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描述美国原油开采业运转的多么多么好的宣传文章。而最近几个月,有关美国希望解禁石油出口禁令的报道增加了这种炒作。那么,这些报道中有多少是可信的呢?
独立研究者Gail Tverberg认为,投资者需要更好地理解原油的故事。比如,美国是如何调整石油产品统计方法,从而成功地将“石油”供应总量大幅拉升的。
按照这些文章的思路,美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液体原油生产商。事实上,自2012年第四季度起,美国就已经扮演起这个角色了。
图 1:美国液态石油产量(包括原油、凝析油、天然气……)
●拉升石油产量的狠招
数年之前,美国使出了关键招数——创建一个新的石油产品统计数据集合,将一些价值相对较低的低能含量、低密度石油产品,与更具价值的原油等传统油品结合在一起。如此一来,美国就可以成功将“石油”供应总量大幅拉升。
除了“原油和凝析油”这样的传统油品,这个集团的“石油”产品还包括“其他液态石油产品”、“天然气工厂凝结油”、“精炼厂副产品”。
实际上,所谓“其他液态石油产品”是指煤制油。而“天然气工厂凝结油”则是从天然气冷冻压缩过程中凝结而来的液态油品。“精炼厂副产品”是在长链碳氢化合物被分解成短的化合物过程中出现的油品。这种副产品会占用更多的体积,但实际上却没有增加能含量。如果按照通俗的形容,基本就可以比作将淡奶油加糖以后搅打而成掼奶油的过程。不过,新产品往往附加值更高,就像沥青提炼出的柴油和润滑油就比沥青本身价值高一样。
对于生产重油的过程来说,令长烃链裂解的过程是一项有价值的服务,因为从原油中提炼生产出的其他油品附加值更高,其用途更广。
裂解过程需要用到天然气。因为美国天然气相对廉价,而加工成本也比其他国家要低。正因如此,无论美国公民是否能够负担最终成品,美国进口重质原油、以及利用这种方法加工都具有经济意义——不但省了成本,而且还能出口。不过,裂解对于轻质原油来说用处不大,因为像贝肯页岩区出产的页岩油本身就是短烃链。
然而,由于上述加工过程不能增加能含量,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 美国是否应当将这种石油产品产量扩张归因于上述方法还是“不确定的”。而事实上,有相当多石油通过这种方法加工来自加拿大油砂等进口油品。
如果仅观察美国能源署公布的原油和凝析油产量,就可以发现,这方面数据并不比图1中的数据靓丽多少。
图 2:美国原油和凝析油产量
图 3: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比较,美国“石油”产量的“填充”比重。不过,这三个国家都将“石油”产品线扩展到了“天然气工厂凝结油”。
图4中的“天然气工厂凝结油”价格之所以价格走低,是因为美国市场的某些购成产品饱和了。供过于求促使价格下跌。
比如,多余的乙烷可能被出售用以代替天然气来燃烧,而这就为价格提供了底线支撑。因此,近期“天然气工厂凝结油”的价格似乎受到天然气价格变化的影响。
图 4:原油、“天然气工厂凝结油”、天然气价格比较
而随着“天然气工厂凝结油”的价格下挫,关于美国是否需要解禁原油出口禁令的讨论开始升温。除了把它们当天然气燃烧意外,人们并非真的有多么需要所有的低附加值油品。
● 美国真正的生产或消费趋势是什么?
美国能源署基于英制热量单位——能量含量来评价燃料。这种方法令其能够非常容易地看到美国使用的燃料有多少是美国本土供应的,有多少是进口的(图5)。
图 5:美国原油+“天然气工厂凝结油”产量和消费量
产量的确在增长,但是仍然远低于消费量,去年的相差幅度大概在55%左右。而很多人对于这种情况深感困惑。
多数新闻报道的重点在于进口量的下滑——参见图5中的蓝线和红线。而观察上图就会发现,进口量下滑的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消费的走低,尤其是在2007年和2008年。而石油产品的使用量通常随着工作岗位的增减而变动——人们需要给汽车加油,来达到运输货物、上下班等目的,尤其是对美国这样一个汽车保有量和使用频率都非常高的国家而言。
图 6:美国人均石油+“天然气工厂凝结油”产量和消费量
自2000年开始,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持续走低。
图 7:美国人均能源总量和总消费量
图 8:美国雇佣人口在全部人口中的占比
由于滞后的薪资水平和雇佣率,美国石油产量上升并不能真正的帮助消费者。因为高价令部分公民无法负担得起。同时,产量增长也无助于打压价格。事实上,情况完全相反。高昂的价格正是目前的石油产量所需要的。而目前的价格是否已经足够高也不好说。石油企业不得不持续增加债务,以继续开采石油。美国能源局就在最近发文描述了这种行业状况,标题为《随着资金流紧张,主要能源企业持续增加负债并出售资产》。
图 9:美国独立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自由现金流变动
而由于美国轻质页岩油大幅增加,且供应充沛,因此美国油价有时并不像布伦特原油价格那么高。因此,生产商希望能够向国际市场出口原油以增加收入。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联系非常紧密。而当美国面临能源消费走低、且幅度超过了技术进步和效率的适应能力时,一些宏观经济层面的问题就将出现。图7就表明,这个问题已经出现了。在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推动经济走向收缩之时,金融系统将面临风险。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