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德班金砖峰会推动金砖国家全面合作进程大大加速。从一个抽象概念到举世瞩目的多边合作机制,金砖国家经过近10年的磨砺、演变,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和重塑国际金融秩序的新生力量。
在全球金融持续动荡的年代,如何“抱团取暖”,深化彼此间的金融合作、推动国际金融合作机制建设意义重大。
金砖国家早已成为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的代名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1年统计,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最近5年世界经济增长的70%来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其中金砖四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随着2010年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阵营,2010年5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18%,贸易额占世界的15%。
根本而言,金砖国家大都经历了资源驱动型和出口驱动型增长模式,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印度被誉为“世界办公室”,巴西号称“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各国发展模式的趋同性是大都受制于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产业分工和金融分工,以致于成为发达国家在全球资源配置结构中的廉价生产基地和资源供应地,难以获得在资源、市场、利润方面的公平利益分配。
相比较而言,金砖国家间的内部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数量仍偏低,比如中国去年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额增幅高达40%,超过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平均水平,但其他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相对较小。
中国、印度是制造业大国,巴西、俄罗斯是资源大国,以往金砖国家都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发达国家消费、中国提供生产、资源国家提供资源”的经济循环的一部分,金砖国家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经济大循环。事实上,从多样性、差异性和互补性的角度看,金砖国家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经济贸易循环。
各国的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产业协作层面。未来可以考虑设立自贸区,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和贸易、投资壁垒的降低,产业转移的障碍将大大减少,必然能吸引大量资本向区内转移。
此外,还可以形成新的金融循环。现在制造业中心已逐步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国家,但货币金融中心仍在发达国家,金砖国家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体系比较脆弱,在对外交易中长期依赖储备货币进行计价、结算、借贷和投资,货币错配带来的汇率和资产风险不可避免,风险将越来越多地由新兴市场国家承担。
当前,全球货币结构越来越不能反映全球的经济结构,美元凭借霸权税不仅扰乱了全球信用总量、信用创造机制、真实经济增长机制的关系,更导致全球经济和金融秩序混乱,“美元陷阱”危机四伏。
对于金砖国家而言,改变本币盯住美元的状况,渐进式与美元“脱钩”,推进“去美元化”进程才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最重要也是最务实的一步。
首先,要积极建立金砖集团内的主权货币结算制度,积极推动各国主权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允许国家间货币作为结算和投资货币,允许对方货币在境内结汇为本币,尤其是允许对方的机构在境内开设本币账户。
其次,可以允许贸易项下主权货币的相互投资;在贸易项下的资金流动开放以后,可以相互允许各自的企业到对方国家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共同建立新兴经济体债券市场。
再次,要推动金砖国家间的汇率协商及联动机制,降低美元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鼓励实行与人民币挂钩的汇率机制。
最重要的是,打破美元陷阱和美国国债的陷阱。当前全球储备失衡和全球债务失衡构成了全球经济失衡,造成的实质性影响是外汇储备在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累积和对外债务在发达经济体累积。
因此,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对外资产余额超过对外债务余额,成为对外净债权国,发达经济体的对外债务余额超过对外资产余额,成为对外净债务国。
去年年底全球外汇储备余额为10.6万亿美元,其中五国外储占全球的75%,仅中国外汇储备就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美元趋势性贬值使五国储备系统承受更大压力。
因此,金砖国家迫切需要为庞大的外储寻找出路,来提高对外资产的收益率。金砖国家要减少美元资产和美国债券投资,而转向相互之间的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这不仅会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全球资本循环模式,也必将切实扭转全球财富失衡的局面。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