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严海波:美国金融危机转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严海波 · 2014-07-13 ·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美国金融危机本质因不劳而获的发展方式,需要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转嫁危机。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发展的梳理,结合国际货币体系下的权力和利益关系状况,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转嫁的过程和机理,并进一步揭示出世界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是金融危机转移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最后,总结了美国金融危机及其转嫁的本质和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金融危机 转嫁 通货膨胀 政治经济学

  简介:严海波,中共中央编译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发展

  金融史将会记住2007年。这年2月,美国爆发了次级贷款违约剧烈增加、信用紧缩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当月,超过25个次级贷款商宣布大面积损失,次级贷款业崩溃,美国股市发生剧烈下跌。

  美国金融危机是一个风险积累和爆发的过程。2001年“9·11”事件后,美联储为了应对“互联网泡沫”破裂可能引发的经济衰退,连续降息至1%。在低利率的刺激下,美国货币供应量增加,房地产市场一派繁荣景象,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随之迅速发展,房屋价格泡沫和房屋信用泡沫渐渐变大。按揭贷款公司、投资银行、各类基金、信用评级公司、信用保险公司等一系列金融机构存在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为了欺诈性的谋利需要,向许多低收入或者没有偿还能力的人群发放按揭贷款,并以按揭抵押债券(MBS,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资产支持证券(ABS, Asseted-Backed Security)、债务抵押凭证(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信用违约掉期(CDS, Credit Default Swap)形式包装转移风险,同时也膨胀了金融市场。由于担心泡沫扩大,美联储从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连续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从1.00%提高至5.25%(见图1)。升息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房屋市场开始大幅降温,房屋价格持续下降。受此影响,抵押资产价值缩水,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都无法按期偿还借款,债务违约开始出现并上升。2006年6月至2007年9月一年多的时间里,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的高位(见图1)。在此期间,次级贷款违约剧烈增加。次级房屋信贷产品的价格大跌,直接导致许多金融机构出现财务危机,甚至面临破产。由于美国债务泡沫积重难返,危机还在发展之中。

  图1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走势(2001—2008)

  数据来源:美联储。

  本文称这次危机为美国金融危机,而不是媒体所称的次贷危机,原因在于,美国这次发生的危机及其后来的表现符合金融危机的定义和特征。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并且信用紧缩随之而来。① 首先,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一些重量级的金融企业,例如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花旗集团、美林集团、国家金融服务公司、贝尔斯登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雷曼兄弟公司以及英国北岩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陷入困境、倒闭或者被接管。其次,美元贬值严重。为缓解金融危机及信用紧缩所带来的各种经济问题、稳定金融市场,美联储先后大幅降低了联邦基金利率,美元加速贬值。美元指数由2007年2月份的85下滑到2008年6月份的72。② 再次,美国股票指数快速下降,纽交所综合指数从2007年10月的10387点下降到2008年7月的8157点(见图2)。根据新近数据判断,以上各种指标下降的趋势还没有停止的迹象。

  图2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周K线图

  资料来源:股票图表网,http://stockcharts. com/h-sc/ui。

  美国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衰退甚至经济危机的迹象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的发展必然影响到实体经济。从经济基本面看,美国经济受到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逐步放缓,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07年的GDP增长率只有2%,2008年预计只有0.9%;③ 美国失业率开始增加,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07年3月到2008年6月,美国失业率由4.4%上升到5.5%;美国消费物价指数也呈上扬态势。此外,随着美国住房市场持续低迷,各种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房屋还在增加,加上信贷紧缩,美国房屋抵押贷款机构面临严重资金短缺,尤其是一些以资产和信用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渐渐开始出现违约数据,新一轮金融危机即将来临。据报道,2008年7月10日,美国两大房屋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Fannie Mac)、房地美(Freddie Mac)出现巨额亏损,其股票分别急剧下跌17.7%和10%,达到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美国一些垃圾债券和信用违约掉期(CDS)即将出现问题,2001年这个信用衍生品只有1万亿美元,2008年就达到62万亿美元规模。④ 如果加上以原油、粮食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为表现的全球性通货膨胀问题,世界经济正面临多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二、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下的游戏:一个政治经济学考察

  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转嫁,必须清楚认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的美国货币金融政策的实质。首先,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二战之后,1944年6月,美国邀请二战时的盟国出席起草世界银行和货币基金组织协议条款的会议,经过复杂的外交和实力的争夺,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有: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美联储保证美元按照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协定成员国对美元的信心。在这个体系下,一方面,美国得到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和战后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为美国操控世界货币体系的工具,美元也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另一方面,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实行相对固定的汇率,美国无法随意大规模增发货币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掠夺,协定成员国对美元抱有信心。恰恰因为后者,战后世界经济保持了“黄金20年”的增长,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的浮动汇率却给世界带来频繁发生的经济金融危机。

  其次,美国巨大的债务和赖账行为最终埋葬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也让世界为之付出代价。经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政府积累了巨大的政府赤字。为了弥补政府赤字转嫁债务,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发行不断增加,全世界的美元储备也不断扩大。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外国政府看到美元扩大发行的趋势之后,纷纷用手中的美元兑换黄金。1971年8月,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1971年12月,西方十国达成确立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史密森协定》:美元对黄金贬值7.89%,美元对其他货币平均贬值10%,其他欧美主要货币升值。1973年,新一轮美元危机爆发后,美元对黄金再次贬值,协定各国先后放弃该协定,采用浮动汇率制,引发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的会议上达成了国际货币制度的《牙买加协定》。协定规定:确认浮动汇率制,成员国自行选择汇率制度,取消黄金官价,黄金非货币化。《牙买加协定》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的事实补充了一个法律手续。从此以后,美国一边通过大量发行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一边又继续增加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令世界不断为之付出代价。

  第三,美国找到了一个让世界受损、自身受益的游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预算赤字上升,国债发行量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国际收支持续出现日益严重的贸易赤字,美国通过维持国际收支逆差为其国内预算赤字融资。从长期趋势看,美国公共债务所谓大规模增加是在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在80年代中后期之后增长尤其迅速(见图3)。美国在全世界购买产品和服务,世界其余国家提供产品和服务并接收美元;外国央行购买由于贸易顺差、接受投资和借取美国债务进入本国的美元,同时按照一定的汇率付出本国货币,即本国货币被迫发行;各国央行将收集到的美元重新投放到美国金融市场,购买美国国库券、企业债券、少量公司股票以及其他债务工具,为美国债务融资。

  图3 美国公共债务趋势与占GDP比例

  数据来源:美国财政部。

  外国资金是美国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美国大量国库券的买主就是外国资金。据美国财政部统计,2006年底,公众持有的联邦债务中,有44%由外国人持有;外国人持有的联邦债务中,有66%由外国央行持有,其中47%为日本和中国持有。从2002年到目前,外国人持有美国国库券的数量仍处于快速上升之中(见图4)。与此同时,美国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的资金从政府公共债务转移到高收益的公司债券和抵押贷款。迈克尔·赫德森(Michael Hudson)称这种基于美元不兑现的美元债务本位体制为“美国国库券本位制”⑤。当然,外国资金除了主要持有国库券之外,还参与购买美国的其他金融产品,为美国的个人和企业融资。这些总体上借给美国的资金一部分弥补美国政府赤字,一部分提供给美国的个人和企业资金,还有一部分又作为美国的对外投资投向了国外利润高的行业。需要说明的是,美国对本国盈利高的重要产业的保护相当严格,外国无法涉足;而美国却要求外国开放其所有的产业和市场,为美国利益服务。大量投资美国金融市场的资金拉低了联邦基金的利率,同时也有助于吹起住房和住房信贷市场以及其他消费信贷市场的泡沫。因此,在外国资金的参与购买下,美国大量的债务工具被创设。

  图4 外国持有美国国库券的数量 单位:万亿美元

  数据来源:美联储。

  第四,在这样的游戏下,美国既保持了自身经济增长,又制造了全球的通货膨胀,并且在发生危机的时候又可以转嫁危机。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个人的任务就是大量发行货币、大量借债、大量消费、大量投资,以此带动美国经济增长。2002年以来,每年美国个人消费和政府支出对GDP的贡献都在85%左右。这个游戏的结果是美国不劳而获,掠夺其他国家财富,维持其超强实力。其一,在美国国内,这个游戏不断推高其政府、企业、个人的债务规模,自然扩大了美国金融的规模和容量,并通过资产证券化,把贷款金融机构的风险转移到国内外投资者手中,使风险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其二,在美国以外,大量增发的美元流向全世界,有贸易顺差的国家出现货币被迫增发,出现国内通货膨胀;有贸易逆差的国家被迫依靠大量借取美元债务生存,在“华盛顿共识”的安排下,国家经济被美国操纵,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交替中,国家财富被掠夺。其三,更加致命的是世界商品大多数以美元计价,美元增发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世界范围内大宗商品或者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世界能源和大宗商品的期货交易大多数设在美国,同样受到美国金融资本和金融规则的支配和投机操控。无论从货币增发角度、美元贬值角度还是世界综合商品上涨的角度,都能够说明这个游戏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其四,美国自身发生债务危机的时候,美国可以通过美元增发和贬值自然削减和消灭债务的数量,实质上最终让国外投资者以及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承担美国的债务负担。可以看出,当前美国所主导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是一个有利于美国对世界进行剥削和掠夺的利益机制。

  三、金融危机的转嫁与全球粮食、石油危机

  此次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从各个层面向世界范围内传导和转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世界经济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既扩大了世界的经济交往,也使经济金融危机更具有全球传染性,更使世界经济受到全球化主要推动和主导国经济政策的影响。美国主要通过货币增发、美元贬值、大宗商品涨价、全球通货膨胀以及其他各国通货再膨胀的方式向世界转移金融危机。

  1.美元的泛滥与贬值

  全球化背景下,美元持续贬值,并不断加速。新兴经济体和石油输出国出口产品和能源,积累外汇储备;美国等经济体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直接释放出流动性,购买新兴经济体生产的产品。这样的格局直接催生了美元流动性过剩和全球流动性过剩。过剩的货币在各个国家泛滥,大规模跨境流动,加大了全球经济运行成本和祸害程度。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利用美元的独特地位大量发行货币。从1995年开始,美元增发开始加速。由于美联储早在2006年就停止公布M3的数据,我只好选取了M2的数据变化来反映美国的货币供应的数量和增长变化(见图5)。从中发现,2006年以来,货币增长速度同比明显加快。值得玩味的是,美联储宣布从2006年3月23日起,停止公布M3的货币总量,同时,也停止公布以下组成部分:大额定期存款、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美联储停止公布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M3已经不能够传达M2之外的额外经济活动信息,无法在货币政策中发挥作用;第二个理由是收集M3的数据有成本,不划算。其实,这两个理由很明显站不住脚。第一,美国的货币供应的构成分为M0、M1、M2、M3四个层次,每个层次所传达的信息有所不同。M3是反映美国广义货币的数量,含有很丰富的信息,它不仅反映美国本土的货币数量,还反映欧洲美元市场的美元数量;M2主要反映包括家庭层面、实体经济层面持有的货币数量,M3经过与M2对比还可以反映金融机构信用膨胀的信息。第二,统计成本问题更是一个借口。美联储停止公布M3的真实原因是掩盖其过快增长的货币量以及金融市场上的真实信用状况。

  图5 美国M2层次货币量和增长变化(1960—2008)

  资料来源:http://www. economagic. com/。

  如果由于美国刻意掩盖货币供应量的数据不足以全面反映美元长期增发的事实的话,那么美元指数将是另一个佐证。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最近30年来,美元经历了三次危机,第一次危机发生于1970年至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赖掉越南战争债务的时期;第二次危机发生于1985年至1987年《广场协议》签署、美国掠夺日本巨额美元财富的时期;第三次危机发生于2002年年初至现在美元指数从120多高位跌至2008年7月的72左右、2007年初爆发金融危机之后更是一个加速下跌的时期,其实质是美国对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积累起来大量美元财富的国家进行新的剥夺(见图6)。

  图6 美元指数走势(1970—2008)

  资料来源:Moore Research Center Inc.。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联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稀释了美国债务。为了拯救金融危机,美国打破其口头上一再宣扬的政府不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信条,政府强势介入市场进行救助,并转嫁危机。美联储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的短时间内连续7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至2%,并维持至今(见图1)。美国政府还打破常规,为按揭贷款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提供财政支持、无息或者低息贷款及其他融资渠道,对金融市场进行救助。在此期间,美联储发行大量货币,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这更加快了美元的贬值步伐。

  美元贬值相当于美国向世界征收通货膨胀税。第一,由于美元是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主要金融工具标价货币、主要大宗商品标价货币,美元的贬值直接导致持有美元金融资产的外国资金损失,引发全球性的通货膨胀。第二,世界上的主要贸易盈余国靠着辛勤的劳动和资源出口所换来的美元,在美国操纵下持续贬值;而美国却继续靠发行更多的货币通过救助、减税、补贴等手段挽救危机,服务其国内发展,让其他国家承担美国的负债成本。对中国、日本以及中东等大量持有美元资产的债权国家而言,随着美元贬值,其外汇储备和其他金融资产不断缩水,对美国的实际债权下降。第三,随着美元实际价值的跌落,实物形式的商品,尤其是粮食、石油、矿产品等初级产品的价格迅速上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与这些商品紧密相关。这些商品的价格上涨直接增加了世界各国的生产生活成本,也相当于向这些国家输入了通货膨胀,其实质是美国对这些国家的间接掠夺。第四,美联储降息救市政策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没有引起美国国内通胀水平提高。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决定,美国的货币政策就是世界的货币政策,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美国可以通过商品期货市场、金融市场把通货膨胀转嫁到世界其他国家。美联储自救式的货币政策加剧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同时通过对世界征收通货膨胀税补贴其国内。

  2.世界大宗商品的涨价与石油危机、粮食危机

  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最主要是金融因素,其中包括金融投机和美元贬值。第一,金融投机对大宗商品的定价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期货市场设在美国,其交易以美元标价。金融投机资金一般会在资产市场(证券、房地产)、大宗商品市场、汇率失衡的发展中国家之间流动。⑥ 当前者出现问题或者即将出现问题时,后两个市场就面临投机资金的冲击和走高;当后两个市场平稳,多余的资金就会冲向前者,造成资产价格膨胀。次贷危机引起金融市场恐慌、资产价格跌落,导致投资者的资金撤离有风险的虚拟金融证券市场,一方面进入真实商品市场规避市场风险、保存资金价值,另一方面以“热钱”的形式进入别国牟利。大量资金同时进入相对集中的市场,引起市场内交易商品的大幅上涨,以食品、石油、矿产为代表的世界大宗商品市场的膨胀就是一例。第二,石油价格与美元汇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美元贬值相对应的是以美元标价的商品价格的上涨,这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美元真实价值的下降将需要更多的美元才可以购买以前相同数量的商品。用不同货币衡量2002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1日石油的真实上涨程度会发现:用美元计算,石油从20.37美元上涨到接近100美元,6年间石油上涨了4.91倍;用欧元计算,同时期石油上涨只有2.94倍。第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带动所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成本上涨。大宗商品是工业生产的初级原材料,同时又是消费品的最上游生产资料。世界商品价格指数能够传导到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下面我们看世界综合商品市场的价格变化。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数(CRB)涵盖具有原材料性质的所有重要大宗物资商品,而且,由于其价格来自期货市场,可以及时反映全球商品价格的总体状况。它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出PPI和CPI的变化,甚至比CPI和PPI的指示作用更为超前和敏感,可以看作是通货膨胀的指示器。从30多年来CRB指数的走势连续图看,整个70年代的CRB指数的大牛市与第一次美元危机及其货币贬值有关,2004年该指数成功突破1996年的反弹高点,终于宣告确认2001年低点181.83点的分水岭性质。CRB指数从2001年的181.83到2008年7月4日的611.51,世界商品已经平均上涨3.36倍(见图7)。

  图7 路透商品研究局(CRB)指数走势(1970—2008)

  资料来源:Moore Research Center Inc.。

  作为重要大宗商品组成部分的石油和粮食价格近几年来都存在大规模的上涨,引发了全球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石油价格的明显上涨开始于2002年1月,真正快速大幅的上涨开始于2007年2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见图8)。这基本上与美元指数曲线呈相反方向变动,与美国货币发行量呈相同方向变化,更是与世界商品价格指数的上涨时间和速度高度吻合。从2002年1月到2008年6月底,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的价格从25美元上涨到140美元,上涨5.6倍。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更多地始于2006年年初美国金融危机的预警时期,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急速上涨,其中小麦从2006年年初到2008年7月上涨2.73倍,玉米在此期间上涨3.4倍,大米在此期间上涨3.3倍,大豆油在此期间上涨2.9倍。⑦ 石油和粮食价格的上涨,带动了世界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以上数据表明,无论从价格上涨的幅度,还是从这些商品影响的广度看,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都已经来临,并且其未来的价格走向仍然呈向上的趋势。

  图8 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价格走势(2000—2008) 单位:美元

  资料来源:http://futures. tradingcharts. com/chart/CO/M。

  关于石油和粮食价格迅猛上涨的原因,政府和机构众说纷纭,有些观点甚至截然相反。目前主要有三种典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以美国和西方国家为主,认为石油和粮食的供需失衡,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增量需求成为价格上涨的最大推动者,进而把价格上涨的责任推给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第二种观点以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的进步组织为主,认为西方国家的能源和粮食浪费严重,在能源价格高涨的情况下,甚至把部分粮食转化为能源,更出现了人与汽车争粮食的景象;第三种观点比较普遍,认为美国长期实行的美元贬值政策和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石油期货和粮食期货市场投机行为是最主要原因。由以上各方的观点可以看出,由于各方的利益不同以及在世界权力架构中的位置不同,即使分析这样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问题也很难澄清认识,因此,采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更能够接近事情的真实状况。

  美国的货币金融政策,尤其是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对石油和粮食危机影响明显。在目前世界石油和粮食的供应和需求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出现如此之大的价格上涨,说明商品的定价和流通环节出现了问题。第一,国际石油和粮食交易控制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手里。例如,欧佩克组织主要通过石油的产量来影响石油价格,国际石油交易主要在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和英国伦敦洲际交易所进行,油价主要由掌握巨额资金的美国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通过这些商品期货交易所进行定价。这种以期货为主、产销分离的定价模式,在货币失衡、局部供求失衡的影响下,成为投机资本获取高额利润的方式。第二,在美元依然是石油和粮食的基本结算货币以及美元又不断贬值的基本格局下,油价和粮价将会维持上涨的趋势。“未来超高油价的判断除了供需矛盾外,美元指数保持下降趋势也是重要理由。尽管不能根据简单的类比就得出未来价格与历史价格涨幅相同,但在供需矛盾紧张和美元贬值的双重压力下,可以断言,超高油价时代已经到来。”⑧ 相对于石油,世界范围内的粮食贸易规模相对较小,粮食价格不容易被长期、普遍操纵,只要各国做好粮食的自主供应,其价格会得到一定控制。第三,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美元贬值,进一步刺激了商品期货市场上的投机。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化和发展,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崩溃,美元大幅贬值,商品期货上的投机盛行,造成了石油、粮食等商品的价格飞涨。美国金融投机者从住房抵押证券市场、股票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撤出数以万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粮食、石油、贵金属等原材料市场,期望通过投资实际商品获得超额利润。按照华尔街的“商品超级循环理论”(Commodities Super-Cycle Theory),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的下跌,必然刺激对实物商品的投资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的商品投机给世界的石油和粮食价格造成了广泛的冲击。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的威胁。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原材料商品的价格严重膨胀,增加了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生活费用,导致了大规模的饥饿和收入下降,反映在经济指标上就是商品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相同趋势的上涨。石油危机加大了整体经济运行的成本,延缓了能源需求大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以成本增加的形式减少了每个行业和家庭的收入。粮食价格的上涨增加了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影响到普通人群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许多亚洲、非洲国家受到粮食危机的严重影响,饥荒人口迅速增加,多年的扶贫成果因为粮食价格上涨毁于一旦。可以说,石油、粮食、矿产品等大宗商品充当了美国转嫁危机的传导工具和载体。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认识到,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源于一种不劳而获的发展方式,这就决定了美国需要把这个依靠过度负债、过度消费、过度货币发行的循环走下去,还需要把不劳而获的成本转移出去。这就要求美国:首先,必须保持美元强势和弱势的有节奏的变换,既要通过弱势美元政策降低利率,发行超额的货币,进行货币贬值,又要通过强势美元政策保证增发的美元有人接受,继而回流美国,投资于美国的债务工具。其次,必须维持现有货币上的特权地位,以保持对全球货币金融的核心控制,操纵虚拟资本的流动、实物资本的交易和价格,进行自身成本向外部转嫁。这种成本转嫁最终的过程是,美元过度发行,引起世界实际产品的全面涨价,引起各国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各国积累的财富在自身货币贬值中,全世界一起消化美元通货膨胀的成本,美国拿世界的资金补贴国内的经济运行成本。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由于弱势美元政策到强势美元政策的转换中出现了问题,打破这个循环,美国只有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转嫁危机。第一,2003年以来,为了抑制房屋泡沫的过快增长,美联储的加息使房价下降,刺破了住房贷款的债务泡沫。美国天文数字般的政府债务、金融债务、公司债务、个人债务,在房屋抵押贷款这个基础环节出现了违约和坏账,之后蔓延到其他消费贷款及其金融衍生品的领域,倒金字塔形的债务大厦轰然塌陷,某些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衍生品失去了流动性,出现了严重的信用紧缩。第二,金融危机出现之后,美国有能力也有渠道转嫁危机。一个途径是美国政府继续增发货币,为本国的居民和金融机构买单,让美元通货膨胀,导致大宗商品涨价,推动别国的成本输入型通胀,以及更多美元进入别国,造成别国本币再发行的需求拉动型通胀。另一个渠道就是美国让别国直接承担外汇资产缩水或者债务内爆的损失。例如,2008年7月中旬,美国最大两个房屋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濒临破产,外国投资者总共拥有美国超过1.3万亿美元房利美和房贷美长期债券,其中最大的5个债权国就是中国、日本、开曼群岛、卢森堡和比利时,中国名列榜首。⑩ 第三,结合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以看出,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货币金融中心国所制造的危机,以全球通货膨胀和各国通货再膨胀的方式,把债务成本转移出去,其表现形式就是世界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的危机以及难以承受美国转嫁危机压力的其他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危机转嫁完毕之后,或许美国就会在新的平衡基础上重新开始下一个相同的循环。

  图9 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2000—2007)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国统计局。

  目前,中国作为美国不劳而获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担了美国经济发展以及美国金融危机的诸多成本。首先,中国高度依赖外资、外贸、外汇的发展模式面临挑战。对外依赖超过一定程度的经济体,很容易受到美国缓慢或者激烈的成本转嫁。中国从2001年到2007年,外贸依存度一直处于增加趋势,2007年达到69%(见图9);同时,美国又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其次,中国用没有计入生态环境、土地价值、劳动保护和保障等成本的廉价出口商品,换回不断贬值的美元,进而导致外汇储备缩水严重,以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承受损失。第三,与世界市场的高度关联,使中国必然承担由于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传导过来的成本,奇特地表现为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第四,中国规模巨大的外汇资产,不仅面对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还会因美国国债、机构债产品市值下跌而蒙受损失。第五,在中国缺乏战略应对思想的情况下,进入中国的“热钱”洗劫了财富,扰乱了经济金融的稳定。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中国现阶段亟需在金融、外贸政策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金融的发展方式,使对外开放服从服务于国内发展,使经济发展的成果为国内人民共享。第二,中国需要重点实现初次分配的公平合理,从而扩大内部需求,尤其是内部消费需求,增加最终产品服务于国内经济的比重,这样既可以替代过多的贸易顺差,又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第三,中国需要扩大主权信贷,替代过度地引进外资和外债,在制定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和金融政策中保持独立性,体现主权性。第四,中国需要认识到,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根源是外部成本的输入,是美国转嫁自身危机的一部分,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制定要增加针对性、定向性,避免伤害到外贸相关度低的国内经济部门的生产发展,避免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低增长并存的局面。第五,中国现阶段更要务实地看待对外经济关系,以国家利益为前提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交往,注意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第六,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要加强风险控制,防止发生金融危机;由于金融衍生品已经在西方国家引起极大的混乱,要谨慎地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第七,既要与不合理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尤其是与美元保持适当的距离;又要积极、务实地推动改变收益和责任极不对称的国际货币体系,例如,逐步切断商品的美元标价和交易机制、建立区域货币联盟等,逐步改变中国受制于人的状态。

  注释:

  ① 维基百科网站,http://zh. wikipedia. org/ wiki/金融危机。

  ② INO全球市场网站,http://www. ino. com/。

  ③ 美国经济观察网站,http://www. economywatch. com/ world-economy/usa/。

  ④ David Evans, Hedge Funds in Swaps Face Peril with Rising Junk Bond Defaults, Bloomberg, May 20, 2008.

  ⑤ Michael Hudson, Super Imperialism, The Economic Strategy of American Empire, Pluto Press, 2nd edition 2003.

  ⑥ 管清友、张明:《国际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为什么是美元?》,载《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第7/8期。

  ⑦ 摩尔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 mrci. com/。

  ⑧ 管清友:《次级债危机之后是能源危机?》,载《中国经营报》2008年4月13日。

  ⑨ Jeffrey Christian,“A Rational Alternative to the Commodities Super-Cycle Theory”, Commodities Now, December 2005.

  ⑩ 和讯网,http://news. hexun. com/ 2008-07-15/107439027. html。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2.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5.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6.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9. 中日合作:是该扒扒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军美化师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0.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6.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