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国有企业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
刘先云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外向型特征日趋明显,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受西方和周边地区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日渐深刻,但是在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经济在抵御危机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确保了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熨平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运行中难以避免的一个现象。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西方市场经济几乎每十年就会遭遇一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在西方私有制经济环境下,一旦遭遇经济金融危机,市场自身的修复能力极弱。在危机形势下,企业投资意愿和居民的消费意愿下降,社会总需求进一步下滑,进而形成通货紧缩。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投资意愿进一步下滑,居民就业受到更大冲击,而就业率下降和对市场前景的悲观预期,还会导致居民消费进一步下滑,进而导致企业投资也随之下滑。危机形势下,整个经济体的运行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只有居民的储蓄率大幅提高之后,经济体经过一个较长周期之后才能走出危机的阴霾。
在西方市场经济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政府的调控能力大打折扣。尽管在历次危机的过程,西方国家都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的大背景下,政府财政政策能施展的空间日趋狭窄。在西方经济金融危机中,国家采取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在危机中,利率在国家干预下走低,以此期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但西方国家的银行此时往往会更多考虑风险而“惜贷”;在债券市场,企业运行风险加大而导致债券融资成本大幅提升。因此,政府采取的宽松的政策往往难以传导,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大大下降。
相比而言,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制度,使得我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和驾驭能力相对较强,从而实现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外需受到极大冲击,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同比下降24.9%。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下滑至6.1%,经济虽然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广大国有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稳增长、惠民生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使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经济迅速走出了V型反转的曲线。这场危机使我们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加认同。
应该看到,尽管我国的国有经济尚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是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国有经济的战线进行了适当收缩,影响力和控制力却在大大增强。我国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这有利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冲击,有利于保持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力,增强国家平抑经济波动的能力。
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国国有金融机构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营绩效,而且积极响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经济刺激计划,对我国经济企稳回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增强了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直接、有效地贯彻了国家意志。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明显优于西方国家。
在危机中,积极的财政政策收效也十分明显,而在财政政策扩张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也发挥了表率和导向作用。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积极扩大投资,从而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不裁员、不减薪,这些举措都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和企业的投资意愿,增强了市场信心,从而迅速扩大了内需、弥补了外需不足,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复苏。
经济的周期性剧烈波动对经济体的伤害极大。从小处讲,在经济震荡中,居民的就业和消费首当其冲,居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从大处讲,经济的起伏还让不少原本有成长性的企业,因为经营稍不稳健就面临出局,导致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机制失灵,最终危及一个国家企业和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总而言之,正是得益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稳步增长,我国经济的自身修复能力比西方经济体大大增强,周期性波动幅度大大减小,从而减少了经济剧烈波动对居民生活和经济运行的伤害。应该说,尽管目前我国部分领域的国有企业还存在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但国有经济在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的作用不容低估。进一步改革和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将对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等宏观调控目标具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