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承认上千万吨垃圾运往亚洲中印等是受害国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4月5日报道】题:回收利用大骗局:你细心分类的1200万吨垃圾是如何倾倒到国外的填埋场的(记者史蒂夫·遭蒂)各家各户为了回收利用而辛苦分类的上千万吨家庭垃圾正被倾倒到国外。白厅已承认,来自可回收废物箱的垃圾正被运往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中大部分最终进了填埋场。
在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公布的文件中,大臣们承认,在很大程度上,每年运往国外的1200万吨“绿色”垃圾的命运是不受他们控制的。
随着各地的政务委员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承包商来处理强制回收利用方案产生的成堆垃圾,将垃圾运往国外--主要是亚洲--的产业规模在过去10年中翻了一番。
法律规定,这些垃圾一旦运往国外必须回收利用--但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现在承认,在某些国家,这些垃圾只是埋掉了事。
环境大臣欧文·佩特森领导的该部说,该部打算加强对港口的检查,以抑制非法运输绿色垃圾的活动。
英国政府总是强调说,家庭垃圾得到了细致的回收利用--但本报今年早些时候揭露,大量家庭垃圾被回收站认定是没有用的,被送到填埋场。现在环境局证实,运往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垃圾也没有被回收利用,而是被填埋了。
除家庭垃圾外,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承认,倾倒到国外的其他垃圾还包括运往中国的旧轮胎和最终运到了西非的废弃电视和电脑。
环境局已要求各地政务委员会提高回收程序的质量,并核查承包商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环境局告诉地方当局:“在英国和欧盟,越来越多收集来供回收利用的垃圾被运往国外处理。收集来的大部分家庭垃圾……最终被出口了。”
家庭垃圾被倾倒在发展中国家的消息是在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2月份承认回收利用的说法有夸大成分后传出的。官方数字说,收集来的家庭垃圾有43%得到了回收利用--但该部说,事实上,垃圾处理厂拒绝接受大部分可回收材料,这些材料往往最终进了填埋场。
中国:当“世界工厂”变身“世界垃圾场”
2012年11月28日 10:16:32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对于中国人来说,“洋垃圾”一词不陌生,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联滘村就曾因“洋垃圾村”而闻名中外。显然,这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每年向全球输出“新鲜”物资的同时,却在接收着这些国家“寄回”的垃圾。
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有不法分子将加工后的“洋垃圾”服装卖给国人。
当然,我们知道“垃圾不等于废物”,有些垃圾经过处理,能够促进资源的再利用,创造再一次的价值,于环境保护是有利的。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刘强在一篇文章中称,大量使用再生资源作为工业原料,可替代部分矿产资源,比如使用废钢铁和废有色金属,可节省大量成品矿石,使用废塑料可节省大量石油。
我们这里所指的是有害的“洋垃圾”,不单会伤害国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可能是不可逆的危害。国际条约《巴塞尔公约》也曾明确规定,禁止发达国家以最终处置为目的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有毒废弃物,我国早在1991年就加入该公约,并开展了一系列打击走私洋垃圾的行动,但总是难以根治。
危害深重的“洋垃圾”难以遏制主要还是“利”字作祟。“洋垃圾”有利可图,使得一些人不惜以牺牲环境和他人健康为代价而牟利。据经济参考报2012年6月1日报道,在江苏省张家港港区码头,30个集装箱货柜将带着“肚子”里的数千吨生活垃圾回到出发地荷兰,这只是南京海关查获的特大固体废物走私案中的一部分走私货物。随着系列案件的查办,一条从荷兰到台湾再到大陆的“洋垃圾”跨境走私“黑色链条”被摧毁,“洋垃圾”跨境走私的幕后推手也浮出水面——高达数十倍的疯狂暴利。
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将“洋垃圾”转卖到发展中国家以转嫁其对本国的危害,当然也能从中大赚一笔。而国内的监管不足,惩处乏力更让“洋垃圾”有了在中国生存的土壤。
日前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概念,意味着我国已将环境保护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不久前,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由于被中国拒绝,几百吨生活垃圾正在被运往它们的老家——英国”。中国正在向“洋垃圾”说:不!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