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从来不缺钱,缺的只是信心。”这是经常出现在股评家和官员嘴里的一句话。不错,过去中国股市确实是这样,只要投资者有信心,钱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但现在这句话还对吗?我以为,时过境迁了。
毫无疑问,“缺不缺钱”这件事当然有信心问题,但还有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高低以及宏观意义上流动性的充裕程度。按理说,从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看,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确实在增加,那为什么股市上的流动性会紧张?因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报告所提供的流动性数据是“掺过水”的数据。
不是吗?每个季度末,商业银行都会流入数以万亿计的超短期流动性,而季度初又全部流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央行依据每季度报告的货币统计数据(商业银行流动性数据)是被商业银行“掺过水”的数据。央行居然据此得出结论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在合理范畴,这个结论可靠吗?如果剔除这些超短期流动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合理吗?
按照今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商业银行超短期流动性的进出规模,是不是意味着商业银行“稳定的流动性”至少短缺1.2万亿元?我看是。如此态势之下,是不是意味着中央银行至少欠缺银行市场3次降准所释放的货币数量?我看是。
一方面是商业银行被强制将大量资金低价存放央行,一方面是它们必须高息揽储以补入超短期流动性,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还要为这些超短线资金缴纳存款准备金。这是何等巨大的成本?说心里话,我不敢算,有心人要是有能力,稍加计算就会获得,央行货币政策成本之高恐怕会让您瞠目结舌。
用掺水方式掩盖中国流动性严重短缺的事实,于国于民百害而无一利。
第一,导致人民币过度升值,压制中国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要总以为这是“热钱”的冲击,其核心是中国货币条件过紧,为“热钱”提供了巨大的套利空间。所有国家的政府都担心通胀,但为什么它们还要大规模放松货币?这其中的道理好像只有中国不懂。
第二,推高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偏好,使得投资行为越发短期化。不是吗?商业银行季度末高息引入的流动性,越来越多地来自“专门投机短期存款”的“热钱”,而且这部分资金的数额越来越庞大;相反,执着于股市投资的相对较为稳定的资金数额相对减少。这不是社会投资行为的短期化吗?我坚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0月底,三天突击投放的贷款同样是“超短期贷款”,一点不比票据贴现更有效。
第三,社会融资成本越来越高,这与稳定经济的努力背道而驰。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商业银行月底用票据冲贷款规模,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商业银行不愿意投放,也无力投放稳定的贷款。只是为了应付考核而投放的“虚假贷款”。结果是,数据统计的“名义贷款数量”增加好像足以支持国家经济,但“实际有效贷款数量”却根本没有那么多。
第四,中国金融成本巨高无比。不仅是国家必须支付的货币政策成本,而且还有商业银行为提高流动性所付出的巨额成本,同时股票市场投资者和实体经济也必须为之付出巨大的成本。
第五,商业银行的表内业务被逼向表外,金融风险加剧。
这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何用意?我很难解释,也实难理解。我希望,尽快改变现状,避免中国经济继续恶性循环。至少,中央银行应当给国人一份“不掺水”的货币政策报告,告诉我们真实的流动性情况,还中国投资者一个真实的“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市场”。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