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讲座
2008年,改革开放已经走完了三十年。为了正确总结三十年的历程,我们将举办系列讲座,将这三十年来人民创造历史的成就充分展现出来,将这三十年来人民经历的曲折深刻揭示出来。我们本着为国为民负责的态度努力以“反思与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主题举办系列讲座,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绩讲够,问题讲透”。
主题:改革三十年来农村和农民的组织化
时间:2月23日周六下午2:30
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仝志辉教授
地点:书社(北大资源宾馆1308室)
仝老师的讲座总结了30年来农民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发展历程,指出了农村组织面临的困境并给出了他的建设性思路。
讲座提出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农村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组织?答:全国性的农民协会。
为什么需要全国性的农协?第一个,绝大部分农村基层组织松散无力,80年代形成的“村民委员会”既不能管理好农村社会生活,又不能帮助农民打市场。往上级看,从中央一直到县乡,管理农村事务的部门条块分割,供销社一块,信用社一块,农技站一块,互相配合都难。一家一户农民的需要是量小而方面多的,为了一点事情要东跑西跑,农民麻烦,各条块也觉得麻烦。第二个,“正规化”的组织方式好看不中用,农民也负担不起。为了搞一次选举,要解决秘密投票问题、邮寄投票问题(许多人在外打工)、文盲投票问题等等。费时费力产生出来的“村民委员会”又主要是上级命令的执行者,或者只是为村干部小集团捞好处,不能为大多数农民带来实惠,农民觉得村委会与自己没什么太大关系。
但实际上农民迫切地需要组织。经济上需要组织对付私商、联系供销渠道、提供贷款、技术指导、防范市场风险,即管流通,又管金融又管技术,生活上需要组织管理治安、负责公共建设、举办文体活动、以便农民在组织中体会意义和价值(现在经常可见一些人无聊地坐在家门口发呆)。所以从农民需要来看,这个组织的特点是什么?它要能包括各地绝大部分村民(不仅是村干部或者少数明星村),能提供综合性服务(涉及农民经济和生活方面的都管),与国家的关系是合作性的(单纯维权组织则是对抗性的),从村里一直通到中央,有足够的资源,没有条块分割。这样的组织有没有?有,日本、韩国、台湾的农协就是这种组织。
我国原来的人民公社也是一个包管一切的农村组织,人民公社解体之后,集体化的生产消失,原来的管理手段全都失效了。一个适合小农社会和小农经济的农村组织也一直没有建立起来,现在刚刚通过的专业合作社仍然不能适应农民的需要,农民需要提供一条龙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社,村级合作社之上还要有地区性农协,地区性的农协之上要有直通中央的全国农协,要能打破条块分割,得到国家直接的资源支持。
仝老师最后强调,从合作社到农协,都要以提供经济服务为首要目标,农民在吃好穿好、看到发家致富的问题能解决以后才会关心民主自治等政治目标。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