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莱昂惕夫:学术界的经济学(或曰宅男经济学)(1982)

莱昂惕夫 · 2011-08-01 · 来源:
【译评】华西里?莱昂惕夫:学术界的经济学(或曰宅男经济学)(1982)
:林行简,
【译者按】华西里·莱昂惕夫为哈佛大学和纽约大学的终身教授,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的三位学生也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保罗·塞缪尔森(1970)、罗伯特·索洛(1987)、弗农·史密斯(2002)。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302)

这篇文章是莱昂惕夫1982年发表于《科学》杂志的一封公开信(Leontief, Wassily. Academic Economics. Letter in Science, Issue 217, 1982, p.104.)。他在信中对当时美国学术界的经济学研究进行了分析与抨击。这篇公开信也回答了30年后他的弟子罗伯特·索洛在美国国会作证时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宏观经济学家们会被引上这条特定的歧路?”(参见客舍文章《罗伯特·索洛的国会证词:“为现实世界建立一门科学的经济学”(2010.7.20)》)。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10)

《科学》杂志,第217期第104页,1982年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84)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616)

华西里·莱昂惕夫的来信:学术界的经济学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33)

“悲惨的表现。。。经济学家们非常清楚地揭示了他们的行业在智力上落后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文献1】。这篇由首屈一指的经济周刊发表的社论,评论了1981年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报告。这篇社论实质上在说,“皇帝没有穿衣服。”但那些参与了当代美国学术界复杂精致而又庄严的经济学游行的人们,却似乎对此一无所知;而那些真正知道的人,却又不敢说出真相。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15)

两百年前,现代经济学的创建者们——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以及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基于如下观念而树立起一座壮丽堂皇的思想大厦:国民经济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这一系统包含许许多多互不相同但彼此相关(因此也彼此依赖)的活动。这一观念是如此强大而富有成效,以至于它促进了查尔斯·达尔文在进化论上的开创性工作。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656)

现在被称为古典经济学的这一观念,吸引了两位数学上训练有素的工程师,里昂·瓦尔拉斯和维尔弗雷多·帕累托。他们在把这一观念详尽地细化后,翻译成用代数和微积分表述的一整套语言,并命名为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现在,这一套理论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名,构成了美国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习的核心。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44)

【译注1】“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建立在斯密、李嘉图、穆勒等人著作基础上的一种思想流派或一套经济学理论,它主导了经济学思想一直到1870年左右,此时发生了“边际主义革命”。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671)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14)

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学问题的实质看成是由土地所有者、劳动力以及资本家创造的经济财富的生产与分配问题,注重揭示工人与资本家各自决策的相互影响是如何通过市场系统协调起来产生经济财富的。他们信任市场力量,故而支持放任自由,他们也支持国家间自由贸易的主张。在约1870年后,古典主义逐渐被后来所谓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分析所代替,后者包含了边际主义的概念。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36)

古典经济学家否认任何由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市场力量将使总需求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保持一致(萨伊定律)。特别地,他们认为经济萧条将导致利率在累积储蓄的压力下下降,从而鼓励企业进行更多的借贷与投资;同时导致工资率在失业率上升的压力下下降,从而鼓励企业雇用更多劳动。——摘自《科林斯经济学辞典》第91页,“Classical Economics/古典经济学”词条。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39)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25)

【译注2】“边际分析”(Marginal Analysis):对某些经济变量加上一个额外单位,或减去一个单位,以考察其效应。——摘自《科林斯经济学辞典》第440页,“Marginal Analysis/边际分析”词条。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

【译注3】“萨伊定律”(Say’s Law):该主张认为,总供给创造了自己的总需求。生产给定水平的国民产出这一行为本身就创造了与此产出恰好相等的收入(工资、利润等);这些收入如果用于消费,则恰好足够购买生产的所有产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为了使国民产出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所要做的就是增加总供给。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32)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679)

关键假设是,经济体系是“供给主导的”,并且所有的收入都用于消费。然而,实际上,一部分收入会以储蓄、税收等形式“漏出”,并且不能保证这些漏出的收入随后会以消费的形式被重新“注入”。因此,与上述主张相反,经济体系是“需求主导的”,总需求的下降会导致国民收入和产出的成倍收缩。——摘自《科林斯经济学辞典》第649页,“Say’s Law/萨伊定律”词条。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327)

【译注4】“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对经济中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是,一个部门中发生的事情可能对其他部门造成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其反馈的影响又会影响到第一个部门的运作。因此,在一般均衡分析中,主要是确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和强度,比如,可以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摘自《科林斯经济学辞典》第308页,“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一般均衡分析”词条。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01)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45)

【译注5】“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该经济学思想学派以马歇尔等人的著作为基础,在19世纪末取代了古典经济学学说。新古典经济学通常被称为“边际革命”,它将研究重点从古典经济学关注的财富源泉以及财富在劳动者、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转移到给定的需求下对稀缺资源进行最佳分配的原则。这一新的经济学思想学派创立了边际效用递减原则和静态均衡分析原理。——摘自《科林斯经济学辞典》第507页,“Neoclassical Economics/新古典经济学”词条。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81)

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经济学从一开始就处理人们共同经历的现象。生产和消费产品、购买和销售、获取收入并将之花掉,这些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每个人的注意力。甚至连使用定量化这一科学原理也不需要分析人员亲自动手——测量和定价正是他所试图解释的现象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这正是今天的学术界经济学陷入麻烦的最初源泉。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393)

当日常经验的事实都被用光之后,经济学家们转向更不易获取、更专门化的政府统计数据。但是,这些统计数据在被加工整理时,并非出于科学目的,而是为行政或者商业服务。这就导致这些数据缺乏一些必要的原素,以使我们能够对现代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个具体而详细的理解。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57)

在自然科学和历史学中工作的学者们,传统上被要求一开始就接受严格而系统的调查事实方法的约束。但经济学家们却不曾受此约束。这使得他们对演绎推理产生了一种无可抵御的偏爱。事实上,许多经济学家是在接受了纯粹或者应用数学的训练之后才进入经济学这一领域的。经济学的专业期刊上充斥着连篇累牍的数学公式;这些数学公式从一堆看似有理、实则完全任意的假设出发,把读者带向了一系列叙述准确但与现实无关的理论结果。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77)

对于今日学术界的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们来说,他们用来避免或者减少使用具体事实的方法论,最好地体现了他们对系统的实证调查的厌恶。经济学家们在建立理论模型的时候,没有采纳那些能够对现代经济进行具体的描述和分析的理论模型(这些模型需要数百、乃至数千个变量);相反地,他们首先求助于“总量(aggregation)”。无论主要信息多么的详尽,它们都被打包进一捆数量较少的概念里,并被贴上各种标签:“资本”、“劳动力”、“原料”、“中间产品”、“一般价格水平”,等等。这些概念随后被拟合进一个“模型”里,也即由为数不多的一些方程所组成的系统,用为数不多的一些“总体”变量来描述整个经济。这种拟合一般通过“最小二乘法”或者其他类似的曲线拟合过程来实现。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641)

我们举一个理论上的“生产函数”的典型例子。假定这一函数被用来描述钢产量y1和生产钢铁所需的四种不同投入的数量,y2、y3、y4、以及y5,的关系,并且这一关系由如下公式表示【文献2】: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600)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68)

【译注5】“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该函数表示,在给定的科技知识水平下,生产一种商品或服务所用的要素投入数量和产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由于产出的数量取决于所用投入的数量,因此这种关系可以用函数的形式来表达: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383)

Q = f(I1, I2, …, In)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347)

其中,Q是产品产出,I1、I2等是生产产出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要素投入1、2等的数量。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60)

必须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组合方式来生产相同的产出量。一种方法可能使用大量的资本,却仅使用少量的劳动;而另一种方法可能使用大量的劳动,而仅使用少量的资本。在实物方面,技术上最有效率的方法是使用最少投入的方法。然而,经济学家更关注投入——产出关系的成本方面,特别是生产给定产出的最小成本方法。这些关系可以用等产量曲线、等量曲线图和过程射线来分析。——摘自《科林斯经济学辞典》第582页,“Production Function/生产函数”词条。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659)

向一家钢厂的经理或者冶金专家咨询上面这六个方程中出现的六个参数的大小,会显得毫无意义。所以,尽管这些方程中的符号变量和参数所附带的标签在试图提醒我们:“这些变量与参数可以和现实世界中直接观测到的量等同起来”,任何如此做的企图都注定会失败:在总量方程为曲线拟合的目的,已经被简化之后(用通常的称谓,也即被“变换”之后),如何将之与现实世界“等同”起来,这是一个多年之前就已提出的问题,但至今仍未有令人满意的答案。与此同时,上述的建模过程已经被标准化到了如此地步,以至于要进行一项值得尊敬的计量经济学研究,研究者只需要按照如下步骤工作:首先建立一个看似有理并且容易计算的理论模型;然后找到一堆与研究对象或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时间序列或者横截面数据(这些数据往往是二手或者三手数据);随后从书架上找一个适当的统计程序放入计算机里,并把数据输入到该程序之中;最后把计算的结果发表出来,并辅以多多少少看似合理的诠释。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42)

一方面,官方统计数据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最近已呈江河日下之势,虽然这还未引起数据的潜在科学家用户们的坚决抗议;另一方面,大量具体而详尽的信息被忽视了,这些信息存在于技术期刊、工程公司的报告、以及私营营销组织之中。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

仔细阅读《美国经济评论》(这是过去十年经济学学术期刊的旗舰期刊),我们可以得到图表1: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661)

图表1: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不同类型文章的百分比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5)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30)

这些数字不言自明。在10年前一份带有预言性质的阐述编辑政策的声明中【文献3】,《美国经济评论》的总编观察到,“关于数理经济学和经济理论的精细之处的文章,前所未有地占据了越来越显著的地位,而更具实证性质、更以政策为导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则似乎越发少见。”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63)

年复一年,经济学的理论家们继续产生着数以十计的数学模型,并探讨这些模型的形式性质;计量经济学家们则忙于用各种各样的代数函数来拟合本质上同样的数据,却不能以任何明显的方式,推进对真实经济体系的结构和运作的系统理解。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35)

工作在经济学毗邻邻域中的研究工们(这些领域一方面包括人口学、社会学、和政治科学,另一方面包括生态学、生物学、健康科学、工程学、以及其它应用自然科学),你们还要对经济学研究这种与现实脱节的现状保持缄默多久?还需要多久才能直言对经济学研究这种稳定的静态均衡的严重忧虑?这一现状可能会持续下去,只要那些首屈一指的经济学系的终身教授们,继续对年轻人的训练、晋升、和科研活动施以严密的控制,并通过同行评审的手段,对资深研究工们也施以同样的控制。这个国家最具影响的经济学系们用来维持智力纪律的方法【文献4】,不禁让人想起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其新兵训练基地帕里斯岛所使用的方法来。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13)

华西里·莱昂惕夫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79)

经济分析研究所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67)

纽约大学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28)

纽约,10003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34)

【参考文献】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11)

【文献1】 Bus. Week, 18 January 1982, p. 124.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41)

【文献2】 L. R. Christensen, D. W. Jorgenson, L. J. Lau, “Transcendential logarithmic production functions,” Rev. Econ. Stat. 55, 28 (1972).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69)

【文献3】 G. H. Borts, Am. Econ. Rev. 62, 764 (1972).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35)

【文献4】 M. W. Reder, J. Econ. Lit. 20, 1 (1982).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44)

(译文完)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48)

【解读】莱昂惕夫的这封公开信实质上是在讨论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经济学研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大学的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宣称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例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就如此说。而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是如此为科学下定义的: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61)

科学的原则——或者简直可称为科学的定义为:实验是一切知识的试金石。实验是科学“真理”的唯一鉴定者。但是什么是知识的源泉呢?那些要检验的定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为我们提供了种种线索,因此可以说是实验本身促成了这些定律的产生。 但是,要从这些线索中作出重大的判断,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去对蕴藏在所有这些线索后面的令人惊讶、简单、而又非常奇特的图像进行猜测,然后,再用实验来 验证我们的猜测究竟对不对。这个想象过程是很艰难的,因此在物理学中有所分工,理论物理学家进行想象、推演、和猜测新的定律,但并不实验;而实验物理学家 则进行实验、想象、推演和猜测。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89)

——《费曼物理学讲义》第一卷,第一章第一节。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8)
费曼所阐述的治学方法,可以用如下简单的流程图来表示: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54)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45)

套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话语,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

但宏观经济学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上述过程变得不易实现。首先,宏观经济学中的“实验”是现实世界的大规模经济活动。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能够真正刻划现实的模型往往“需要数百、乃至数千个变量”。这在人类科学发展的现阶段是较难实现的。其次,由于宏观经济活动的各要素处在不断变动中,我们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做到“固定所有其他参数,只变动参数X,然后研究X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最后,经济活动还是“人类活动”(路德维希·冯·米斯语),现阶段的科学成就还不足以让我们用定量模型准确地模拟全人类在宏观经济活动中的反应。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95)

进行“宏观经济学实验”的这种内在困境可以用一个例子来总结:“大萧条只有一次”。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4)

正因为重复可控的宏观经济学实验在现阶段还没有可能实现,一些经济学家们遂主张“历史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例如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就认为:要进行经济学研究,有三门专业知识必不可少,即经济史、经济理论与经济统计,其中经济史最重要: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72)

我 愿立即指出,如果我重新开始研究经济学,而在这三门学科中只许任选一种,那么我就选择经济史。我有三条理由:首先,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 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其次,历史的叙述不可 能是纯经济的,它必然要反映那些不属于纯经济的“制度方面的”事实:因此历史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让我们了解经济与非经济的事实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以及各种 社会科学应该怎样联系在一起。第三,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77)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第一编,第二章,1.经济史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391)
经济史既包括经济思想史,也包括经济政策史。前者的研究已经很多了,而后者的研究还不够,但后者却是更重要的。归根结底,经济思想史是历史上的经济学家们对当时经济现象的思考与诠释,这些诠释可能对,也可能错,还有可能从未经受过实践的检验。而经济政策史则不同,它们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无论成败,对后人的借鉴意义都不可低估。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31)

19世纪的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亲身参与了德国政治统一之前的经济统一进程,为德国关税同盟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用大量的篇幅总结了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并以此提出了德国经济发展应该遵循的策略。德国此后参考了他的建议,使得经济在统一后迅猛发展,很快成为了欧陆第一强国。1913年,德国国家铁路系统的员工们为了纪念李斯特对德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在莱比锡为之树立了雕像(见下图)。作为与当年德国情况类似的后进国家,今天的中国需要李斯特远甚于需要弗里德曼。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35)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332)

正如熊彼特所说,除了经济史,经济学家还需要掌握经济理论和经济统计。与上面的流程图相对应,经济史帮助我们从现实中抽象出合理的经济模型或理论;经济统计(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计量经济学)则帮助我们检验模型或理论的合理性(见下图)。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39)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96)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 Soren Kjeldsen-Kragh 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做了如下概括: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357)

经济研究的目的,是获得对经济关系和过程的理解。这种理解可以通过演绎法或者归纳法而获取。当演绎法被使用的时候,我们的分析最终会产生一个一般性结论;该结论随后被应用于特定案例。归纳法则基于一个或数个特定案例,其分析的结论随后被推广至一般情形。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68)

在 一般经济学里,演绎法被广泛使用。我们首先给出一套假设,然后通过逻辑和数学,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数理经济学就是一个只使用演绎方法的经济学分支。在计量 经济学中,我们的目标是在有经验性数据的前提下,估计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计量经济学使用的是归纳法。用于理解社会和经济关系的经济史也使用归纳 法——通过分析特定的案例,我们试图达到关于因果关系的一般性结论。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58)

下 面的例子可以说明一个给定的经济问题可以如何被这些不同的方法所分析。关于自由贸易是否更好的问题,一直以来都让经济学家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嘉图最早 在1817年,根据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而创制了比较优势的理论。这一理论就是使用演绎法的一个好例子。李嘉图首先引入了一系列的假设,并通过使用简单的逻 辑或数学,证明了自由贸易优于保护主义。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1)

从计量经济学出发的研究则对不同国家作比较性研究,考察贸易保护程度和人均增长率的关系。如果低贸易保护和高增长联系在一起,研究者就会倾向于推断自由贸易比贸易保护更好。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81)

李 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性经济学家。他并不信奉演绎的方法。历史学派关注一个时间点上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他们担心演绎法的使用会导致得到错误的结论。 为了保护处于起步阶段的行业,李斯特发展了“幼稚工业”的理论。当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于1840年发表时,英国的工业化程度远胜德意志地 区。李斯特认为有必要保护德国的工业免受英国工业的冲击,直到德国的工业发展到足以和英国平等竞争的地步——由于各国条件不同,对英国好的事情,对其他国 家不一定就好。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36)

这 三类分析方法,演绎分析、计量分析、和历史分析,各有各的强项与弱点。当假设精确的时候,演绎分析是一种严格的分析。问题出在大多数的假设在现实世界中并 不成立。从使用经验数据的意义上讲,计量分析在研究现实的世界。但计量分析的局限性在于,我们作结论时需要假设除了我们研究的变量之外,其他的变量都保持 不变,而这很少成立。经济史在对经济表现的分析中,涉及了很多因素。由于分析的复杂性,以及测量某些重要因素的困难,历史分析很难得出清楚的结论。但历史 学派背后的哲学思想非常有用,因为它提醒我们,作结论时要小心。经济史教导我们,经济条件在任一给定的时刻,随国家的不同而不同,同时经济环境也随时间而 在作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到东西,但我们在总结简单的一般性经济法则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要忽略掉有可能使我们的“一般性法则”失效的条 件。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58)

这些获取经济学知识的方法各有千秋。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所有的这些不同方法变得很重要,而我们不应该厚此薄彼。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这些不同类型的分析方法应被看作互为补充。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08)

对 过去的分析因为三个原因而与当前相关。第一,经济史重要,是因为它告诉了我们,我们今天的社会是如何发展而来的。知道了今天的情况是如何根植于过去的历 史,可以丰富我们的见识。第二,经济史提高了我们对经济发展过程的理解。回顾历史可以使我们对那些决定经济事件的力量有更多的了解。第三,在今天的发展中 国家选择发展策略时,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为我所用。今天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和当年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考虑问题时,需要小心地囊括进这些不同。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69)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历史的经验教训》,第14章:历史的经验教训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368)
莱昂惕夫教授在公开信中所抨击的,正是经济学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这既包括把现实过度简化的建模方式(生产函数的例子),也包括“沿数学阻力最小的方向做研究”的倾向(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流程化和庸俗化),还包括学术界中打压少数异见的行为。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48)

对于最后一点,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发表于《政治经济学评论》第22卷第3期(419-437页,2010年7月,:罗恩·贝曼)的一篇论文:《古典理论中自由贸易的不可行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比喻没有解》(The infeasibility of free trade in classical theory: Richardo’s comparative advantage parable has no solution)。这篇论文逐句解读了大卫·李嘉图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关于比较优势的论述(第七章),并将之翻译成严格形式化的数学方程。文章最后证明,李嘉图的模型无法产生合乎现实情况的解。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38)

但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奠基石之一,国际金融机构也多以此为“理论依据”,要求发展中国家按照其制订的政策方案发展经济。所以毫不意外的,文章发表的过程并不顺利。文章罗恩·贝曼博士在文章结尾的鸣谢部分说到: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02)

【鸣谢】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92)

这 篇文章多年来被诸多主流和非主流学术期刊所拒绝。希望感谢许多同事,他们的支持对于努力将这篇文章发表的坚持至关重要。这些同事包括:芝加哥政治 经济学小组的梅尔·罗森伯格、乔·佩斯基、比尔·巴克莱、西德尼·荷兰德、埃尔斯·雷德蒙、梅赫因·拉鲁德、以及海德尔·科尔班;2000-2007年, 我和梅尔·罗森伯格在芝加哥大学开设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大问题’”的高年级讨论班的学生们,这篇论文即脱胎于此讨论班;威廉·格瑞德尔和伊安·弗莱 彻,他们在我最绝望的时候送来了支持性的反馈;以及《政治经济学评论》的匿名编辑们,他们严肃地对待了这篇文章,并帮忙做了改进。愿政治经济学的教条主义壁垒终有轰然倒塌之日!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85)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63)

既然已经提到了比较优势理论,我们不妨将之作为一个具体案例,看看莱昂惕夫教授所抨击的“理论脱离实际”到底是如何产生并传递给一代代的青年人的。(下文部分内容来自于客舍译评:《联合国粮农组织:反思农业政策——历史的经验》。)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80)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为止,取得粮食的高度自给还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目标,这一目标到今天也还被一些国家所追求。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这一目标不切实际,并基于糟糕的经济学和排外心理。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13)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支持者们认为,通过更大程度的专业化分工,更深地卷入国际市场,可以使各国经济(以及它的个体成员们)获得更多的收入,从而有更大的能力获取必要数量的食品。他们指出, 在追求粮食自给时,各国放弃了在非粮食产品上有利可图的市场机会(尤其是那些可以出口到收入更高的国家,以获得更高售价的产品),从而在投入相等的情况 下,挣钱更少。他们论证说,对于各国(和个体农民们)更好的策略是,通过种植可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出售的经济作物来最大化收入,并用增加的收入从全球市场购买粮食。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17)

这一建议在某些情况下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这样的专业化分工要从长远上有道理,只能在各国达到了一定的经济发展程度之后。当各国超过了一定的收入水平之后,即使是相当程度的粮食进口 能力下降(因为粮价上涨和/或者出口产品的价格下跌),也不会使食品消耗低于某个最低标准。然而对于贫困国家来说,食品消耗低于一个最低标准哪怕只是一两 年,也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严重负面后果。在人类基本需要的等级层次中,食品的消耗是最基本的。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25)

不但如此,把国家粮食自给的忧虑随手打发掉的这一论证,是基于如下假设:必要时各种产品可以很容易地互换。理论上,如果食品的国际价格上涨得足够多,资源就会重新分配到粮食生产中去。但是,这种资源配置的调整非常缓慢。除了经济学教科书之外,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使这种调整即时发生。而农业上的调整还要因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而更慢(例如我们需要至少一个种植季节来完成调整)。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17)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用“齐纨鲁缟,种桑灭国”之计收服鲁国,利用的就是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现代社会的工业发展和房地产开发,使得土地一旦被用作它途,再想恢复为耕地的难度就变得更大了。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311)

在2008年的粮食危机期间,彭博社以《世界银行“摧毁了洪都拉斯的基本谷物”》(World Bank ‘Destroyed Basic Grains’ in Honduras,PDF下载)为题,报道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伤害——“最好的土地被用来种植没法吃进肚子里的非洲棕榈树”。而当记者试图采访当年为世行的政策起草报告的经济学家时,该专家却闭门不见: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68)

“现存的贸易和价格控制应该被废除”,世界银行的官员们在1994年的内部报告中说道。“把国有粮仓私有化的项目必须完成;要避免用谷物储备来稳定价格的做法卷土重来”。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89)

报告的,丹尼尔·科特利尔(Daniel Cotlear),现在是世界银行负责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经济学家。他拒绝对本报道发表评论。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87)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359)

无论经济学理论的想象是如何的美妙,残酷的现实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早已在世界银行的“教导”下放弃了粮食自给,改种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从而严重地依赖于国际市场提供口粮。当2008年的粮价上涨超过发展中国家普通居民的偿付能力时,他们除了饿肚子之外别无选择。海地甚至出现了穷人用泥饼充饥的惨状(英国《卫报》2008年7月29日报道,Haiti: Mud cakes become staple diets as cost of food soars beyond a family’s reach)(见下图):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0)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22)

经济学理论的美妙结果没有出现,反而是人间惨剧的现实。这只能说明理论有错误。仔细审视,我们会发现这个错误是基于一些很傻很天真的假设。但正是这些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被堂而皇之地写进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里,并被灌输给我们很傻很天真的青年人。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690)

例如,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个论证是,“对于各国(和个体农民们)更好的策略是,通过种植可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出售的经济作物来最大化收入,并用增加的收入从全球市场购买粮食”。可是如果粮价上涨太多,以致于收入赶不上粮价上涨呢?这正是2008年粮食危机期间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更不用说华尔街的金融资本涉嫌在其中炒作牟利——参见美国基金经理迈克尔·马斯特斯2008年5月20日在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的证词:《对期货市场金融投机的国会证词》,以及美国《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olicy)2011年4月27日的报道:高盛是如何创造粮食危机的(How Goldman Sachs Created the Food Crisis)。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8)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另一个假设,“必要时各种产品可以很容易地互换”,折射出中国大学里传授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通病:尽管逻辑自洽、数学精巧,却常常出现理论上很漂亮,但其基本假设和现实不符的情况。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17)

具体用中国大学流行的经济学教材、格列高里·曼昆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为例。在其阐述“比较优势原理”的章节里(第3章: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曼昆用土豆和牛肉的生产作为例子,详细描述了比较优势的具体应用,随后一跃而把这一原理推广到其它经济活动中。这在逻辑上是把“特例”等同于“定理”:因为2+3=5,所以“2加上任何素数,其结果仍为一个素数”。可惜2+7=9,而9不是素数。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7)

事实上,如果我们愿意忽略运输费用,并且假定“牧场和农场之间的转换不花费时间”,“比较优势原理”对于曼昆所举的“土豆换牛肉”的例子是适用的。问题出在断言“这一原理对所有经济活动都适用”。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25)

在《经济学原理》稍后的章节里(第9章:国际贸易),曼昆试图用“比较优势原理”为绝对的自由贸易政策提供辩护。在反驳“自由贸易会影响国内就业”的观点时,曼昆说,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5)

自由贸易的反对者通常论证说,和其他国家的自由贸易摧毁了国内的工作。一些埃索兰德国的钢铁工人会失去工作。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37)

【注】埃索兰德,其英文 Isoland 意为“孤立之地”。这是曼昆在利用修辞学讽刺其反对者是“孤立主义者”。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05)

但是埃索兰德国的失业工人们可以从钢铁业转移到埃索兰德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里。尽管这种转换对某些工人短期内很痛苦,它却提高了埃索兰德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10)

每个国家的工人们最终都可以在他们所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里找到工作。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4)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612)

曼 昆的这套“论证”听起来似乎有理,但一旦将其映射到现实世界之中,论证忽略的各种实际限制就凸显出来了。以美国为例: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导致大量的产业工人 失业,而美国的比较优势在军工、科研、教育、金融等部门。问题:一个底特律汽车厂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失业工人,如何在这些行业找到工作?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79)

在华尔街上混饭吃的中国人很多,可以问问他们,他们身边有从汽车厂工人转型而来的银行家、金融工程师吗?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62)

任何一个有实际社会阅历、知道“可操作性”的重要性的人,都不难发现问题所在:不同的劳动并不是同质可互换的的,尤其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今天;转型是要耗费资源的(时间、金钱、社会关系等等)。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60)

即使这个失业工人还有足够的雄心和时间精力去学习这些部门所需要的技能。他在完成了银行家或者金融工程师所需要的技能培训之后,也还得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华尔街上有这么多工作吗?这是“比较优势原理”的又一个关键性假设:充分就业。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17)

曼 昆的宣称,“尽管这种转换对某些工人短期内很痛苦,它却提高了埃索兰德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显得很可疑。美国的现实是,大量制造业工作外包到其他国 家,大量产业工人失业后转而从事收入微薄的低端服务业(例如收银员);本国精英则集中于高利润的服务、咨询、金融等行业,财富向这些“精英们”大量聚集。 经济学教科书描述的“劳动力在各行业之间高效率地转换流动,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因为国际贸易而得到提高”的美好图景,在经历过全球化的今天的美国,并没有 出现。——参见获2011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电影《监守自盗》(Inside Job)(YouTube 在线观看,迅雷高清下载)。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64)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52)

事实上,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也部分承认了这一点:通过国际贸易,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02)

赢家的收获超过了输家的损失,所以赢家可以补偿输家,同时还获得比过去更高的收入。在这种意义下,贸易可以使每个人都过得更好。但贸易的确使每个人都过得更好了吗?也许不是。在实践中,很少发生用国际贸易的利润来补偿失败者的情形。没有这种补偿,放开国际贸易可把整个经济的蛋糕做大,但可能使经济体中的一部分人分到的蛋糕更少。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26)
换而言之,银行家们拿着几千万几亿美元的花红,多半不会去考虑补偿失业的产业工人们。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31)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14)

看到这里,读者是否会产生一种奇妙的违和感:“这样一种漏洞百出、前后矛盾的理论就是被今天的中国人顶礼膜拜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这就是麻省理工学院著名教授撰写的教科书?这就是我们的青年人在步入大学殿堂之后所接受的‘教诲’?Oh My God!是‘专家’疯了还是我们疯了?”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42)

我们没有疯。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55)

经济学家这种通过“讲故事”,把特例推广为“普适真理”的技巧,美国经济学家黛尔德拉·迈克洛斯基(Deirdre N. McCloskey)在其著作《经济学的修辞学》(The Rhetoric of Economics)里,作了生动的描述和解构。该书已有中译版,题目译作《经济学的花言巧语》: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30)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3)

1991年6月,《斯堪迪纳维亚经济学杂志》刊登了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和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的学术论文,《实证宏观经济学的科学幻觉》(The Scientific Illusion in Empirical Macroeconomics)。萨默斯在这篇文章里通过大量的例子指出,现在流行的计量经济学虽然使用了看似强大而精致的形式化数学工具,但对作出实质性的经济学发现却毫无裨益;真正管用的,其实是那些只使用简单统计工具的实证性工作。在文章结尾处,萨默斯不无讥讽地说道,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23)

研 究工、学术期刊的评议人和主编们,他们通常忘记了问如下的科学问题:“文章所报告的,是一个足以影响我们对经济运行规律的看法的有趣事实吗?它影响我 们对一个实质性问题的看法吗?”与此相反,他们会问那些观看杂技的观众们所常问的问题:“文章显示了精湛的技艺和技巧吗?文章做了什么很困难的事?”通常 的情况是,即使文章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贡献,这些问题也可以获得肯定性的答案。相比对知识作出贡献,炫耀技巧要容易得多。但不幸的是,这也没用得多。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19)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39)

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疯狂,是因为经济学家的美妙理论和现实世界是如此的大相径庭;而这种大相径庭来自于一点:“经济学理论往往有其适用范围”。曼昆教授的教科书之所以给人一种荒谬的感觉,就是因为他试图把从部分现象中总结出来的规律不加论证地推广到所有现象上,给读者,尤其是阅历不深的青年人,造成一种“这是和物理学定律一样的普适科学”的幻觉。可是科学是什么?科学的定义难道不是“实验是一切知识的试金石”吗?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81)

难怪莱昂惕夫会这样毫不客气地质问: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38)

工作在经济学毗邻邻域中的研究工们,你们还要对经济学研究这种与现实脱节的现状保持缄默多久?还需要多久才能直言对经济学研究这种稳定的静态均衡的严重忧虑?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60)
这种闭门造车、自娱自乐的经济学“研究”,或许也可以被称作“宅男经济学”?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71)

莱昂惕夫如此说!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95)

(全文完)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77)

【参考文献】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17)

1.      Gregory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 3rd edition.  2003.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19)

2.      理查德·费曼:《费曼物理学讲义》,中译本第一册。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51)

3.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1。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3)

4.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224)

5.      Soren Kjeldsen-Kragh:The Role of Agricultur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Press (January 2007)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60)

6.      Ron Baiman. The infeasibility of free trade in classical theory: Ricardo’s comparative advantage parable has no solution.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22:3, 419-437, 2010.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147)

7.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835)

8.      联合国粮农组织:反思农业政策——历史的经验,罗马,2009。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39)

9.      彭博社2008年5月14日报道,《世界银行“摧毁了洪都拉斯的基本谷物”》(World Bank ‘Destroyed Basic Grains’ in Honduras)PDF下载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608)

10.    英国《卫报》2008年7月29日报道,《海地:当粮价超过家庭购买能力,泥饼成为主食》(Haiti: Mud cakes become staple diets as cost of food soars beyond a family’s reach)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995)

11.     迈克尔·马斯特斯:《对期货市场金融投机的国会证词》,2008年5月20日在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的证词 。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6)

12.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1年4月27日报道,《高盛是如何创造粮食危机的》(How Goldman Sachs Created the Food Crisis)。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571)

13.    《监守自盗》(Inside Job):电影,2011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YouTube 在线观看,迅雷高清下载。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446)

14.      黛尔德拉·迈克洛斯基:《经济学的花言巧语》,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来自客舍[url]www.chenyingke.com[/url],757)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2.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3.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4. 这是一股妖风
  5.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6.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7.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8.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9.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10.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7. 朝鲜领导落泪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0.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