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Cynk的估值应当是个骗局,只是类似的骗局在美国屡见不鲜。过去两年,美国证交会叫停了1300家公司的股票交易,可谓马不停蹄,戎机千里。
我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上市在即,公司到底价值何许,市场各方翘首以盼。在上周五提交申报材料时,阿里巴巴自我估值为1300亿美元,而6月的自我估值是1170亿美元。阿里巴巴调高估值,解释的理由是其部分股票的价值被调高。阿里巴巴派给其员工部分股票作为报酬。此类股票曾被估值为每股50美元,但后来调到了每股56美元。
看来阿里巴巴还比较保守。因为华尔街对阿里的估值更高,美国投资银行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师卡洛斯·柯基纳在5月的研报中对阿里的估值约为2300亿美元。而因为担心税率增加和潜在利润率萎缩,柯基纳当时还小幅下调了估值预期。在今年3月之前的12个月内,阿里巴巴收入84亿美元,净收入38亿美元。此外,中国宏观经济以及政策也是个考量因素,被华尔街分析师们换算为公司价值。中国经济转型是时髦话题,转型方向由投资型经济模式转换为消费型经济模式。而阿里巴巴和京东都有很强的销售业务,尤其面对基数庞大的消费者,自然被很多分析师看好。
投资人之所以非常看重估值,是因为估值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公司的首次公开定价,而公司公开发行之后,也仍需估值。在美国,上周末刚被证交会暂停交易资格的技术公司(Cynk Technology)就是个突出实例。Cynk Technology在柜台交易市场集团有限公司(OTC Markets Group Inc.)的平台挂牌,类似于我国的“三板”或“四板”。对任何理性的投资者来说,这家公司资产与收入为零,监管文件显示只有一名员工的公司没有投资价值,但估值却达60亿美元,股价因此在一个月内暴涨了200倍。Cynk是所谓的社会媒体公司,与谷歌、脸谱(facebook)同类,所以当初雄心万丈,志在千里,说是要在2012年二季度推出Introbiz.com的网站,可惜两年过去了,该网站仍渺无踪影。Cynk倒是另有一个网站,自称使用者交50美元,便可与名人联系,如交付更多手续费,还可联系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Cynk是在美国内华达州注册的一家公司,营业地址却在英属领地伯利兹。Cynk2008年在拉斯维加斯设立,创始人约翰·库贝尔。2011年,此君以600美元价格,将Cynk的600万股转给下家。
现在看来,Cynk的估值应当是个骗局,只是类似的骗局在美国屡见不鲜。过去两年,美国证交会叫停了1300家公司的股票交易,可谓马不停蹄,戎机千里。美国证交会一向比较自信,自称在大批投资购入Cynk股票之前,已叫停该股的交易。尽管怀疑派仍然忧心忡忡,视Cynk现象为痞子运动,乐观派却喜气洋洋,坚信这正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迷人之处,要的就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由”。是的,事无两样人心别。同样一种现象,在有些人眼里,是“百年魔怪舞翩跹”,而在另一些人看来,却是“芙蓉国里尽朝晖”。
与阿里巴巴相比,Cynk在估值方面很不地道。但与Cynk相比,美联储就更不地道了。美联储为自己设计了所谓的“监管账户”(regulatory account),在该账户下美联储无需公布所购资产的盈亏状况。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不惜血本,购入4万亿长期债券和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这是“一种金融凭证,其购买者有权获得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的一部分。资产组合可以包括债券、贷款、住房抵押担保的证券或其他CDO”。
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了抬高CDO的价格,美林等华尔街投资银行想出了各种诡计。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的结论是,“美林和其他投资银行创造需求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制造新的CDO,以便购买已有CDO中无人购买的那部分”。不仅如此,“华尔街圈内有君子协定:你买我的BBB段(资产证券化产品中的次级部分),我买你的BBB段。购买自己产品的所有买家中,购买最多的首推美林及其CDO的产品经理。”到金融危机爆发时,华尔街的大银行手中积压了大量CDO,根本无法出手。为了救助这些银行,美联储在没有对CDO认真估值的情况下,便按卖方要求的价格购入了这些有毒资产。既然如此,美联储怎么可能不亏损?只能借助监管账户隐瞒真相。所以,美联储不会对其账上的CDO认真估值,即便做了也不会公开结果。
如果说阿里巴巴的估值是市场的乐观主义,那么Cynk 的估值就是一场骗局,但仍然可以归类为巧取,而美林和美联储的做法就是豪夺了。“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这句唐诗也适用于美国的资本市场:美联储及其竭力保护的华尔街银行在估值方面就是一家人。
(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神秘社交网站 CYNK:仅一名员工 市值 60亿美元
—据《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The Wall Street Journal)网站报道,一家名叫“Cynk”的社交媒体公司在没有收入、没有产品、没有资产并且仅有一名员工的情况下,股价自6月中旬以来增长了超过100倍,市值在本周四一度突破60亿美元。
Cynk并未在大家所熟知的纳斯达克或纽交所挂牌,而是在“分值股票市场”进行交易—这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证券交易市场,也是处于美国证券市场体系结构最 底层的证券交易和融资市场,在这里进行交易的大多数股票价格都低于1美元。Cynk曾经也是一支股价不到1美元的“微盘股”,但是在周四盘中股价一度达到 了令人瞠目的21.95美元—那么,在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称为“骗子天堂”的分值股票市场,Cynk是不是又一个骗局呢?
Cynk在2012年到2013年之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多份文件,读起来就像“洋葱新闻”(The Onion)网站上的搞笑假新闻。以下是这家公司令人匪夷所思的众多疑点:
商业计划模糊不清,而且写得很差劲
Cynk在申请IPO时原名“Introbuzz”,其正在开发的社交网站Introbizz.com基本理念为“人们应该付费与你认识的人取得联 系”,也就是认为你给别人介绍“合适的高管、保姆、软件工程师等人选”是帮人“节省时间或创造重要价值”,所以得到好处的人会向你付钱。简而言 之,Cynk能让你通过向中间人付费来联系你要找的人。
Introbizz.com网站仍未上线
这个网站按说在2012年第二季度就该上线,但是至今没有任何动静。Cynk似乎上线了另一个网站“Introbiz”,不过从未在任何提交的文件中提及该网站。
没有收入
Cynk声称“Introbuzz相信,一个能让人赚钱的社交网络会吸引人们加入”,可是Cynk自己又怎样赚钱呢?它说过网站没有广告,但并未说清楚 网站靠什么创收。从已经上线的Introbiz网站来看,似乎只要你愿意花钱就能联系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名人明星,但是钱是在用户之间流动的或者 “直接捐给慈善事业”,好像跟Cynk没什么关系。
自2008年以来换了4任CEO
这家公司没什么动静,CEO倒是换得挺勤快。《华尔街日报》对他们的背景进行了调查并试图联系他们,得到的结果是:第二任CEOKenneth Carter表示离职原因是在公司发展方向上与投资者有分歧,还认为Cynk当前市值严重偏离公司真实情况;第三任CEOMarlon Luis Sanchez在其他两家公司担任要职,之前每周仅为Cynk工作10小时,几个月前离职但不愿对此谈论更多;第四任CEOJavier Romero在公司文件中的地址位于中美洲国家伯利兹,但是那个地址所在的商务中心却声称没有文件中所说的门牌号。
资产不明,没有内部控制
Cynk上一次提交的财务报表文件还是截至2013年9月30日的,文件中的“资产”和“收入”竟然都是空白。此外,公司也没有审计委员会和外部董事,因此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措施。
总之,Cynk近期的股价蹿升令人匪夷所思,其原因目前仍是一个谜—究竟什么投资者会追捧这样一家怎么看怎么不靠谱的公司呢?或许有人会大呼“泡沫”,但是这里面似乎水很深。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