的防空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新“巴其”系统。该系统可自动综合处理预警系统所获空情,从发现目标到发出战斗指令,整个过程仅需10秒钟。
日本航空自卫队在保持适度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实现武器装备高技术化,发展战略预警系统和远程武器拦截系统,提高中远程空运能力,已经成为一支攻防兼备的空中力量。
日本航空自卫队自1996年开始首次采购11架日美联合研制的新式战斗机F-2,到2000年共采购47架,最终装备130架。F-2战斗机具有隐身功能,作战半径800公里,可进行空中加油,有较强的空中制空作战及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同时,日本对性能先进的F-15J战斗机进行改装,使其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对第二代战斗机F-4EJ加装新型空对空导弹,改进火控雷达系统,机载导航和敌我识别系统等等的改装,使其又达到第三代战斗机的作战水平;日本还换装和研制新型机载导弹。20世纪90年代,陆续换装了90式AAM-3型空对空导弹。为保证部队能有效地实施远洋防空作战,还引进了空中加油机,这使其战斗机的滞空时间和作战半径将大大延长,可以为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提供空中保护。
为了加强空中预警能力,日本1992年从美国引进4架比E-2C预警机更先进的新式空中预警指挥机E-767。
从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航空自卫队就开始换装新型固定和移动式三坐标防空警戒雷达,并在硫磺岛部署了超视距雷达,使航空自卫队的警戒范围扩至3000公里以外的远空域,形成早期战略预警能力。
日本航空自卫队的空中预警指挥机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这些设施主要还是用于对空袭飞机的侦察监视和预警,对弹道导弹袭击的预警能力很弱。在新世纪,日本航空自卫队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是实现武器装备远程化、大威力化和高性能化,确保日本“有事”或日本周边“有事”时能实施包括打击敌国本土基地在内的远洋防空作战。具体发展计划包括:
第一,积极发展侦察卫星,提高导弹预警效能。日本防卫厅已获准在2003年斥资12.5—20.5亿美元,研制和发射4颗“北极”系列多用途情报收集卫星,包括2颗光学侦察和2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2003年3月,两颗卫星(光学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各一个)已经成功发射,具有可分辨地面1米大小的物体如卡车和轿车等的能力。同年11月,后两颗卫星由于火箭爆炸发射失败,两颗卫星被毁。日本在2009年又发射了4颗能分辨地面50厘米大小物体的新一代侦察卫星,进一步提高“视力”。根据这一计划,到2012年日本至少拥有8颗侦察卫星,其战略侦察和预警能力将大幅度提高。
第二,研制无人侦察机和高性能远程侦察机,提高侦察效能。日本防卫厅2003年拨款2.6亿日元开展无人侦察机研究。所研制的无人机的翼展为46米,与波音-767飞机的翼展相同,配备光学相机、雷达和红外搜索装置等,要求即使在公海上飞行也能拍摄位于朝鲜半岛内陆地区的军事设施。该机在2003年开始方案设计,进行风洞试验。日本航空自卫队还购买2架高性能远程侦察机。该新型侦察机可不着陆连续飞行12000公里,能从日本飞到马六甲海峡再返回日本。
第三,使用性能更高的预警机,提高防空效能。2000年交付的4架E-767预警机已经投入实战使用。该型机的使用可以使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防空效能提高30—35倍,拦截击落来袭目标能力增加35%—150%。航空自卫队还对其13架E-2C预警机进行改进,改进后的E-2C将可服役到2020年,与E-767配套使用,以发挥彼此的优势。
第四,研制和换装新型地面雷达,提高预警效能。日本航空自卫队已经将现有地面雷达全部换装成性能优越的J/FPS-3型固定三坐标雷达和J/TPS-102型移动三坐标雷达,换装后,其地面雷达将能有效跟踪远程高空和近程低空高速目标,预警时间将由目前的7分钟提高到10分钟。日本航空自卫队还研制J/FPS-X新型三坐标雷达。这种雷达自动化程度高,预警能力强,能发现隐身飞机和战术导弹,于2010年左右装备部队,逐步替换现有的J/FPS-3雷达。
第五,继续装备和改进现代化的战斗机,提高攻防效能。日本航空自卫队目前已装备200余架 J和DJ型(教练机)F-15战斗机,2010年总数增加到213架。目前,日本航空自卫队全面进入“F-15时代”。同时,日本航空自卫队从1997年起对该型机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装,包括换装改进后的APG-63(V)1新型火控雷达、中央计算机和新型数据链,以加强空空和空地的通信联络,改装后飞机的寿命将延长至2028年。
第六,加紧换装和发展机载武器系统,提高作战效能。首先是发展空空导弹系统。鉴于目前装备的雷达制导的“麻雀”AIM-7F中程导弹和红外制导的“响尾蛇”AIM-9L空空格斗导弹技术已经落后,日本航空自卫队正在自行发展先进的空空导弹。
在中距导弹方面,日本已研制成功了AAM-4。该型导弹是采用复合制导方式,总体性能接近或超过美制AIM-120中距导弹,可拦截巡航导弹、空对地导弹等小型目标,而且具有很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2001年定型并大量装备部队使用。在近距格斗导弹方面,日本发展了AAM-3型空空导弹。该型导弹是9L型“响尾蛇”导弹的仿制和改进型,但在机动性、抗干扰性和目标捕获能力方面都优于“响尾蛇”。
1991年AAM-3就装备部队使用。日本从1998年开始研制XAAM-5新型短距空空导弹。该导弹采用红外加成像的复合制导方式和推力矢量技术,机动性和抗干扰性大幅提高,于2010年前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使用,逐步替换AAM-3格斗导弹。
其次是发展空地(海)武器系统。日本航空自卫队所能使用的空对地(海)武器系统十分有限,其中最先进的武器就是在ASM-1基础上改进的ASM-2空舰导弹。为进一步提高作战效能,日本航空自卫队正在发展ASM-3型超音速空舰导弹。该型导弹采用冲压发动机,选用主动和被动雷达或红外成像末段制导方式,射程达200公里,在2010年前后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第七,积极引进空中加油机,提高机动和防空作战效能。日本航空自卫队在2005年前耗资1000亿日元,引进4架空中加油机;在2010年前装备至少8架空中加油机,可使作战飞机的航程增加一倍以上,明显增大了战机的作战半径。同时,日本航空自卫队还引进3架中程运输机,以提高远程机动作战和远洋攻防作战能力。
第八,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提高导弹拦截效能。为了抵御周边国家的导弹袭击,日本防卫厅在2004年度预算中正式提出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目标,并修改作为日本防卫力量基本方针的“防御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建设计划,为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筹措资金。
日本发展的导弹防御系统,是陆、海、空三个自卫队的联合协同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包括导弹预警系统、导弹拦截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三个部分。预警系统除包括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宙斯盾”舰载AN/SPY-1A型相控阵雷达外,E-767和E-2C预警机和地面超视距雷达以及未来发展的侦察监视卫星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导弹拦截系统,除海上自卫队的“宙斯盾”驱逐舰装备的“标枪”Ⅲ防空导弹外,航空自卫队的“爱国者”地空导弹将是导弹拦截的主力。
为了完善导弹防御系统,除日美两国联合研制火箭发动机和导弹跟踪系统等项目外,日本方面主要从事以下两项发展工作:
一是发展“爱国者”Ⅲ型地空导弹,提高导弹拦截效率。海湾战争经验表明,虽然“爱国者”Ⅱ型导弹具有一定的反导能力,但很不理想,拦截成功率不到20%。日本在2004年度拨款6.66亿美元向美国购买6套改进型“爱国者”Ⅲ型低空导弹系统,第一套系统部署在东京地区,以保卫首都。根据日美两国间的协议,日本于2008年前完成防御系统的初步运行,2011年完成6套导弹系统的全面部署。
二是进一步完善防空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全面提高指挥通信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此前,日本陆、海、空三军的指挥控制系统各自为政,还没有连成一体,严重制约联合导弹防御能力的提高。为了增强导弹防御能力,日本决定合并陆、海、空自卫队的作战指挥系统。日本防卫厅已在2001年引进新一代中央指挥与控制系统,将陆、海、空自卫队的指挥系统进行联网。该系统由中央系统和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参谋部以及情报支援等5大系统组成,配备超大型、智能化计算机中枢系统,日本陆、海和空自卫队可实现情报共享。
第九,打造联合“防卫数据通信网”,提高网络防护效能。自1998年日本三军联合“防卫数据通信网”正式启用后,日本开始建设全航空自卫队的指挥通信网,把航空总队作战指挥系统、支援集团指挥系统和补给本部指挥系统连为一体,进一步提高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指挥控制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为了保证指挥信息的畅通,日本航空自卫队还制定各种安全制度,加强网络防护能力。
除了自有的航空基地外,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机场和美军的横田基地、嘉手纳基地以及遍布全日本列岛的大小200多个民用机场,均可在战时为航空自卫队提供后备支援。
(1)那霸基地。
冲绳地区远离日本本土,所以日本航空自卫队在冲绳的常驻部队规模并不大,但是对冲绳地区的基地建设十分重视。日本航空自卫队在冲绳最主要的基地就是那霸机场,其最大容量为150架战斗机。此外,冲绳地区还有大量的备用机场和民用机场。尤其是在冲绳西南的先岛群岛,有下地岛机场、多良间岛机场、石垣机场、波照间岛机场、那国岛机场等多个机场。这些机场距离中国台湾岛只有150—400公里,距离中国东南沿海只有600—800公里,在战时是非常重要的前沿机场。
(2)百里基地。
位于茨城县东南方,有2700米的跑道,配置第七航空团和侦察航空队。第七航空团配备大约40架F-15J 鹰战斗机,2 个飞行队(305飞行队,204 飞行队),是东京防卫任务的实战部队。在接到命令后5分钟可实行紧急起飞,被称为“5 分待命”。
(3)三泽基地。
是日本航空自卫队与美军共同使用的航空作战基地。有3000米的跑道。飞机的种类有支援战斗机F-2 、F-4EJ改中级教练机T-4 ,早期警戒机E-2C,运输直升机CH-47。
(4)千岁基地。
位于北海道千岁市。部署的部队为第二航空団第201飞行队、第203飞行队、特别航空输送队第701飞行队、航空救难団、千岁救难队等。这个基地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主力机场。
(5)入间基地。
位于狭山丘陵的东北部,虽未部署飞行作战部队,却是人员最多的基地,4300军人分属16支部队,司令部也多,其中包括担任东京—阪神枢纽地区防空的中部航空方面队的司令部,其重要性当然不在话下。
(6)小松基地。
是日本海沿岸唯一的驻有战斗机部队的基地,主要担负这一带的空中警戒。跑道2700米×45米。
(7)筑城基地。
位于九州岛北部,驻有作战飞行队第八航空团,装备F-15战斗机等。跑道2400米×45米。
(8)新田原基地。
其重要性在于F-15的飞行教导队驻扎于此。
(9)小牧基地。
与名古屋机场共用一条跑道。最大的特色是负责掌管日本政府的专机,即日本的“空军一号”。
(10)岐阜基地
日本的试飞基地。
我们认为,日本航空自卫队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远程机动和远洋攻防作战能力越来越强,已经成为日本谋求军事大国不可轻视的空中力量,亚太国家必须提高警惕。
22.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武器装备已经超过英军。在数量方面,日本水面舰艇是英军的2倍,总吨位达33万吨,居世界第六位;主要水面作战舰艇吨位逾2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
作为一个海岛国家,日本在发展海上兵力方面不遗余力。日本海上自卫队是日本自卫队的海上部分,成立于1954年7月1日。
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拥有官兵约5万人,各型战舰162艘、总吨位40万吨,各式飞机350架(包括约100架P-3C反潜机),1个护卫舰队、1个航空集团、1个潜艇舰队、5个地方队。其中包括潜艇18艘,驱逐舰、护卫舰63艘,反潜巡逻机110架,反潜直升机100架。编成4支“八·八”舰队、两个潜艇队群和5个地方队。
尽管数量并不惊人,却拥有现代化的驱逐舰、护卫舰58艘(18.1万吨)、潜艇16艘(3.7万吨)和扫、布雷舰艇35艘(2.4万吨)。尤其是配备了先进的“金刚”级驱逐舰和准航空母舰“大隅”级运输舰,大大加强了远洋综合作战能力。
根据1996年—2000年的中期防卫计划,日本拨款500亿美元用于海军建设,其中建造包括8艘“村雨”级驱逐舰和5艘“亲潮”级潜艇再内的24艘舰艇,并添置和改进作战飞机。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成为一支兵种齐全、装备先进、具有较强反潜能力、远洋机动作战能力和扫雷能力的海军,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之一。
日本著名军事评论家江烟谦介指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武器装备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远远超过英国海军。在数量方面,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水面舰艇是英军的2倍,总吨位达33万吨,居世界第6位;主要水面作战舰艇吨位逾2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力为4支“八·八”舰队,每支舰队都由一艘直升机驱逐舰(载3架反潜直升机)、2艘导弹驱逐舰(含1艘“金刚”级驱逐舰)和5艘通用驱逐舰(各载1架反潜直升机)组成。“八·八”舰队的驱逐舰均系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建造的新型舰艇,排水量大,续航能力远;配备有最先进的反潜系统、防空系统,远洋作战能力非同小可。尤其是居于“八·八”舰队核心地位的“金刚”级导弹驱逐舰更是值得一提。“金刚”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7250吨,采用COGAG推进方式,最高航速30节。装备的“宙斯盾”系统一次可探测200个目标,并跟踪其中最具威胁的18个目标,同时引导3枚导弹攻击。舰上武器有:2座MK4I垂直发射系统、2座四联装RGM-84D“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1门127毫米舰炮、2座20毫米“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和2座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等,攻防能力可想而知。由于技术先进,“金刚”级驱逐舰造价十分昂贵,高达12亿美元。
除了“金刚”级舰外,日本海军的“朝雾”级、“村雨”级驱逐舰,“潮”级潜艇,P-3C反潜巡逻机等均属亚洲最先进的海军装备,高新技术含量相当高。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了3艘号称“20世纪最高级战舰”的“宙斯盾”护卫舰,该舰基础排水量7250吨。“宙斯盾”系统内安装的是由电脑控制的多功能雷达,阵面上排列有类似昆虫复眼的辐射源,具备同时处理100多个目标的作战能力。还配备可装90枚防空、反潜导弹的MK-41垂直发射装置,以每秒钟发射一枚的惊人速度,对付来自空中和水下的目标。
经过多年的建设,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武器装备在世界上处于前列,其特点是高技术化、大型化、导弹化。现装备的4艘“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空驱逐舰;99架P-3C反潜巡逻机和50架SH-60J舰载反潜直升机都属于高性能作战飞机;潜艇也在向大型化发展,2500吨级的潜艇几乎占一半。舰艇大型化,大大提高了舰艇的战斗能力。无论水面舰艇、潜艇,还是岸基和舰基反潜飞机或直升机,均装备作用距离远、精度高、威力大的导弹和火箭。日本还大力发展航母与核武器。“大隅”级大型运输舰的建造始于1996-2000年度的5年计划之初,日本防卫当局虽宣称此舰是运输舰,但其实是以建造大型运输舰的名义,建造既可用于运输部队和作战装备,又在必要时可搭载舰载机的大型舰艇。
这是日本打破建造舰母禁区的深度尝试,也是日本迈向制造航空母舰的重要一步。如果应用英国制造的专用改装设备器材,该舰在48小时之内就可以改装成轻型航空母舰。该舰飞行甲板长130米,宽23米,排水量为8900吨,装有先进的作战指挥与控制系统,既可搭载直升机,也可搭载垂直起降机,完全可以作为轻型航母使用。日本准备先建造4艘这样的“运输舰”,待取得经验后,再建造排水量达1.5万吨的“运输舰”。
由于吸收了太平洋战争的经验,日本海上自卫队非常重视反潜与扫雷,训练也集中在这两项上。反潜与扫雷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长处。弱点则是上述武器面对空中武力显得脆弱,必须依赖航空自卫队,而航空自卫队的主要任务是防卫日本岛屿。
由于日本不能拥有军队,因此并不配备战舰、航空母舰和核子动力潜艇。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要任务是防卫日本领海,但近年来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涉足国际事务的程度越来越深入和广泛,这种类似于向海外派兵的行动引起极大的争议。
我们认为,日本的“远洋作战”和向海外派兵已经违反了相关的国际条约。日本主动介入中国周边领海和领土争议,向世界扩张日本的军事存在,谋取更多的利益的野心暴露无遗。中国及其他亚太国家不能漠然置之。
23.日本发射第七颗间谍卫星,拼凑卫星网全天候监视朝鲜和中国。
日本的间谍卫星更值得世界注意。 2011年12月12日 10时21分(北京时间9时21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三菱重工从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了H2A火箭,该火箭搭载有日本政府的情报收集卫星“雷达三号”。该卫星的开发研制以及发射费用约为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8亿元)。
这次发射的“雷达三号”卫星是日本开发的专门从事收集安保信息的情报收集卫星,事实上也是一颗“间谍侦察卫星”。日本《朝日新闻》报道,“雷达三号”卫星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七颗情报收集卫星。
该卫星可在夜间以及极端天气下通过电波清楚地拍摄到地面,还可清晰地识别地面直径1米大小的物体。日本还计划在2012年发射另一颗情报收集卫星“雷达四号”,进一步完善“全球情报收集网络”。
日本《产经新闻》认为,日本此次发射的“雷达三号”卫星主要用于对朝鲜军事设施的“监视”。自1998年朝鲜试射导弹后,日本开始研发情报收集卫星,并于2003年起利用H-2运载火箭发射首颗情报收集卫星。日本政府计划建成由至少两颗雷达卫星和两颗光学卫星组成的全球情报处理系统,以保证“在任何条件下每天可以对地球上任何地点至少侦察1次”。
日本的间谍卫星分为两种,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和雷达侦察卫星。目前,日本已将这两类间谍卫星同时投入使用。2003年至今,日本已相继发射包括“光学一号”、光学二号”、“光学三号”以及“雷达一号”等6颗间谍卫星。加上“雷达三号”以及2012年即将升空的“雷达四号”,届时日本将构建独立的间谍卫星体系,8颗间谍卫星最终将达到可全天候监视朝鲜和中国的效果。
日本曾对国际社会反复保证,日本太空技术非军事化,但如今日本早已背弃了这项承诺。日本舆论批评说,日本独立发展间谍卫星体系多此一举,劳民伤财。然而日本政府却认为,日本有必要具备全球高密度卫星侦察能力。亚洲各国也曾多次对日本发展大规模间谍卫星体系提出强烈批评,认为日本的举动会对东亚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24.日本插手南海问题,企图通过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建立一个有关“南海主权”问题和保障航行安全自由的协调机构,瓦解中国在南海地区的主导地位。
日本毫不掩饰的插手南海问题,最直接的动机是想在钓鱼岛争端上牵制中国。亚太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看上去是孤立的,但实际上相互牵连,一个国家与另外一个国家的领土争端扩大化,往往成为第三方的“机会”。日本千方百计插手南海问题,就是想以此牵引中国在钓鱼岛上的动向。日本随声附和美国大讲南海航行自由,也是向外界显示日本仍是一个在东南亚有力量的大国,同时借南海矛盾突出的时机争取在亚太地区享有更大的发言权。
日本外相和首相先后访问东南亚国家,提出构建多边框架解决南海争议的主张,牵制中国的倾向性非常明显。2011年10月11日,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三国,提出加强南海安全合作等内容。
2011年11月18日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抵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了日本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以海洋安保为主要议题,签署了《日本与东盟巴厘岛宣言》。这一宣言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基线,强调了“自由航行和航行安全”、“遵守国际法”的具体要求。野田佳彦还会晤了菲律宾、印度和越南领导人。
这一举动引起了日媒的极大兴趣,它们纷纷发表评论,称宣言将矛头“直接瞄准中国”,日本与东盟国家将在海洋安保问题上“与中国对立”,联合建立“对中包围网”。
野田佳彦计划敦促其他亚洲国家领导人“进一步关注海上安全”,从而“以微妙的方式挑战中国”。野田佳彦的姿态虽然不太可能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但会凸显日本在一个曾经高度提防其军事角色的地区扩大与邻国安全关系的动作。
数十年来,日本一直处于美国的安全保护之中,与周边国家几乎完全隔离。近年来,日本开始逐渐扩大与邻国的联系,其中包括越南和菲律宾等在二战期间曾被日本侵略和占领过的国家。2010年9月中日撞船事件发生后,日本增进与美国及亚太国家合作的举措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2011年10月27日 — 11月4日 ,日美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在日本九州、冲绳附近海域举行,来自两国的约50艘舰艇和130架飞机参演。美国海军的“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也参加了演习。“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向媒体公开了训练的内容,就是假想日本受到武力攻击时,FA-18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起飞和降落的情况如何。美国海军第五航母战斗群司令表示,这次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日本的防卫能力。
我们认为,日美的一系列军事和外交动作主要是针对中国,从东海到南海,多点牵引中国的注意力,使这一地区性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给中国添堵。中国周边的领海和领土争议应该由直接相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的共识之一。域外国家应该尊重和支持域内国家通过当事国协商谈判解决南海争议的努力,多做有利于这一地区和平稳定的事。将地区问题国际化,对中日没有好处,特别是日本不会从中得到任何好处。
25.日本不会放弃对美国和俄罗斯的报复,也不会放弃侵略中国的战略图谋,只是现在还没有可与美、中、俄抗衡的军事力量。
日本侵华战争最终以惨败告结束,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日美结下了深仇大恨,日本迟早会报复美国。俄罗斯军队在对日作战中也起了关键作用,并且日俄长期存在领土争端,也结下了难解的仇恨,日本迟早会报复俄罗斯。日本侵略中国、占领中国、灭亡中国的跨世纪图谋不会变,必定会伺机发动对中国的军事行动。如果有隙可乘,或军事实力超过美、中、俄,日本就会立即发动对美、中、俄的军事进攻。
2011年11月2日 ,日本防卫相一川保夫与到访的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达成协议,决定两国于2012年举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日本领导人将这一举动称为“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但日媒普遍认为,日印加强联合防卫,主要是因为中国海洋活动日益频繁。日印之间的海上航路包括南海,因此两国加强联合训练,也是为了牵制中国。
日本的军事动作日益增多,除决定与印度进行海上联合军演外,还于11月12日同南韩举行联合军演。这是日韩自1999年启动联合军演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2011年11月12日 —13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与韩国海军在对马海峡北部海域进行联合救援演习。这次演习规模空前,日本方面参加人员超过400人,韩国方面出动500人的训练舰队参加演习。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由于中国近年来的动向导致日韩周边“发生不测事态的可能性日益增大”,所以日韩才举行联合军演。
日印两国还计划促进日本陆、空自卫队与印度陆、空军的对话与合作。日本《读卖新闻》声称,两国防长还讨论了南海问题。2009年日印峰会就已提及两国联合海上演习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实现。除军事合作之外,双方还将合作开发印度稀土资源。
日本《经济新闻》宣称,迄今为止,日美印三国达成过海上进行共同训练的框架协议,但日印两国之间还没有这种协议。这次日印两国涉及的海上交通安全包括南海,共同训练也含牵制中国的目的。
这次战略对话还决定日印防长今后隔年进行互访,印度防长表示2012年将邀请日本防卫相访印。日本《产经新闻》披露,日印就中国在南海不断扩大权益的行为交换了意见,日本表示在这一问题上,希望强化与印度的防卫合作。
日本《每日新闻》评论说,面对中国海洋活动的活跃化,日印认识到确保海上通路安全的重要性,并达成一致的协议。
2011年 11月3日 ,日本《外交官》杂志网站发表长篇分析文章称,印度和日本加强合作是当然之举,即便没有中国崛起的因素,这两个亚洲大国也肯定会走到一起——亚洲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肯定会加强军事合作,而最大亮点就是启动日本海上自卫队与印度海军的首次联合演习。
日本防卫大学的一位教授表示,自 2004年开始每年一度的日印战略对话以来,这次的对话成果“最丰富”,联手牵制中国的目标也“最明确”。但是,究竟会有多大效果还很难说。多年来,印度希望成为海洋强国,也早已拥有了航母,但印度的经济扯了海军发展的后腿。日本如果不是在经济上真心的支持印度,就不会有真正的日印军事合作。在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今天,已经很难再拿出更多的经济实力去援助印度了。这种地域经济学决定了日印牵制中国的战略不是简单就可以实现的。
印度媒体对印日联合海上军演也很关注。印度亚洲通讯社报道,印度防长安东尼在日本高调呼吁为维护国际水域自由通行加强合作。
海上航行自由的问题,因一艘印度军舰此前在南海接到中国无线电警告而大受关注,而日本则在东海与中国存在主权争议。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称,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态度日趋强硬,加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整体影响力下滑,让东京和新德里集中起注意力。日本和印度的安全合作建立在广泛的地缘经济共同利益基础之上,日本肯定印度在地区海域发挥的作用。
我们认为,美日联合对亚太地区的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美日印联合使这种行动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强,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和持久发展构成了挑战。亚太国家不能因为注重眼前利益而引火烧身。
26.日本右翼势力宣称:中国航母对日领土完整构成严重威胁。美日与中国军事冲突不可避免,发生冲突的“主战场”很可能是日本近海,日本应“行使作为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日本海、陆、空自卫队参加的联合反登陆演习,以中国为假想敌。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图谋昭然若揭。
日本《外交官》杂志网站(2011年12月6日)刊文称,正如新婚夫妇需要新房一样,一个大国的崛起也需要首艘航母的伴随。中国首艘航母进行了海试,中国人实现了长期以来的航母梦。尽管中国在实现海军变革,改善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拥有航母标志着中国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2011年8月10日 5时40分,中国的首艘航母离开薄雾笼罩的大连港,开始在渤海与黄海北部海域进行海试。这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航母下水在中国国内激发了民众的爱国自豪感。罗援少将认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拥有一样东西的效果与没有它的效果完全不同。”
在外国战略家们极力鼓吹“航母时代开始终结”时,中国鼓足勇气发展航母。中国的首艘航母在进行了六年的改装之后开始了海试,但这次海试仅持续了四天。当1998年从乌克兰手中购买这艘航母时,它还没有完工;即使在完成之后,它也只具备有限的军事用途,将主要用于帮助解放军掌握基本的舰载机作战流程,以及进行有限的军事力量投送等。
然而,航母海试是中国军事建设新阶段的开始。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中国必须不断推进军事建设。2010年底,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刘华清上将去世了;他生前一直致力于将中国海军先建成“绿水”海军,并最终建成“蓝水”海军。中国的“蓝水海军”,虽然不能进行全球军力投送,但可以覆盖整个亚太地区。刘华清一再表示,他不是中国的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但他所提出的“近海防御”战略基本上与马汉对美国海军战略的分析(控制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巴拿马和夏威夷)相似。实现“近海防御”战略的关键就是航母,他在1987年曾说:“看不到中国航母下水,我死不瞑目。”
亚太地区与关注亚洲的美国战略圈子正在就中国发展航母的影响进行激烈争论。2011年4月,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罗伯特·威拉德表示,他并不担心中国首艘航母的海试,也不认为该航母能对美国造成威胁。他说:“根据我们从太平洋地区伙伴和盟友那里得到的反馈,我认为它将会极大改变该地区对亚太局势的认识。”澳大利亚傅列文准将表示,“未来10年内,中国的航母将会是地区稳定的最大威胁。”
日本前防卫厅情报部长久间太田也认为:“中国首艘航母进行海试,标志着中国海军理论的重大改变;航母将会使北京具备强大的能力与灵活性,这艘航母可能会对日本的领土完整构成严重威胁。中国航母加强了它的战术能力,也可能会使中国变得更加强硬,这会让本地区的各个国家感到担忧。”
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中国的航母项目竟然花费了如此长的时间。此前,中国战略圈内的人士已经对航母进行了数十年的讨论。
日本右翼势力习惯于对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妄加评论和猜测,不断宣称“中国将对日本发起战争”。 2011年12月5日 ,日本右翼媒体撰文称,在“二战”中大败的日本至今仍缺乏安保意识,美日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将不可避免,日本应“行使其作为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日本《产经新闻》声称,美日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大,所谓“和平”仅仅是“战争与战争之间的空歇期”。近年来,围绕东海主权问题,中日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不祥事件”,今后中日在各自领土主张上的分歧将很有可能加速。在“大东亚战争”中失败的日本对于安保的思考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愚昧的和平宪法”使日本国民的生活状况缺乏现实意味,也让日本在思想观念上的怠慢略显愚昧。
该文援引美国兰德研究所报告对中日发生武力冲突的背景进行分析称,中国国内对于日本的愤怒和怨恨依然存在。中方认为,日本一系列“无神经”的言行导致中日关系出现反复;中日在东海钓鱼岛主权问题以及专属经济区(EEZ)划定问题上出现明显分歧。这都是中日发生冲突潜在的原因。
文章还以日本是“被害者”自居,宣称中国是“加害者”,认为一旦中日发生战事,美国可以为日本提供支援,日本“有理由与中国进行直接对抗”。这是美国“一直希望看到的场面”。届时,美军将以保卫日本领土以及自卫队据点为由,重新夺回在东亚地区的制海和制空权,为此“美国和日本或许不得不对中国发起战略目标据点攻击”。
《产经新闻》还援引美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INSS)报告称,中国起初一直希望美方认可其“亚太地区海域非军事支配行为”,但中美双方出现决裂,中国或将对美发动“先行攻击”。一旦取得“先发制人”,中国此后将转为防御。而美方认为,届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既得利益”将成为“白纸”,“付出的牺牲过大”。
美报告还称,中美如果发生军事冲突,对于美方而言将无疑是“继越南战争以来最大的危机”。中日军事冲突暂且不谈,但作为美国同盟国的日本届时将对美提供全面支援。倘若美日同盟出现瓦解,中美两国发生冲突的“主战场”将很有可能是日本近海。
《产经新闻》继而鼓吹日本应提高所谓的“安保意识”,并渲染“中国威胁论”,诬蔑“中国并非热爱和平的国家,中国的公正和信义不值得信赖”。日本作为主权国家,必须保证日本国民的生存安全,提高自身的安保意识。
我们认为,美国在日本驻军,意味着日本是美国的半殖民地,并不是主权独立国家,所谓“主权国家”不过是自我安慰。日本人总臆想中日爆发战争,美国会支援日本,说明日本国民既没有安全感,又缺失自信。谁都知道,美国是一个不守信用的国家,美国的行动准则是美国利益第一,一旦美国不能获利或利益受损就会抽身走人。所以美国佬是不可靠的,仰仗美国对付中国是不靠谱的。亚太地区因美日的媾合不再是安全地带,而是充满了非正常变数。日本侵吞中国领土的图谋不会改变,中国必须做好应对预案。
(七)印度推行“东进战略”,持续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伙伴关系,推动“战略防中”, 处心积虑地插手南海,企图使南海问题扩大化、复杂化和国际化,并打算建立公路连接东南亚,与亚太地区的国家共同对抗北京。近年来,印度的军事行动呈现加速增进态势。
印度竟然欲以新型洲际导弹威慑中国。近年来,随着实力不断增加,印度又开始显露出卑劣的奴性和兽性。印度深恐中国过于强大威胁其利益,屡屡对中国暗下黑手,妄图利用各种手段打乱中国发展布局,阻绝中国崛起和复兴。同时,因中国的影响力在印度之上,印度颇为不悦。然而,印度在数百年的发展史上,深受英国殖民之害,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长期处于龟缩状态,就像印度种姓制度最低层的首陀罗。印度自独立以来,国力稍有增进,就多次以武力挑衅中国。现在印度迫不及待地与美国联合挑衅中国,叫嚣要占领西藏,打进北京。可是印度的综合国力仍与中国相差甚远,便在与中国对抗时经常采取各种卑劣手段。印度总理辛格在东盟峰会上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并以此为基调与东南亚国家勾结起来共同对抗中国。印度还计划修筑印度通往东南亚的公路,图谋彻底在南部封锁中国,为印度深入南海腹地打造战略交通平台,并以此为纽带加强与东南亚的联系,合谋共同掣肘中国崛起,从而打乱中国的发展步骤,牵制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印度全面对抗中国做准备。
我们认为,印度的举动虽然是明摆的自不量力,但已经对中国构成挑战。如果印度真的与东南亚诸国结为联盟,将对中国形成很大的威胁,特别是印度与东南亚国家修筑陆路交通线,将会阻断中国以东南亚为出海口的对外贸易通路。印度的举动太阴险了。
27.印度确立了“冷启动”作战理论,超前勾画“国防科技愿景2050”发展蓝图,又急切地出台了扩军计划,打造世界上最贵的坦克。印度陆军还举行规模最大的陆上军事演习。
印度坚持把成为“印度洋地区的主要支配力量”,并最终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作为基本国策。
随着中国战略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战略投射力量的增强,印方在中印边境的军事部署形成的战略优势已逐渐被动摇。印度向中印边境己侧大规模增兵和部署进攻型战略武器,都是为了夺取边境军事部署的优势,为在未来解决边界问题时增加筹码。在美国的忽悠下,印度有可能于某一时刻侵略中国,当美国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实际上是被利用者。
2004年,印军确立了“冷启动”作战理论,要求印军像电脑冷启动一样,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迅速完成部队集结和部署,并在第一时间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使印军具备同时打赢印巴、印中两场局部战争的能力。印度现役的山地打击部队正积极遵循该理论进行施训。
印军方曾多次表示,为了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印国防部必须改变防务重点,变“主要针对巴基斯坦”军事部署为“中巴并重”的防务方针。印国防部制定的《2012年至2027年综合远景规划》着重强调,要迅速升级印度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中印边境地区,以便在艰险的地形中部署更多部队并有效地进行作战。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已批准这份规划,同意在政策和经费上支持印军在2020年以前完成山地打击军的组建工作,并将其部署到中印边境东段地区。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主任、国防部长科学顾问萨拉斯瓦特博士表示,DRDO正在勾画“国防科技愿景2050”的发展蓝图,并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地缘政治、国家优先事项和国防政策等因素。
DRDO将为推动基础研究和未来发展作出努力。该蓝图是未来发展的一部分,DRDO的智囊团G-FAST是这一倡议的发起方。
在基础研究领域,DRDO将重点关注先进材料、传感器和传感器材料、纳米技术、高能量材料、高功率微波和激光等领域,并将对基础研究成果给予特殊奖励和表彰。
DRDO将建立质量、可靠性与安全性委员会,旨在向生产机构进行技术转让,以填补在质量控制和可靠性方面的差距。
萨拉斯瓦特还呼吁建立符合现实需求的武装部队,使DRDO能够妥善规划其项目要求。他引用“纳格”(NAG)反坦克导弹为例——该项目当前已完成,希望陆军能够尽快引入该型导弹。
谈及阿琼坦克样车,萨拉斯瓦特表示该项目经历了10年的发展阶段、10年的评估与改进阶段。DRDO将贯彻落实针对时间与成本超支问题提出的发展战略。
DRDO将继续研发1500马力坦克发动机、155毫米/52倍口径自行和牵引火炮,并推进网络安全措施的发展,目前位于班加罗尔、德里和海得拉巴的有关部门已经安装了网络安全软件与硬件设备。
DRDO还将开展以航天为基础的监测、指挥和控制项目,以及低成本卫星研发项目。
《印度时报》披露(2011年11月2日),印度国防部出台了一项扩军政策,计划在未来5年内大幅提高军事实力,新招募士兵9万多人,组建两个山地打击军和两个独立旅,兵力规模将扩大近7%;共计耗资6400亿卢比(约合130亿美元)。印度国防部已经将这项庞大的扩军计划递交财政部进行审核。
印度国防部官员称,该计划整体着眼于应对中国威胁。大部分新组建的部队将部署在中印边境,其中两个独立旅将被部署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军还将加快中印边境地区的机场和道路等重要战略设施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作,其战略意图就是戒备和威慑中国。印媒普遍认为,该计划一旦付诸实施,将是印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扩张,也将是自1962年以来印军在中印边境最大规模的军事部署。
2011年9月7日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披露,印度推出新型坦克计划,打造世界上最昂贵的坦克。这一计划推出的“阿琼”MK2新型坦克价格高达每辆3.7亿卢比(约合802万美元),而俄罗斯的T-90S坦克才250万美元,即使美国2011年7月趁火打劫向埃及推销的M1A1坦克,每辆也不过695万美元。美国的M1A1主战坦克的国际价格通常为400万美元左右。
印度现在小批量生产的“阿琼”MK1坦克即使采用超过60%的进口部件,单价也不过1.7亿卢比(约368万美元),还不到“阿琼”MK2的一半。
“阿琼”MK2坦克是在现有“阿琼”MK1坦克的基础上增加了多达93项改进,包括13项大改,其中最重要的改进是可以利用坦克主炮发射反坦克导弹。印度军工企业希望军方能订购至少250辆。目前“阿琼”MK2坦克正在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沙漠中接受测试。
印度防长安东尼表示,“阿琼”MK2坦克将于2015年由印度南部的阿瓦迪重型车辆厂开始批量生产。
当初印度从俄罗斯进口647辆T-90S主战坦克,就是因为国产“阿琼”MK1价格昂贵,相比之下T-90S平均每辆造价仅250万美元。而且试用的结果表明,T-90S的性能也远高于“阿琼”MK1,因此印度计划获得俄罗斯的生产许可证再自行生产1000辆T-90S。而如今“阿琼”MK2单价竟涨到耸人听闻的802万美元,令印度军方难以接受。
印度军方坚持推动国产坦克计划的态度引起国内不满。批评人士说,“阿琼”MK2的价格完全揭穿印度此前宣称该坦克将有90%的部件为国产,因此会更便宜的说法。
《简氏防务周刊》嘲笑说,“阿琼”坦克计划是世界上耗时最长的坦克研制计划,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1972年。按照国际惯例,从坦克研制到第一批坦克驶下生产线只需要8年时间。“阿琼”计划的拖延是因为技术上的好高骛远和零部件的选择不当。
当“阿琼”坦克项目在遭遇难产时,巴基斯坦在中国的帮助下,稳扎稳打的从升级59式和69式坦克开始,如今已经掌握生产“哈利德”第三代坦克的能力。
2011年12月2日 ,印度开始在位于印巴边界附近的北部地区拉贾斯坦邦举行代号为“苏达山沙克蒂”的军事演习。这次演习由总部位于博帕尔的印度陆军21军苏达山查克拉军指挥,使用陆军过去两三年来一直采用的以网络为中心的战术,旨在测试印度空中和地面力量之间的协作能力。
这是印度陆军规模最大的一次陆上演习。参加演习的士兵约5万多人,包括作战坦克在内的500辆装甲车、空军的战斗机和作战直升机参演。
除了T-72坦克之外,俄罗斯制造的T-90以及印度国产的“阿琼”坦克也参加了演习。
12月5日 ,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视察由位于浦那的陆军南方司令部发起的这次演习。
我们认为,印度在巴印边界和中印边界的军事动作明显增多,陆军的实力持续增长,使中巴感到了来自陆地的武力威胁。给这一地区装配安全阀,系上安全带,是中巴面临的重大问题。
28.印度“以军强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不断修改作战理论。印度空军认为,国土防空作战理论已经过时,并提出一种新的作战理念——“战略性威慑防空”。印度大量增购先进的战斗机,不惜血本地维持空中优势。
印度空军实行空防合一体制,主要担负空中进攻、空中机动和防空作战等任务。空军司令部是空军最高指挥机构,驻新德里。空军参谋长是空军最高指挥官。空军司令部下辖训练司令部(班加罗尔)、保养司令部(那格普尔)和东部(西隆)、中部〔阿拉哈巴德)、西部(巴兰)、西南(左德普尔)、南部(特里凡特琅)5个地区司令部。作战部队主要由飞行、导弹、雷达部队组成。联队为最大建制单位,分为飞行联队和导弹联队。联队下辖若干中队,中队为空军基本作战单位。
1932年10月8日 ,印度皇家空军宣告成立,但受英国人控制。1942年进驻缅甸,配合英国皇家空军对日作战。1947年6月印巴分治, 8月15日 印度宣布独立,从印度皇家空军中继承7个战斗机中队、1个运输机中队,接收飞机200余架。同年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印度空军担负紧急空运任务。战后,成立训练司令部和空军院校。 1954年4月1日 ,印度正式从英国人手中接过空军指挥权,走上独立发展道路。1955年成立保养司令部。1962年中印边境作战期间,印度空军主要担负空运和救护任务。战后,印军开始大规模军备建设,空军得到较大发展,中队数量由36个增至45个,在武器装备建设方面,除引进国外飞机外,开始在国内仿制和自行研制战斗机。1965年9月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印度空军主要遂行支援地面作战任务。1971年11—12月,印度空军参加第三次印巴战争空中作战。战后,进行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20世纪80年代进行全面换装,从苏联、英国、法国等国大量购进米格-29、“美洲虎”、“幻影”2000等先进战斗机,淘汰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改善空军力量结构。冷战结束后,印度空军突出“稳定数量,提高质量”的建军思想,引进苏-30MK、C-300等先进飞机和防空武器,对现役作战飞机进行现代化改造,自行研制作战飞机和空空、地空导弹,提高了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
印度“导弹之父”、前总统卡拉姆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直截了当地指出:“弱小并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必须强大。”目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印度“以军强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不断购买先进武器装备,修改作战理论。作为未来战场上的主力,针对宿敌巴基斯坦空军的“先发制人”战略,印度空军认为,国土防空作战理论已经过时,并提出一种新的作战理论——“战略性威慑防空”。
“战略性威慑防空”就是指印度空军利用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的优势,在承受住敌军最初的攻击后,用现代化技术和高性能的远程飞机,通过空中加油,延长空中作战时间,对入侵之敌进行大纵深和远距离的反击作战,以求“后发制人”。
印度空军认为,目前巴基斯坦空军已制定了“先发制人”的空战理论,谋求将印度空军的战机摧毁于“巢穴”,缩小其空军兵力的劣势。因此,印度空军必须承受住巴基斯坦空军的第一波“先发制人”的打击,然后对巴基斯坦进行毁灭性的反击,从而获取战争的胜利。在巴基斯坦空军举行的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分2005”演习中,巴基斯坦空军就重点演练了“先发制人”的打击战略。所以,印度空军官员称,“战略性威慑防空”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强大的灾难性的远程战略反击能力给对手以震慑,让其不敢轻举妄动,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印度空军的“战略性威慑防空”理论指出,印度空军能否“后发制人”,关键是能否在巴基斯坦空军“先发制人”的打击中生存下来。因此,印度空军必须构筑完善的预警系统,尽早发现巴空军袭击征兆,以进行有效防护。印度空军与以色列签署合同,购买4架“费尔康”预警机,并自行研制3架预警机,使印度空军在2012年以前的预警机数达到7架,实现全天24小时的侦察监视和指挥作战,并打造印度空军的空中指挥中心。为了防止巴基斯坦空军的攻击,印度还加紧打造可用于防空的导弹防御系统,自行研制“天空”防空导弹。
“战略性威慑防空”还强调,反击作战应把战场引向敌领空,以减少空战的附带损伤。为此,印度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协议,购买6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并选派飞行员和技术人员赴乌学习伊尔-78空中加油机的驾驶、空中加油及维护与保养技术。印度空军已装备4架空中加油机。印度空军官员称,经空中加油后,印度苏-30MKI战机的续航能力提高3倍以上,其他飞机也可在空中加油机的帮助下攻击7000公里范围内的任何目标。
为了增强“战略性威慑防空”的效应,印度空军从俄罗斯租赁或购买图-22战略轰炸机,并将现有39个战斗中队扩编为55个,装备190架可执行核打击任务的苏-30MKI战斗机。如果印度空军装备图-22战略轰炸机,战略反击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印度空军的“战略性威慑防空”理论还认为,取得空间优势和信息优势是印度空军实施“战略性威慑防空”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印度空军新战略计划《空军2020年远景规划》强调,印度应利用其在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加快天基预警、侦察、通信力量建设,夺取制空天权,全面提升空军的纵深战略打击能力。
为此,印度不断加大太空投入,分别参与俄罗斯和欧洲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研制各式卫星和太空武器。印度空军可能已经拥有以卫星为基础的军事侦察和监视系统。
法新社报道(2011年10月28日),印度国防部花120亿美元购买战斗机,参加投标的两个公司是法国达索公司和欧洲战机联合公司。
法国达索集团准备出售126架战斗机,其中包括还未被任何海外国家购买过的“飓风”战斗机。这是该公司近年来最大的订单。
欧洲战斗机的制造商是欧洲航空防御与空间联合公司,由德国、西班牙、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和意大利卡尼卡集团组成。
法国“飓风”战斗机和欧洲“台风”战斗机都被列在合约单上。这份合约规定,在2012年前向印度直接出售18架战斗机,并在印度建造另外108架飞机。
作为新兴国家中最大的军事装备进口国,印度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这一投标项目,随后开始筛选竞标公司。
购买战斗机是新德里军事现代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就是要在面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两个对手时确保边境安全。
据毕马威会计事务所估算,新德里将在2016年以前签订总价值1120亿美元的军事合同。
2011年8月3日 ,俄罗斯米格飞机工业公司宣布,已向印度交付一批战机,用于装备印度航空母舰。
米格公司总经理谢尔盖·科罗特科夫称,俄方已交付11架米格-29K/KUB型战机,2011年年底前再交付5架。双方2004年签订了这项战机合同,2010年3月又签订另一笔合同,米格公司将再提供29架战机,合同金额15亿美元。
据俄罗斯方面称,印度购买苏-30战斗机的生产许可证,并在2010年之前自行生产约100架苏-30MK战斗机,该合同的金额达10亿美元。此前,印度已向俄罗斯购买了40架苏-30战斗机,价值15—20亿美元,其中8架已于1997年交付使用。
俄罗斯是印度主要武器供应国,印度的武器装备大约70%由俄罗斯提供。印度空军正在投入使用俄罗斯制造的苏-30MKI战斗机、米格-21和米格-27战斗机,从以色列购买的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和无人机以及各种直升机。
印度空军兵力约13.3万人,占武装力量总兵力的10.7%。编有39个飞行联队,6个防空导弹联队、22个雷达中队。装备各型飞机1400架,其中作战飞机874架;地面防空部队装备SA-2、SA-3、SA-5、SA-6、SA-7、SA-8、SA-9、“罗兰”、“山猫”、“三叉戟”、“天空”等型地空导弹。
我们认为,印度打造“战略性威慑防空”的空中力量计划已取得很大进展,尽管自主创新能力疲软,至今在自我研发和制造先进的飞机上未取得技术性突破,但大量购买发达国家的战机,在扩大军力上一掷千金,表现得急不可耐。中国可以容忍印度陆军的挑衅,但不能容忍印度空军的肆无忌惮。
29.印度图谋成为“世界一级军事大国”,不断提高海军在三军中的地位,以图最终实现把印度洋变为“印度湖”的私愿。
印度三面环海,拥有76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不仅所临海域辽阔,而且外围岛链远离本土,具备发展海军的有利条件。印度97%的国际贸易来自海上,保护其海上交通航线十分重要。印度海军负责保护印度的海上利益,保卫海岸线和所属岛屿的安全。
印度防务专家认为:“在现代条件下,没有攻不克的防线,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因此,印度海军摒弃近、中海的“消极防御”思想,积极主张“快速机动、协同作战”,“先敌进攻,争取主动”,并提出“要把战场放在远离国土的海域或空域”。印度海军的作战思想从“近海防御”调整为“远洋纵深防御”后,更注重提高“海洋控制和海上威慑”能力。
为了集中力量发展进攻型的远海海军,印海军将近海防卫任务移交给印度海岸警卫队;在印南部地区的可城,印度海军新成立了南部海军司令部;在安达曼群岛的布莱尔港,印度海军修建了新的海军基地,并使之成为其进行远海进攻作战的可靠后方。印军设想,未来作战海军既可另辟海上战线,向敌国发起多线进攻,又可实施远海两栖作战和远洋反潜作战,以保持海上战场的优势。
印度海军的前身是英国“印度皇家海军”。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时印度分得20余艘舰艇,6500名官兵,印度海军就是在此薄弱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到万人,主要舰艇140多艘。
近年来,印度的军事力量获得膨胀式发展。印度海军航空兵已由14个中队增至19个中队,飞机由110架增至220架。
未来印度海军航空兵的发展重点是:(1)继续改进现役航母舰载机,并加紧研制国产轻型固定翼飞机;(2)加强岸基航空兵的发展,确保1000公里作战区域的海军防御;(3)注重远程侦察航空兵的建设,确保其东至马六甲海峡,西至亚丁湾的远程侦察监控能力。
在潜艇部队建设方面,印度海军计划在现有18艘常规潜艇的基础上再增加7艘,使潜艇总数达到25艘,其中包括1—2艘核潜艇。
为了获取核潜艇建造技术,培养未来的核潜艇操纵人员,1988年1月,印度海军还从苏联租借了1艘核动力攻击潜艇“查克拉”号,后因苏联解体,致使该艇租期中止,并于1991年1月返回俄罗斯。后又向俄罗斯租借一艘“阿库拉”级核潜艇用于训练人员,在俄罗斯协助下,印度第一艘核潜艇已经服役。印度军方宣称,印度拥有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时代已经来临。
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海军,一直是印度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海军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七、在印度洋具有优势的海上力量。印度海军的诸兵种协同作战能力明显提高,作战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印度政府制定的1995—2015年国防现代化目标是,近期成为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的“一等军事强国”,2015年进入“世界一级军事大国”。印度是目前亚洲两个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印度还制定了新世纪的海军发展规划。印度政府对海军的基本要求是,“获得区域性海上强国的地位”。因此,印度海军的主战装备正在向大型化、导弹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按照新规划,印度将大力发展国防工业和造舰能力,将自行设计制造航空母舰、驱逐舰、护卫舰等一系列舰艇,研究设计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并大大提高了海军在三军中的地位及其预算在国防开支中的比率,以适应其控制印度洋战略的需要。
印度的海洋战略明确提出,按照功能编成由远洋立体舰队组成的深海海军,保卫海岸线和港口的浅海海军,保卫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海洋资源的海岸警卫队等。印度海军不但要保卫印度漫长的海岸线、岛屿领土以及专属经济区,而且还要具有控制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等印度洋战略要地的能力,并最终实现把印度洋变为“印度湖”的私愿。印度海军的主要作战思想,按照其战略需要分为“近海作战、两栖作战、远海作战”三个方面。其远海作战的基本思想是,以遏阻印度洋上大国海军的行动为基本任务,以反潜作战为基本形式,在广阔的印度洋水域中实施水下、海上、空中的立体打击。
印度海军在装备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舰船采购与改造。1993年末,印度政府宣布自行建造采用常规动力的航空母舰,以替代已有32年历史的“维克兰特”航空母舰(该航母已于1997年1月退役)。称作防空舰的新航母排水量为17000吨级,搭载12—15艘战斗机,造价约33亿美元,服役期暂定为2010年。
3艘布拉马普特拉河级护卫舰中的第一艘服役日期,由于经费短缺和俄罗斯的零部件供应不稳定而推迟。计划将为该级别的护卫舰装备卡拉尔舰舰导弹和特里苏尔舰空导弹系统。
1996年12月,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的拉姆塔分部获得一项价值1000万美元的合同,为印度海军建造2艘超级“德沃拉”MKⅡ高速巡逻艇。“德沃拉”用于海岸监视、搜索与救援,并装备小口径火炮和夜视系统。已在1998年交付。
俄罗斯正在为印度改装原苏联制造的“基辅”级“戈尔什科夫元帅”号航空母舰,原定2008年交付,费用9.74亿美元;但交付日期一再延迟,费用增加至15亿美元。
按照合同,第二批米格战机和航空母舰将于2012年交付。
第二,潜艇采购与改造。1997年1月,印度政府签订一项价值150万美元的协议,追加采购2艘俄罗斯制造的“基洛”级柴油发电机潜艇,替代1999年前逐步淘汰的6艘F级潜艇。新型“基洛”潜艇加入正在服役的8艘“基洛”潜艇舰队。对8艘“基洛”级中的4艘进行了正常的中期大修。
根据与德国HDW公司签订的价值1.4284亿美元合同的一部分,印度潜艇部队增加2艘209型级攻击潜艇。1997年在马扎冈船坞公司开始建造,并在2003年和2005年交付。
印度防御研究与发展局继续研制国产的称为先进技术潜艇(ATV)的核潜艇。该潜艇以俄罗斯C级Ⅱ型核潜艇的设计为基础,可携带射程为1000公里的巡航导弹。集成和制造问题继续困扰核反应堆部件项目,这一项目费用达2.857亿美元。据印度海军称,制造作战核潜艇将耗费7.143亿美元。
第三,海军航空部队采购与改进。1994年12月,用更先进的FA2改进型飞机更换海军海鹞FRS51飞机的计划宣告终止,取而代之的是在现有的鹞式飞机上加装先进的雷达和空空导弹系统。正在考虑的导弹包括玛特拉、Vympel R-77(北约编号为AA-12 “蝰蛇”)和拉法尔公司的超视距空空导弹系统。还安装多种用途雷达,备选的包括GEC-马可尼公司的“蓝雌狐”机载雷达和“埃尔塔”EL/M2032系统。但由于经费限制,海军被迫采用价格低的待选系统。海军型的轻型作战飞机在新世纪初开始服役。
6架BN2A防御者海上巡逻机由布里顿·诺曼公司改造为BN2T设计结构。改造工作包括安装新的320轴马力的艾利逊250 B17C涡轮机、推进器、更大的翼尖油箱和座舱控制装置与仪表。该项目于1997年中期完成。1998年改进了另外5架防御者飞机。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制造的轻型直升机(ALH)的海军型样机于1996年1月进行首航。在执行反潜作战和部队运输任务时,该飞机取代了过时的猎豹直升机。ALH由2个1300轴马力的LHTEC T800发动机提供动力,可携带多种空对舰导弹。海军型ALH在2000年进入大批量生产。
由于海鹰反舰导弹成功地集成到海军的8架图-142熊F飞机上,因而增强了印度海军的海上封锁能力。图-142飞机每架可携带2枚导弹,5架I1-38“五月”飞机每架也可携带相同数目的导弹。
俄罗斯军工新闻网报道( 2011年12月7日 ),印度海军司令部追加采购一批12架美国P-8I海上巡逻机,从而使该型飞机订购总数达到24架。
印度亚洲新闻社披露,印度海军参谋长维尔马上将在宣布上述决定时指出,印度对2009年与美国波音公司签署的第一份8架P-8I巡逻机供应合同的履约进程感到满意。目前美国正在抓紧时间为印度生产首批8架P-8I巡逻机,其中首架已于2011年9月28日首飞成功,预计将在2013年1月完成所有试验、加装所有设备后交付印度海军使用。
维尔马在接受《印度战略防御》杂志采访时表示,印度海军将在2012年底之前和美国波音公司签署第二份4架P-8I巡逻机供应合同。至于什么时间签署第三份12架P-8I巡逻机供应合同,现在还不清楚。印度采购美国巡逻机主要是为了保护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毕竟印度拥有长达7500公里的海岸线。现在使用的苏制巡逻机已经陈旧老化。
印度海军采购的P-8I巡逻机是在美国海军P-8A巡逻机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最大时速可达907公里,最大航程3700公里,最大巡逻速度为330公里/小时,主要武器是导弹、地雷和鱼雷,机舱内外共有11个挂架。
第四,舰对舰导弹研发与服役。1994年7月,研制中的采用冲压式喷气发动机的潜艇发射攻击导弹Sagrika开始进行风洞试验。该导弹从1992年开始研制,射程为300公里(160海里),在2000年服役。
“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最大巡航速度可以达到3000公里/小时,这意味着它只需要5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就可以抵达目标。空射型“布拉莫斯”巡航导弹重约2.5吨,其它型号重约3吨或更重一些。已有多个国家对“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是每枚导弹高达230万美元的价格使得大部分国家只能望而却步。
印度海军对“基洛”级潜艇进行了一些改造,包括在耐压舱外建造“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专用发射装置等(可以容纳2枚甚至更多该型导弹)。
印度海军现役人数约5.5万,其中包括7000名海军航空兵和1200名海军陆战队员。装备各种舰艇140余艘。
海军航空部队由15个中队组成:1个战斗机/攻击机中队、4个海上侦察中队、1个反潜/巡逻中队、5个反潜直升机中队、1个搜索和救援直升机中队、1个联络中队、2个教练中队。约7000余人(含舰载海军航空兵2000人),装备37架作战飞机、72架武装直升机、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若干枚。
海军陆战队编有1个团(包括3个大队),约1000人。
印度海军由西部、东部和南部3个司令部组成。独立的潜艇司令部、海军陆战队和海军航空联队也划归海军编制。有东、西2支舰队(分别驻维沙卡帕特南和孟买)。另编有潜艇司令部(驻维沙卡帕特南)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驻果阿)。3个海上突击大队(各包含若干快速反应部队)负责在敌人前线后方执行隐蔽的特殊作战任务。
印度拥有3艘航空母舰:第一艘是“维拉特”号航母(原英国竞技神号航母),排水量为27800吨(满载),舰员编制为455人,航空联队146人;第二艘是“维克拉马蒂亚”号(原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在俄罗斯已完成90%改装),排水量为45400吨(满载),舰员编制为1200—1600人;第三艘是蓝天卫士号航母(印度第一艘国产航母,建造中),排水量为40000吨(满载),舰员编制为1200 —1500人,军官160人。
还有“德里”级导弹驱逐舰、“拉吉普特”级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等舰艇。
我们认为,印度海军是太平洋—印度洋地区一支规模庞大的海上作战力量,在装备上可与中国海军抗衡。中国至少应该有3个或5个航母战斗群,在2020年或晚至2030年前发展为9—15个航母战斗群,如果世界格局持续恶化,中国应该拥有30个航母战斗群。最主要的是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和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博大的精神武装全体官兵。
30.印度在巴印和中印边境己侧增加部署“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进行可携带核弹头的中程导弹试射,威慑巴基斯坦和中国。
印军已经在相关地区部署了射程达300公里、可携载核弹头的超音速“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这也是印度首次部署针对中国的进攻性战略导弹。
2011年9月25日 ,印度国防部宣称,当天下午2时28分,印度军方在东部奥里萨邦昌迪普尔综合试验场成功试射了一枚自主研制的新型“萨尤尔亚”地对地中程弹道导弹,其飞行总距离达700公里。
这次试射的“萨尤尔亚”弹道导弹是能够进行水下平台潜射的K-15型导弹的陆上发射型版本,曾于2008年在昌迪普尔试验场进行试射。这种导弹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能,能够躲过敌方的雷达和卫星监控。
“萨尤尔亚”弹道导弹全长10米,直径0.5米,重约6吨,可携带核弹头及常规弹头。
印度导弹可覆盖中国的大部分地区。2011年11月30日,香港《亚洲哨兵报》网站报道,今后某个时候印度将按计划测试其首枚真正的洲际弹道导弹——“烈火”-5。这种导弹理论上将中国的大部分置于印度武器的射程之内。
印方宣称,印度有一个“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并且印度的武器不会对该地区的任何国家造成威胁。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是监督印度本土武器研发的一个政府机构。该机构负责人VK·萨拉斯瓦特说:“我们不关注中国或巴基斯坦拥有多少导弹。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下,我们只是希望有足够数量的导弹,以便在危急关头保卫印度安全。这是一个防御模式的战略,即使其他国家采取了攻击姿态。”
然而,处于导弹时代,各国政府都在考虑的问题是:拥有多少导弹才算足够?印度寻求地区权力平衡的意图很明显。印度长达20年的导弹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消减来自邻国巴基斯坦的直接威胁。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印度较短程的“烈火”导弹将巴基斯坦囊括在射程之中,“烈火”-3以及更高版本的导弹是用来衡频传善意的中国在西藏部署的军力。
这种洲际导弹根据印度火神“阿格尼”命名。印度官员和科学家说,这种导弹是“中国杀手”。这个词显然不是一个和平的用语,因为这种导弹有能力打击北京、上海并到达中国最北端地区。
“烈火”-5型导弹可以使印度能够加入包括美国、中国、英国和俄罗斯在内的少数领先国家行列。这些国家的洲际导弹至少能够打击5500公里以外的目标。印度的项目主任阿维纳什·钱德尔说,“烈火”-5准备在2014年之前开始服役。
“烈火”-5之前的版本“烈火”-4能携带核弹头实现3500公里的射程。印度曾对“烈火”-4进行了测试。新德里宣称,这次测试让印度的导弹比巴基斯坦提高了一个层次。
钱德尔说,“烈火”-5必须经过2—4次“反复”测试,才能投入部署。他说:“我们的目的是,从首次测试到服役仅花2至3年。”
尽管印度发展本土武器的成绩不佳,但弹道导弹项目获得了较好的成果。部分原因是,在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支持下,发射和在太空设置广播与遥感卫星的工作取得了进展。
印度宣称“烈火”-5完全是用本土技术制造的,但实际上印度科学家模仿了俄罗斯现有的版本。
现已退休的空军上将PV·奈克表示,印度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要求发展一些大国拥有的洲际导弹和远程攻击能力。他说:“印度应该从事洲际导弹项目,以达到1万公里或更远的射程。随着印度的影响力增加,突破地区界线是重要的。我们没有占领任何国家领土的意图,但是,印度需要这种能力以配合它的影响力。”
瑞典智库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在一份报告中说,印度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在这方面可能超过中国。
中国的导弹射程达到1.4万公里,可以到达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打击全球目标。而且中国拥有至少410件核武器。由于只有少量导弹,并仅仅拥有70件核武器,印度的武库要想同中国的武库相媲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1.印度持续推动“战略防中”,计划在东南亚修筑公路,包括“印度—缅甸—泰国公路”,以及连结越南的另一条公路,旨在共同对抗中国。
2011年11月19日 ,印度总理办公室公布了辛格在印度—东盟(ASEAN) 高峰会演说内容。辛格宣称,与东盟的伙伴关系为印度外交政策的基石,也是“东望政策”(Look East Policy)的基础。在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印度、东盟的合作更具迫切性。与东盟的实体连结仍然是印度的战略目标,涵盖陆路和水路,多个计划正在考虑中,包括可延伸到老挝和柬埔寨的“印度-缅甸-泰国公路”,以及连结越南的另一条公路,用以加强与东南亚各国联系,共同对抗中国。
从欧洲新航路开辟之后,印度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深受英国的奴役。在此过程中我们不止一次对其表示同情,但印度因受英国殖民之久,民族卑劣心理难以磨灭。虽然在二战后印度经过努力以及在世界友好国家的帮助下取得独立,可是印度并未从此面貌一新,反而彻底失去归属感。特别是在其国民获得自由之后,极端民族主义的心态骤升,妄图通过一场对外战争改变其在世界上的形象,提高本国的世界地位和影响力。当时,新中国也成立不久,并经过抗美援朝的洗礼,国家急需养精蓄锐,集中精力进行国家建设,可是印度则乘机在我国的边境屡屡挑衅,并继承英国的殖民利益,强占我国藏南地区,我国在忍无可忍时对印度发起自卫反击战。印度本想通过对中国一战实现更多的利益目标,不料被中国人民军队打得狼狈不堪,抱头鼠窜,如果中国军队继续挺进,就将占领印度首都新德里。中国的胜利使印度的民族自信心再次受挫。中国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主动从印度撤军。中印和谈是印度领导人以战败的身份卑躬屈膝而来,之后印度又与我兄弟之国巴基斯坦相争,可是始终处于被动局面,使印度在世界面前颜面大失。
但是,印度与中国对抗,美国感到高兴,不断对印度提供援助,并怂恿印度长期与中国抗衡。在美国以及其他邪恶国家的帮助下,近年来印度军力发展迅速。这样就使印度侵占中国领土的野心持续膨胀,报仇雪恨的决心空前强化。
印度的发展速度虽快,但距离中国还差得很远。随着中国加速发展,印度更加不安,就像其他失败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印度的恐惧心理也在不断升级,担心中国强大后收回被他们抢占的领土,并对其再次打压。在美国教唆、怂恿、纵容下,印度以“亚洲老大”自居,高调与中国对抗,在涉及到亚洲事务时,实施“紧跟美国”的外交政策,在战略上推动“东进”步伐,妄图建立以其为中心的亚洲新秩序。由此可见,在针对中国的问题上,印度的嚣张气焰达到了何种程度。
印度在东南亚筑路,无非是要阻断中国穿越这一地区,抵达海洋的通道,并为制衡中国增加砝码,讨美国统治者的欢心。从地理区位角度来看,如果印度以修路为幌子,将东南亚国家揽入自己的怀中,就会使中国西南连接大海的通路闭锁,而中国南部边境门户则因失去屏障而洞开。这一“锁”一“开”,对中国的危害性不言自明。届时,印度在中印边境增加军力部署,加大对我国的战略牵制力,可以发奇兵取道东南亚直接攻击我国西南腹地。现在主要是信息化、导弹化、网络化作战,可是在两个大国对抗中,战略地理区位也是相当重要的。
印度在东南亚修路的心计很毒辣,不仅企图通过此举将自身力量深入东南亚地区,使这些国家对其俯首帖耳,实现战略渗透的目标,而且还图谋利用东南亚独特的地理区位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困和战略威慑,并为其对抗中国赢得战略先机。中国可以加紧协同与东南亚的关系,对印度形成釜底抽薪的架构;同时增加对巴基斯坦的援助,直接对印度构建战略威慑,使其在东部不敢轻举妄动。
中国的战略纵深较长,回旋余地十分广阔,构建“分散中的集中、集中中的分散”部署格局,可以产生多点和核心同时互动的战役效应。如果再完成前沿部署,开展军事行动就可生发超越“加速器效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军事空间。
印度从西藏进攻我国内陆会受到地形地势的困阻,而且我国已经在中印边境自己的一侧布署了足够的军力,对手无机可趁,从中印边境一线向中国进军的相关性十分恶劣。如果印度取道东南亚对中国进行挑衅或发动战争,与取道巴基斯坦进攻新疆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中国该如何快速瓦解印度的“东望政策”呢?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先于印度收买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缅甸是印度东扩的第一国,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这一点,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果我们将缅甸拉为盟友,就可以利用巴基斯坦和缅甸对印度实施两面牵制、双向夹攻。同时,我们要在西藏增进前沿部署,抵进发挥中国陆军和空军对印度的绝对优势,展开战略威慑及必要时发动直接打击。在与印度对决时,我军可以利用巴基斯坦、缅甸东西夹击新德里,中国则从西藏多点进攻印度。我们还可以通过印度洋对印度沿海和腹地的军事目标给予突然袭击和连环轰炸,在最短时间内摧毁印军的战斗力。战争取胜的关键点是选准时间性和打好时间差。
32.印度对中国的崛起既恐惧又嫉妒,高调介入南海反制中国。印度对中国的挑战日渐加剧,两国在南海已经摆开阵势,还在马尔代夫展开激烈竞争。海洋已经成为中国的新威胁。
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河内与越南外交部长范平明会谈期间表示,尽管中国反对,但印度仍然会继续在南海进行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越方政府表示将“全力支持”。
中国外交部再次强调,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在南海的主张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希望有关国家尊重中国的主张、立场和权益,不单方面采取任何使问题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
针对中国在印度洋的快速发展,印度政府在2011年6月公布了关于印度海域海床的调查结果。这项由印度地质调查局主导的调查显示,印度洋东海岸中沉积了大量钛铁矿、金红石、锆石、矽线石、独居石和石榴石,在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也是如此。印度还进行了一项勘测,以确定在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附近的海域可以进行温差发电的潜在地区。
2011年 7月11日 ,国际海底管理局(ISA)授权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开发多金属硫化物。这对印度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印度本可以做大量的类似开发活动,但在ISA那里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印度无法阻挡中国获得在印度洋的开发权,尤其在印度已经作出让步的情况下。
11月18日 ,《印度教徒报》报道,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与开发协会与国际海床管理局签署合同,获准在非洲海岸附近的西南印度洋海床拥有1万平方公里的专有勘探权。这也是中国未来5年海洋开发政策中的一部分。
这个消息再次触痛了印度的敏感神经。一些印度媒体称中国终于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合同,从此在印度“后院”行事也就有了正当性。还有舆论鼓吹“印度应该在印度洋问题上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就跟中国在南海拥有这种权利一样。印度可以到南海进行石油开采,用中国给印度的解释来反击中国”。
《印度教徒报》声称,这一合同反映了印度在印度洋利用矿产开采权方面的失败,才留下空间让其他国家占领。
我们认为,中国通过国际海床管理局的合法程序获得印度洋公海某处的资源开采资格,是完全正当的,任何国家都可以提交这样的申请。印度洋不是印度的大洋,印度没有能力、国际社会也不会允许印度控制印度洋。
中国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在全国海洋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大力推进海洋技术创新,加大对海洋科学研究的资助力度。
中国与印度剑拔弩张,已在南海摆开阵势。中国要求印度明智一些,克制在中国拥有“绝对主权”的南海的动作。
同时,中国和印度为马尔代夫展开激烈角逐,打响了热带冷战。
珊瑚礁和蔚蓝海水怀抱中的马尔代夫群岛以其奢华度假胜地而闻名。但在这纯净的赤道海滨,中印之间的地区冷战正在升温。位于印度洋地区的马尔代夫夹在两个亚洲对手之间,感觉到左右为难。在南亚国家会议上,中印都亮出了肌肉。
在这次南亚地区合作协会峰会举行前,中国在马尔代夫首设使馆。至此,中国、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成为在马设立大使馆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一名亚洲外交官说:“选择这个时机是要让印度感到烦恼。”在峰会上,北京力促其观察国地位提升至对话伙伴,这相当于中国在东盟的地位。
对于中国的外交努力,印度的回应包括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的展示。印度军舰在马尔代夫沿海巡逻,印度总理还对马累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访问。印度为马累提供1亿美元的信贷额度,签署了海事和反恐合作协议。两国还达成协议,双方不得允许任何国家利用其领土对彼此采取敌对行动。
对于北京增强在邻国存在的行动,新德里一直以来都心存忧虑,并为所谓的“珍珠链”战略而惴惴不安。印度钦奈中国研究中心战略事务专家巴斯卡罗伊说:“北京在印度洋海域国家的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马尔代夫尤其符合中国利益,因为中国将通过马获得进入地区主要论坛的通道。”
尽管印度可能在政治和军事合作领域占据优势,但中国对马尔代夫的经济有着不逊于印度的杠杆作用。中国是马尔代夫最大的游客来源国。旅游产业占马国内生产总值的28%,同时为其贡献了90%的外汇。2010年赴马旅游的中国人比前一年增长一倍。一名马尔代夫高官说:“中国人能用金钱买通进入这个国家的道路。他们只需发布一个旅行警告,就能像关掉水龙头一样截断客流。”
对于传统上依赖欧洲和其他西方国家游客来源的马尔代夫旅游企业而言,随着发达国家经济体陷入低迷,中国的崛起无疑是个福音。一名美国高官表示:“马政府希望维持马尔代夫、印度及其他投资者之间的适度平衡,不让任何单个国家占统治地位或发挥过度影响力。”与印度一样,美国对中国在印度洋的计划也非常关注。当被问及马尔代夫如何避免成为亚洲巨人的小卒时,总统纳希德回答:“我们已明确表示印度是最好的朋友和邻国,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一政策。”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会见了印度总理辛格,两位领导人就经贸合作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会谈。辛格强调,印中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两国和两国人民有利。印度在南海争议水域进行的油气开发活动“纯属商业性质”。南海主权问题“应依照国际法律和行为方式解决”。
印度媒体在报道中却对南海问题大加炒作,宣称“自信的印度在南海问题上立场坚定”。《印度时报》认为,辛格的上述言论透露的信号是,对于中国反对印度在南海的存在,印度给予了“坚决回击”。
不过《印度斯坦时报》的报道指出,尽管两位领导人谈论了南海问题,但是双方“都没有打算就此事而争吵”,温家宝与辛格在会谈中共同承诺将发展“最好的关系”,重申“21世纪属于亚洲”。
辛格在东亚峰会上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双边会谈,涉及到了所谓的南海“自由航行”问题。
印度媒体认为,印度在南海航道上具有“战略利益”,美印贸易的40%都是经过这条线路运输的。辛格与奥巴马会谈时触碰这个问题,说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一致。印度不见得会公开赞同菲律宾和越南对南海主权的主张,却有足够的胆量问一句:“到底谁拥有南海?”
印度对南海问题的正式立场出台还需要一定时间,目前新德里方面只是表示:“我们正密切关注局势发展。”但美国在澳大利亚驻军的消息被印度专家形容为“上天的安排”,称这意味着更多战略政策和贸易机会,澳大利亚决定向印度出口铀就是第一个明证。
我们认为,印度目前对于中国的快速崛起有着狡猾和恶劣的不确定性,十分担忧其在亚洲的利益受损,因此印度目前正在亚太地区寻求“力量平衡”,这是一种愚蠢的战略考虑。印度媒体“到底谁拥有南海?”的发问,实际上是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怀疑和挑战。印度对中国的立场趋于强硬,这一点值得中国注意。中国对印度的海上挑战已经逼近零容忍,如果允许印度一再抵近或突破南海的战略底线,中国的处境将越来越被动。
33.印度认为美军加强亚太军力为环南海国家提供了“保护感”,也可以分散中国对印度的注意力。
美国宣布在澳大利亚驻军的消息成为世界众多媒体的报道焦点,美国想“遏制中国”也成了舆论的热点话题。印度方面表示,美国加强在南海的军力将分散中国对印度的注意力,还将给印度带来战略和经济机遇,印度应该抓住眼下的机会。
2011年11月18日 ,《印度时报》报道,美国在澳大利亚驻军将给日本等国家提供一种“保护感”,这种“保护”将鼓励东亚国家降低在经济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并增强与印度的关系。印度人民党主席、中国问题专家苏布拉马尼恩·斯瓦米说:“日本、越南和印尼将感到更加安全。印度和印尼可以联手控制马六甲海峡,90%运往东亚的货物要经由此处。”
印度智库国家海事基金会主任巴斯卡尔指出,在对东亚出口贸易的问题上,印度取代不了中国,但是从印度与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的双边关系来看,印度市场正在被认可为地区贸易的重要推动力。印度如果想要在对东亚出口问题上与中国一较长短,就必须调整自己的出口结构。
新德里和平与冲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伊耶·米特拉声称,美国在澳大利亚驻军还意味着印度能够大幅减少对中印边境地区的投资。
“这是神的送礼。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越多,它可以分散中国对印度的注意力也就越多。”伊耶·米特拉说道,“这意味着可以节省大笔在中国边境地区的投资。但是我怀疑我们的国防部门能否利用好这一机会。他们太依赖于大额预算资金了。”
34.印度空军声称苏-30可携带核武器深入中国腹地,但中国反制手段更厉害。
随着印度扩充军备的手笔越来越大,印度军方某些人的口气也越来越粗硬。美国《防务新闻》(2010年8月11日)报道,印度空军已在靠近中印边境的军事基地部署了一个苏-30MKI型多用途战斗机中队。印度空军官员表示,印度此举是为了加强针对中国的防御力量。他还特意强调,在空中加油机的支援下,携带核武器的苏-30完全可深入中国腹地。
苏-30 战斗机中队部署在印度阿萨姆邦东北部的提斯浦尔空军基地。印度空军的高级官员还透露,靠近边界地区的另一处基地——贾布瓦空军基地也在进行升级,以容纳苏霍伊战斗机、运输机和中型多用途战斗机。后者将在靠近中国的东北地区以及靠近巴基斯坦的西北地区执行巡逻任务。
在巨额经费的支持下,印度空军正在不断扩充先进战斗机部队。《防务新闻》报道,印度政府于2010年6 月批准了一笔价值33 亿美元的采购合同,从俄罗斯购买42 架苏-30 战斗机,这将使印度空军的苏-30 战斗机数量在2018 年前达到272 架,苏-30也将因此成为印度空军数量最多的主力战斗机。印军宣称可依靠苏-30 对中国进行核威慑也并非全是吹嘘。印度空军装备的苏-30 仅靠自身携带的燃油就能飞行近4.5 小时,最大航程为5000公里。如果有空中加油机进行伴随保障,其航程可进一步扩展到8000 公里。此外,苏-30采用双人座舱设计,2 名飞行员可在长途飞行中交替驾驶,保持体力。单从技术角度看,印度空军的苏-30机群确实具备发动远程核袭击的能力。
衡量一国空军远程打击能力强弱,空中加油机数量和机载巡航导弹的性能是两个重要的指标。目前,印度空军已经装备了6架俄制“伊尔”-78 型空中加油机,可有效延伸战斗机的打击范围。
印度空军近来还频频与美国、法国等老牌空军强国举行联合军演,“伊尔”-78 型空中加油机也多次随同苏-30 战斗机与西方空军同台竞技。这些演练使印度空军初步具备了在陌生空域进行空中加油的能力。
印度空军还特别重视为战斗机配装先进的巡航导弹,以提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印度军方透露,印度空军在提斯普尔、贾布瓦空军基地各部署一个中队的苏-30 战机。《防务评论》分析称,如果印度空军的苏-30 战机携带“布拉莫斯”巡航导弹从靠近中印边境的空军基地起飞,其射程可以涵盖昆明、成都、重庆、南宁、桂林、兰州,能攻击中国在云南、青海的二线机场。“布拉莫斯”导弹打击距离超过290 公里,能在10 米高度以最高2.8 马赫的速度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很难拦截。
除了与俄罗斯共同研发“布拉莫斯”导弹,印度还在积极发展一种名为“无畏”的机载远程巡航导弹。
美国《航空周刊》披露,印度“无畏”导弹的射程能达到800—1000 公里,射程是“布拉莫斯”的三倍。挂载该型导弹的苏霍伊战斗机将成为一种远程打击平台,并具备战略打击的潜力。
显然,印度正在着手打造本国的空基战略打击力量,而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为其现役的苏-30MKI 多用途战斗机装备先进的远程巡航导弹。
空中加油机和搭载核导弹的苏-30战斗机搭配,确实是一种很厉害的组合。但对比中国和印度的综合军事实力,“苏-30深入中国腹地”这样的战术很难成功。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空军已装备歼-10、歼-11等先进战机,在地面雷达监控网和“空警-2000”预警机的协助下,可有效拦截来犯之敌。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报道,中国空军最先进的国产歼-11战机首度在西藏自治区上空进行飞行演练。虽然外媒猜测歼-11战机目前还不能长期驻扎西藏,但其飞跃高原的姿态却展示出日益完善的作战能力。由此可见,像苏-30这样没有采用隐形设计的战斗机很难突破中国空军严密的防御网。
虽然中国坚守“后发制人”的核威慑战略,但二炮部队装备的“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已经具备了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中国空军的歼轰-7战斗轰炸机、轰-6中程轰炸机同样具备“核投送潜力”。面对核讹诈,中国军队已有多种强有力的反制手段,这些都是印度不具备的战略优势。
我们认为,印度军方时常制造“中国威胁论”,并时而针对中国表示强硬表态,实际上不完全是找中国的麻烦,而是通过“虚构一个敌人”,为获得更多的军费找借口。
35.中国空军的实力位居世界第二,远超印度;中国海军的实力也不比印度差。印度还没有挑战中国的实力。
印度防务网站刊发长文分析中国空军战力发展,称中国空军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印度,特别是近年引进的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AWACS),使中国空军能够同时指挥控制100多架飞机,而且在空中加油机的支援下,可在与亚太国家和地区爆发冲突时,向南海派出30架不同型号的战机。
中国空军非常重视通过袭击敌军部队、装备、基地和海陆空袭发射台。一方面,在战争初始阶段,中国空军会尽力攻击敌军空军基地、弹道导弹基地、航母和配备巡航导弹的战舰,阻止敌机起飞通过其他方法发动空战;另一方面通过发动攻击,破坏和压制地陆基防空系统和防空指挥系统,获得制空权。此外,防御行动也是战役制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确定了四种空军战役:空中攻击、空中防御、空中封锁和空降战役。这些可能仅是空军战役,但也可能是空军领导的包括其他部队的联合战役。这些空军战役可能是更广泛联合战役的一部分,如岛屿登陆战或联合封锁战。在空中行动中,重点往往是缜密规划、突袭、伪装、战术使用和打击关键目标。
今后中国空军的战机要在全国范围内行动,而不仅是在单个军区内。在2008年的一次演习中,苏-30MKK、JH-7和H-6与 KD-88、KH-59ME、KH-31P进行远程攻击,穿透对方的防御层,并发射了KAB-1500和LGB-250航空制导导弹。中国空军在这次演习中发射的俄罗斯A2G 导弹,数量甚至多于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中所发射的数量。演习表明,中国空军已经从支援地面部队转向独立进行作战。
中国空军的目标是组建几个空军打击小组,直接由北京军区领导,执行攻击任务。空军正在积极尝试从西方引入更好的训练项目。近年来,空军已经增加了与其他空军进行联合训练。在“和平使命-2007”中,JH-7A飞机在地区攻击演习中的表现优于俄罗斯苏-25。2010年,中国空军与土耳其和巴基斯坦进行了演习。中国空军与土耳其空军的演习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经验不足造成的。中国空军指战员从中学到了一些教训。这是中国空军成长为现代空军所必须经历的阵痛。
中国空军正在向成长为世界第二强大空军努力。目前的发展趋势表明,这一目标可在近年内达成。美国和欧洲经济低迷,使西方国家无力对军队进行过多投资。不过,美国的国防预算为7000亿美元,仍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空军实力不断增强,显然会对印度空军造成压力。中国空军明显领先于印度空军。印度军队的分歧阻碍了有效联合,而有效联合恰恰是现代战争的重要部分。印度在军事采购上也没有考虑到对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联合威胁。这并不是缺少资源,而是无法优化利用可用资源,不利于印度军队的现代化。
从近中期来看,印度空军将增加126架中型多用途战机、200多架第五代T-50飞机、2架机载预警机、10架C-17重型运输机、140架中型运输直升机、22架攻击直升机和数量不详的空中防御系统。这些战略物资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印度空军。不过,印度空军仍有大量米格-21和米格-27飞机,这些都需要更换。由于中国在快速提升空军力量,巴基斯坦空军也从中国崛起中受益颇多,所以印度空军、海军和陆军应认真考虑“两线冲突”(印巴、印中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及相关情况。
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印度空军需要55个战斗中队来打两线战争。印度政治领导人应充分考虑到,发生冲突后,中国可能会与巴基斯坦联合,而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可能不会进行干预。印度必须自立,但目前印度军队的能力和战备性有很多不足。
印度最大的软肋是支持武装部队的本土工业不稳定。印度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与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成立于同一年——1958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科研人员与辅助人员的比例为1.4:1,而印度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为1:5,已经官僚化,明显的没有责任。该组织正在研发和生产无关紧要的产品,而已经大量投资的“卡弗里”发动机工程却几乎荒废。印度国家航天实验室设计和建造了SARAS轻型运输机,但存在技术问题,导致试飞时发生灾难。印度国家航天实验室还在继续这一项目,但面临来自印度空军的阻力。印度空军在事故中损失了2名试飞员和一名测试工程师。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并未对印度作战能力做出任何有价值的贡献。他们最近发表的一份声明称,到2014年将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保护首都。反弹道导弹是一种昂贵的系统,而且效力有限。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应调整行动和资源方向,提供更好的飞机和坦克。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是印度主要的飞机生产企业,该公司最新设计和制造的国产战机是HF-24“风神”,现在已服役。印度空军还将引入LCA“光辉”战机。LCA“光辉”已严重推迟,印度空军的“长期重新装备计划”也受到了延期的不利影响。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现正在生产俄罗斯授权的苏-30MKI,并对米格-27和米格-21编队进行中期升级。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将负责生产126架中型多用途战机。这项交易于2000年首次提出,空军要获得第一个中队,将要等到2015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也在与俄罗斯联合生产T-50第五代战机。
印媒称,最令人不安的是,由于印度斯坦公司建造的 HPT-32飞机的搁浅,印度空军的基础飞行员训练被中断。HPT-32的后继飞机还遥遥无期,印度空军正在向国际航空市场寻求替代飞机。由于各种原因,包括事故,过渡喷气教练机项目也被推迟。印度的总体军事航空业前景并不乐观。印度国防公共部门必须从官僚控制中解放出来。虽然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等企业中有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但最终决定是由国防产品部联合秘密长做出的,印度空军作为主要客户和使用者,几乎无法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私有部门很难进入国防工业。印度空军需要雷达和地对空导弹等防空武器,来加强北部边境地区的能力,如果与中国发生冲突,那里将成为防御前线。
印媒自吹,印度空军的作战理论有坚实的基础,经过空战的磨难并获得了经验。印度14万名空中战士的技能和专业水准不逊于世界任何空军。决策机构认识到,空中力量将在未来冲突中发挥主导作用。印度空军应在联合中发挥代表作用,抛弃更大陆军将在变化环境中制胜的理念。印度空军的第五代技术应与相应的新一代思想相适应。不断增强的解放军空军会在中国边境越来越强大,巴基斯坦空军也会在西部伺机而动。印度必须统一行动,面对未来挑战。印度全军,尤其是空军,需要研究不断变化的威胁,优化战略,应对前方的挑战。
中国航母已经出海。中国海军装备大量新型战舰,正在打造强大的“太平洋舰队”。
目前,美日对中国海军已由依托第一、第二岛链的“点线状封锁”逐渐扩展为大纵深、宽领域的“区域联防”式封锁。在这种海洋旧秩序体制下,未来中日、中美之间的海上摩擦或冲突恐怕很难避免。
《国际先驱导报》报道,2011年11月22日上午11时,执行巡逻任务的日本海上自卫队P-3C侦察机,在冲绳本岛与宫古岛之间的海域发现一艘中国侦察船从东海朝太平洋方向驶去。当天晚上10时,又发现一艘中国补给舰。23日凌晨1时,又有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各2艘穿过同一海域。
这6艘中国军舰分别是“石家庄”号(116)、“青岛”号(113)导弹驱逐舰,“烟台”号、“益阳”号导弹护卫舰以及“洪泽湖”号(881)综合补给舰、“北调900”电子侦察船。
参演的“石家庄”号装备有S-300舰载区域防空系统,为目前北海舰队吨位最大、防空能力最强的导弹驱逐舰。“青岛”号则在近期完成了一系列信息化改装,实现“老舰换新颜”,综合战斗力显著提升。2艘护卫舰中包括国产最新型导弹护卫舰“烟台”号(538)。而“北调900”号拥有4大侦察系统:光学侦察系统、声学侦察系统、雷达侦察系统和无线电通讯侦察系统,船上一切设备均采用国产设备。这次中国海军的远洋演练科目,包括编队指挥通讯、远海补给、编队反潜、反舰演习等。
这是中国海军2011年继6月份之后,第二次前往西太平洋举行例行性军事训练,也是两年内中国海军第四次穿越第一岛链练兵。
2011年6月8日 、9日,包括3艘 “现代”级驱逐舰在内的11艘中国海军舰艇穿越宫古水道驶向太平洋预定演习区域。训练编队以东海舰队所属舰艇为主,包括舷号为136、137、138的3艘“现代”级驱逐舰,数艘导弹护卫舰、补给舰、侦察舰及潜艇救援舰等辅助船。
与以往不同的是,被称为“航母杀手”的3艘“现代”级驱逐舰同时参加跨岛链训练尚属首次。作为美苏对抗时期的产物,“现代”级秉承了俄罗斯海军的战术思想,即在遇到不可避免的冲突时,要利用己方导弹在射程和破坏力方面的优势,先发制人地将远程导弹全部打出去,摧毁敌航母编队的所有大型目标。
中国海军“现代”级战舰装备的改进型“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超过240公里,其重达320公斤的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1—2发即可击沉6000吨级的驱逐舰,3—4发可使1万吨级的巡洋舰丧失战斗力。面对中国海军3—4艘“现代”级的齐射,无论是美军航母战斗群,还是日本的十九舰队,或印度的军舰,都将受到重创。
从2008年开始,中国海军正式加速了迈向远洋的步伐,三大舰队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轮换护航,并实现常态化。东海舰队、北海舰队则频繁穿越第一岛链实施训练。作为美日第一岛链的核心“阵地”,琉球群岛成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远海训练的必经之路。在经过几年的远洋训练磨合后,中国海军远洋训练编队的规模与级别也日趋提升。
2011年,中国两大舰队的远洋训练编队均为主力舰艇,东海舰队3艘“现代”级同时出动,北海舰队精锐尽出,既反映出我海军从2008年开始的远洋训练已经取得预期效果,各舰队编队远海机动能力获得很大提升,也体现出在远离本土的远海海域,中国海军逐步增强的自信。中国海军远洋存在正逐步实现。
美日官方对中国军演表面上轻描淡写,但背地里两国舰机加紧了对中国舰队的跟踪与监视。在第一岛链附近海域,中美日三国舰机之间监视与反监视、侦察与反侦察的斗争日趋频密,日方甚至经常采取一些危险的挑衅行动作为给中国海军的“见面礼”。追根溯源,美日对中国海军远海活动的“警戒”与担忧,仍然来自于冷战思维、军事自信缺失和战略利益追逐。数十年来,通过构筑第一岛链实施对华封锁、对华遏制,企图将中国海军压缩于近岸、近海,牢牢控制西太平洋,这始终是美日西太平洋政策的基本思路。
目前,整个太平洋战区美军总兵力接近30万人。其中,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共部署6艘航空母舰、70余艘各型水面作战舰艇和35艘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直接扼守第一岛链的美军驻日第七舰队共下辖CTF70-74以及CTF76、CTF79等7支任务部队,拥有各型战舰50余艘、战机180余架,总兵力约6万人。
在美国如此编织的密集阵岛链军事网下,西太平洋可让中国舰队静心训练的海域几乎没有。中国舰队在远洋几乎任何一项训练和演习中,总有一个项目不会缺少,那就是跟美日舰机纠缠,这尽管大大增加了演练的实战功能,很锻炼队伍,但不可否认的是,演习的危险系数也急剧上升,一不小心擦枪走火,局面就不是相关方能够控制得了的。
过去,中国海军出海演练是避着美日舰机走,因为担心对方强大的电子侦察能力搜集中国舰机演习的数据,选择哪一块海域,既要能达到演练的预期效果,又能减少美日的干扰,始终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也是中国海军以前少有远洋拉练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变。凭借新一代装备列装部队,中国海军舰队的演练不再藏着掖着,不仅可以自信出入大洋水道,还能在美日监视下从容演练,“你监视你的,我演练我的,井水不犯河水”。
如此自信来自“知己知彼”。这次打头阵最先通过宫古水道的“北调900”号电子侦察船,就具有监视与反监视的强大功能,不仅能够跟踪监视敌舰的海上活动,还能对敌近岸目标实施通讯和电子侦察。
尽管如此,相比美军全年活跃于海洋各处而言,中国海军舰艇的远海训练出动次数还是差距甚远。美日的战略目标其实十分明显,那就是继续遏制和压迫中国,以图确保美日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主导权。
曾经用直升机直播中国舰队通过宫古水道的日本媒体,还将中国海军这次训练跟美日联系起来。因为前不久日本刚刚举行过以中国为假想敌的自卫队演习,美国海军陆战队刚刚部署到澳大利亚,所以中国这次训练是为了牵制美日。日本还有人认为,中国海军这次演练是为在太平洋海域实施燃料补给训练,同时对日本自卫队加强“西南海域”防御实施“警戒监视”。
2011年11月29日 ,中国航母平台再次出海开展相关科研试验。 11月30日 ,中国国防部表示,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训练一事,与航母平台出海试验没有联系。国防部发言人说:“近期,解放军举行了一些演练活动,有的是根据我军年度训练计划做出的例行安排,有的是根据年度对外军事交往计划由中外双方协商确定的。这些演练活动都属于计划内的正常安排,希望有关各方能够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军队的演练活动。”
太平洋不是谁家的“私人泳池”。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海军从单舰、双舰编队起步,用了近20年的时间逐渐驶向深蓝。但冷战期间的美日岛链封锁依然如故。目前,美日对中国海军已由依托第一、第二岛链的“点线状封锁”逐渐扩展为大纵深、宽领域的“区域联防”式封锁。在这种以“冷战思维、围攻思维、对抗思维”为主导的海洋旧秩序体制下,中日、中美、中印之间的海上摩擦或冲突迟早会发生。
我们认为,太平洋应该是各国海军公平使用的“游泳池”,而不是为某一国控制的“私家泳池”,各国都有各自的泳道,虽然客观上相互竞争,但在国际法的规则下,应该互相合作、和平共处。近年来,中国海军多次进出岛链,在“冲鸟礁”附近举行演习,是通过实际行动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权威性,反对日本“指礁为岛”的非法行径,从而推动构建“透明、公平、和平、稳定”的国际海洋新秩序。中国海军只有建设以大型水面舰艇为核心的强大舰队,才能确保平时与危机时期东亚地区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及海洋公平秩序。中美、中日、中印军队在海上行动中“互相尊重”彼此关切,才能和平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中国应该打造自己的太平洋舰队、印度洋舰队、大西洋舰队等“远海舰队”,只有如此,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海洋国家,中国海军才能成长为名副其实的“蓝水力量”。
印度不仅在空海军上无法与中国直接对抗,在其他方面包括经济和综合军事实力都远不及中国。印度很清楚印军与中国军队的实力差距,现阶段美国与北约都不敢与中国直接交战,印度就别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在谈到印度插手南海问题时表示:“如果印度有些人想借南海争端挑战中国,我想印度目前还没有这个实力”。
亚太国家都有利益需要和维系。印度和太平洋国家日本、韩国、中国等有着巨大的经济交往,例如和中国的外贸额达600亿美元左右。如果某个或某几个国家挑起军事冲突,就会影响到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种破坏性达到失控的量度,就会将区域经济格局撕破,甚至将区域经济推向长期“肾衰竭”状态。这样的罪过任何一个国家都承受不起。
我们认为,正是由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主权海洋战略立场,中国的经济、国防实力才能在战略机遇期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要抓住、保持并尽可能延长战略机遇期,使中国包括国防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是我们在外交方面的当务之急和努力方向。
中国和印度完全有条件友好相处,不单在太平洋,而且在印度洋合作,因为我们都有共同的利益,那就是维护太平洋、印度洋航线上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中印都是这条航线的主要使用国,面临着共同的威胁,那就是恐怖主义、海盗、跨国犯罪和海洋的霸权主义等。既有共同利益,又面临共同的威胁,为什么中印两国不能合作呢?中印相斗,高兴的只是那些西方的大国。中印完全有可能在金砖五国的体制内发展全面的合作关系。
36.印度反政府武装日趋活跃,印度政府面临来自内部的挑战。
2003年12月29日 ,印度各大报纸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载了一条惊人消息:正被不丹皇家军队围剿的印度反政府武装组织——“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主席阿拉宾达·拉吉柯瓦给中国国家领导人写了一封“求援信”,恳请中国政府“网开一面”,允许他们进入中国国土“避难”。由于“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是印度政府极欲消灭的分裂组织,而且目前正处在不丹和印度军队联手围剿的关键时刻,这封信立即引起了印度媒体和民间的广泛关注。
印度《前线》杂志全文刊登了这封信的内容。拉吉柯瓦在信中表示:“我们组织的成员正受到不丹与印度两国军队的大规模联合攻击。由于遭受对方来自空中与地面重炮的全面打击,加上目前缺衣少食,天寒地冻,我们被迫向中国与不丹的边界撤退。”拉吉柯瓦在信的最后以极其谦恭的语气说:“我们谨此恳请贵国政府与人民给予安全通道,允许我们进入贵国领土,并暂时给予我们组织的成员生存所需的最基本待遇。”
据印度媒体披露,这封信的撰写时间为2003年12月22日,该组织25日已经通过传真把信发给中国。
这封信是12月28日以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发给印度阿萨姆邦一份英文报纸的。一直以来,“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负责宣传事务的头目博棱·达斯都是用这个“雅虎”的邮箱与媒体联系。这封信一经曝光,立即在印度引起轰动。不仅各大媒体都在显要位置进行报道,人们还纷纷猜测中国的态度,甚至有的网民认为:“既然印度曾庇护过西藏分裂分子,中国也不会放弃这个报复的机会。”
但是,中国政府根本没有收到这封所谓的“求援信”。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萨纳也对印度媒体表示,中方向印方通报,没有收到这封信。
分裂分子已困扰印度几十年。印度东北部地区包括阿萨姆、梅加拉亚、曼尼普尔、特里普拉、那加兰、米佐拉姆等邦,与中国、不丹等毗邻,通过西里古里狭长通道与印度次大陆相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向被印度称为“敏感三角”地带。由于该地区在宗教信仰、民族构成、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上,与印度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宗教和民族矛盾相当尖锐,分离主义趋向严重,阿萨姆邦便是其中的“重灾区”。
20世纪70年代后期,阿萨姆邦一些极端分子掀起了驱赶“外籍人”的叛乱活动。1979年4月,该邦最大的反政府武装组织“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成立,该组织声称要把阿萨姆从“印度统治下解放出来”,并通过暗杀、绑架、袭击军警等行动,图谋建立独立的“阿萨姆国”。在安抚手段无效后,印度中央政府先后动用了8个陆军旅和4个陆军师的正规部队,实施了两次大规模军事围剿行动,严重打击了该组织的有生力量,把该组织主和派逼上谈判桌。但是,该组织残余的主战派势力与其他非法武装组织勾结起来,不仅继续进行暴力活动,还于1991年潜入不丹南部森林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营地,将其作为训练武装人员、储存弹药以及向印度实施突袭的基地。
印度的分裂组织引发的内乱已造成1万多人死亡。印度政府下决心将其铲除。
印度军方估计,至少有3000名反印武装分子活跃在不丹境内。印度不仅是不丹最大的外援国,也是不丹最主要的出海口,两国关系密切。因此,在印度多次交涉下,不丹国民议会于2002年7月通过决议,如果武装分子拒绝和平离境,政府就用武力将其赶走。2003年9月,不丹国王旺楚克进行最后一次努力,邀请分裂分子到首都和谈。可这些组织要么只派个中层代表,要么干脆无人与会。11月,在最后一次和谈破裂的情况下,不丹决定从7000人的总兵力中抽出6000人,展开军事围剿。
2003年12月15日 ,平静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枪声四起,不丹皇家军队发动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围剿行动。印度军方向不丹援助了大批防弹背心、夜视仪、无线电台以及枪支弹药。这次军事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战果,共摧毁了30个武装分子训练营地,打死120多名武装分子,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不丹向印度政府移交了抓获的43名武装分子,其中包括“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的4名高级头目。
印度军队和安全部队在印度与不丹两国边界地区实行全面戒备,封锁了所有交通要道和关口,以围堵反政府武装分子。印度军方还在一些路口部署了坦克,随时准备战斗。
印军在印不边境加强警戒,导致叛乱分子大多向北逃往中不边境。叛乱分子在“求援信”中也曾声称,如果未获允许,他们将非法越界进入中国西藏。《印度斯坦时报》披露,不丹政府已接到叛乱分子企图穿越山区逃往中国西藏的消息,正在把注意力转向与中国交界的北部地区,以及不丹中部的蒙嘎、泽刚、峒萨、旺都等4个地区,以防止一些被打散的叛乱分子跨越不中两国长达470公里的边境线。
不丹总理大臣廷莱认为,由于不丹北部地区就是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地势险峻,气候恶劣,这些叛乱分子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越过不中边境的可能性不大。不丹不会给叛乱分子任何可乘之机。
印度方面认为,不丹中部是当地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居民防范意识很强,因此这些叛乱分子不要说由此逃往中国西藏,就是抵达北部山区都很困难。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有个别不负责任的印度媒体诬蔑中国协助训练和武装印度东北部的反政府武装势力,“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的重要成员还曾向中国求援过。2000年8月,在该组织高级头目德奥里率领300名成员向印度政府投降后,一些印度媒体还煞有介事的披露所谓“内幕情况”,将中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都列上了“黑名单”。这些媒体引述德奥里的话称,该组织定期从巴基斯坦获得武器供应,孟加拉国为其高级领袖提供庇护,中国则是其主要的军火来源。当时印度安全部门曾派人到不丹和泰国进行调查,但最终证明这些媒体是在“瞎起哄”。
如果在叛乱分子手中缴获了几杆中国制造的枪支,就批评中国支持非法武装,这是没有道理的。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武装叛乱组织都用AK-47自动步枪,难道这就能证明俄罗斯在全世界支持分裂主义吗?
2003年12月31日,中国驻印度使馆发言人对印度媒体郑重表示:“中国政府绝不允许任何人利用中国领土从事反对别国的活动。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事态的发展,相信中国边防部队有能力捍卫边界地区的和平与安定。”
中国的表态使印度放心下来。2004年新年第一天,印度第一大报———《印度时报》在头版刊登了题为“中国拒绝提供庇护所”的文章。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萨纳也对媒体表示,印度政府已通过中国驻印度使馆向中国政府转达了印度的关切,中国政府表示将高度重视与印度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会干涉别国内政。
我们认为,印度国内矛盾复杂,包括种姓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贫富矛盾等,特别是民族矛盾突出,对印度政府构成了巨大的挑战。这些矛盾今后还会进一步激化,将严重缓滞印度经济社会发展。在21世纪,印度不仅无法成为世界强国,还有可能因内乱滑入失败国家行列。
(八)韩国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另一个重要盟友,两国在操作上更加一体化,旨在阻遏和应对朝中。韩国军购仅次于中国和印度,位列世界第三。韩国的扩军行动值得注意。
在美国的打气和撑腰下,南韩近年来的外交和军事动作越来越猖狂。长期以来,南韩一直对中国的领海和领土怀有索求,对南韩的军事膨胀和扩张野心,中国决不能掉以轻心,在适当的时候要给予迎头痛击。
37.韩国组建战略空军,并建立隶属于空军的“宇宙司令部”,统管太空军事计划。
美国波音公司从2005—2008年间,向韩国交付40架F-15K战斗机。而根据韩国经济的增长情况预测,韩国空军订购F-15K的数量还将有可能追加到120架。F-15K战斗机的入役,是韩国建立打击半径达3100公里战略空军的重要一步。韩国战略空军一旦建成,将改变东北亚地区的军事态势。
韩国目前正在按照一份名为《战略空军建设发展规划》的报告组建自己的战略空军。该规划提出,韩国将以新一代战斗机、预警机、运输机、空中加油机、侦察机、远程预警雷达、侦察卫星为重点,组建一支以汉城为中心、打击半径达3100公里、具有远程空中精确打击能力和较强威慑能力的战略空军。
该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包括:(1)重点发展高性能的空军武器装备,使空军具备在以汉城为中心、半径2500公里空域执行各种战斗任务的能力,加上射程为600公里的空射巡航导弹,打击半径可延伸到3100公里;(2)在2010年建立由侦察卫星、侦察机、地面预警雷达组成的独立的战略侦察、监视、预警系统,把韩军现有的预警距离扩大到1000公里,预警时间提前4—8分钟;(2)建立隶属于空军的“宇宙司令部”,统管太空军事计划,在2015年前建立初步的太空作战能力。
第一步:购买新一代战斗机。
作为落实建设战略空军计划的第一步,韩国于20世纪末启动了名为“F-X”的新一代战斗机采购计划。韩国计划投入40—50亿美元,从航空技术发达国家订购40架新一代战斗机,并取得该新一代战斗机的生产许可证。美国波音公司、法国达索航空公司、欧洲战斗机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国家装备出口公司参与了“F-X”战斗机的竞标。参与竞标的战斗机型号有:美国F-15K、法国“阵风”及欧洲多国联合研制的“台风”和俄罗斯的苏-35。
美国波音公司在竞标中向韩国政府承诺,愿意就该项目向韩国政府提供相应的技术转让和补偿贸易。2002年,美国波音公司的F-15K战斗机中标,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波音公司向韩国分批提供的补偿贸易金额达到合同总金额(44.6亿美元)的83%,2005年—2008年,波音公司将向韩国交付40架F-15K:2005年11月交付2架,2006年交付10架,2007年交付16架,2008年交付12架。根据韩国经济的增长情况预测,韩国空军订购F-15K的数量还有可能追加到120架。
F-15K在机身两侧安装外挂式保形油箱,全机总燃油量为20044升,最大航程可达4445公里,超过了韩国空军提出的航程要求。假设F-15K从汉城起飞,作战范围可以覆盖整个东北亚地区,北至朝鲜全境,西至中国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东南至日本南部。
F-15K以美国空军现役的F-15E“攻击鹰”双重任务战斗机为基础,在发动机、火控系统、座舱设备、武器系统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比F-15E提高了10倍。F-15K最大起飞重量39吨,能以1110公里的时速在30米的超低空飞行,突破敌方的防空火力网。
该机安装美国雷神公司的APG-63(V)I火控雷达一部,具有很强的空对地探测能力。还安装第三代夜间低空导航瞄准吊舱,使该机获得了更强的在夜间和复杂恶劣气候条件下精确攻击目标的能力。
F-15K最大武器外挂量为10吨。可配备的武器有AIM-120C5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IM-9X“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AGM-84H空地导弹、AGM-84L“鱼叉”反舰导弹、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等。
第二步:提升战略机动能力。
根据“战略空军”构想,为了提高战场空运能力和战略机动能力,实施远程作战,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韩国空军到2010年使其战场空运能力比过去提高50%以上。具体措施为:
采购大型运输机。韩国空军目前拥有12架C-130H运输机。韩国空军还将增购20架军用运输机,而美国C-130J是最有竞争力的机种。C-130J的航程比C-130H高出30%以上,空运能力提高一半,基本能够满足朝鲜半岛地区的作战需求。
购置空中加油机。韩国在2005—2010年,斥资10亿美元采购4架空中加油机,以支援F-15K作战,这与F-15K形成作战能力的时间表一致。
韩国在正式采购加油机之前,从美国租借KC-10加油机,并组建自己的加油机大队。韩国空军在驻韩美军的协助下,进行空中加油科目训练,目前已掌握相关技术。
第三步:建立“宇宙司令部”。
1993年3月,韩国空军首次提出“航空航天部队”概念,强调为适应未来陆、海、空、天四维一体化联合作战这一发展趋势,必须更新作战理论,加强航天作战研究,发展太空武器装备,建设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航空航天部队”。
为了有效推进军事航天计划,韩国军方成立隶属于空军的“宇宙司令部”,下设太空武器科,负责远程弹道导弹、反卫星导弹、激光武器、高能微波武器和电磁轨道炮等太空武器的开发论证。这表明韩国已开始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军事航天力量。
“宇宙司令部”作为韩国空军太空作战基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可执行控制太空,支援陆、海、空军作战和指挥太空作战等任务。
2002年6月,韩国斥资1500亿韩元在全罗南道建立了航天中心,这标志着韩国正在迈向具有自主研制卫星和运载火箭并且独立发射卫星能力的航天国家行列。2005年,这一航天中心已具备发射100公斤级科学卫星和1吨级多用途卫星的能力。韩国还计划于2015年后进行载人航天的技术开发。
为了加速空军向航空航天部队的转变,韩国空军以“国家航天开发计划”为基础,制定了分两步走的“空军航天中长期计划”, 第一步是在2015年之前建立“太空作战基础体系”,第二步是在2015年后构建“自主航天作战能力。
韩国空军将航天作战分为控制太空、支援陆海空作战、支援太空作战和太空作战四大部分。目前韩国空军正在利用美、俄、法等国的航天和武器技术,加紧研制用于太空作战的武器装备,这其中主要包括:太空监视系统和雷达;卫星情报分析中心和航天作战控制网;远程导弹、军用卫星、反卫星导弹、激光和高能微波武器等。这些武器装备从2005年起陆续部署。2005年,韩国空军发射第一颗“无穷花4号”军事侦察卫星。韩国空军还计划从美国购买间谍卫星。为了扩大卫星侦察范围,到2015年,韩国空军还将把政府发射的17颗民用卫星用于军事作战。
韩国空军目前装备834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564架;200套地空导弹以及自动化指挥系统,总兵力63000人,是一支可以与陆军和海军及驻韩美军协同作战、有一定作战实力的独立军种。
韩国空军的任务是:夺取制空权;国土防空,保卫战略要地和经济中心;空中侦察和空中运输;在作战区域提供空中优势,对陆军和海军进行空中支援,并且对地面和海上目标进行打击;协助民航实施空中导航以及空中监视等。
目前,韩国空军共修建了100多个军用机场,其中包括67个永久机场和40个野战机场,可容纳1000多架飞机,满足韩国飞机和驻韩美军飞机的驻扎和停放要求。韩军还在高速公路上打造了10条3000米长的跑道,以便于战争爆发后作战飞机的临时起降。
1981年,韩国空军向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订购了首批36架F-16C型战机。1994年韩国又追加购买了120架。韩国由此成为第一个配备F-16的亚洲国家。目前,这批飞机成了韩国空军的中坚力量。
美国还为韩国的F-16C/D战机装备了AIM-9L/S“响尾蛇”空空导弹、AIM-7M“麻雀”空空导弹和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GM-86反辐射导弹、AGM-84A“鱼叉”反舰导弹、诺斯诺普·格鲁门公司的AQW-131和AQW-165电子干扰设备以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夜间低空导航和红外寻的等设备。
作为韩国购买美国F-16合同的补偿,韩国公司还获得了在本土组装F-16战斗机的业务,由韩国组装的F-16也已进入韩国空军服役。
近年来,韩国空军为适应韩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调整的需要,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和新军事革命发展的动向,及时调整了空军的发展战略,加紧对高新军事技术、作战理论的研究和信息战准备,调整指挥体制,优化部队结构,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加速人才培养,空军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高技术特征。
1995年8月,韩国空军以“自主国防”和新军事战略为指导,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立“韩国式现代化空军”的总体目标——在21世纪初,把韩国空军建设成一支在任何挑战面前都能获胜的全胜型空军;走在信息战争、高技术战争前列的科学型空军;以最小的费用发挥最大战斗力的经济型空军和具有不断自我完善革新能力的发展型空军,从而确立了韩国空军高技术建军的发展方针。
为了使韩国空军能在信息化时代发挥防御中心作用,1996年4月韩国空军又提出了建设“战略空军力量”的理念,并制定了“通过完善空中预警系统,改善武器装备质量,提高远程打击能力和战略机动能力等措施建设战略空军”的发展规划,标志着面向21世纪韩国空军发展战略的正式确立。
冷战结束后,韩国政府根据国内形势的发展、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以及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新国防政策,强调“把以朝鲜为主要敌人转向应付周边列强的潜在军事威胁”。随后韩国空军的作战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由强调依靠一般技术武器作战转向依靠高技术武器作战;二是把作战对象由朝鲜扩大到中、日、俄等国;三是由沿岸防御转为远海防御。为了维护海洋权益和海上通道的安全,确保领空不受侵犯,增强防御的整体性、机动性和灵活性,韩国空军强调要实施远距离、外向型作战,采取“早期预警、快速反应、以攻为守、尽远歼敌”的远海防御作战方针。在作战任务上,由国土防卫扩大到近海及远海防空;在兵力部署上,开始注重进攻性布势;在作战样式上,由韩美联合作战向自主作战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空军先后两次对部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为实现空军的精干化、效率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韩国空军机构庞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随着“战略空军”建设的全面启动,韩国空军开始着手下大力调整编制体制,优化部队结构,裁减机构和人员,作战部队朝着小型化、轻型化、多能化方向发展。1998年8月,韩国公布了《2015年军队远景发展纲要》,规定韩国空军将分阶段裁减部队员额,到2015年韩国空军总员额基本保持在54000人至67500人之间,将陆、海、空军三军兵力结构由现在的83:5:7调整为78:10:12,以突出加强空军力量建设。为了推进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在2015年前,韩国空军构成将逐步由以士兵为主转变为以职业军人为主,军官和士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20%增加到30%以上;将具有硕士、博士生学位的军官人数由现在的6%提高到20%,建立21世纪高技术密集型人才结构。韩国空军还计划组建“空中打击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并实施统一指挥,以便将各种作战力量融为一体,发挥整体效能。
韩国空军的主力战机是F-16、F-4和F-5型战斗机。韩国新的军事战略赋予韩国空军外向型作战职能。为了适应这一战略性转变,韩国加大了对空军的投入,2001年韩国空军的军费达93.6亿美元。韩国空军以远程打击系统为发展重点,装备新型航空兵器,引进反导武器系统,建立一支对周边国家具有威慑力和牵制力的战略打击力量。1998年韩国从以色列引进了100架“女妖”反雷达无人机。此后,韩国又从美国引进了10架“鹰-8000XP”高尖端情报搜集系统飞机和监视范围达200公里的高空侦察机。在21世纪初采购4架E-767预警机。韩国空军加紧落实KFP“韩国战斗机事业”计划,已经完成了120架韩国型F-16战斗机的生产和部署。从2002年起采购120架F-X下一代主战飞机。韩国空军还大量购买精确制导弹药,其中包括116枚AGM-130、116枚AGM-142、159枚AIM-120B、4套“爱国者”或S-300、1100枚"西北风"导弹,并积极引进AGM-88高速反辐射导弹及空中加油技术。到2010年,韩国空军主力机种由210架F-16、120架F-X、94架KTX-2和韩国自行研制的战斗机组成,第三代作战飞机占总数的60%以上。韩国空军还采用美、英等国的先进技术对现役的F-4、F-5等型战斗机进行现代化改装,为其加装全球定位系统,重点提高雷达探测与电子对抗能力,以确保韩国空军武器系统的信息优势。
韩国空军把实现信息化列为部队建设的核心内容,把自动化指挥控制、联合资源管理系统、网上国防情报通信网、信息保护和信息战防御列为空军信息化建设的四大重点课题,大力开发低费用、高效率的信息知识型部队运营体制。合并空军本部的情报系统,新设负责信息化发展的指挥通信参谋部。投资3.6亿美元建立与全国信息高速网相连的、适应21世纪信息战和科学、合理的C4I体系及超高速国防信息网。对兵种作战指挥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2005年建成连接团以上司令部的国防信息通信网络,实现指挥控制和资源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建立信息化教育基地,加强信息战人才培养。为防止敌对国家对军事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进行侵袭和渗透,组建“反黑客”部队。
韩国空军主要负责空战和空中运输任务。固定翼战斗机分队只是遂行有限的地面攻击任务,更多是由陆军和海军承担。陆军和海军利用武装直升机遂行地面攻击任务,利用海上巡逻机遂行反潜战任务。
韩国的两个飞机项目值得一提:
(1)F-16C /D 。
1994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向韩国空军交付了第一批120架Block 52 F-16C/D战斗机(80架Block 52D F-16C和40架F-16D)。其中12架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根据一份对外军品出售合同直接提供;36架以组件形式提供给三星航空公司进行国内组装;72架由韩国根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普拉特和惠特尼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美国公司的商业许可自行制造。所有工作于2000年完成。
(2)KTX-1和KTX-2基本和高级飞行教练机。
KTX-1是由大宇重工业公司开发的涡轮螺旋桨飞行教练机,其系列产品于 1999年1月31日 开始生产。韩国空军的需求量为100架,KTX-1替代T-37和T-41。
1997年韩国批准生产并订购了94架KTX-2初级喷气式教练机,于2000年交付。有几架样机已经过飞行试验,后来更换了410kWPT6A-25发动机,安装功率更大的普拉特和惠特尼公司产710kW PT6A-62涡轮发动机;重新设计了飞行控制面板,使操纵更加灵敏。
购买4架空中预警机的计划延迟至2004年。8只威斯汀豪斯公司的浮空器用于军事区域的监视和预警,浮空器上安装了休斯公司的APG-65雷达和前视红外吊舱。远期计划包括购买大量更先进的机载监视系统。1994年美国官方知会韩国官方,表示售给韩国4架E-8“联合星”地面侦察与瞄准飞机,可用于监视朝鲜军队的行动。
我们认为,虽然韩国空军的自我创新能力不强,军用飞机主要依赖进口,战斗力有限,尤其航天技术是短板,在短期内无力加长,但韩国的野心日趋膨胀,而且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表现出好高骛远的幼稚心态,针对朝鲜、中国和日本的冲动日渐显强。
38.韩国打造与日本舰队相抗衡的“六·六”舰队,并扬言要打造亚洲第一流的海军。
韩国海军由海军本部、作战司令部、陆战队司令部、军需司令部、教育司令部、填海基地司令部、3个舰队组成。总兵力67000人(含陆战队25000人),编有3个舰队司令部。拥有各类舰艇170余艘,排水量20余万吨。其中主力舰艇包括直升机母舰1艘,驱逐舰10艘,护卫舰9艘,常规潜艇14艘。
20年前韩国几乎没有水下力量,但随着韩国引进209艇后,又接连引进德国214型AIP技术自行生产潜艇。后来,韩国接连建造了15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水面舰艇KDX2、KDX3系列舰艇,尤其是KDX3性能直逼美国“宙斯盾”舰,使韩国海军力量有所增强。目前,韩国正在打造与日本舰队相抗衡的“六·六”舰队。韩国海军已经开始建造第二艘直升机母舰等,并且扬言要逐渐打造“亚洲第一流的海军”。
韩国海军力量主要有:
(1)第一舰队。
驻东海。负担东海作战警备区的巡逻警戒和防御作战任务。编有第一战斗团、北坪防御司令部、2个战队、2个基地战队、1个教育训练战队,同时在镇海、济州、新村设有前进基地,集中部署有韩国海军大部分P-3C反潜机飞机。第一舰队的责任海区地处前沿,作战任务较重。
KDX-1导弹驱逐舰1艘:广开土大王971。
“蔚山”级导弹护卫舰3艘:马山955、庆北956、釜山959。
“浦项”级护卫舰9艘。
(2)第二舰队。
驻平海。负责西海作战警备区的巡逻警戒和防御作战任务。编有第二战斗团、仁川特定海警备域防御司令部,防御战队,预警战队、教育训练战队、基地战队各1个。第二舰队的任务是守卫首都重要门户,作战任务最重。
KDX-1导弹驱逐舰1艘:乙支文德972。
“蔚山”级导弹护卫舰4艘:汉城952、全南957、济州958、清州961。
“浦项”级护卫舰9艘。
(3)第三舰队。
驻釜山。负责南海作战警备区的巡逻警戒和防御作战任务。舰队除防止朝鲜渗透的任务外,还要对前方海域作战集结与机动提供支援。编有第三战斗团,木浦防御司令部、济州防御司令部、2个战队、预警战队、教育训练战队、基地战队各1个。第三舰队任务是近海防御和反渗透。
“浦项”级护卫舰4艘。
(4)第五特混舰队。
驻填海。直属海军作战司令部指挥,主要是协助第三舰队负责南海海区作战警戒任务,同时负责对3大舰队及沿海岛屿实施支援、补给运输、并对东、西海域进行战时机动支援。类似于日本主力舰队的机动舰队。
KDX-1导弹驱逐舰1艘:“杨万春”973。
KDX-2导弹驱逐舰2艘:“忠武公李舜臣”975、“文武大王”976。
“浦项”级护卫舰4艘。
“天池”级舰队补给舰:“天池”57、“大清”58、“华川”59。
“浦项”级护卫舰2艘。
“东海”级护卫舰4艘。
(5)第九潜艇战团。
驻填海。下辖潜艇战队、小型潜艇战队各1个。
“张保皋”级常规潜艇9艘。
小型潜艇3艘。
还采购214AIP型潜艇。
(6)第六航空战团。
驻浦项。直属海军作战司令部,是海军唯一的航空兵部队。主要任务是反潜、对舰、海上反渗透作战。下辖2个飞行战队,整备战队、基地战队、训练战队各1个,分别部署在填海、浦项、济州、木浦等地。
装备P-3C反潜机8架,超级“大山猫”反潜直升机30架,ALT-3“云雀”反潜直升机6架,500MD型反潜直升机25架。
韩国海军作战舰艇有“独岛”级两栖攻击舰、“忠武公李瞬臣”级导弹驱逐舰、KDX-3“宙斯盾”驱逐舰、“蔚山”级导弹护卫舰、“浦项”级轻型护卫舰、“东海”级轻型护卫舰、“张保皋”级常规潜艇、“孙元一”级常规潜艇、“元山”级布雷舰、“天池”级补给舰、“高峻峰”级坦克登陆舰(“短吻鳄”级)、“清海镇”级潜艇支援舰。
另外有“尹永夏”级导弹艇7艘、“白鸥”级导弹艇8艘、巡逻护卫艇100多艘。
我们认为,韩国海军与“亚洲第一流的海军”的差距仍很大,但具有规模性扩张力,而且在错误政策和错误倾向及阴暗心理的牵引下,具有超强升级的恶性冲动。韩国海军不能与中国海军抗衡,但与日本、印度的海军实力相差无几,可以在海战中占据相对优势。
39.韩国军购总额仅次于印度和中国,居世界第三。一个小国如此增进军力,却标榜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令人难以置信。
2011年12月7日 ,韩国国防技术质量院发布研究报告称,韩国过去5年的海外军火购买总额居世界第三,2012年韩国政府的军火采购计划创下历年之最。对此多个韩国媒体和社会团体质疑,韩国是否有必要充当美国军火商的最高级顾客。
韩国《朝鲜日报》12月8日报道,按照韩国国防技术质量院新公布的《2011世界武器市场年鉴》,韩国从2006年—2010年的5年间共购买外国武器价值74.0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2006—2008年,韩国对外军购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卢武铉政府确立“国防改革2020计划”,以2012年驻韩美军交还作战指挥权为目标引进大量先进武器,包括“宙斯盾”导弹驱逐舰、新一代战车、精密制导武器、先进导弹等。该报告的统计数据称,最近5年进口武器最多的国家是印度,第二则是中国。
韩国纽西斯通讯社称,虽然李明博政府前期外购武器数量不算多,但仅2012年列入国防预算的外购武器计划就高达14万亿韩元(124亿美元),创历年之最,其中包括采购新一代战斗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KF-16战斗机提升项目、海上作战直升机、高空无人侦察机、远程空对地导弹等。韩军武器系统中世界排名最靠前的是火炮和战车领域,位居美国、德国、俄罗斯之后列世界第四,战斗机位居世界第八,水面舰艇实力位居世界第九。
韩国军方计划2013年在野外作战中使用智能手机,并研发六种款式。这会使韩军的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但这一智能技术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早已掌握,并运用于军事行动。
尽管韩国政府竭力炫耀韩国自主研制武器的成就,但不少媒体也质疑韩国是否有必要“突击进口”美国武器。《京乡新闻》说,李明博总统访美期间签订的巨额军火合同相当于美国一年军火出口额的30%,韩国已成为美国军火商的最高级顾客。美国经济不景气,可能是美国压韩国购买如此巨量的武器。韩国民间团体“参与连带”则批评说,政府如此花费巨资外购美国武器属于“拿韩国老百姓的血汗钱去喂饱美国军火商”,这种军购协议应该废除。
韩国高端武器的研发能力很差,但很能吹牛。2011年11月6日,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ADD)战术制导武器体系开发团长李喜哲说,“天弓”与“霍克”是概念完全不同的导弹,韩国“成功研发了世界最尖端的导弹”。据媒体报道,其实“天弓”是以俄罗斯S400为基础研发的。
40.南韩多次扣留中国渔船,是对中国的严重挑衅。中国应该采取强硬态度,维护中国渔民的捕鱼安全和航行自由。
韩国电视台报道,2011年11月16日和17日两天,韩国海警扣留中国渔船共26艘。这是韩国海警首次集体抓扣中国渔船。韩方在行动中动用了大型军舰和直升机。
最近,韩国围捕中国渔船又出现新高潮。一方面韩国高官连放狠话要对中国渔船“严厉打击”,另一方面韩国主要媒体纷纷对中国渔民予以嘲弄,并竭力炫耀韩国海警抓捕中国渔船的“战绩”。韩国YTN电视台报道,仅16日和17日两天,韩国海警就逮捕中国渔船26艘,被拘留的中国渔民数目不详。
韩国主要媒体口径一致地开始大幅报道中国渔船的“非法性”,一些媒体还冷嘲热讽。韩国《朝鲜日报》发表题为“动用直升机和特种作战部队,中国渔船束手就擒”的报道称,韩国海警在这次对中国渔船的打击中,不仅出动大型海军舰艇、直升机、快艇和特战队员,还动用对付索马里海盗的特战装备。
韩国《中央日报》还称,很多中国渔船悬挂太极旗,冒充韩国渔船在作业,以此来迷惑韩国海警。为阻止海警登船,中国渔民在船头插上铁签子,用斧头和铁棍进行武装。看到海警登船,中国船员就挥舞铁棍、竹竿等抵抗。
2011年12月12日7时(北京时间6时),韩国仁川海洋警察署表示,仁川海警警长李某(41岁)等两名队员在仁川市瓮津郡小青岛西南85公里海上扣押“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时,被中国船员刺伤。随后,李某被直升机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但因肋部被捅,内脏破裂,最终不治身亡。另一名海警腹部受伤,目前正在接受治疗。
被扣押的中国渔船和9名船员被押往仁川。
当天上午,韩国外交通商部朴锡焕第一副部长召见了中国驻韩国大使张鑫森,就此事提出抗议。
韩国海洋警察厅表示,今后在管制中国渔船非法捕捞的过程中将采取强硬的应对措施。
迄今为止,韩国海警在执法中首先使用的主要武器是橡胶弹发射机、电子冲击枪等非杀伤类武器。只有在发生暴力抵抗导致警察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才会使用枪支。目前韩国海警正在研究,如果再次发生中国船员携带凶器负隅顽抗事件,海警将会从逼近阶段开始就使用枪支,“以瓦解对方的抵抗意志”。
韩国海洋警察厅长牟康仁说,这次事件是在保卫大韩民国海上公共权力及保护渔业资源的过程中发生的无法预料的事件,令人遗憾。我们认为这次事件十分严重,今后会采取更加有效的管制措施。
据悉,韩国海警目前在中国渔船集中作业的西海及南海海域派遣了每日6艘的警备艇。
(九)越南是唯一同时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诉求的国家。越南总理要求中国归还西沙群岛。为了与中国争夺制空权和制海权,越南竭力发展空军和海军。越美矛盾不可调和,两国关系发展具有明显的有限性。
中国与越南有着深厚感情,彼此结下了友好的历史纽带。如果越南战争没有中国的支援,越南很可能早已不在。然而,在中国崛起的关键时期,越南不仅不对中国伸出援手,还联合美、日、印等共同钳制中国。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打出了针对中国的组合拳,企图抢占中国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
中越矛盾激化,原因在越南的忘恩负义,主要是在南海问题上的贪婪野心、错误立场和频繁行动。
41.越南总理阮晋勇公开要求中国把南中国海有争议的岛屿归还越南。
西沙群岛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位于南海西部海域的岛屿,中国称为西沙群岛,越南则称黄沙群岛,国际社会一般称为帕拉塞尔群岛。中国在1974年收回西沙群岛,并一直拒绝承认西沙群岛有主权争议。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软性忍让,并没有换来越南的理解和配合。2011年11月26日,越南总理阮晋勇在越南政府大会上竟然说对南沙拥有全部主权,要求中国归还南沙所有主权;还得寸进尺,又对我西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
越南政府的言行严重违反了《关于指导解决中越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中国对此保持沉默,可能会助长越南走得更远。
中越签署《关于指导解决中越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菲律宾方面表示反对,并呼吁通过多边方式而不是双边讨论来解决南海争议。
中国明确表态,中国与越南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之间的海上争议与第三方无关,希望第三方尊重当事国通过直接谈判解决相互间争议的努力。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海上争议也只能通过中菲之间的直接谈判解决。
在南海问题上,越南不仅与中国存在争议,而且越菲之间也存在争端。
我们认为,南海问题的最终解决,取决于中国、越南和菲律宾。中国不能一味妥协退让,有时真还需要来点硬的。
42.越南大量从俄罗斯购买战斗机,空军装备了苏-27、苏-30MK,与中国空军抗衡。
越南明显加快了军事现代化的步伐。由于与中国在陆地和海洋边界划分问题上的争议由来已久,越南升级武器装备水平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避免拉大与中国的差距。而提升空军的现代化水平,则是越南强化军事力量的重要举措。越南已成为俄制苏-27/30系列战斗机的重要进口国。
中国空军在1992年时已装备了从俄罗斯进口的首批全部26架苏-27SK/UBK战斗机。中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越南领导人的强烈关注,在两年后,越方也斥资2亿美元订购了5架苏-27SK和1架苏-27UBK。这批苏-27是越南空军装备的首批多用途战斗机。按照俄越两国签署的合同,俄方还对越空军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进行了培训。
越南于1995年5月接收了首批2架苏-27,其余飞机则在1996年底前全部交付。这批苏-27全部装备越南空军第370航空师下辖的第937“后江”战斗机团,驻地为藩朗机场。
1996年12月,越南空军又购买了第二批苏-27,其中包括2架苏-27SK和4架苏-27UBK。1997年10月,越方在俄罗斯远东的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接收了2架单座型的苏-27SK。这2架战斗机在三个月后由安-124运输机运抵设在藩郎的越南空军训练中心,在那里完成组装后,最终装备第935战斗机团。
1997年12月,2架双座型的苏-27UBK交付越南。不过,由于负责运送另外2架苏-27UBK的安-124在离开俄罗斯伊尔库次克时坠毁,导致这2架战斗机严重损毁(编号分别为8524和8525),俄方只得在1998年6月提供了2架稍早生产的苏-27PU填补了空白(编号:8526和8527)。同年,一架编号为6007的苏-27SK在训练时坠毁。
苏-27SK是俄罗斯在苏-27基础上针对国外市场研制的一种改型。与俄罗斯空军装备的苏-27相比,苏-27SK的起落架得到加强,增加了起飞重量,同时保留了SDU-10型模拟式二维线控系统,但机载电子设备的性能有所降低。该机还装备了SUB-27火控系统(主要组件包括N001型雷达和OEPS-27型光电瞄准系统)。N001型雷达对机头前半球反射截面为3平方米的目标的探测距离为80公里,对后半球的探测距离为30—40公里,可以使苏-27SK同时跟踪10个空中目标,并对其中的2个发动攻击,探测高度为50米—27公里。
OEPS-27光电探测系统包括一个红外搜索跟踪装置和一个激光测距仪,可以使战机在保持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对敌机实施探测。其对战斗机类目标的探测距离为15—50公里,俯仰角度分别为15°和60°。该系统可与机载雷达相互交换探测数据。
尽管苏-27SK是被作为一种单纯的战斗机进行设计,但配备的10个外挂架却可以挂载多达8吨的对地攻击火箭弹和航空炸弹。飞行员可借助SUO-27火控系统手动或是由系统自动对地面目标实施攻击。
苏-27SK装备2台推力为12.5吨的AL-31F发动机,在海平面附近时的最大飞行速度为1380公里/小时,最大飞行高度18.5公里,最大航程3676公里。
在越南空军开始批量装备苏-27战斗机的同时,中国空军已开始从俄罗斯购进更为先进的苏-30系列多用途战斗机。1999年,为中国空军研制的苏-30MKK实现首飞。与越南装备的苏-27相比,苏-30MKK可使用高精度制导武器。三年后,俄方又按中国海军的要求研制出了更为先进的苏-30MK2——能够发射KH-31反舰导弹,对越南海军和沿海设施构成严重威胁。在2004年2—8月间,中国海军航空兵共获得了24架苏-30MK2。
苏-30MK系列战斗机拥有广阔的市场:印度和马来西亚分别购买了苏-30MKI和苏-30MKM,而越南则获得了苏-30MK2V。
2003年12月,俄越签署了提供4架苏-30MKV战斗机的合同,总价值为1.1亿美元。这批战斗机于11个月后交付越方。越南又分别在2009年1月和6月订购了8架(价值5亿美元,首批4架已于2011年6月交货)和12架苏-30MK2V(价值10亿美元,将在2012—2013年间交货)。
俄罗斯出售苏-27SK、苏-30MK(K)(V)给中国、越南的条件相当不同。出售给越南的飞机在支付手段上相当多样化。中国空军从购买第二批苏-27SK开始,就需要支付100%的美元。而越军首批购买的4架苏-30MKV其中70%是换货贸易,越方只支付了30%的硬通货。首批4架苏-30MKV是交付中国空军的苏-30MKK的变形。这些飞机是空优战斗机,没有安装空对舰导弹的攻击软件。出售给越南的12架苏-27SK的价格为3.8亿美元,单价3150万美元,单价几乎比出售给中国的同型战斗机费用低约300万美元。
俄罗斯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在2010年为越南空军制造了签约购买的第二批8架苏-30MK2V,这样苏-30MKV的总数同年增加到12架,构成一个大队的标准。8架苏-30MK2V的合同是在2009年1月签订的,总价值4亿美元。这一次俄方提供全部苏-30MK2V系列战斗机的武器系统给越南。
苏-30MK2V是苏-30MK2K型的变形,中国海军航空兵装备了24架苏-30MK2K。这两种飞机有何不同?俄罗斯航空工业界声称,越南得到的飞机只进行了“较小的改进”。这就意味着越南的苏-30MK2V能够使用更多的武器系统。
苏-30MK2V装备有经过改良的SDU-10U机载火控系统,分为两个部分:SUV-VE分系统负责对空作战,包括对空中目标的搜索、探测和跟踪,添加了多目标搜索与跟踪模式,可以在探测10个目标的同时导引R-77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攻击2个目标;SUV-P系统负责对地/海目标的攻击,包括空地测距、绘图及地形跟踪与回避等,并且可以控制KH-31A和KH-35等反舰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炸弹的投放。苏-30MK2V还配备有NAVSTAR/格洛纳斯A-737卫星导航装置。
苏-30MK2V战斗机装备一台N001VE多普勒脉冲雷达,水平扫描范围为120°,垂直扫描范围为110°。对战斗机类目标的探测距离为110公里,对航母和高速快艇类水面目标的探测距离分别为250公里和70公里。该雷达可保障战机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对4个空中目标或是2个地面目标实施攻击。该机装备的OLS-30光电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为90公里。
苏-30MK2V战斗机装备两台AL-31F3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2120公里/小时,最大升限17.3公里,最大航程3000公里。
越南空军的苏-27战斗机主要用于执行防空任务。在通常情况下,有两名飞行员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可根据位于河内的越南空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在短时间内做好战斗准备。
越南军方在河内附近设置了一座“天空-SV”雷达系统,可同时探测到256个目标,探测高度为50米—27公里,探测距离为50—330公里。
越南空军的苏-27/30还被用于执行对地对海攻击任务。例如,越南空军第935和937战斗机团的苏系战机在2011年7月进行的演习中便演练了对水面目标的打击。
越军曾经在此前购买12架苏-27SK,这次又购买12架-30MKV,全部“苏”式飞机的总数达到24架。越南拥有的苏式战斗机总量与中国相同。
从2010年开始,越南与俄罗斯谈判交付另外12架苏-30MKV。2012年前,俄罗斯将完成全部交付。这样,越南将拥有24架苏-30MKV和苏-30MK2V。在东南亚国家中,越军拥有苏-30的数量最多,可独自构成一个飞行团。
苏霍伊飞机公司还计划直接在越南设立维修服务站,该站有望升级为将来服务于全部在东南亚服役的“苏”系列战斗机的总体维修站。而中国空军的苏-27/苏-30系列战斗机从早期的乌克兰维修,逐步过渡到自己维修的阶段,甚至大修都未找苏霍伊。
中越苏-30系列战斗机在质量上的真正变化,今后应该是武器。从越方公开的苏-30MKV、苏-30MK2V的图片可以看出,越军同时获得Kh-31A空对舰导弹,这应该是第二批交付越军的苏-30MK2V携带的。
越南同时还获得了Kh-29TE型电视制导空对地导弹,射程30公里。这种型号的导弹中国空军也有。空对空武器包括R-27系列中程空对空导弹。中越都使用,但中国是从乌克兰获得R-27T和R-27R的,而越南则是直接从俄罗斯进口的。R-77空对空导弹也都同时出口双方。
我们认为,小国空军即使先进战斗机的数量不多,只要运用得当,依然可以构成相当大的战斗力,尤其是机载武器如果先进的话。现在,越南拥有的俄罗斯战斗机在数量上接近或等同于中国,成为东南亚拥有俄罗斯战斗机最多的国家,不仅对中国构成挑战,而且对亚太地区产生威胁。
43.越南极力发展海军,为其争夺海洋权益和国家利益最大化服务。虽然与中国海军不可同日而语,但海上作战能力显著增进。越南海军的战术值得研究。
越南政府在《越南2010年前军事战略》中明确提出,越军武器装备建设工作重点之一是增强海军战斗船艇、岸舰导弹及巡逻机的机动能力和火力系统,购进导弹艇和岸舰导弹等,并声称装备的更新换代有望在2015年前完成,届时海军远洋护航能力和海上作战能力将接近现代化海军的要求。
根据越俄两国2007年初签署的协定,俄在2010年前向越南海军交付2艘造价高达3.5亿美元的“猎豹”3.9级护卫舰。俄罗斯国防部原则上同意越南造船厂自行建造2艘该级舰,俄方向越南提供必需的组装零部件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猎豹”3.9级护卫舰是俄罗斯研制的11661型军舰之一,能够搜索、跟踪和打击所有水面、水下和空中目标,具有舰体坚固、造型独特、噪声和辐射小、航速快、续航和隐身能力强、火力猛等诸多优点。该舰长102米,宽13.6米,吃水4.4米,满载排水量达1930吨,动力装置采用7375马力的61D型柴油机,航速达到26节,自航能力达到20昼夜,以10节速度行驶航程可达5000海里,人员编制110名。舰上装备有射程达130公里的2座4联装KH-35E反潜导弹系统,1座双联装射程为15公里的SA-N-4防空导弹,1座AK-176型76毫米舰炮,2套533毫米双管鱼雷发射装置,1套RBU-6000型12管火箭深弹发射器,备有水雷48枚等。舰艉甲板上可起降卡-28或卡-31直升机。
与此同时,越南还十分重视发展国内造船工业,不断提高装备自制能力。经俄罗斯同意,越南从2007年起开始自行建造10艘俄制“闪电”级导弹快艇。该艇满载排水量超过550吨,最大航速38节,装备“天王星”反舰导弹、12枚便携式“针”式防空导弹、1座76毫米AK-176舰炮等。该艇对气候的适应性很强,具有三防能力,并装备专门的设备对付感应水雷。
《华盛顿邮报》报道,越南海军大力采购新型武器装备,以平衡日益强大的中国海军。越南已批准斥资24亿美元采购6艘俄制“基洛”级潜艇和12架苏-30MKK战机。澳大利亚国防军学院教授卡尔·塞耶认为:“通过潜艇、战机和导弹采购项目,越南正向海洋大量投资。”
越南海军还与印度保持着密切关系,同样装备俄制“基洛”级潜艇的印度军队为越南海军培训潜艇操作人员。2010年5月12日,法新社报道,英国维京航空公司已敲定与越南海军之间的合约,将向越南提供6架DHC-6“双水獭”系列400型两栖飞机,其中一些飞机装备特殊的传感器系统,可执行海上侦察任务。
越南海军创建于1955年,是一支以轻型装备为主体的近海防御型海上力量。目前其总兵力有4.2万人(其中海军陆战队3万人),划分为4个沿海区。海军现役主战装备包括袖珍潜艇2艘,护卫舰5艘,轻型护卫舰艇6艘,巡逻艇、导弹艇和鱼雷快艇等45艘,两栖战舰艇36艘,猎/扫雷舰艇13艘,军辅船18艘,共125艘,总吨位约5.1万吨。主战飞机包括2架M-28海上巡逻机、3架Be-12远程反潜侦察机等。
越南海军的现役主战装备虽然种类齐全,但绝大多数是由苏联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援助而来的。虽然越南对一些舰艇进行了改造升级,但由于这些装备服役年限长,普遍老化,零备件严重不足,因此明显影响了越南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在现役的100余艘水面舰艇中,携载的武器以各种口径的舰炮为主,只有5级19艘舰艇装备了反舰和防空导弹。例如,2艘BPS-500级轻型护卫舰装备了最大射程达130公里的2座4联装SS-N-25反舰导弹以及SA-N-10防空导弹24枚。SS-N-25是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一型远程、多用途亚音速反舰导弹,射程5—130公里,飞行速度0.9马赫,飞行高度15—20米(最低高度3—5米,末段掠海)。由于该型导弹飞行高度低,本身的雷达反射面积小,使敌舰难以发现和拦截,故而易于达成攻击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可见,越南海军水面舰艇具有一定的反舰、反潜和防空作战能力,反舰作战半径最大可达130公里。SA-N-10是苏联20世纪80年代由陆用SA-16低空、超低空防空导弹系统移植而来的产品,属第二代防空武器,飞行性能优良,具有较大的作战空域,最大射程5000米,射高3500米,最大速度1.7马赫,采用红外制导,单发杀伤概率0.6。
装备防空导弹的共4级11艘舰艇,除BPS-500级外,还有“毒蜘蛛”级轻型护卫舰、“光明”级巡逻艇、“大胡蜂”级导弹艇等,分别装备了SA-N-5和SA-N-10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SA-N-5主要用于对付低空和超低空慢速飞行的空中目标,保护舰船自身免受空中袭击,最大射程6000米,射高30—2300米,最大速度1.5马赫,采用红外被动寻的制导,单发杀伤概率0.5。
5艘“别佳”级护卫舰是越南海军的主战装备,不过未配备反舰和防空导弹,携带的武器主要是406毫米或533毫米鱼雷、反潜火箭弹和76毫米舰炮。鱼雷和舰炮的最大射程为15公里,反潜火箭深弹的最大作战半径为6000米,具有中近程反舰/潜作战能力。
越南水面战舰在防空作战中以各种口径的舰炮为主,舰空导弹为辅,具有一定的近程防御作战能力。例如,“别佳”级护卫舰装有2座双联装76毫米炮,BPS-500级轻型护卫舰装有1座76毫米炮和1座30毫米AK-630炮。这些舰炮基本上都由苏联生产,主要承担近程防御作战任务。其中以6管30毫米AK-630炮最为先进,达到了20世纪80年代水平,射程2000米,射速3000发/分,能形成密集弹幕,不仅能反低空飞机,也具有较好的反反舰导弹能力。
目前,越南海军尚无潜艇部队,2艘微型港艇水下排水量仅为110吨,即使可能各装2具轻型鱼雷发射管的说法属实,其作战能力也极为有限。
海军的空中装备为2架M-28海上巡逻机和3架Be-12远程侦察机。M-28的速度335公里/小时,升限4200米,航程1365公里。其ARS-400雷达系统可进行360°搜索和侦察,探测160公里外的目标。Be-12的速度为608公里/小时,升限达11280米,航程7500公里。该机可携载包括深弹、水雷或鱼雷等共5吨的攻击武器。但由于数量有限,越南海军的空中作战能力明显不足。
然而,由于近年来越南非常重视对海洋权益的争夺,因此其海军的后勤装备现代化步伐明显较快,其军辅船的数量在南海周边国家里属于较多的,主要有3级20艘在役,其中包括2座浮船坞。此外,还有2艘YOG-5级驳船、1艘海洋拖船和10艘港口拖船等。这些军辅船很大一部分是越南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根据“自立自强”、“自主造船”的思路自行建造的,国产化水平较高,减少了对外国装备的依赖,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总体来说,越南的海军支援保障装备建设水平较高,能够形成有效的海上支援保障能力。
越南海岸线总长约3260公里,共有大小港口约60个。海军主要分驻4个基地和5个军商合用港口。
(1)岘港基地。
岘港基地是越南海军三区司令部驻地,位于越南中部岘港湾内,其水域面积约106平方公里,水深10米以上。岘港湾三面环山,地形隐蔽,便于组织对海对空防御。海军基地位于岘港湾东南观象岛东南部港湾内,有4座码头。港区东部有越南海军X50修船厂,可修理350吨以下的小型船艇。岘港也是商用港,有4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岘港基地扼守北部湾口,可对我海南岛南部海区和西沙群岛构成威胁。
(2)金兰湾基地。
越南海军四区司令部驻地,水深港阔,是越南最优良的深水港,而且地形隐蔽,避风条件好,便于组织对海对空防御。金兰湾水域总面积约98平方公里,其中内港约45平方公里,水深8—15米,军港位于内港东北的金兰。内外港共可容40艘4万吨以下的大型舰船和100艘运输船。金兰湾基地扼马六甲海峡至巴士海峡航道要冲,距我南沙群岛较近,素有“东南亚心脏”之称,也是越南海军对侵占并驻守南沙岛礁部队实施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换的主要后勤保障基地。
(3)海防港基地。
海防港海军基地为越南海军最高指挥机关及海军一区司令部驻地,也是越南海军舰船在北部沿海停泊、补给的主要基地。海防港位于越南北方格禁河口下游,为河口港,是越南首都河内市的海上门户,由军港和商港两部分组成,也是仅次于胡志明港的第二大商港。主航道水深5—15米,万吨舰船可全年通航。2006年初,越南政府计划在海防市耗资5亿美元在河内以东120公里打造越南第二深水军港,2007年初开工。新港口占地约3万公顷,可停靠4万吨级的战舰和40—60艘水面舰艇及潜艇,成为继金兰湾之后的越南第二大海军基地,不仅缓解了越南战舰只能停靠在南部金兰湾基地的困境,而且还极大地加强了越南海军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越南军队战斗保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同时也达到加强对南中国海海域监控力度的目的。
(4)胡志明基地。
胡志明海军基地位于越南南部西贡河下游胡志明港,与胡志明市相连,是越南海军护卫舰等主战舰只的主要基地,驻有越南海军司令部前线指挥部。胡志明港为河口港,水域面积1.23平方公里,水深8—16米,分军港和商港两部分。军港码头集中在西贡河西岸铜象以北,有各型码头19座,最大可停泊万吨级的舰船。军港区西岸有巴山海军造船厂,是越南最大船厂之一,能修理7000吨级舰船。
越南海军的战术运用:
(1)对海攻击战术。
越军对海作战时,主要运用空中突击编队和海上编队进行协同对海作战。
在对海作战时,越军一般先用飞机攻击,后用舰艇攻击;先用导弹艇攻击,后用鱼雷艇攻击。对登陆输送编队攻击时采用空中合同攻击战术:先用苏-22型机突击,后用安-26型机或武装直升机突击,最后再用苏-22型机进行补充打击。越军对水面舰艇的攻击,一般采用“机—舰—机”多波次的方式,飞机与舰艇之间的攻击间隔为5—10分钟,导弹艇与鱼雷艇之间的攻击间隔为7分钟,导弹攻击时间2分钟,鱼雷攻击时间15分钟,打完即撤。
苏-22型飞机是对敌方威胁最大的一种兵力,其对海攻击方式有导弹攻击、俯冲攻击和水平投弹3种。使用导弹攻击时,攻击高度一般在2500—3000米左右,在距敌方舰艇编队10公里时发射导弹,并跟踪目标直至命中,发射火箭、机炮的高度约1500米,投弹高度多为800—2000米。
(2)岛礁抗登陆战术。
在岛礁抗登陆战术运用上,越南海军强调充分发挥各种兵器威力,进行分阶段抗击,力争将敌歼灭于海上。
目前,越海军事在所占的南沙岛礁上配备了火炮、坦克、火箭筒等兵器,形成了能最大程度发挥杀伤力的远、中、近火力配置体系,另有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隐蔽部,越海军将此吹为“钢铁炮台”。
敌方登陆部队在展开阶段时(约5—8公里),越南守岛部队用35毫米、26毫米加农炮射击;当敌方进入换乘区时(约3.5公里),用37毫米炮加入射击;当敌方实施登陆冲击时,集中所有兵器猛烈射击。在装备130毫米加农炮的南威岛和鸿麻岛上,越军对敌方海上舰船的打击距离可达15—27公里。
(3)岛礁登陆战术。
越军先用苏-22型飞机对岛礁进行空中突击,再用导弹艇对岛礁实施导弹攻击,紧接着驱护舰对岛礁实施舰炮火力压制,掩护陆战队乘坦克或运输机登陆。
对敌方面积小、驻兵少的岛礁,越南海军也可能采用偷袭的方式登陆。越海军陆战队一贯强调兵力使用上的秘密、突然,惯于采用欺诈、疑兵等手段达成战斗的突然性。
(4)反潜战术。
越南海军反潜的主要兵力是反潜直升机、驱护舰及猎潜艇。使用反潜飞机反潜时,一般由空军安-26型飞机或岛礁为反潜直升飞机提供中继通信和导航。为了扩大反潜区域,提高空中兵力的反潜能力,已将秋岛和南威岛开辟为直升飞机中转站。
(5)破袭战术。
对舰艇、岛岸设施进行突袭破坏,是越南海军特工部队的惯用手段。其破袭战术是:分散潜入,独立行动,隐蔽接敌,突然进攻。破袭的目标通常先考虑防御能力弱、抗沉性差的大中型舰船,特别是运输船、油船等辅助船,也可能破袭敌方的指挥所、雷达站、码头、仓库等重要目标。
对破袭的目标,特工队一般都先派遣精干人员抵达侦察,以掌握敌方的兵力部署、活动规律、水文气象等情况,然后制定预案。破袭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夜间或能见度差的恶劣天气,接敌时机通常在顺流或平潮时。兵力编组多以3—5人组成,分为侦察、火力、爆破组。作战方式视敌情而定,一般将参战人员及工具、装备等进行伪装,在一公里处上浮侦察,尔后直接抵近目标实施破袭。
我们认为,越南海军实力与中国差距较大,但其战术值得研究,既要学习借鉴,又要制定预防和破解对策。
44.越美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两国关系的发展有限。
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中心任务都是发展经济,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而要发展经济,就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南海的和平稳定,直接关系到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
中国和东盟国家已经建立了“10+1”的大自贸区,2010年中国和东盟的外贸增长了38%以上。另外,中国和湄公河流域的国家正在实施湄公河流域经济发展带的建设,力争使湄公河能够通航千吨以上的船只。我们还在合作建设一条铁路、两条高速公路,铁路和高速公路有可能通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这个大的发展计划中,越南是最大的受益国之一,湄公河流域的重要出海口就在越南沿海的港口。
中国与越南等南海周边国家在历史上都有共同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例如,19世纪的中越抗法战争、20世纪的抗日战争、二战后的抗法战争(奠边府战役就是其中的重大战役之一),以及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抗美救国战争。美国在历史上带给越南的是血腥的屠杀,越南国内每年都要纪念“橙剂日”,就是为了提醒越南人民不要忘记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犯下的战争罪。所以,越美关系的发展是有限度的。美国推翻越南政权的企图是不会改变的,这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们认为,在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础上,通过谈判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南海问题的原则和办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通路没有完全堵死。
45.大多数越南网友主张中越和平解决南海问题,只有少数网民主张投靠美国。
越南一家网站的论坛近期开展了一个讨论:有消息称,越南将从俄罗斯购买6艘潜艇,在外界看来,这似乎是为抗衡北京。您对这此有什么看法?您认为这将如何影响中越两国关系以及区域稳定?
以下是越南网友的评论:
评论一:作为一个越南人,当我们的国家被入侵时,我也跟你们一样感到痛心。但是在论坛上有些人谈起历史的时候不够现实,说什么“打败法国和美国”、“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是抵抗中国的英雄”等等。今日,游击战术哪能打败导弹、轰炸机和核潜艇?我们得用尽一切手段,以现代军备把我们的部队武装起来,邀请有才华的海外越裔科学家回国。只有这样,越南才能抵抗中国危险的扩张。
评论二:中国超过了越南,看看双边贸易逆差就知道,便宜的中国货品在越南十分普遍。中国不用跟越南起冲突——至少在可见的将来。他们正在国际舞台上建立威信。再说,大多数中国人不想跟越南打仗。
评论三:越南是一个穷国,为了经济还得举债,哪有足够的军费?目前,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因此美国永远不会把越南推向中国的对立面。他们没兴趣这样做。越南首先得尊重中国,因为拳头向来就是真理。
评论四:我看不出越南跟中国打仗的理由。即使在领海上有着分歧,他们还是需要对方。越南唇亡,中国齿寒。我们需要稳定才能发展经济。越南打仗打够了。我有一个信息给中国的朋友们:我们不想打仗,但是如果被迫的话,我们会像几千年前一样战斗。
评论五:中国政府说越南侵犯了中国海域,越南政府说中国侵犯了越南海域。作为后代人的我们,没有真正地经过那段历史,怎能分得出哪方说得对,哪方说得错,而且谁都有很雄厚的证据。只是希望双方为了人民的和平而做出最精明的决定,不要为了领土而损害了人民的生命,导致两国之间的伤痕。在祖国临危的时刻,我们越南人当然不管怎么力弱势薄也要尽力为祖国抗战了。
评论六:为了能够与中国和平共处,消除其威胁,必须采取下述手段:(1)发展国民经济,大力吸引外资,其中包括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资金,更加需要大力引进美国资金。(2)改善国家制度,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文明社会。只有这样的社会才能够符合追求新颖的民心。 (3)与东盟紧密协作,在南中国海问题上达成共识。(4)在军事与科技上加强与美国及其盟国的合作,其中包括日本、韩国和泰国。(5)为我们的海军装备最先进的武器。
评论七:中国崛起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一大弱点是一贯愿意傲慢地向外炫耀。举例来说,在很多国民还有温饱问题的时候,他们却会花无以计数的钱去举办耗费巨大的奥运会。中国的海军目前与美国海军还有天壤之别,却敢变本加厉地以所谓南中国海岛与主权问题为由,威胁包括越南在内的周边小国。希望有朝一日,越南的海军将有足够的实力保卫我们的帕拉塞尔群岛(西沙群岛)和斯普拉特利群岛(南沙群岛)。
评论八:越南和中国在地区内有共同的战略目标,特别是在南中国海地区。请不要动辄批判中国。为什么我们对先前的敌人美国那么放松警惕了呢?美国的军舰无时不在我们周边的海域游弋,为什么大家都没有丝毫警觉呢?说句实话,你们都在盲目的爱国主义冲动下胡言乱语。
评论九:试问我们的“中国朋友”,如果你们那么确信帕拉塞尔和斯普拉特利群岛是你们的,请拿出可以令人信服的历史和科学证据来呀!如果你们认为因为中国是个强大的国家,因此整个南中国海就必须是你们的,不要忘记,越南人为了保卫祖国可以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评论十:当我们弱小的时候,应该以忍为上。我们应该卧薪尝胆,以发展经济为首。千万不要学习朝鲜那种穷兵黩武的做法,否则受苦的是普通民众。
评论十一:越南与中国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双边平等谈判的基础上——不能引第三方插足。目前,有一些人故意散布有关两国安全关系紧张的扭曲新闻。国与国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是常有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同时发展合作与互利关系。
评论十二:由于现政府的无能,不论越南如何增强军备,也不可能匹敌中国。历史证明中国绝对不是越南的兄弟加朋友。为什么我们不能彻底与中国决裂,从美国那边找到安全与保护,一边能够有机会发展军备。
评论十三:为什么越南不邀请美国海军进驻金兰湾呢?这样一方面为我们带来经济实惠,同时也给我们找到一个可以保护我们的强大的朋友。有人说,台湾曾经希望与越南联手抗衡中国,结果我们的领导人没有胆略、坐失良机。
……
我们认为,中国不断增强的军力将使北京在解决南海主权争执的问题上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但中越是兄弟加朋友的关系,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我们不会对越南轻易使用武力。中越关系应该建立在双边平等谈判的基础上,不能引入第三方插足。中国是坚持原则的国家,中国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十)菲律宾采取远交近攻战略,将与其隔海相望的近邻视为威胁,与美国越走越近,多次挑衅中国。美国不是菲律宾的永久靠山,美国历史已经终结,菲律宾距离结束也不远了。
新加坡政治学家詹姆斯·唐对《海峡时报》说,“中国似乎总是错误的一方,如果参与地区事务太积极,别人会害怕它咄咄逼人;如果中国有些疏离,别人又会说它不承担地区责任”。这种处境会让中国的行动变得犹豫。
在亚太地区可能会出现一种局面,美中各自推进战略进程,扩大在周边的影响力。这种状况未来可能会愈演愈烈。
美军驻扎菲律宾,说明菲律宾不是一个独立国家。在中美较量中,菲律宾始终是一个活跃的、被美国利用的棋子。我们可以在菲律宾对中国骚扰的极点时刻,突然闪击菲律宾,用导弹覆盖菲律宾全境的军事目标,并派出海军陆战队维持亚太地区和平秩序。
46.菲律宾执意联美对抗中国。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也是极端实用主义在外交和军事上产出的恶果。微笑背后的美中角力,是未来最值得关注的热点之一。
2011年是菲美签署共同防卫条约60周年。 11月15日 ,希拉里特意赶在东盟系列峰会前访问马尼拉;16日,希拉里与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在美国军舰“菲茨杰拉德”号上签署《马尼拉宣言》,声称双方继续合作应对更广泛的地区和全球挑战,包括海上安全以及气候变化、核扩散、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等威胁。
“美国在领土争端中不站在任何国家一方,因为所有国家都有声索主权的权利,但任何国家都无权通过恫吓与威胁追求主权。”希拉里11月16日在马尼拉如是说。
奥巴马在澳大利亚访问期间表示,美国在亚太不寻求排挤中国,但也不害怕中国。
11月18日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印尼巴厘岛与奥巴马举行双边会谈。奥巴马在开场白中首先称赞阿基诺在全方位的多边问题上是“杰出的合作伙伴”,吹捧阿基诺的“领导能力”以及上台一年多以来的“改革努力”,强调美菲两国长达60年之久的盟友关系确保两国一直在安全问题上“彼此照应”。
奥巴马表示,两人的双边会谈除讨论如何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外,也涉及例如海上安全、防扩散、防灾减灾、人道主义救援等内容。
阿基诺声称,菲美两国拥有以共同价值观与历史为基础的悠久关系,在“混乱的时代”,希望进一步加强两国关系。
急于把“靠山”拉进南海争端的菲律宾迅速把希拉里和奥巴马的话当做美国对南海问题发出的“强烈信号”,拿来大做文章,极力制造舆论,企图将南海争端扩大化、复杂化和国际化。然而,马尼拉提出建立“南海争端对华统一战线”的主张,遭到多个东盟国家拒绝。但菲律宾总统府发言人宣称,菲律宾在此问题上不会放弃。此举是得到美国支持的,未来将继续推进。印尼《雅加达邮报》把上述乱局归结为“领导亚太的难题”。
五角大楼的官员说,美国对菲律宾的援助正在发生本质性改变,从反恐领域转向增强菲在海洋争端中的海军实力。美国此前已向菲律宾提供一艘驱逐舰,希拉里会与菲方讨论提供第二艘。
美国在南海争端中支持马尼拉,“美国之音”的这一判断得到多家国际媒体认同。美联社说,希拉里会见罗萨里奥和阿基诺三世,就是想说明两国欲在菲中领土争端背景下提升同盟。菲律宾专家罗德里格斯说,由于在南沙群岛上面对的是中国,菲律宾能做的就是靠向更强的国家,对我们来说就是美国。菲国内反对与美结盟的人则批评阿基诺三世为在外交上“乞讨援助”牺牲本国主权,是卖国行为。虽然访问遭遇了菲左翼人士抗议,但希拉里将美国对菲支持表达得很煽情,她说:“我是帕克曼(菲拳击冠军)的粉丝,在其成功及体育精神感召下,我想说,美国将与菲律宾坚守在同一个角落,我们将与你们并肩战斗。”
菲律宾最渴望胜利的竞技场在哪里?《菲律宾星报》11月16日发表题为“团结东盟对抗中国没有实现”的文章说,菲政府一直希望在东盟内部建立就南海争端针对中国的统一战线,却由于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国家不积极,对华统一战线无法建立。印尼外长马蒂还敦促菲律宾关注东盟与中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要横生枝节。
《日内瓦论坛报》指出:“希拉里没有直接支持菲律宾对南海的领土主张,说明美国不想公开刺激中国,不想自己被中国周边小国过度解读。”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真实意图是躲在幕后,刺激前沿小国与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纠缠不休。
《纽约时报》发表题为“岛屿争端凸显菲律宾与中国困难关系”的文章,更加强调菲律宾对抗中国的意愿。文章说,阿基诺三世虽然曾对中国做过些许妥协,但在多数时候,菲律宾人没有在与中国的对抗中退缩。例如,菲律宾政府和媒体将南海改称为“西菲律宾海”,阿基诺还公开表示:“我们给世界的信号很清晰,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走在礼乐滩(REED BANK,菲官方改称其为RECTO BANK)和走在马尼拉的RECTO大街没什么区别。”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说,如此关注中国南海主张的人如果看看别的国家是怎么声索主权的,或许就不那么起劲了。全球有很多国家在从事肌肉外交,巴以、印巴、土耳其和希腊等许多国家都有领土争端,重要的不是中国在要求什么,而是中国会怎么做,它会通过军事手段还是和平谈判?
有人认为,中国过去为领土打过几次仗,但最近一次距今也有一代人了,事实上,中国已成功解决与别国23个领土争端中的17个。比起很多国家,中国强化其领土主张所做的动作都算少的,而现实是中国只要一提领土要求,邻国就扎堆倒向西方了。
亚太国家普遍担心东亚峰会变成“大国竞技场”。泰国《星暹日报》指出,东亚峰会的结构反映出亚洲人对东亚的界定模糊。与欧盟峰会不同,东亚峰会成员不止亚洲国家,还把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非欧亚大陆国家囊括进来,导致现实政治的顾虑盖过文化认同,更阻碍了建立“亚洲人”身份认同的步伐,与峰会的本意背道而驰。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亚太新战略导致南海问题复杂化的局面?中国社科院学者倪峰认为,中国需要在南海立威,但时机要慎重选择。当下美国正把南海当做重返亚太的切入点,其国内早有论证,认为南海争端扩大就能削弱东盟与中国的关系。而菲律宾为谋求南海利益,也有傍大款的需求,双方算得上一拍即合,这也让美国左右逢源,相当活跃。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所长黄靖表示,中国必须认识到自己是亚洲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应以积极与和平态度推动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不能因有外部大国插手而缩手缩脚,陷入被人牵着走的被动境地。
我们认为,现阶段,中美实际上谁也无法单独领导亚洲,所谓中美共管的G2理论也是不切实际的,亚太国家必然会因为中美较量感到紧张。这些国家在经济上仰仗中国,在战略上渴望美国。由于外交需要,美中领导人会握手,会微笑,会合影,而真正的考验将在握手与微笑之后来临。中国必须放弃“韬光养晦”的错误策略,以“重在参与”为外交方针。和平外交不是不作为,而是以尊重他人的姿态促进自身发展,简言之:“身段要软,手段要硬。”
47.菲律宾企图组建“东盟阵线”瓜分南海,但是菲律宾未获渴求的支持。
2011年9月22日 —23日,菲律宾召集东盟10国的海洋与法律专家开会,研究菲律宾提出的解决南中国海问题的办法,企图争取以一个区域政策共同与中国抗衡,单方面划分南海。但与会专家没有通过菲律宾提出的“和平、自由、友谊与合作区”的架构,也没有确认该提议符合国际法。特别是柬埔寨和老挝没有派员参加,凸显了东盟在这一问题上缺乏一致性。
菲律宾副总统比奈出席该会议宣称:“菲律宾认为,根据国际法将南海有争议和无争议的地区明确划分开来,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打破各方合作开发的僵局。”
美联社9月22日称,中国方面已严厉抗议此次会议的召开,菲律宾单方面“划分”南海冒着“惹怒中国的危险”。根据菲律宾的提议,并非整个南海都是争议地区,只有南沙和西沙群岛存在争议,分别有6个和3个声索方。这是菲律宾首次尝试出台统一的地区政策,试图以东盟为整体应对中国关于南海的主权声明。
马尼拉《每日先驱报》评论认为,菲律宾在南沙问题上未获东盟支持。菲律宾“瓜分南海”会议无果而终。
由菲律宾“导演”并“主演”的这场戏演砸锅了之后,菲方又窜至东京,与日本商量如何对付中国的办法。
阿基诺三世深知,要借助美国逼迫中国放弃南海主权是不可能的,美国也绝不会为了菲律宾与中国兵戎相见。而他们自己对抗中国是毫无胜算的。因此,迫不急待地跑去日本寻求支持。
菲律宾这一段时期上蹿下跳的表演,演得相当拙劣、非常无耻。到中国笑脸相迎乞求援助,转过身来又想方设法拉拢东盟各国,对抗中国。虽然菲律宾与个别国家同床,却做着不同的梦。他们竟然把“同床异梦”这句成语演绎得如此到位。由此可见,菲律宾的外交政策更符合非婚性交易。
2011年9月26日 ,《环球时报》刊文,将南海划分为“争议区”和“非争议区”,并表示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的一些“争议区”,可由几个主权声索国合作开发。但处于菲律宾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的海洋是“非争议区”,例如中国南沙群岛的“礼乐滩”就应由菲律宾直接管辖。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刘江平认为,菲律宾主导的类似会议无论达成什么结果都是无效的,中国肯定要坚决反对。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主权归属不能谈判,这是底线;南海资源的合作开发可以协商,但是这种协商不能把中国排除在外。
我们认为,有的国家与中国有着长期的友好关系,根本不愿意与中国为敌。有的国家也深知,把中国排斥在外,单方面瓜分中国南海是不现实的。中国早就多次表示了领土主权不容谈判的坚定立场。中国政府在合作开发上进行双边谈判、友好协商的态度,给另一些国家留有一线期待,从而使他们不愿意与菲律宾共舞,因此菲律宾想依靠东盟瓜分南海的企图必然“泡汤”。
48.菲律宾多次碰撞和扣留中国渔船,肆无忌惮地挑衅中国。我们不能继续忍气吞声了,应该采取手段给予回击。
2011年10月18日 ,菲律宾一艘炮艇在南海礼乐滩附近海域撞击中国一艘大型渔船,并扣留其拖拽的25艘渔船。19日,菲律宾国防部和外交部予以证实,称该炮艇是在试图靠近中国渔船检查时,炮艇的转舵装置出现故障失控,相撞纯粹是“小意外”。
《菲律宾星报》10月19日以“海军战舰吓跑了中国拖船”为题报道,18日早上6时左右,一艘代号为BRP Rizal (PS-74)的菲律宾巡逻炮艇与一艘中国大型渔船在南沙群岛的礼乐滩附近发生“事故”,随后,这艘中国渔船抛下了拖引的25艘小渔船,慌忙撤退。
菲律宾海军总司令巴玛证实了这一事实,但声称“这真的只是一场事故,不是敌对行为”。正在美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巴玛强调说,当时这艘菲律宾海军炮艇在转舵时遇到转向困难。
10月20日 ,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已就中国渔船在南沙遭菲律宾军舰袭扰一事向菲方表明立场,要求菲方尽快无条件归还中方小艇。
然而,菲律宾政府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强硬。菲律宾外交部长德尔罗萨里奥向媒体表示,“中国渔船及其他小艇闯入菲律宾海域”,因此“没有道歉的必要,也没有提出道歉。”
《菲律宾星报》宣称,菲律宾政府一反以往撞击中国渔船后的低调态度,强硬表示拒绝归还25艘中国无人小艇,并说此事的解决需要第三方出面调停,“将根据法律程序来处置这些中国无人小艇”。
我们认为,菲律宾军方先道歉、政府又反道歉的做法是矛盾心态的体现,而菲律宾提出第三方调解的说法也表明,菲方试图利用这个机会,在南海问题上建立他国介入模式。
2011年12月3日 ,菲律宾海军在菲律宾巴拉望岛南端靠近巴拉巴克海峡的海域,以“非法捕鱼”为名扣留了6名中国渔民,并扣留了这艘中国渔船。菲律宾海军西作战指挥区司令佩尼亚称,被扣留的中国渔民均来自中国海南省,目前已经被带往普林塞萨港,菲律宾海军将对其进行指控。
佩尼亚说,当天,在距离巴拉巴克海峡一个沿海村庄约1.5海里处,菲律宾军方发现了一艘中国渔船,随后,一支执法队在菲律宾海军巡逻艇的带领下,成功追上这艘中国渔船,而一支更大的渔船队则成功逃脱。
过去,在中国政府的施压下,菲律宾政府通常都会让菲律宾外交部出面调解,许多在巴拉望岛附近海域捕鱼的中国渔民都能幸免遇险。
菲方所说的巴拉望岛附近海域其实是指与中国有争议的海域。这艘中国渔船和6名中国渔民都被菲方扣留在菲律宾南部的巴拉望岛。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认为,菲律宾海军碰撞中国渔船,扣留中国渔民,是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为了保障中国舰船的航行安全,捍卫中国领海和领土主权不受侵犯,中国军队应该采取自卫还击手段,打压菲方的嚣张气焰。
49.菲律宾将南中国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显露了急不可耐地霸占南海的野心。
2011年 11月13日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办公室称,菲律宾方面计划将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 11月15日 — 16日,希拉里访问马尼拉时将南海称为“西菲律宾海”。罗萨里奥则说,《马尼拉宣言》在领土完整受挑战时发出,证明了菲美同盟的生命力,这是美国在“西菲律宾海争端”上发出的强烈信号。
将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碰撞中国渔船,扣留中国渔民,这一连串事件说明,菲律宾霸占南中国海的图谋已久,是有计划的行动。
我们认为,菲律宾总统办公室将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的计划是痴人说梦。菲律宾东部的海域,自古以来就叫做南洋诸海,其中包括苏禄海、苏拉威西海、菲律宾海,即使没有其他国家争名,它也不叫菲律宾海。把南海叫“西菲律宾海”,首先就过不了越南这一关。在东盟地区没有人会赞同,更不要说国际社会了。
(十一)澳大利亚被美国绑上战车是时代的悲哀,也是历史悲剧的重演。澳大利亚女总理机场拥吻奥巴马是规定动作,纯属演戏。澳方指责美国挑衅中国,表示不愿再打世界大战。
奥巴马的光环在美国开始消退,但在澳大利亚却并非如此,至少在表面上美国对澳大利亚仍然十分重要。奥巴马访问澳大利亚受到了热情接待,体现在双方握手并拍肩以示友好,澳大利亚女总理吉拉德拥吻奥巴马,等等。美澳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虽然美国在澳大利亚驻军,表明澳大利亚不是完全独立的国家,但澳大利亚有自己的主张,不可能任人摆布。
奥巴马此行是冷酷的战略性逻辑的需要:迫使澳大利亚承担更多的责任。
奥巴马的行程以大力加强两国间的军事合作开始,目标指向澳大利亚的西北地区。美澳协定赋予美国军队进入澳大利亚基地更大的权利,特别是修建机场;同时,还将举行更多的训练、舰队访问和演习,批准美国海军陆战队小分队的快速调度。还包括军备的预先部署——燃料、军火和备用配件,为美军称霸亚太地区、挺进印度洋打造前沿站点。
对澳大利亚人而言,华盛顿加强在澳大利亚的行动具有诱人的功能。一方面,它被视作美国在澳大利亚保持军事力量和决心的体现;另一方面,它也是美国战略承诺更加有形化的表示。
我们认为,华盛顿突然关注澳大利亚说明美国的相关衰退正在加大,而上升力度日渐式微。尤其是美国建立新基地的选项,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中国持续增长的军力已经开始威胁到美军的霸主地位,动摇了美国第一的根基。
当美国将时间和财力耗费在发动侵略战争和挥霍军力期间,中国已经致力于瓦解美国在多个领域的优势——经济、外交战略和世界影响力。现在,中国已不再是美国眼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弱者”,而是已成长为可以抗衡强权的“硬汉”,同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随着亚太地区在中国的主导下有条不紊地确立新安全秩序,中国的抗干扰能力、抗逆性和抗体日益增进,即使美国插手也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华盛顿目前正试图重振战略威势,而这个对手已经极大地削弱了美国的领导力。
50.美国增加在澳大利亚的军事部署,是战略、战术和政治的需要。
在参加东亚峰会之前,奥巴马的亚太之旅首站即来到了盟国澳大利亚,正式宣布了美国将扩大在该国的军事存在。这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签署的协议内容。
美国与亚太国家的军事往来日益深化,旨在落实其亚太新战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点,原来是日本和南韩,现在增加了南海。不过,日本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海军力量——第七舰队的基地,因而仍然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支点。
美国为什么会青睐澳大利亚?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战略需要。美国要称霸太平洋和印度洋,就必须与中国面对面。美军企图利用中国在印度洋的缺陷和软肋,发挥制衡作用。现阶段,有多种因素使之成为可能: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印度洋进行海上贸易,包括来自中东的能源输入。而在美国第五和第七舰队之间,中美海军军力的不平衡使中国救援存在较大的困难,即便是采用不对称的方式。这就意味着,在战争中通过封锁或摧毁中国商业海运这一方法,会对中国经济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这是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策略。中国在海岸沿线部署了强大但有限的军力,但仍需要从最为接近海事外围转运大量物资,就像20世纪40年代与日本战争时那样,这也降低了中国在西太平洋的作战能力。
更加重要的是,澳大利亚基地可以使美军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做好准备,支援战争,或者极有可能在西方控制的印度洋上,开展针对中国的封锁行动。
这就是澳大利亚的军事价值所在。
第二,战术需要。在过去20年中,中国已经拥有大量的精确制导攻击能力——远程弹道和巡航导弹,可以从海上、空中和陆地发射,已被编入攻击性作战武器目录,而且能对美国军舰和军机构成威胁。由于美国在日本、南韩甚至关岛的基地都面临着在军事冲突中被中国导弹在第一波打击中摧毁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越来越大,这些基地因此也不再是美国可以用来投射武装力量的可靠基础。
东南亚国家同样处于中国的导弹范围之内。同时,虽然这些国家的政府希望,在受到中国威胁的任何时候能得到美国的支持;但它们也不愿过早加入美军的计划,以免成为目标或引发中国的敌对行动。美国青睐于澳大利亚基地,折射出它对更加灵活、设立多个基地的渴望。美军规划人员意识到,澳大利亚基地有可能恢复他们在东北亚失去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有了一个可操作的避难场所。
在美国军事专家对待中国军力提升的导弹射程中,他们正在制定一项打击中国的太平洋作战计划。美国空军和海军在“空海一体战争”中有一定的经验。美国企图通过削减中国的禁海能力,计划保留它在西太平洋进行海上控制并投射武力的选择,以加强它作为这一区域主导者的地位和角色。
第三,政治需要。政治原因是美国在澳大利亚增加军力的第三个动机。华盛顿强烈意识到,中国正在成为澳大利亚经济贸易的主要伙伴。美国战略家同样意识到了澳大利亚独有的地理优势,一边是太平洋,一边是印度洋,背后是南极洲,前面又是很长的群岛所阻隔。堪培拉有着更为独立的战略地位,可以自我防卫而避免卷入东南亚的战争之中。同时,美国决心阻止澳大利亚成为中国的友好国家。
出于这一考虑,华盛顿充分利用了澳大利亚现时的战略信任,取得了堪培拉进一步的政治和军力支持,因而降低了澳大利亚未来“重新划界”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美国能得以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除了它继续奉行强盗逻辑,对亚太国家仍有威慑力和亚太国家尚未从美国迷信中脱出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地区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恐惧和无奈。希望借助美国的军事力量遏制中国,或联手迟滞中国的崛起,不仅是不明智的,而且是极其危险的,与美国打交道的结果往往是引狼入室。
51.澳大利亚女总理机场拥吻奥巴马,形象地表现了两国政府之间的媾合关系。
2011年11月16日 ,当奥巴马乘坐“空军一号”抵达位于堪培拉的费尔贝恩皇家空军基地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令人侧目的是,澳大利亚50岁的单身女总理吉拉德一见到奥巴马,立即冲上去给了他一个“熊抱”,同时双唇轻噘在奥巴马脸颊上吻了一下。在拥吻奥巴马的一瞬间,她双目微闭,显得极为投入;而奥巴马也十分投入地在吉拉德的脸颊上还了一个吻,两人看上去犹如一对久别重逢的恋人。
现场目击者称,当两人在机场忘情拥吻时,让人很难将他们的身份与一国元首联系起来,而当时的场景也恍如出自《卡萨布兰卡》之类的浪漫爱情电影中的经典镜头。
《每日邮报》写道:“当奥巴马和吉拉德顶着大风在机场跑道上相逢时,两人脸贴着脸,手牵着手,他们的眼中只有彼此。”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011年10月前往澳大利亚访问时,吉拉德对女王的态度远远没有对奥巴马这般热情,这“一冷一热”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欢迎仪式完毕后,奥巴马和吉拉德双双前往堪培拉国会大厦开始双边会谈,并举行了联合新闻发布会。然而,吉拉德仿佛还没有从“机场拥吻”中缓过神来,频频向奥巴马抛去“媚眼”,而奥巴马也报以深情回眸,并对她露齿微笑。当两人走上讲台时,走在吉拉德身后的奥巴马竟然旁若无人地低下头去,眼睛紧紧盯住吉拉德,丝毫也不顾忌还有大批群众和记者正看着他。当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吉拉德更是将她的手有意无意地搭在了奥巴马的身上。
11月17日 ,当这批奥巴马和吉拉德的“亲密照片”由英国《每日邮报》网站率先发布后,立即在网上疯狂流传。英国米德兰兹一名女网友留言道:“世界领导人之间来一点化学反应有什么不妥呢?这总比战争要好多了。”
奥巴马这次为期27小时的闪电式访澳之旅,旨在加强美澳长达60年的安全联盟关系。
我们认为,国家之间的政治行为不是谈情说爱,都有特定的用意。奥巴马和吉拉德的“亲密行为”是规定动作,表现了澳大利亚对美国的情有独钟,美国对澳大利亚的两情相悦,说明两国政府是一种媾合关系。毫无顾虑地向世界展示美澳两国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这个目的达到了。
52.中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的角色日益突出,澳大利亚修复与岛国关系以应对中国。
2011年12月6日 ,《新西兰先驱报》刊载格雷戈·安斯利的文章称,澳大利亚正失去在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影响力,甚至连亲密盟友美国都担心澳大利亚无力抗衡影响力日增的中国。
目前,美国在该地区打造军事、经济和外交力量,而中国和其他一些大国也正着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战略面。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新发表的题为“我们的海外近邻:澳大利亚和太平洋群岛区域政策”报告称,该地区正发生重大变化,将对澳造成深刻影响,“亚洲世纪的格局变化,中国的急剧崛起以及地区内与斐济的争端,是最显著的事态发展”。为了加强地位,澳大利亚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举措。
报告认为,中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的角色日益突出,这迫使澳大利亚重新考虑其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尽管北京尚未构成直接挑战,但过去10年来它与本地区接触范围之大、速度之快,引发堪培拉和华盛顿的“合理担忧”。围绕斐济的紧张增加了地区应对中国的不确定性。2009年斐济被中止太平洋岛国论坛成员资格,此后苏瓦一直在寻求与中国等加强联系。北京目前与8个太平洋岛国论坛国家都维持关系,与它们的贸易在快速增加,中国目前是仅次于澳美的第三大援助国。
报告指出,尽管澳大利亚欢迎美国再度重视太平洋岛国,但美国的举动反映了华盛顿对堪培拉影响力的担忧,“美国不愿公开批评澳大利亚对地区关系的处理,但显然它真的怀疑澳能否左右岛国在对华关系上的看法”。
我们认为,美国援助机构时隔16年后重返太平洋,在关岛的驻军预计增加一半,这一举动是在战略上应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和扩充地区军事存在。太平洋岛国的态度已发生转变,中国被它们视为一个友好大国。这是中国提升亚太地区存在力的有利时机,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用好这一机遇,推动中国与亚太国家之间的友情互联、全作互动。
53.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指责奥巴马挑衅中国。
奥巴马在与吉拉德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将从2012年开始在澳大利亚北部部署海军陆战队。对此,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发表评论指出,奥巴马的演讲是对中国“明显的挑衅”。
2011年11月24日 ,澳大利亚新快网报道,保罗·基廷认为,奥巴马在澳大利亚的演讲“基本上是一通强硬反华的花言巧语”。澳大利亚政府现在想要保持独立的外交政策会变得很难。他对澳大利亚广播电台说:“我觉得美国人把他们的期望通过演讲强加在我们身上了。”
保罗·基廷认为,那种“把中国当做苏联”、“对中国进行军事封锁”的想法值得担忧。曾经的德国就像现在的中国一样,是一个庞大的生产基地。我们和德国打了两次世界大战,不该期待和中国再打一次。近期澳大利亚政府高官想要出访中国估计会很困难,因为“中国人会很聪明地婉拒会谈”。国家需要战略空间,“我们这片地区需要中国,但不代表让它占主导地位”。
我们认为,澳大利亚人在对待中国和美国的问题上心态是复杂的、矛盾的、摇摆的,这就决定了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的态度、立场和原则是不确定的。澳大利亚是标准的墙头草,是没有远见的骑墙派。如果中国发力,澳大利亚会向中方倒,但不可能撇开美国这个依赖性尚可满足的性伙伴。
(十二)在美国的策动下,一个松散的联合机制已经在亚太地区出现。虽然只是初具雏形,但对中国外交和军事构成了挑战。中国必须打破这种联合抗御格局,在亚太地区构建中国框架。
美国把日本、南韩、澳大利亚视为亚太地区最可靠的盟国,尤其把日本视为美国在该地区扩张的基石;美国还主动扩展与印度、印尼、新加坡、新西兰、马来西亚、越南、蒙古、文莱、缅甸、泰国及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企图以美国为轴心建立平衡中国的联合体。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不顾中国的反对,积极配合美国的行动。这些国家最终必然会坠入美国设计的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一样的下场。
54.日菲联手对抗中国,展示了罕见的步调一致。
日本以为联合菲律宾对抗中国,是一个不坏的选项。对日本的心思,菲律宾是明白的。
日本在东海、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形成显性化对抗的时候,当然希望有合作伙伴。但是,日本更多的倾向于“通过与美国联合来遏制中国的海洋活动”。日本跑到南海来与中国周旋,是因为南海周边诸国与中国对抗,日本可以趁机获得好处,至少是南海问题可以牵制中国的力量,减轻日本在东海或钓鱼岛海域的压力,还可给中国添堵。
2011年9月27日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东京举行会谈。但日菲在南海牵制中国的企图上存在差异,双方正在“谋求妥协点”——日本想通过与美国联合来遏制中国的海洋活动;而菲律宾认为对中国动武“没有赢的可能”。日菲还提出强化在应对地区及国际局势中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把副部长级双边政策磋商升级为战略对话。双方还计划加速包括防卫、海上安保等相关部门间的海洋磋商。
日菲两国展示了罕见的步调一致——日本不仅出资帮助菲律宾强化南海警备,而且还将帮助菲律宾训练沿海警备部队,同时与菲律宾建立有关南海问题的情报交换体制。这意味着日本全面介入南海主权问题。
9日日本与菲律宾两国政府举行了有关亚洲地区海洋安全问题的首次副司局级磋商,如何应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海域主权主张成为本次磋商的一个主要议题。分析人士认为,日菲两国在对华海洋权益谈判中各有所图,期望通过联手互动,对抗中国,以谋求其自身利益最大化。
中国与菲律宾之间就南沙群岛主权问题存在争议。日本认为南海也是他们重要的海上通道,在东海问题上,中日两国因为钓鱼岛问题也摩擦不断。对此,日菲两国将定期举行政府间磋商,协调行动,推进合作,并确保日本在南海海域的航行自由和船只安全。
日本近年来对南海海域关注度大增,频频出手南海事务。日本海上自卫队7月曾联手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在文莱附近的南海海域举行了首次联合军事训练,在中国和南海海域附近一些国家因为领海问题出现争端的情况下,三国此举被认为
日菲两国之间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军事联系和合作,人员往来频繁。现在,日本已成为菲律宾最大的出口对象国和进口对象国。菲律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海外各国对菲律宾直接投资统计显示,日本对菲直接投资所占比重为29.8%,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两国间的政治互动也十分紧密。2011年8月4日晚,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在秘密访日期间,曾在日本政府的斡旋下,首次会晤了菲反政府武装“莫洛伊斯兰解放阵线”主席穆拉德,日本对菲的政治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另据日本有关方面披露,目前工作和生活在日本的菲律宾人已经超过22万人。
对于日本来说,加强和菲律宾之间的合作可以巩固和强化与东盟之间的关系,扩大其在东南亚事务中的发言权。通过插手南海事务,牵制和对抗中国,增加其在钓鱼岛问题上对华谈判的筹码,并在国际社会营造对华舆论的压制态势。
由于同样在领土争端问题上,日本对韩国和俄罗斯的强硬态度束手无策,而中国相对软弱,像好捏有柿子,所以日本希望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能有所收获,以减轻国内的政治压力。
对于菲律宾而言,企图在中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家之间利用矛盾搞平衡,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南海问题上,中方主张通过两国之间的友好协商来解决争端,反对南海问题国际化,而菲律宾则主张诉至国际海洋法法庭,将该问题复杂化和扩大化。这次日菲两国就南海问题展开政府间磋商,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我们认为,日本与菲律宾在对华主权问题上各有所图,都心怀鬼胎,但依靠美国的心态是一贯的,他们把美国视为“有效的保护伞”,才敢于和中国对抗。没有美国撑腰,他们一天也挺不了。而菲律宾最多是给美国送些钱,买回一些可以吓唬渔民的、犹如废铜烂铁般的、早已过时的舰船或武器而已。日菲加强南海安全合作,明显是为了牵制中国,形成对华军事行动和舆论打压的包围圈。他们的图谋不会奏效,又是一场枉费心机的愚蠢行动,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55.韩菲沆瀣一气,进行军火交易,以应对南海争端。
2011年11月21日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与来访的韩国总统李明博举行会晤。期间,阿基诺向李明博提出包括军用飞机、舰船在内的军事装备采购要求,以增加其海军力量。
菲律宾近来因南海问题与中国关系持续紧张。阿基诺在与李明博会晤期间讨论了两国各自关注的地区安全问题,其中包括南海争端。阿基诺说:“有关我们的国防合作,我已经向李明博总统表达了菲律宾有兴趣购买国防用品意向,包括军用直升机、舰船、飞机。”他强调,这符合菲律宾升级军事装备的要求。
阿基诺指责中国“侵犯菲律宾在南海的海域”,并表示菲律宾需要获得保卫“菲律宾领土”的能力。
李明博并未就阿基诺的具体要求作出回应,只表示韩国想与菲律宾合作处理海事问题。他说:“我们同意两国将继续合作,按照国际法规、准则、标准,和平处理问题。”
我们认为,韩菲在军事上的合作由来已久,共同对付中国也是他们的战略目标和选项。然而,无论是南韩还是菲律宾,一点都不考虑中国的反映做不到。因为中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对亚太国家和世界具有弹性化的牵引力。
56.越菲在南海问题上孤注一掷,推动与中国的争夺战。
越南、菲律宾的军事动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它们推动与中国的领海和领土争夺战,主要原因是:第一,越菲国内都有极端民族主义的压力,只要有适宜的气候,侵略扩张的野心就会膨胀;第二,有美国重返东南亚、重返南海的诱惑,他们都想挟洋自重、挟美自重;第三,他们都想保住自己在南海的既得利益。越南已侵占我29个岛礁,每年在传统疆界线内有几百吨石油利益;菲律宾侵占我9个岛礁,也在和西方石油公司合作进行油气勘探。
我们认为,越菲在外交和军事上与中国闹得不可开交,动因主要是为了争夺南海丰富的资源,背后的推手是美国。中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坚决不能让步,要适时采取多种手段,对越菲给予严厉制裁。
57.越印开展“南海战略合作”,印度表示加快东进。越印关系可能会因为利益分配矛盾演化为互相倾轧的恶斗,最好的结果是不欢而散,最坏的结果是不共戴天。
越南和印度要合作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消息被国际媒体传得沸沸扬扬。 2011年10月18日 ,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访问印度期间,双方企业签署一份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确定了双方在南海油气资源开发问题上的战略合作框架。
此前,中国已经明确表示了强烈反对的态度。外交部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任何其它国家在中国管辖的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希望有关外国公司不要卷入南海争议。但印度对中国的态度似乎很不屑。印度外交部称,“中国的反对没有法律依据”。在南海问题上,印度俨然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越印南海合作的最大看点,并不是双方的经济诉求,而是背后蕴含着的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对于越南来说,它处理南海问题的策略一直非常清楚,那就是把更多的国家和组织拉进来,以平衡与强邻中国的力量。但仅通过口头呼吁的方式,越南很难让其它国家进来搅局,因为这要承担得罪中国的风险。有鉴于此,这次越南采取了“让利于人”的政策——与印度联合开采南海油气资源,让其心甘情愿地上自己的贼船,把利益捆绑在一起,以期获得印度更多的支持。
这样的伎俩,越南并非第一次使用。2008年7月,中国外交部曾就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与越南的一项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协议严正表明立场,中国反对任何侵犯中国南海主权和管辖权的行为。此后,欧美公司在与越南合作开发南海资源问题上变得更加谨慎。越南的南海国际开发战略一时受挫。
这次越南把印度拉起来,看中的是印度与中国相互竞争的地缘态势。对于印度来说,对中国崛起的防范和担忧早已公开化。加之双方的领土争端并没有出现解决趋势,中印之间一直存在着潜在的冲突点。不久前,印度海军的“艾拉瓦特”号军舰访问越南途中,在南海遇到中国军舰通过无线电喊话,要求其离开“中国海域”。虽然双方都刻意低调处理这一事件,却是双方地缘关系紧张的一个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显然有联合其它国家抗衡中国的冲动。印度与美国之间的合作,这方面的色彩就更浓。这次与越南合作开发南海油气资源,也是在这一背景下的产物。而这也正是越南看重的。2011年8月17日,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会见到访的印度外长克里希纳时表示,越南欢迎印度的“东向战略”。
越印之间的“合作”,无疑会损害与中国的关系。中越之间存在着南海纷争,越南拉外国合作开采南海资源,虽然从道理上说不应该,但从利益上来讲也符合逻辑。而印度搅进来就太不应该了。在欧美公司都因为顾及中国感受不敢轻易和越南合作开发南海资源的今天,印度走这步险棋着实让人费解。印度固然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好处,但由此对中印经贸关系造成的损失要比这大得多。而且此举还会严重损害中印本来就非常欠缺的战略互信。
印度一直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有些担忧和害怕,现在又做出这样刺激中国的事情,利弊得失,显然需要慎重考量。
对于两国的唐突举动,中国表达了强烈反对态度。2011年 9月19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任何国家或公司未经中国政府允许在中国管辖海域从事油气勘探开发活动,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权益,是非法、无效的。
我们认为,以非法、无效来定性越印南海合作,既表明了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严正立场,也意味着越印在南海的所谓合作可能引发新的事端。中国的主权信用经得起考验。任何国家在南海放肆,都是对中国的蔑视和对中国主权的挑战。一旦南海问题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完全丧失,中国只能采取军事手段收回南海主权。
58.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有四大战略。亚太国家用美国武器装备自己,并借助美国的武力平衡中国,是不明智的选择。
从中国、越南、菲律宾同时对南海一些岛屿宣称主权开始,到近几年南海海面不断增多的军事演习,南海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有四大战略:
一是避免同中国进行双边谈判。中国政府一直坚持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南海争端,但是东南亚国家应该尽力避免谈判。鉴于中国强大的经济影响力,谈判将明显对中国有利。而且谈判将局限于南海的资源开发问题上,主权问题中国不会妥协。但是无可置疑,和平谈判是减缓局势紧张的有效方法。
二是东盟联合一致对外。如果东盟国家能够团结一致抵制中国,那么中国在南海的影响力将大大缩水。但是东盟各国利益不一,而且10个成员国内只有4个同中国有领土纠纷,缅甸、老挝甚至印尼都比较亲近中国,因此依靠东盟整体力量对付中国的策略虽然美好却难以实现。
三是借助美国势力对抗中国。美国在太平洋地区保持着超量的军力,第七舰队正密切监视着南海局势的发展。而且美国一改曾经保持中立的态度,宣称“在南海有重要利益”,并同越南、菲律宾举行了多次联合演习。美国的帮助使东南亚国家“挺直腰板”。
四是促使南海问题国际化。越南正在努力践行这一策略,通过招标外国公司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办法,拉引印度、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的企业进入这一地区,使南海利益国际化、复杂化,让中国更加难办。
目前,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似乎搞起了小型“军备竞赛”。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亚太地区目前是美国武器的第一大客户源。在2010年美国武器的出口中,亚太地区占39%。在美国三大军事出口国当中,亚太占据其二——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对东盟地区的武器出口是增长最快的,它已将东南亚视为主要的武器销售扩展区。
在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是进口美国武器最多的国家,占10%;其次是马来西亚。
印尼最近计划耗资数亿美元购买战斗机和运输机。美国表示为提升印尼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给予援助款157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
菲律宾也加快了购买美国军舰的步伐,2011年8月,菲以1038万美元购买了美国一艘二手“汉密尔顿”级巡逻舰部署在南海,军方紧接着宣布将在2012年购买第二艘以提升海军巡逻能力。
近年来东南亚军费开支不断增加。越南2010年军费开支比2005年增长172.8%,印尼增长106%,泰国增长96.7%。
我们认为,亚太地区的一些小国争抢购买武器,导致该地区火药味实足。目前,最容易发生战争的地方除了中东就是亚太。只不过目前大国权力制衡,降低了冲突爆发的燃点度。随着未来几年内地缘格局的日益复杂化,美国向东盟国家出售武器还会大幅增加。在美国的插手下,环南海地区变得不再拥有安全感;而一些争强好胜的国家用美国武器装备起来后,使这一地区的军事爆发力更加突出。
59.一些亚太国家在南海问题上背信弃义 ,严重违反国际法,不得人心,最终只有一个结果:失败。
中国对南海岛礁的主权,对南海海域的历史性权益,曾经得到世界广泛的承认或默认。越南在1956年曾经在外交场合通过外交部副部长和亚洲司司长公开表示:根据越方掌握的资料,西沙、南沙的主权在宋代就已经是中国的领土了。1958年,越南总理范文同正式给中国总理周恩来发来一封外交函电表示,西沙、南沙的主权历来属于中国,越南没有异议。后来越南背离了自己的立场,从1975年之后,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有了180度的转弯。这种行为在国际法上叫做背信弃义。国际法专门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叫做禁止反言的原则,原意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对一个外交事件做出了正式承诺,以后又违反这个承诺,这是一种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苏联、东欧各国、日本、越南、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法国等都公开承认西沙、南沙的主权属于中国,我们从这些国家发行的地图、书籍、教科书、地理资料等方面都可以找到充分的佐证。南海之所以产生问题,就是由于在20世纪60年代末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资源,从70年代开始,很多国家的眼睛盯上了南海。
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最主要的幕后挑唆者就是美国,这些问题都与“遏制中国”这个美国的最大战略利益具有相关性。对此,美国的立场毫无悬念,清晰可见。
中国应当怎么办?我们虽然希望和平解决争端,但是,周边这些国家正因为他们看准了中国的态度,以为中国软弱就变本加厉地鼓噪、活动,一刻不停地挖空心思联手对付中国。而且这种气焰愈来愈猖獗。
为什么日本对于俄罗斯只能忍气吞声?就是因为俄罗斯一贯的强硬、一贯的咄咄逼人的武力威胁,使日本这个欺软怕硬的国家无可奈何。
根据中国现在的国力和军力,对于这些国家是有足够的威慑作用的。但是,为什么周边国家敢于挑衅中国?他们以为有美国给他们当后台、给他们撑腰,就可以为所欲为,但是,中国和美国之间有着一些共同的利益,美国也不会不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我们相信,如果中国采取适当的强硬立场,美国未必愿意去为他们与中国武力相向。
虽然中国也派出一些飞机、舰船出巡、侦查,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看到,捍卫中国主权、保卫中华大业,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最大愿望。民意就是国家意志,广大民众就是国家最坚强的后盾。
我们认为,在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上,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就要让周边一些侵犯我主权的国家感到痛。不痛不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当然出手并不等于直接使用武力,因为还有许多的手段,比如经济手段、外交手段等。美国不是经常采用经济手段吗?对与我为敌的国家采取制裁之类的办法也未尝不可。
(十三)在南海问题上,俄罗斯或保持中立,但仍会向越南出售先进武器。欧盟愿意充当调解人,协助有关国家解决南海问题。
60.俄罗斯在南海问题上或保持中立。
南海问题的发生与苏联有密切的关系。1975年越南统一以后,黎笋集团在访苏的时候与苏联作了个交易,苏联支持越南的“大印支”称霸计划,作为交换条件,越南在中苏争端中明确站在苏联一方,挑战中国。1975年越南开始大规模地侵占中国的南沙岛礁,就是这个战略交换的一个结果。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南海问题并没有作过明确的表态,俄罗斯在金兰湾仍有港口的使用权,同时有可能恢复在金兰湾的军事基地。但碍于中俄之间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俄罗斯在南海问题上可能持中立的立场,但是这并不妨碍它向越南及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出售先进武器。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61.欧盟表示愿意扮演“协调人”的角色,协助菲律宾解决南海问题。
2011年11月25日 ,菲律宾媒体报道,尽管欧洲地理距离遥远,但南海牵扯到欧盟的“重要利益”。欧洲对外行动机构东南亚分部副主管菲利普·阿默斯福特表示,欧盟不希望看到南海问题升级,愿意扮演“协调人”的角色,“协助”菲律宾解决南海问题。
《菲律宾星报》报道称,11月23日在欧盟总部举行的新闻吹风会上,阿默斯福特谈及“欧盟—东南亚问题”,称欧盟欢迎来自东盟关于解决南海问题的任何帮助请求。“随着战略格局的发展,欧盟可以成为重要的平衡力量。”他说,“欧盟愿意扮演协调人的角色。这对于欧盟来说,是个挑战。但我们愿意考虑承担这个角色。我们真心地希望南海问题不要再升级了。”
阿默斯福特还补充说,欧盟认为主权问题应当依照国际法,通过和平与合作的方式予以解决。
旨在促进欧洲与亚洲关系发展的智库机构“欧盟—亚洲中心”主任弗雷泽·卡梅伦也表示,对于处理主权分配问题、解决让人头痛的纠纷,欧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对相关国家和整个东盟,都是有好处的”。他同时强调:“欧盟不是要来教导亚洲的。”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一贯而明确: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海问题应由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无关国家插手,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扩大化。
(十四)中国认为南海问题不应该影响东盟内部的团结。中国不是一个不结盟国家,不会轻言放弃“结盟政策”。中国有能力防范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前沿部署。中国的强大已经对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军力部署产生挤压效应。中国不会在南海问题上妥协。
东盟是亚太地区最主要的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力量,不应该因为南海争议削弱它的存在。现阶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不结盟国家,但不会轻言放弃“结盟政策”。中国的不结盟外交和军事行为,对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完全可以防范美国针对中国的军力存在,瓦解来自各方面、各层次、各时期的威胁。
62.南海问题不应该影响东盟内部的团结。
2011年12月12日 ,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慈国巍少将指出,当前南海地区还存在一些争议,但这并不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问题。中方认为,有关问题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解决,不应该让外部势力以任何借口介入南海争议,不应该使该问题影响中国与东盟的团结合作,更不应该使该问题影响东盟自身的团结。“这是我们的原则和立场。”
第二届“中国—东盟防务与安全对话”12月12日在中国军事科学院开幕,主题是“中国与东盟:安全、互信与合作”。来自中国、东盟10国的防务官员、研究人员和东盟秘书处官员共3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与东盟国家同处世界的东方,有着相似的历史经历,面临着相似的发展任务,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立场和看法。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和东盟都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和全球的视野来看待双边关系。中国一贯主张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积极倡导“平等、互信、协作、共赢”的新安全观,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愿与东盟一道共同推动地区防务与安全机制的建设,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
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关系新的历史进程。经过20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中国与东盟已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慈国巍表示:“我们坚信,我们的友好合作符合各自的利益,有利于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63.中国向来不是不结盟国家,不会放弃“结盟政策”。
中国从来不是个不结盟国家。在冷战时期,我们和苏联就曾经是结盟状态。苏联解体后,我们现在仍然承担着重要的国际义务,所以中国从来没有参加过不结盟国家集团,也不会放弃“结盟政策”。
到目前为止,中国为什么不与其他国家结成军事同盟?从国家关系来看,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利益的博弈。在冷战结束后,我们更不能以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好恶来考虑外交政策、军事政策和国防政策。现在,对我们挑战最严重的有一些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有一些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有些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所以和哪个国家结成军事同盟,对中国都没有必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毗邻。”我们认为,中华民族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要与世界上平等待我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友好相处,结成最广泛的正义力量统一战线。结盟还是不结盟,需要中国根据地区格局和世界局势的变化做出决断。这就需要我们在外交政策、军事政策和国防政策等方面强化灵活性、适时性和系统性。
64.中国用非传统手段打造海军,既推进现代化,又塑造国家形象。
2011年12月7日 ,西班牙“欧亚评论”网发表文章指出,近年来,为了使国际社会相信中国对“和平发展”的诚意,北京可谓煞费苦心。例如,9月中国专门发布有关“和平发展”白皮书,这是中国主动作出的战略选择,北京希望世界相信中国的认真态度。
那么,中国海军如何融入这一切?
由于海军具有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及活动范围广的特点,因而特别适合作为国家外交政策的执行工具。历史上不乏先例,如英美就曾借助本国海军推进各自的政治目标。解放军海军可能也会充当类似角色,促进中国的大国地位。
按照海军传统定位,它可成为高压外交的手段。如今此类场合已很少,但海军拥有许多机会参加非传统活动,一方面为军力提升和装备现代化提供正当借口,另一方面帮助塑造友善国家形象。
中国强调军队参与非传统行动的重要性,这为解放军(尤其是海军)现代化找到一个近乎无懈可击的理由。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首次阐明,中国如今视“非战争军事行动”为部署军队的重要形式。自2008年12月以来,解放军海军不间断地在亚丁湾进行反海盗巡逻,这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最显著例子。
2010年8月,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远赴印度洋,造访吉布提、肯尼亚、塞舌尔和孟加拉等国港口,为当地民众免费提供诊治服务。比起白皮书宣言及其他各种声明,这类活动的效果显然更好,既传播了中国“和平发展”的信息,又为中国的国际形象加分不少。
中国已经认识到通过海军展示友善从而提高国际形象的巨大好处。2011年9月,“和平方舟”再度远航古巴、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拉美国家。中国军方强调,这对展现与拉美的友好关系及解放军和平、文明之师的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认为,中国海军通过非传统方式打造军力,投入巨大的国力、资源和国际关系资本对北京具有长久益处,解放军海军也可在多国行动环境下得到锻炼,获得可利用的储备经验。中国海军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双赢方案——既可推进军事现代化,又塑造国家的友善形象。
65.中国正在实施将美国挤出太平洋的策略,近半冲绳美军撤向关岛凸显中国军力挤压效应。
最近,中国海军舰艇编队6艘舰艇却穿越冲绳和宫古间的公海水道。然后军舰直接沿着前往中国与日本有争议的钓鱼岛方向航行。
中国正式宣布此次演练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商船海上航行自由和维护相关国际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将中国海军2011年11月下旬举行的演习称之为年度正常训练,并不针对任何国家。但俄罗斯军事分析家对中国外交部的这一说法有不同的解读。
莫斯科战略评估和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赫拉姆奇欣表示:“我并不认为,这次演练完全是日常训练。因为这次出动了很强的力量。”
在冲绳有美军嘉手纳空军基地,它是美国影响北太平洋的前哨。近年来,日本多次要求美军将这一基地搬迁到关岛,但随着中国海军不断加强在东海的活动,日本逐步降低这一要求的声调。赫拉姆奇欣表示,近期美国自己却要离开冲绳。他说:“中国正在逐渐实施将美国挤出太平洋的方针,即使不能从整个太平洋,最低也要从北太平洋挤走。中国军事学说的最终目标就是限制美国舰队在太平洋地区被称为第三岛链的影响力。”
遏制中国的第一岛链包括日本诸岛。赫拉姆奇欣认为,美国的这一岛链无法遏制中国。由于预算削减,美国已无力加强在太平洋方向上的集群力量,准备让日本与中国一对一地对抗。但美国却开始逐步加强在南太平洋的力量,决定在澳大利亚部署2500名军人。此举引起中国的愤怒。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表示,白宫有关加强在亚太地区活动的想法威胁到中美间的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已经由于台湾问题和美国在靠近中国边境地区的积极活动而恶化。
中国并不隐瞒自己在太平洋南部和赤道附近所拥有的利益。除钓鱼岛外,中国还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为了确保对这些岛屿的主权,中国积极实现海军现代化。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军事机构是准备同时“打两个半战争”的,即在欧洲和亚洲打两场大仗,在另外一个地方打一场小仗。如今阿、伊两场小仗已经使它力不从心。美国已经不能面对由双方兵力厮杀的传统战场,也担负不起大规模高科技战争的巨大消耗,这形成了美国军事力量的主要缺陷——打小规模的高科技战争还行,但没有在大规模战争中获得决定性胜利的把握。也就是说,美国没有和中国开战的资本。
2010年11月,美中经济安全评估委员会向国会提交的报告认为,如果中国发动攻击,美国部署在日本三泽、横田和嘉手纳以及韩国乌山和群山的空军基地将被摧毁。2011年美国决定把冲绳驻军的近一半撤向关岛,说明中国军事能力的挤压效应已经发生作用。这大大降低了中美在东亚直接发生军事对抗的可能性。
美国近期一系列看似气势汹汹的动作,更多是出于对自身影响力衰退的深层忧虑。和欧美的衰败景象不同,亚洲从金融危机中迅速获得恢复,继续保持着蓬勃发展势头。如果美国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减弱,那美国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也将随之丧失。美国高声宣告21世纪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是做给亚洲盟友和美国公众看的,对中国的发展和军事地位不会产生实质影响。
美国在亚太地区对中国保持军事优势有很大的地理困难,指望完全依靠美国的力量保持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根本不现实,所以需要拉拢更多的亚太国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增加亚太国家对美国的信心和对“中国威胁”的心理效应。2010年以来,美国的军事行为一直有诱导中国犯错的图谋,中国的反应稍有不慎就会在无意中迎合美国对“中国威胁”的塑造。
英国从20世纪初开始衰落,至今仍然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中美之间军事能力相对的升降对比并不能说明美国已经不行了,现在及今后二三十年内美国的军力仍然不可小觑。美国历史已经终结,然而在持续衰落的过程中,美国还会维持10—20年的强势,而不会立即垮塌。
我们认为,美国高调“重返亚太”,令中国公众的担忧也随之强烈起来。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应有足够自信,无需做出过度反应。因为当前亚太地区愈演愈烈的军事动向,不是美国的再次兴起,而是美国在衰落过程中维护颜面的一种努力。争先恐后地扩军,也不是相关国家发展的正确轨道和优选模式。尽管我们对美国及其追随者的拙劣表演应该笑看而无需怒视,但不能麻痹大意,已经发生的一切可能是战争的前期步骤。如果我们对此轻视,就是军事幼稚病。任何轻敌的态度都会带来危害。
66.南海是中国的领海,神圣不可侵犯。中国不会在南海问题上妥协。
一位马来西亚官员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必须尽快双边解决南海问题,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进来,使问题复杂化。中国应该在南海的声索面积上有所妥协,尽快解决问题。
很多学者谈到对美国试图插手南海的看法。马来西亚海事分析师纳泽瑞·哈利德说:“在东盟国家中,有些国家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存在很有必要,可以平衡中国的国力增长。有些国家则认为,东盟应发挥在区域安全架构中的核心作用,也就是以东盟为核心。美中两国对东盟国家都很重要,不要让我们二选一。”
澳大利亚国家海洋资源与保安中心研究员山姆·巴特曼认为,现在亚洲国家有这样一个印象:美国允许美中在台湾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矛盾波及东南亚。南海已成为美中竞赛新的“危险场所”。印度也应该在南海的海军部署上有所克制。
“天有不测风云。”我们认为,南海是中国的领海,南海的一滴水、一粒沙和一条鱼都是中国的,在中国领海和领土的相关性方面只能增强,不会削减。中国适时收回南海被侵占的岛屿及周边海域,事关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南海问题久拖不决,对居心叵测的国家的牵引力会越来越大,对中国崛起的掣肘力也会越来越大。南海问题迟早都是要解决的,但早解决比晚解决好,越早越主动。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联系短信:14747373659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