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裁是普京的凝固剂
3月18日克里米亚公投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公开表示,如果俄罗斯接纳克里米亚,西方一定会让俄罗斯为此付出代价。而全世界恐怕都没有人怀疑过,西方在这一点上一定会说话算话,毕竟“制裁”文化已经深深渗入了冷战后西方的国际交往观中。
目前为止西方对俄的制裁中,政治影响上最大的是将俄罗斯从G8集团里除名。不过普京等俄罗斯官员,一直都用“不想来索契(原定今年G8峰会地),就不用来了”的轻蔑态度,对待西方抵制G8高峰会议和开除成员资格的威胁。很多分析也认为G8机制早就已经清谈化,加上俄罗斯在其中一直被边缘化,所以如今被除名,实际影响也很小。
但在今年这个时刻被除名,对于俄罗斯和普京而言确实不算是个好时机。为了迎接原计划定于今年6月首次在俄召开的G8高峰会议,当然也为了举办冬奥会,普京几年来一直亲自关注,集中俄罗斯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建设索契,并在国内国际上极力宣传,意在打造一张“新俄罗斯”名片。原本成功的机会不小,可现在俱付流水。
而且俄罗斯真的对被逐出G8,被西方再度全面孤立毫不在意吗?经过二十余年的模仿和摸索,俄罗斯社会的精英和中产阶层,大多已经习惯了与西方相近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如果有可能,包括普京在内,大多数俄国人都是愿意与西方相处合作的。
但正如俄罗斯《导报》总结的,在经历十几年被西方不断欺骗和背叛之后,普京和俄罗斯主流社会都已对与西方真正和解、融合失去了信心,去年末今年初乌克兰事变的刺激,只是烧断了最后的保险丝。至少在目前阶段,西方的政治制裁只会促使俄罗斯内部更加团结在普京周围,与他们感觉的“反俄罗斯阴谋”相抗争。这种情绪从俄罗斯国会下院杜马以极其罕见的全票(无缺席无反对无弃权)通过决议,要求西方国家将所有杜马议员全部列入制裁名单之中,就反映的相当充分。
俄罗斯被G8除名
经济制裁,找到合适的不容易
与政治孤立相比,经济制裁一贯是西方更强有力的武器。但目前为止,西方在经济制裁的动作上,反而显得更加谨慎。除了限制十多名俄国官员和商人在西方旅行和投资之外,份量最重的正式措施就是将“俄罗斯”银行(Rossiya Bank)也列入了黑名单。这确实会给这家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能力造成极为严重的阻碍,但其实“Rossiya”银行在俄国也只是中等规模,对于俄罗斯经济整体而言无关大碍。普京甚至还有心情嘲讽性的宣布,自己将专门在它那儿开设一个私人账户,以示支持。
对这样小心谨慎,一般认为是因为在短期内,西方想要找到既能刺痛俄罗斯,同时又不会玩过火,或者连带伤到自己的经济制裁手段并不太容易。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众所周知的。
在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结构急剧倒退,已经完全变为出口以初级资源为主,进口以制成品为主。2013年俄罗斯对独联体以外国家的出口(占俄全部对外出口额的86%)中,仅燃料和能源商品就占了74.5%,再创历史新高,比较确定归入工业制成品的化工类和机械及设备类,则分别只占出口的5.1%和3.6%。而从非独联体国家的进口中,仅机械设备类产品的比重就超过了50%。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这无疑表明俄罗斯实际已经从工业化国家倒退回发展中经济体了。
但在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兴国家经济大崛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末以来,全球初级资源,尤其是能源类商品就一直处于总体上的卖方市场,而绝大多数工业制成品却随时都供应充分,使得俄罗斯的新经济结构反倒能比较有效地抵抗西方制裁的压力。这与上世纪80-90年代的状况完全不同,当年美国只与沙特达成了秘密协议,就能联手把全球油价多年压低至近于崩盘,从而对急于依靠出售油气换取外汇的前苏联完成了釜底抽薪。而现在,反倒是俄国政府和企业有时会放风威胁,“要把石油和天然气都转卖给中国人”。
温水煮青蛙更可怕?
但并不是说俄罗斯现今真的对西方无所顾忌。虽然俄罗斯经历了几年较快的恢复性增长,于本世纪初重回了世界GDP前十之列。但至今也不过以约2.2万亿美元的规模排在世界第八,不仅与西方整体差距极其巨大,更没有了前苏联那种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如果西方与俄罗斯现下的紧张关系长期化,甚至再冷战化,俄罗斯仅凭自身与欧美抗衡将是相当吃力的。
确实,如大多数分析者指出的,在短期内西方的经济制裁对俄罗斯不会有多大效果。但是长期来看就不一样了。西方有很多手段,可以慢慢削弱俄罗斯经济,从而也慢慢动摇普京在国内的地位。甚至不一定需要完全靠欧美政府出面宣布制裁措施。例如世界上最主要的信用卡发行商维萨和万事达,21日突然宣布中止向俄罗斯银行(Rossiya Bank)和另外三家俄国相关银行Sobin bank、Invest Capital Bank和SMP Bank提供服务,又在两天后恢复业务。后三家银行甚至并没有被列入欧美的制裁名单,但维萨和万事达的驱逐令还是让它们的竞争力受到了重创。事实上如果不是这几年中国银联的异军突起,它们连试图挽回业务的机会都没有了。
还有智囊献策,俄国对外投资高度集中于荷兰、塞浦路斯和开曼群岛,又多通过伦敦金融市场予以管理和再投资,只要西方针对这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重点监控,就能有效掌握甚至掐断俄国精英阶级的海外财富流动渠道,从而给予普京的主要支持基础以沉重打击。去年塞浦路斯金融危机时,俄罗斯储户损失据称高达上百亿美元,其实就可以视为一次情况类似的预演,而俄罗斯政府对这些手段将毫无办法。
同时在近期,美国逐步退出QE的全球影响恰好也正在浮现。大部分新兴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开始感到美国抽紧银根后,资金外流给市场造成的影响。俄罗斯本就是资本外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13年外流的资本至少有700亿美元以上,自然就更雪上加霜。据汇丰银行“测算”,俄罗斯今年外流的资本更可能会达到1300亿美元之巨!为了稳定金融市场,俄罗斯央行在3月3日将基准利率从5.5%大幅提高至7%,但这又不可避免的可能挫伤实体经济的发展。
自2月末以来,俄国股市最深时下跌超过了20%,卢布在之前已经大幅贬值的基础位上继续下探,在俄央行三次入场大规模干预后,仍一再创下历史新低,已经接近原来预期年末才会达到36/37:1一线。虽然这些指标并不能证明俄经济已经陷入窘境,但也绝不是好迹象。对于普京来说,在克里米亚回归的欢庆过后,如果经济发展长期低弥,还是会严重影响到他在民众的威望和受欢迎程度。
克里米亚入俄,普京的担子更重了
普京的赎买“可持续”吗?
而与此同时,在收回克里米亚后,为了进一步稳固克里米亚大多数居民对俄罗斯的忠诚,可能还为了给乌克兰,尤其是俄语人口众多的乌东部、东南部地区树立一个榜样。普京宣布给入俄后的克里米亚居民立即大幅提高工资和退休金,并许诺进行大量的基建投资改善环境。据专家初步估算,今后俄罗斯每年拨给克里米亚的各种补贴将达50亿美元之巨。
以这种补贴力度和俄经济总量及财政收入相比较,俄罗斯还能多负担得起克里米亚200多万人口,但绝对负担不起乌克兰全部4000多万人口的包袱,甚至仅仅东乌也负担不起。所以这里可以预测一下,普京应该不会支持东乌俄语地区完全脱离乌克兰独立,或是也直接加入俄罗斯。而是更可能希望见到这些地区获得更大的自治权利,将乌克兰改造成联邦或者邦联结构。
但无论是要吸引东乌民众,还是彻底稳定住克里米亚的人心,需要巨大的额外开支总是一定的。这些钱自然都只能从俄罗斯的国库里出,而俄国财政收入一半以上直接依赖于油气出口。但随着国际油价近两年进入稳定期,俄经济增长速度也明显放慢,2013年仅不到2%。显然,原有发展模式的潜力已接近极限,必须向消费和投资拉动型经济模式转变。可一旦与欧美陷入长期对峙,则大量资源将被迫转移至安全领域。同时俄国企业进入和开拓西方市场,或是吸引外国资金开发俄罗斯资源,也都会受到更多的阻力。
例如在经济上具有相当吸引力,但由于国际政治的复杂因素干扰,在2012年12月才开工的俄欧“南溪”天然气管道,原定于2018年完成的第三、四期工程现在就又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很可能直接告吹。
美国甚至有人提出计划,要开放天然气出口,用北美廉价的天然气直接去冲击俄国最大的一笔财源——欧盟国家逾四分之一天然气的供应者。虽然这目前只是一个很粗略的构想,但一旦真的付诸实施,对俄罗斯来说,其威胁甚至比美国的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更大。
唯有中国能撑住普京?
人们注意到,普京在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条约的签字仪式上进行的演讲中,特别“感谢”了中国对俄罗斯的理解;又单独在欧洲国家中挑出德国,呼吁其能理解俄罗斯的行动。这种特别待遇,正是由于俄罗斯精英层也判断出,未来面对西方可能的经济制裁和打压,俄国现行体制是否能保持长期稳定,很可能就将主要取决于这两个国家对其的态度。
中德分处俄罗斯东西两端,以国别论,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两个贸易伙伴。同时中德也都是地区乃至世界的主要大国之一,具有强大的地区和国际影响力。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德国不积极不配合,欧盟就发动不了对俄罗斯的深度制裁。而没有欧盟,美国对俄国的制裁也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
而即使西方国家完全联合起来(也就是德国也公开倒向反俄阵营),对俄罗斯发动苛刻的全面经济制裁。但只要中国不愿意配合,那制裁的效果还是会非常有限。做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而且还在以高速成长的巨型经济体,中国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完全有能力买下绝大多数俄罗斯的资源类商品,同时向俄罗斯出售它所需要的几乎一切工业设备和消费品。中国甚至有能力单独为俄国提供充足的开发贷款,把作为西方最大王牌的国际金融霸权化解于无形。
当然,作为现实主义政治大师的普京,不会指望几句空洞的感谢就能让中国为其慷慨解囊,更不用说不惜和西方形成相当的对立。作为现实主义者的最大优点,就是擅于理解国与国之间最好最强的纽带就是共同的利益。从这种角度来说,在未来不应很久的时间内,我们就应该能够观察到,中俄战略伙伴关系间的互动与互需,将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自然,中国绝不能在此际让俄罗斯感到是在“趁火打劫”,事实上那样做对中国自身也没有任何好处。但是显然不难理解,在近期一段时间内,正是实实在在的推进一批中俄间早就有了意向和初步规划,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真正落实的重大合作项目的大好时机。天予之机,不可不取。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