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又见马航。
3月15日,我曾写过一篇博文《马航飞机失联事件背后的大国博弈》(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ff8e3f0101n9eu.html),通过对国际时局的解读以及对美国轰炸我南联盟大使馆的大国博弈相似性比较,分析出美国是马航失联事件最为可能的嫌疑人,同时给出了中国可采取的对策。不出所料,中国在此事件上坚定地与俄罗斯站在一起,并在后续建立了更为牢固的能源、战略联盟。美国吃了大瘪,奥巴马总统无奈地表达绝不动武,而所谓严厉的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在俄得到中国的力挺后瞬间成渣。这一局,美国败得惨痛。因此MH370诡异失踪至今,毫无碎片痕迹被发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月17日晚,马航的又一架波音航班MH17在乌克兰东部坠毁,机上共298人,无人生还。事故发生后非常短的时间内,美国一名高级官员就马航客机坠毁一事表态称,马航MH17航班被一枚导弹击落,但并未明确指明发射导弹的是哪一方。美国副总统拜登也在记者的采访中表示,这架航班是被导弹击落的。此后,乌克兰在7月18日公布视频和监控截取电话录音宣称证实是乌克兰民间武装在俄罗斯的支持下用山毛榉导弹系统击落了飞机。而俄罗斯和乌克兰东部民兵武装断然否认,又拿出一系列证据指责MH17坠毁与乌克兰政府军强相关。
究竟是谁制造了MH17航班的坠毁?作为福尔摩斯迷,我又技痒了,暂且依据当前所能搜集到的证据组成一个证据链,为朋友们简单分析下我根据证据链分析出究竟谁才是疑点最大的真凶。乌克兰东部不比南印度洋,雷达网和卫星系统的覆盖要密集得多,相信未来证据会浮现更多,会更充分地验证我的结论。
1.动机
若MH17航班真是如美国与乌克兰所言是被导弹击落,那么如此惊世骇俗的事件断不是随机偶然地发生,一定需要充足的动机。那么,在坠机之前发生了什么?国际上发生最大的事件就是金砖五国(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各注资200亿美金在上海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用于投资金砖五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成立1000亿规模的应急储备基金,中国注资最大,用于保证金砖国家金融市场面临风险时能从容应对。这事实上就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联盟工具,用以对抗美欧主导的世界银行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因为那两个组织在美国的操纵下往往要求被救助国家拿部分经济主权甚至政治制度变革作为交换条件,属于趁火打劫。而金砖国家的金融联盟工具秉持中国主张的平等互利原则,假以时日对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不容低估。谁受到威胁最大?世界霸主美国。而乌克兰国内发生最大的事件是乌克兰政府军遭遇东部民兵武装的强烈抵抗,进攻受阻,位于东南部俄乌边境的三个旅(79旅、72旅、24旅加部分边防部队)共计数千人被东部民兵武装包围,随时有全军覆灭危险。谁受到威胁最大?乌克兰政府。由此可知,美国和乌克兰有动机采取行动改变当时的被动局面。而坠机发生后,国际舆论必然要求交火两方停火以进行国际调查,那么乌克兰三个旅之围就解了。而坠机事件引发的国际舆论声讨也将逼迫俄罗斯与欧洲本已缓和的对抗进一步加剧,这正是美国一直以来操纵乌克兰政府所要达成的目标。反观被美国与乌克兰政府指责的俄罗斯与东部民兵武装,却毫无动机在当时击落民航飞机,那只会招来不必要的国际围攻。
2.地点
坠机地面位置处于乌克兰东部民兵武装控制区域,貌似民兵武装嫌疑很大。大错特错。根据已披露视频可知,飞机是在坠落地面后才发生大规模爆炸的,在坠机前飞行员曾试图操控稳住MH17客机,因此在空中发生事故(或如美国所言被导弹击中)时,据航行判断应该在坠机地点以西几十公里左右的位置,而那正是交战禁飞区中的偏向于政府军所控制领空。
另外,马航MH17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本月14日国际民航组织再次强调过的禁飞区。民航业评论员张仲麟通过前几天MH17航班的航线与被击落飞机的航线对比,可见被击落时MH17航班的航线比通常航线更加靠北,约在通常航线北方上百公里处,而该区域显然是在乌克兰的民航飞行管制区之内。而马航方面发表声明称,MH17曾提交以3.5万英尺(约合10668米)高度飞越乌克兰领空的申请,但进入乌克兰领空后,MH17应乌克兰地面空管要求,将飞行高度调整为3.3万英尺(约合10058米),飞行高度下降了610米左右。显然,MH17航线变更也是得到乌克兰地面空管要求至少是默许的。为什么一定要MH17飞入偏离航线上百公里的交战区上空呢?而且就在被击落前空管要求下降610米?由此看,乌克兰政府军的嫌疑还不够大?
3.时间
据CNN报道,事故发生不久后美国副总统拜登就对采访记者表示,坠毁的MH17航班“不是事故,是被击落的”。而稍早时间,一美国高级官员称,在MH17坠毁前,雷达检测到一台地对空导弹系统启动并锁定了一架飞机。二次雷达在航班被击中时检测到热反应。但不能确定导弹来自何方。万里之外的美国竟比当事的乌克兰和俄罗斯都要早知道MH17不是发生内部事故而是被击落,而且至今拿不出实质性的证据。另外,怎么就恰巧有记者采访拜登,让拜登有机会发表此言论呢?格外的巧合,往往就是做作。根据长期积累的刑侦案件经验,往往发生诡异的谋杀案件后,第一个报案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美国真是作茧自缚。
4.美方证据(弱证据)
拖延数天后,美国于7月21日才拿出其掌握的证据。包括美国间谍卫星拍摄的一组照片显示出,民间武装分子控制的区域升起了导弹发射的浓烟。第一照片并未公布出来让各方确认真实性,第二照片时间不详。可认为是弱证据。
另外就是美国官员还从社交媒体上找到控诉普京的相关证据,如网上关于导弹发射地点的文章,国外视频网站上疑似相关乌民间武装分子首脑间的对话视频等。据称乌克兰民间武装领导人Strelkov曾在网上发文,称其率领的武装分子击落了乌克兰一架运输机,但在MH17客机被击毁的消息出现后,该帖文被迅速删除。但此信息因为删除无法得到验证。天啊,这就是美国政府的情报水平?据此就可以信誓旦旦地宣称MH17是被东部民兵武装击落?福尔摩斯都要吐血了。
5.乌方证据(被初步推翻)
乌克兰政府一方拿的出手的证据有两个,一个是所谓截获电话录音。但是细心的网友@洋务先驱张之洞 下载录音后进行分析,居然发现该音频文件居然是由两条单声道音轨合成的立体声音轨,而一般电话传输音频都是单声道音轨。
另外一个证据是乌克兰内务部公布的所谓民兵向乌俄边境转移导弹的视频,就是那个少了一枚导弹的发射车画面,又是网友@洋务先驱张之洞 经过考证,是在顿涅茨克地区的红军城拍摄的,M04公路,行车方向西北。红军城是政府军控制区,而且方向西北的话,正是驶向乌克兰中心地区方向。民兵武装掌控的导弹发射车在击落MH17后就向政府军投诚了?细节决定成败啊。
6.俄方证据(强证据)
在前面几天,俄罗斯静观美国和乌克兰指责和拿出证据,显得较为被动,而在近两天俄罗斯连续拿出重量级的证据,而且都是相对较强的证据,打得美国与乌克兰政府非常被动。
首先,俄军检测到一架乌克兰Su-25战斗机在MH17坠毁前向客机靠近,距离客机约3公里到5公里。俄方称要求乌克兰对此做出解释。乌克兰未做否认。这条证据应该结合MH17航线变更以及被乌克兰地面空管要求下降610米一起来分析,意思就出来了。
其次,俄罗斯发布多幅卫星图片(中青报驻俄罗斯记者@关健斌 提供),一部分照片为乌克兰顿涅斯克地区“山毛榉”发射系统。7月14日11时40分时,卫星照片显示这里有60套进入战备状态的“山毛榉”发射装置。但7月17日11时32分时,这些武器装备在原地都不见了。
而7月17日11时32分的卫星照片显示:在MH17坠毁前,乌军的“山毛榉”系统被移至扎罗辛村附近,被打开并进入战斗状态。此村位于顿涅斯克东部50公里,沙赫德尔斯克南部8公里,距离乌东部武装势力控制的地区不远。7月18日11时39分的卫星照片显示:这些设置都不见了。
今天,俄罗斯又抛出重磅证据,俄新网报道,美国著名政论家罗伯特•佩里在独立门户网站consortiumnews.com发表文章称,美国卫星拍摄的图片显示,乌克兰政府军击落了马航MH17客机。文章说,美国情报部门掌握的这些图片可以证实,马航客机被击落的责任应由乌克兰政府军承担。佩里没有透露美情报部门提供消息者的姓名,但他指出,这一消息来源可靠,因为早前曾从消息人士手中获取过类似情况的真实资讯。消息人士说,美国情报部门掌握了关于乌克兰防空连的卫星图片,该防空连很可能发射导弹。乌克兰军人军服的标志可以证实其为乌克兰政府军部队。
俄罗斯之声网址:http://radiovr.com.cn/news/2014_07_22/274959316/
美国consortiumnews.com原始报道网址:http://consortiumnews.com/2014/07/20/what-did-us-spy-satellites-see-in-ukraine/
7.黑匣子归属
由于MH17坠落于乌克兰东部民兵武装控制范围,因此飞机携带的掌握坠机重要信息的两个黑匣子被东部民兵武装拿到。而在联合国宣布进行国际调查后,东部民兵武装把两个黑匣子都交给了马来西亚一方。若东部民兵武装是凶手,他会如此坦然地上交黑匣子吗?交给俄罗斯分析岂不是更为有利?
8.结论
美国与乌克兰具有强烈的作案动机,并确实在事故发生后获益。而从地点、时间到各方提供出来的一系列证据都凸显乌克兰政府军是最为可能的凶手。再联系起来如今的乌克兰政府就是年初时在美国金援下采用狙击示威民众这种暴恐袭击方式以欺骗方式搞掉前总统上台的反对派。当时不择手段、欺骗世界,今日再不择手段反人类一次,又有何出奇?而美方第一时间出面配合乌克兰政府转移嫌疑攻击俄罗斯及东部民兵武装,则无疑暴露其极可能就是此次事件的幕后黑手。
MH370,MH17,几百条鲜活的人命随风飘逝,反人类的幕后凶手,终将受到历史的审判与惩罚!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