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的访欧之旅
在美欧和俄罗斯的冲突开始升级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的春季访问欧洲,开始为中国在未来欧亚大陆上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布局谋篇。2013年,中欧经贸关系亮点纷呈,尤其到年底高潮迭起。继11月下旬在京召开第十六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同月末李克强总理出访罗马尼亚并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会晤,岁末荷兰首相吕特、英国首相卡梅伦、法国总理艾罗相继访华,掀起一轮“中欧外交热”。2014年是中欧践行《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的元年,更是构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合作领域将拓宽,经贸关系将深化。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3月31日在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时表示,要继续发挥好贸易和投资在中欧合作中的主引擎作用。习近平提到,中欧双方应该把互通有无的简单买卖型贸易合作,提升为各领域联动的复合型经贸合作,利用互补优势,力争早日实现双方年贸易额1万亿美元的目标。随后中欧双方发布《关于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重申中欧商谈并完成这一涵盖投资保护和市场准入的全面双边投资协定,以及“包括从长远看,在条件成熟时签订全面深入的自贸协定”。
习近平在布鲁塞尔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会谈中还指出,中欧战略合作前景广阔。在新形势下,双方要全面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开展在中欧、亚欧、全球三个层面的合作。习近平强调,要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洲际合作倡议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互连互通。
欧盟已连续十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欧间每天的贸易往来约达15亿美元,连续三年双边贸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2014年两会期间说,2013年中欧双方贸易额高达5662亿美元,比1975年增长了235倍。2014年1月至2月,欧盟28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88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0.46亿美元。2013年,欧盟28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523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72.14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18.07%。中欧经贸关系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经贸关系之一。中国与欧盟发达成员国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市场、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等方面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中欧经济相互依存度极高。
2014年3月25日,习近平主席25日抵达里昂。今年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随着中法贸易与中德贸易的差距逐渐扩大,法国终于开始努力缩小这一差距。法国政府还敏锐地意识到了英国在争取中国投资方面对法国构成的竞争,寻求以习近平的访问为契机来扭转社会党领导下的法国是一个高税收、对投资者不友好的国家的形象。参与接待习近平的一位官员表示:“德国已经遥遥领先于我们。英国正在竭尽全力让中国人相信,它比法国更适合投资。这是欧洲三大经济体之间真正的竞争。”法国近来一直在努力追赶。
3月28,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后表示,德中打算进一步深化双边合作。默克尔说,两国“将深化新领域的伙伴关系”,比如在工业、能源和科研等领域推广数字技术。她还提议把2015年定为德中“创新合作年”,邀请中国以嘉宾国身份参加2015年德国汊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CeBIT)。德中实业界代表28日在农业、能源等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双边经济协议。德国联邦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商定在法兰克福设立继伦敦之后的人民币结算中心。西门子公司与华能国际电力公司和上海电气公司签署了在生产燃气涡轮、建设汽轮机发电站、风力发电领域进行长期合作的意向书。
德国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在全球制造装备领域拥有领头羊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德国专注于创新工业科技产品的科研和开发,以及对复杂工业过程的管理。德国拥有强大的设备和车间制造工业,在世界信息技术领域拥有很高的能力水平,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方面也有很专业的技术,这些因素共同奠定了德国在制造工程工业上的领军地位。通过工业4.0战略的实施,将使德国成为新一代工业生产技术(即信息物理系统)的供应国和主导市场,会使德国在继续保持国内制造业发展的前提下再次提升它的全球竞争力。中国和德国是世界两大主要出口国。德国是欧元区的经济发动机,仅2013年一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1616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与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贸易的总和。德国《南德意志报》则称,德国是西方国家中同北京关系最密切的。中国对德国敞开的门比对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要大得多。
撬动国际时局的中俄“世纪大单”
在美欧与俄罗斯开始相互制裁之后,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签署一份让世界瞠目的“世纪大单”。习近平主席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和购销合同两份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30年的供应时间,每年380亿立方米的供应量,4000亿美元(约合2.5万亿元人民币)的合同总额,这是这份大单的三个关键数字。这项谈判历时10年之久,谈判成果成为“中俄蜜月”的最佳“证婚词”。
对于这份“世纪合同”,西方仍然按照“西方中心”的潜意识以及冷战的思维来解读。美联社称,这被视作普京在受到西方外交和金融孤立后获得中国的鼎力支持。而未来俄罗斯必将更加“向东看”,也使欧洲担心自己的“能源安全”。拥有大量能源的俄罗斯与拥有巨大市场的中国的结合,将“可能形成新的东方”。
“俄罗斯之声”题为“俄中终于喜结'天然气良缘'”的文章称,该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俄罗斯保证了在拥有“欧洲前线”的同时又开辟了一个“天然气大后方”。文章称,乌克兰作为俄罗斯天然气运往欧洲的过境国,不止一次进行直接要挟;欧盟也把乌克兰的过境国身份用来向莫斯科施压的政治工具。俄罗斯总统普京在12月21日接受媒体采访、谈到与东方的关系时说:“我们很清楚,在国家级的伙伴当中,中国是我们最大贸易国。我们今年有差不多900亿美元的贸易额,而且还在继续增加,尽管国际经济中有各种困难,但我们的贸易还会增长,对此我深信不疑。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让我们的经贸关系多样化。我们为此行动也会继续行动。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努力进行高科技产品贸易(而不是买卖石油)。如您所知,我们在(为中国)建造核电站,以后也会继续这样做,只要中国对此感兴趣。我们会在航空航天领域合作,共同建造重型直升机,我们的合作很有前景。最主要的是。我们在国际领域上有很多共同利益,其中包括维护国际安全体系的稳定性。我们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框架内合作,而中国是稳定当前国际体系的重要支撑点。”
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末,中国去年与俄罗斯的贸易总额为867.53亿美元。尽管占中国整体贸易额的比例仅约3%。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13年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达40.8亿美元。尽管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11月投资额同比(比上年同期)降了76.7%,但估算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存量也不小。中俄间的相互投资有望迅猛增长。
中俄10年的谈判被乌克兰危机“催化成熟”,美欧的对俄制裁自然陷入尴尬之中。而“世纪大单”又成为世界时局变动的催化剂。一旦中俄能源贸易使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在世界能源消费市场转向欧亚大陆两端的情况下,世界能源贸易的版图就会出现重大变化。
卢布危机结束和“欧亚联盟”的出现
12月25日, 俄罗斯财长西卢阿诺夫宣布卢布货币危机已经结束。西卢阿诺夫说,俄罗斯认为,在当前的油价背景下,卢布仍被低估。没有必要长时间将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俄罗斯总统普京向政府人员表示,政府应当配合俄罗斯央行行动为俄罗斯卢布提供支撑,政府在11天的长假期间应当继续努力。普京还将当前的卢布危机比作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时俄罗斯经济步入衰退且俄罗斯卢布兑美元下跌了37%。在看清欧美联合制裁的成色,俄罗斯将卢布与美元切割,俄美在经济上的关联越来越少,加之普京此前对市场投机者的警告,卢布危机只能面临“不得不”结束的局面。稍后的卢布兑美元汇率再次下跌,不过是退潮前的一个小波澜而已。
在乌克兰冲突中的俄欧双方,实际上都无意于真正对抗,因为利益上的深厚关联,双方最终还得回到合作的轨道上来。2014年3月2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致同意就乌克兰、叙利亚和阿富汗等区域和国际热点问题进行密切沟通。柏林和北京表示,它们将共同努力设法解决克里米亚半岛危机。在同默克尔会谈结束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习近平呼吁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克里米亚危机。习近平在柏林对记者说,乌克兰危机有关方面应当继续努力找寻政治和外交解决方案。他表示,中国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本原则。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没有私利。这表明两国领导人在乌克兰事件的后续演进上早就有清晰的预判,冲突和对立对利益攸关方弊大于利,早早留下后手和伏笔。
欧美和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较量,以及乌克兰被“悲剧”,也给亚洲国家的地区安全合作带来一面现实的“镜子”。2014年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2014上海亚信峰会要向世界发出这样一个声音:亚洲事务应该由亚洲国家主导解决,亚洲国家有能力、有智慧通过加强合作来维护和促进亚洲的安全。日本时事通讯社18日称,亚信会议的主要成员是中国、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基本重合,这是中俄联手打造的“没有美国的亚洲安全系统”的一部分。亚洲地区的国家借由亚信机制,进一步加快域内贸易和投资“去美元化”进程,美国资本势力对“世界岛”的影响也就同时消退并且逐步被边缘化。
面对欧亚大陆局势的演变,俄罗斯加紧稳固自己的后院。2015年1月1日,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于2011年共同发起建立的欧亚联盟,按照协议规定正式实施。到2025年俄白哈三国将实现商品、服务、资金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终极目标是建立类似于欧盟的经济联盟,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统一市场。
俄罗斯同时向欧洲喊话。2015年1月2日,俄罗斯驻欧盟常驻代表弗拉基米尔•奇若夫称,“我们不管怎样,处于常理我们都需要和欧盟探索建立一个和欧亚联盟之间的共同经济空间”,“我们或许可以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这个贸易区涵盖所有和欧亚联盟有利益关切的国家”。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俄罗斯约有74%的外债来自于欧洲。其中法国是最大“债主”,手握470亿美元债权;美国排名第二,为270亿美元;随后是意大利260亿美元。2013年,欧盟与俄罗斯贸易额达3360亿欧元,俄对欧盟贸易顺差接近870亿欧元。欧盟成员国中,意大利、德国等与俄罗斯保持着强大的经济联系。在所有欧盟国家中,德国与俄罗斯的贸易额最大。2013年,俄罗斯和德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占德国出口的3.3%,约有30万的工作岗位直接依赖对俄出口。
时代在变,而且变得很快,在这个过程中,国际合作思维逐渐替代划线占队、东西方区分的冷战思维,并且成为时代越来越宏大的主流。虽然在欧亚大陆内部的中欧俄经济大三角关系中,欧俄经济关系因为2014年的制裁相对冷淡,但是随着美国实际上无力将制裁活动继续下去和在欧洲对俄关系话语权渐失,欧俄新关系从欧俄各自的利益出发,不可避免的重启,从而欧盟加入到欧亚大陆的内部合作中来。
“新丝绸之路计划”与欧亚大陆经济内循环
中国推进欧亚大陆内部合作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新丝绸之路计划”,这个计划以海陆并进、船车双行的样式顺利西进并且初步成型,虽然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有待和参与方坐下来解决。
2014年3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访德期间的一项重要安排就是赶赴北威州杜伊斯堡港,迎接来自重庆开往德国的首列渝新欧火车。习近平抵达时,受到北威州州长克拉夫特、杜伊斯堡市市长林克等人热情迎接。德国政府副总理兼经济和能源部部长加布里尔陪同。三声锣响后,一列从中国重庆始发的列车满载着货物缓缓驶入。杜伊斯堡是由重庆经新疆跨欧亚直至欧洲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终点。
习近平表示,中方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秉承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理念,联动亚欧两大市场,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造福沿途各国人民。中德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两端,是亚欧两大经济体和增长极,也是渝新欧铁路的起点和终点。两国应该加强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杜伊斯堡港是世界最大内河港和欧洲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希望它能为促进中德、中欧合作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6月12日,重庆市政府与波兰罗兹市在罗兹的库特诺火车站举行了渝新欧“波兰至重庆”回程班列的首发仪式,这趟列车将把中东欧的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和钢材运到中国。这是“新丝绸之路”渝新欧铁路开通3年多来的首趟回程满载列车。波兰政府代表、中国驻波兰使馆代表、重庆市政府代表及波兰各界人士近百人共同见证了渝新欧“波兰至重庆”首趟回程公共班列的发车仪式。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上,埃及和苏伊士运河是一个重要节点。12月23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访的埃及总统塞西举行会谈。塞西介绍了对西亚北非局势的看法。习近平指出,西亚北非地区热点此起彼伏,矛盾错综复杂,通过政治方式、开展包容性对话,找到符合地区实际、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西亚北非地区历史和传统独特,国际社会应支持地区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两国元首共同决定,将中埃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埃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见证了经济、贸易、航天、能源等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
俄新网2014年11月18日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俄罗斯和中国2015年将在地中海海域和太平洋地区举行联合演习。18日在同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会谈之后,绍伊古指出,双方表示,军事领域联合活动的范围“明显扩大并且获得系统性特点”。2014年11月27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对此回应。近年来,中俄两军在双边和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联合演习已逐渐实现机制化和常态化,对于提高两军共同应对新挑战、新威胁的能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关于明年联合军演的计划安排,中俄双方正在协商沟通。
2014年,乌克兰危机和国际黑手插手泰国政权的更迭,均发生在海陆丝绸之路的节点上,恰恰提醒了“新丝绸之路”的安全问题。中俄两国海军军演常态化机制形成和中国海军远赴地中海参演,其意义的诠释的重要一点,就是为“海上丝绸之路”护航,在西太平洋、印度洋亚洲近海和地中海保持军事存在,准备打击“国际海盗”。
作为世界岛的欧亚大陆,毫无疑问是全球经济的重心。这个大陆内部中欧俄的政治与经济合作逐步脱离美国主导的全球体制,美国对这个大陆的政治与经济影响力,势必越来越滑向大陆的边缘地带。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