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夏小林:对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的思考

夏小林 · 2013-07-30 · 来源:管理学刊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解决分配不公问题,腐败和灰色收入要反,不当垄断行为也要反,但更要直面财富分配状况和劳资关系这两大基础性问题。那种国企私有化的主张则只能是适得其反。同时,在社会上要高度重视工会和三方机制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2013年2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及《通知》,虽然说要“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制度”,却从头到尾没有提初次分配中严重影响收入分配状况的财富分配问题,以及调整劳资分配关系的“工会”和“三方机制”。这使得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出现明显缺失,特别不利于解决数亿工人(含农民工)的收入公平,或说不利于在劳资之间“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另外,该文件中一再出现的“机会公平”(也称“机会均等”、“机会平等”),在理论上一直受到一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批评。它在社会分层固化的中国和一些欧美国家,绝不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葵花宝典”。要破除对它的迷信。

  建议:第一,在组织上要提高统筹解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谋划、决策层次。由党中央统筹制定指导性文件,其它各方(如国务院、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工会等)按分工制定实施方案。第二,在政策上要围绕十八大的“共同富裕”目标制定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长远战略,纳入解决财富分配的问题。第三,在社会上要高度重视工会和三方机制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务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劳资关系;工会;三方机制;机会公平。

  一、《意见》忽略了财富公平、工会和三方机制

  政府在表示2013年要继续贯彻新、老“36条”的同时,也发布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及《通知》(以下简称《意见》),以求“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简言之,争取在解决收入分配不公上有明显进步。[1]

  但是,国内外的有关理论分析和经验都表明,在私营经济已占GDP 的60%左右,[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构成中界线较明确的公有制企业占比仅为21.6%,其他成分占78.4%,而私企、外企和港澳台企的资产已超过国企50%以上(未计入有限责任公司的“其他”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3]城乡私人资本也在利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快速发展,并主导城乡就业[4]和“强资弱劳”的权利格局下,中国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继续像过去一样,靠大力发展各种私营经济来解决“绝对贫困”的范围将随着绝对贫困人口减少而越来越有限(也不排除出现美式“丰裕社会陷阱”的可能性),[5]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则不可能。因为,与此同时,左右阶级关系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相对贫困”问题将更加突显。[6]

  而如果新的“人的城镇化”快速推进,私营部门牵头的土地流转和农业新生产经营体制加快发展,[7]将在全国更大范围内集中地突显劳资间“利润与工资”的古典冲突,并突出城镇低端服务业中大量工作不稳定的低收入者的相对贫困问题。而此时政府公共服务的财力,也将在经济增长减速时期迎来新的巨大压力。[8]

  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大国依靠使生产性财富在少数人手里高度集中和“强资弱劳”路径来解决“收入不公”、实现“共同富裕”的先例。西方曾有人说,在这种情况下“渗透效应”会发生一定作用,但这种观点继而也受到了严厉的质疑和批评。[9]

  至于更进一步的“共同富裕”问题,西方经济学是不承认的。而在“依法治国”的美国,法律则干脆禁止工会信仰、宣传主张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10]政府对制裁这种 “信仰、言论自由”的“人权”身先士卒,对反对意见不屑一顾。而美国工人阶级为了追求待遇改善罢工游行,往往一再成为了市场经济中最大的违法主体,[11]一再成为“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法治国家”美利坚的最大牺牲品和讽刺。在政府帮助下,美国资本家对付工人阶级的经济战略和高科技手段是:尽快、尽可能地用机器代替活劳动。[12]而被排挤出来的劳动力则由市场调节,大量进入了分散化的、不稳定的、低收入的低端服务业。今天的富士康,似乎也是在重复这种选择,准备用大量机器人代替可能跳楼的年轻工人。[13]

  由此来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景,按照常理和经验推论,不能不说如何解决财富公平,如何发挥工会和三方机制作用解决劳资分配关系,将是两个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它们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人们对于收入分配状况的前景就难以持乐观态度。就是大量农村人口进入了城镇的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政府也仍需直面充分就业、低收入及相关贫困问题的难题,防止“城市化陷阱”。

  当然,少数经济学人认为,解决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重点是反垄断、反腐败和反灰色收入。不过,经济学常识是,垄断国企是可以消灭(如英、俄等国的私有化),不正当垄断行为可以反(也可以不反,如欧美就鼓励一些垄断企业跨国扩张),但垄断本身作为竞争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中的常态,“反不掉”的。由此,难道收入分配问题就永远悬而不决了?而高调指责“行政垄断”者,往往避开了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国内还有几个行业没有中、外私人资本的渗透或私营企业?私人垄断能够解决两极分化问题吗?G7哪个成员国曾把本国垄断行业拆分成竞争性行业,并以此“政策”来解决严重的贫富差距?有关文献中还有一个提问:“前30年”国企很多,怎么没有出现如今这种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14]至于腐败、灰色收入是中国收入分配差距主要原因的观点,在定量研究上就饱受争议,没能得到政府的认可。

  另外,在生产性财富于少数人手里集中带来的收入差距面前,这些观点也显得十分软弱无力,不能自圆其说。例如,据2012年国家工商局的统计,私营企业存量资产达31.1万亿元。[15]这些资产的运营会给投资者个人带来多大的利润和其他收入? 2012年,仅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就获得利润18172亿元,个人财富同比增长20%。[16]而在利润更高的一些房地产和服务行业,私人企业主获利还多。例如,“胡润2013年富豪榜公布,中国超美国成十亿富豪最多国。……中国富豪中财富来源最多的行业仍然是房地产”。[17]另外,一些大中型私企经营者年薪也高达数百万、上千万乃至近亿元。而我国城镇私营单位职工年均工资才2.1万左右,[18]这些低收入者的其它财产或非常少,或没有。一个经济学人总不能说,这些私营企业主和高管手里快速增加的数十万亿元的巨量人民币,及其不断带来的其它相关收入,对中国财富和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贡献率=0,或者贡献微不足道吧?城乡收入之间的3倍差距,在判若鸿沟的劳资差距面前仅仅是一杯黄土,——它掩盖不住财富和收入分配中真的大问题。例如,进城入户后的农民工,除了一点点难以维持生计的城里人福利,直接面临的就是劳资之间远不止300倍的财富和收入差距。

  再反过来看,被美国政府和国内少数人恨不得立马消灭掉,以“解决收入分配公平”的国资委下属的百十家央企,2010-2011年其负责人65万元至70万元之间的平均年薪与私营企业主的财富或高管年薪比较,[19]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即使按70万元和一国企2个主要负责人计算(即董事长、总经理),117家央企的234个主要负责人一年才总共拿到1600多万元人民币的年薪,还不及马明哲、杨元庆近亿元的个人年薪高。[20]再把数量增加一些,就算这些央企高层负责人的年薪总共拿到一个亿,那也才超过杨元庆的个人年薪一点点,等于私营企业资产的三十一万分之一。这些央企负责人的年薪(或再加上部分人的少量持股及分红),对拉高中国财富和收入基尼系数的作用有多大?估计其作用微乎其微,甚至于可以忽略不计。更何况,央企的主要资产都是国家而非个人所有的。少数几家国有控股的金融企业高管的年薪较高,100万出头或再高一些;个别在香港等地的金融机构或其它企业的高管名义年薪有上千万的。但由于这些人更少,在总量上的影响也是非常小的。对国企高管的收入“限高”、“规范”,有一定理由,但又能够解决多少全局性的问题呢?进一步说,谁又能够真的对“市场自由定价”的马明哲、杨元庆们“限高”呢?至于在哪天真正对国企高管“限高”了,在十多亿中国普通老百姓面前,私企富豪们就完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有可能成为唯一的众矢之的了。

  “全民瓜分”国企更没用。2011年工业领域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所有者权益为10923.21亿元,年末人口134735万,人均分得810.7元就解决“收入公平”了?就是加入五大商业银行等的所有者权益再平均一下,也就人均千把块钱,发烧打点滴一次就可能没有了。加上国企的利润分光吃净,全国人均所分再加上一千多元,今后不过日子了?那么,卖给私人, 99%打工仔对1%所有者,与美国一样“1%的人所有﹑1%的人治理﹑1%的人享用”,就不“收入不公”和不“两极分化”了?[21]

  所以,以反垄断、反腐败和灰色收入为理由来回避或淡化财富公平、劳资分配关系,是缺乏道理的,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解决公平问题,腐败和灰色收入要反,不当垄断行为也要反,但更必须直面财富分配状况和劳资关系调整两大基础性问题。那种国企私有化的主张则只能是适得其反。

  但是,对工人群体特别是对其中最大多数低收入的雇佣工人而言,在国务院批转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中,一方面提到了反腐败、规范收入和完善二次分配等问题;另一方面,却不仅忽略了初次分配中直接影响收入分配不公的财富分配不公问题,令人奇怪的还有,虽然全国总工会有关职能部门等参与了该文件的制定,但文件在有关部分,却只说收入分配“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就是没有出现“工会”、“三方机制”[22]两个关键词,更不用说要加强或充分发挥工会、三方机制在调节劳资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了。

  并且,文件在最后的“加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部分,仅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与国有企业、行政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等相关重点领域改革有机结合、协同推进”列为“突出重点”,要求“强化实施”,[23]却仍然不提工会和三方机制,真正做到了从头到尾的只字不提它们。

  如果在这次全国性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工会和三方机制真游离在外了,《工会法》也失灵了,那么,在私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从业的绝大多数工人阶级,将靠谁的“组织领导”来解决其“集体协商”和“收入分配不公”呢?这可是比规范国企收入更重点、更难的问题。

  显然,仅由于以上缺陷的存在,[24]就已让人们对文件预期能够取得的良好效果产生了疑惑。

  二、“机会公平”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吗?

  进一步的评论是:首先,西方经济学也认为,在初次分配领域,财富特别是生产性财富在少数人手中集中,对收入分配不公具有重要影响。前些年,杨承训教授和张新宁博士“用‘综合权重’的方法,经调查研究测算出影响基尼系数的各种因素所占比重是:垄断业2.86%,城乡差距占8.5%,地域差距占23.4%,私有经济占58.94%,其它高收入占6.29%。……这说明私有经济的相对过度发展是形成基尼系数过高的主要原因。”[25]现在,由于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更为丰富,国家统计局也发布了国内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还应当发布财富基尼系数等,2005年联合国UNDP的一份报告曾经做出过这种努力[26]),党和政府更应当组织有关机构和学术界不同流派的经济学者进一步展开对于这种大问题的研究,以科学地把握、平衡发展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关系,科学地筹划“共同富裕”大战略。

  因为,仅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分析收入分配问题考虑财富分配(或所有制因素)的重大影响也是合理的方法。财富分配基尼系数高攀对收入分配不公有重大影响。仅举一例,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得主保罗·萨缪尔森教授就曾结合美、欧的有关情况指出,劳动收入“不公平的根源是什么?答案首先应该在劳动报酬方面寻找”。但“收入方面最大的不公平来源于财产收入的差别”。[27]归根到底﹐“收入的差别最主要是由拥有财富的多寡造成的。……和财产差别相比﹐个人能力的差别是微不足道的”。[28]

  顺理成章,既然在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社会分层固化时,同财产差别相比个人能力差别微不足道,那么,促进个人能力平等的机会公平,如教育公平的作用就更“微不足道”了。这就如同组织“分层固化”的传销组织一样,培训手册可以说芸芸众生在组织内享受“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自由竞争”,但传销金字塔尖上始终就是“1%”者。给“99%”的众生渺茫希望(或加上成功“个案”),给1%的“领导”最大实惠。

  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也说,美国是不公平竞技场,政客们拉选票时说机会平等的证据在哪里?[29]另一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教授还指出:“平等的机会,美国的神话”![30]但是,它在社会分层固化的中国就能成真话?

  马克思、邓小平等在这种问题上更是直言不讳: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防止两极分化。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有关文件也曾指出,私营经济中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31]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这种问题的讨论正在深入展开。中国社科院刘国光研究员前些年就一直要求注意这个大问题。[32]近期,就是天则所一负责人的文章也建议,“缩小贫富差距,要从财富分配不公入手”。理由是“在贫富差距中,收入分配固然重要,但在现实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财富分配而非收入分配”。[33]为什么他不说,缩小贫富差距,应从“机会平等”入手呢? 想必也知道,几十年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就曾批评迷信“机会平等”解决不了贫富差距。[34]

  当然,体制内也有人认为:“公平的核心是在生存﹑竞争和发展的机会上人人平等﹐而不是基于财富或其它特权的平等”,[35]——这等于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解决收入公平与解决“财富分配不公”、“特权”之间的逻辑链接给切割了,客观上把马克思、邓小平等也给切割掉了。这种观点不仅在经济学上经不起批评,在事实面前也显得很窘迫:自1970年代以来,欧美凡是激烈宣传“机会平等”的理论家、改革家、政治家或党派,最后面对的都是财富、收入的两极分化加剧和经济增长陷阱,“共同富裕”更无从谈起。中国社会分层已经固化的现实,[36]实际上也在要求有关政府部门不应当再迷信这种来自西方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的话。

  其次,中、外经济史和劳动经济学都告诉我们一个常识,在初次分配领域,工会和三方机制在调节劳资关系,特别是在调节劳资分配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政府干预有限的欧、美,雇员工资、福利和劳动条件的起落,从劳资关系角度看,大都与工会和三方机制作用发挥得如何有关系。英国撒切尔实行劳动力市场自由化改革,就导致了“血汗工厂”增加。美国里根实行同样的改革,促成了美国实际工资长期下降趋势的形成,中产阶级也渐渐成为“下流阶级”。

  但是,该文件就是不提“工会”和“三方机制”的关键词,只是简单重复了一句关于开展集体协商的老话。《工会法》指出,“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37]《中国工会章程》也确认,“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38]近年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提高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工会作为中国劳动者最大的社会组织,在最应当依法发挥作用的收入分配领域,怎么在2013年政府有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文件中就隐名埋姓了呢?在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二十四条的核心就是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企业工会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依法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39]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文件怎么能比“老36条”在工会问题上的立场还退步了呢?

  “三方机制”同然。虽然我国的“三方机制”还需要完善和加强,但它毕竟是同收入分配利益攸关的几个大型社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联和中华全国工商联等)与政府共同处理有关问题的一种重要机制,更是进一步发挥即有社会组织作用的一个重要大型平台,怎么它也没有出现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文件中呢?这是不是反映了文件在表达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存在重要缺失?

  另外,虽然文件(包括《意见》和《通知》)中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仅仅被诠释为“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40]问题是,资本与劳动在起点上从来就没有平等可言,现实是“强资弱劳”,它们能够共享“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吗?而在本身就不公平的竞争中,又如何“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难道在初次分配领域,除了“机会公平”,雇员就不能够要求“做一天正直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了吗?

  古典和现代西方经济学都不承认的这种空空荡荡的理论,而是指出竞争性的劳动市场上存在工人“完全依赖雇主”的事实。[41]马克思早就指出,在劳动与资本交易的形式平等背后,存在着实质不平等。只有资产阶级才会认为,“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42]

  再从文件的文风看,13亿多中国人都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利益攸关,但有几个的老百姓(包括“中产”)能够真正看懂文件里面这些“黑板经济学”味十足的表达,如“机会公平”、“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等?而现在的政府文件中这种现象却不断增加,个别地方甚至是文理不通。政府文件应当力求让最大多数人喜闻乐见、明白易懂、深入人心,而不是弄得大多数老百姓一头雾水、莫明其妙。

  所以,由于一些政府官员如此偏颇地信仰、宣扬初次分配中的伪公平问题,也就难怪在这个文件中不提工会和三方机制,以及财富公平问题了。要知道,历史、理论和现实的逻辑都是:

  ——起点不公平的劳资竞争=企业主通吃,工人倒霉!

  ——工人之间的“公平竞争”=压低工资和劳动条件,向底线赛跑!

  如此,“创造”劳资之间 “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对工人有什么好处?而工人之间“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又有利于谁的“利益最大化”?

  读者不妨自己来想象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十年中国庞大的雇佣工人阶层能得到什么样子的收入“公平”?形式平等的自由市场竞争+最低工资+失业保险+社会救济=工人的“收入公平”?并且,在这里二次分配得到的一点点利益对雇员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不可能冲销薪水不公的基本问题。当然,市场供求关系能够带动工资起伏。但是,迄今为止,劳动力市场自由化的结果,总是社会相对贫困的加深。例如,二战以来,欧美工资和福利提高的过程,都是以政府和工会干预自由市场的结果。这种干预一旦被削弱,工资和福利就开始下降,中产阶级开始坠落,经济增长疲软,周期性波动加剧。

  对资本来说,劳动力自由市场“公平竞争”确定无疑的前景是带来利润大增。在现实生活中,这起码意味着,由于全国的低空向有钱人开放,[43]漂亮的私人飞机将越来越多地在蓝天飞来飞去,在穷人和“中产”们的头上冒烟、轰鸣,制造更多的PM2.5,并像“传销巫术”一样地激励十多亿素面朝天的“待富”者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追梦成真”,——这是不可能的。国内普世派“向往”的“欧美模式”里面都“99%” 面对“ 1%”了。其中,又以在“机会公平”名义下加快实现自由劳动力市场制度的美、英两国为典型代表。

  就此而言,任何一个流派的经济学人都可以说,该文件的政策思路还没有达到19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注重利用工会、三方机制调节劳资分配的水平(尽管“二战”中效果是零,工人状况悲惨,而后来效果也有限),[44]也没有达到1950年代中国积极发挥工会作用,实行“劳资两利”政策的水平。如此的政策和指导思想,难以在未来十年中建立起能够解决初次分配中严重不公的收入分配制度,遑论在劳资矛盾中去实现“共同富裕”了。

  说到底,中、外历史表明,工会和三方机制也只不过是缓解一下劳资关系的方式罢了。如果连这种历史上被视为“工联主义”的次优选择都被文件回避了,[45]还想解决中国工人阶级面对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世界人民都笑了”。现在,国内普世派的经济学人都认为,该文件太空,[46]有的人还对其中的最低工资、集体协商、社会福利内容耿耿于怀,——那也是“权力干预市场”,“养懒人”哩!

  三、建议

  政府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不提财富公平问题,不提“工会”和“三方机制”是缺憾。同时,文件一直强调的所谓 “机会公平”,在西方经济学中确非解决收入不公的“葵花宝典”。虽然它也是欧美政治领导人的口头禅,但它确实同自己所归属的西方经济学一样“在很多重要方面都状况欠佳”,没有解决了“欧美模式”中愈演愈烈的两极分化问题,以至于被人称为“神话”。[47]所以,建议对该《意见》进行再“改革”。其三个要点如下:

  第一,在组织上要提高统筹解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谋划、决策层次。由党中央统筹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其它各方(如国务院、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工会等)按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国务院在统筹兼顾上功能有限,要避短扬长。

  第二,在政策上要制定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长远战略。这个战略要瞄准并服务于十八大报告中“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目标。[48]为此,在现有政策基础上,首先是要补充、确立通过改善财富分配不公来缩小贫富差距、改善收入分配不公的战略原则。要科学地平衡发展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要有一个量化的测算和动态的发展规划。要善于利用政策手段和竞争来促进工商业、农业等领域中多种公有制形式的发展壮大,增加解决财富、收入分配不公的经济力量。在这方面,切忌目光短浅、随波逐流、大而化之和唯GDP、“人均收入”等。有关部门应当开始组织这方面的既有全球视野,又具中国经验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关政策性方案。要破除“机会平等”迷信,全面、准确、批判地对待西方经济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第三,在社会上要高度重视工会和三方机制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改善和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是工会工作的重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也要积极解决。有关部门应当全面总结正反经验,真正重视和发挥工会等大型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完善劳动法等有关法律和政策。多年前,一位经历过1950年代并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资深公务员曾说过一个意思,“在调整劳资关系力度方面,现在还不如50年代。今天,如果工会不给力,我们也难办。”反过来呢,政府不给力,工会更难办。

  (说明:此文系原稿,个别文字与《管理学刊》所发版本有区别)

  

  主要参考书:

  马克思著:《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

  卡尔·波兰尼著《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戴维·F·诺布尔著《生产力:工业自动化的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国家工商局:《全国市场主体总体发展情况》(2012年)。

  联合国UNDP:《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

  保罗·萨缪尔森等著:《经济学》(第1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保罗·萨缪尔森著:《经济学》下册(第10版),商务印书馆1982年。

  阿马蒂亚·森著:《理性与自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坎贝尔·麦克南等著:《当代劳动经济学(第六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约里斯·范·鲁塞弗尔达特等主编:《欧洲劳资关系——传统与转变》,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卡尔·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

  小阿尔弗雷德·马拉伯著:《迷惘的预言家——当代经济学家的历史》,海南出版社1997年。

  约翰·米尔斯著《一种批判的经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

  王安庆著:《“伟大社会”改革——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改革及启示》,新华出版社2008年。

 

  [1] 《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2/05/c_114625358.htm。

  [2]中新网2009年9月16日报道:《发改委主任:非公经济创造生产总值占GDP60%左右》,http://www.chinanews.com/cj/cj-gncj/news/2009/09-16/1870182.shtml。

  [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第1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11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

  [4] 2011年81.3%的城镇从业人员分布在非国有部门。其中多数又是在私营部门。

  [5] 1950-1960年代初,在高度私有化的美国曾出现“丰裕社会陷阱”,即经济发展导致人们脱贫的比例在戏剧性地放慢速度。

  [6] 马克思曾指出,在资本统治下,“相对贫困”通过工人的相对工资(或称为“比例工资”)表现出来﹐反映了产品的价值在工人与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如果社会总财富增加,工人所得部分也有可能增加。“阶级和阶级相互之间的状况,与其说决定于工资的绝对量,不如说更多地决定于比例工资”。(马克思著:《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77页)

  [7]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http://www.farmer.com.cn/xwpd/tjyd/201302/t20130201_805057_2.htm。

  [8] 据和讯网报道,2013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认为,“农民工真正的城镇化首先是让其进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如果不抓紧时间做,未来会越来越困难。……目前,中国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工约有2亿到3亿人,如果以2.5亿人计算,总的资金缺口高达30.69万亿元,其中,企业需要承担23.22万亿元。”对于其中政府应承担部分,“即使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全部用于为农民工补交社会保险,也约需3年时间才能完成任务,这还不包括三年间城市新增加的农民工。” http://wap.hexun.com/2.0/newscontent_0_150675641_101802188_18818859.wml。

  [9]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曾在一篇 “序言”中指出,渗透理论得不到历史事实的支持。相反的是,“增长可能会导致贫困增加”。(卡尔·波兰尼著《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10] 美国戴维·F·诺布尔教授指出,美国《塔夫托-哈特莱法》(即联邦《劳资关系法》)“要求工会必须做出不信仰共产主义的宣誓,以此作为国家劳动关系委员会的保护和认可的前提。”( 戴维·F·诺布尔著《生产力:工业自动化的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11] 二战期间,美国法律禁止工人罢工,但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导致700万工人参加了14471起罢工,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这个事实说明美国“法治市场经济”并不公平,最有利于企业主。工人“违法”罢工,追求的是实质平等。

  [12] 推荐阅读戴维·F·诺布尔著《生产力:工业自动化的社会史》。

  [13] 2011年8月2日英国《金融时报》席佳琳北京报道,雇佣了100万大陆工人的“富士康(Foxconn)董事长兼总裁郭台铭表示,这家全球营收最高的代工电子制造商计划在三年内在中国工厂大量采用机器人,使其在数量上赶上工人的人数。”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9907/?print=y。

  [14]王平:<贫富悬殊 咎于垄断?>,《国企》2013年1期,http://www.chinasoe.com.cn/magazine/201301/2013-01-06/5606_4.html。

  [15] 国家工商局:《全国市场主体总体发展情况》(2012年),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1/10/c_114326251.htm。

  [16]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3%》,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30127_402869279.htm。

  [17] 中广网消息:《胡润2013年富豪榜公布 中国超美国成十亿富豪最多国》,http://news.xinhuanet.com/yzyd/world/20130228/c_114842986.htm。

  [18] 《2010年我国城镇私营和非私营单位职工年均工资为2.1万和3.7万》,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5/03/c_121373971.htm。

  [19] 2013年1月26日人民网:《国资委:近年央企高管平均年薪约70万元》,http://ccnews.people.com.cn/n/2013/0126/c141677-20332732.html。另外,据2013年两会期间有媒体报道,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说,2012年“国企一把手的平均收入大约80万元,最高也就140万元左右,而且是税前。” “邵宁解释说,国企员工平均收入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源于国企没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等方面原因。而且需要大家理解的是,国企业要面对跟外企竞争等压力,如果工资标准过低,就会面临招工难等一系列问题。”http://roll.sohu.com/20130309/n368223945.shtml。来自中石化的人大代表余夕志也面对浙江省几个官员缺乏事实根据的质疑“反问道:‘我们是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五大,但是老板的工资只80多万元。吓到了吧?’中石化员工月入过万了吗?‘有就好了啊!’余夕志称,他所在的公司员工平均年收入仅六七万元,而整个中石化系统的年平均工资略低,为五六万元。至于社会上普遍认为石油行业收入高,他表示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2013lianghui/tianyian/detail_2013_03/10/22925512_0.shtml。而对2012年以来党、政、团的媒体和其它私营、外资媒体不断宣传国企是收入分配改革“阻力”,以及国家发改委曾就此事向全国人大“汇报”的虚假报道,2012年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分管收入分配问题的副主任徐宪平对记者说,“‘这纯粹是瞎说的,我们什么时候跟人大汇报过?’他随即补充道,‘不过他们说了我们也不会去辩解,不会去辩解他们说错了。’‘那收入分配改革继续推进的阻力到底在哪里?’记者问。‘不存在阻力。’徐宪平说。”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03-09/4628602.shtml。

  [20] 2008年07月23日凤凰网报道,《马明哲6000万元年薪被质疑忽视中国国情》,

  http://finance.ifeng.com/zq/zqyw/200807/0723_923_670616.shtml。另外,中广网报道,“根据联想集团最新公布的2011年财报,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杨元庆,去年的薪酬达到了创纪录的1421.8万美元,约合9050万人民币,比上一财年上涨了近20%。”http://tech.ifeng.com/it/detail_2012_06/03/15008408_0.shtml。

  [21]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1%的人所有﹑1%的人治理﹑1%的人享用》,http://wenku.baidu.com/view/6f8c337d168884868762d69c.htm。

  [22]我国2001年8月已成立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根据国际劳工组织《三方协商促进国际劳工标准公约》规定,三方机制是指由政府、工会和雇主组织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处理所有涉及劳动关系的问题,如就业与劳动条件、工资水平、劳动标准、职业安全与卫生、劳动争议处理等。

  [23] 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第34条,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2/05/c_114625358_4.htm。

  [24] 其他问题这里就不一一涉及了。

  [25]王平:<贫富悬殊 咎于垄断?>,《国企》2013年1期,http://www.chinasoe.com.cn/magazine/201301/2013-01-06/5606_4.html。原文见杨承训、张新宁:《实事求是地剖析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层矛盾》,《海派经济学》2007年5期 。

  [26]2005年联合国UNDP发表的一份报告曾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财产的集聚和集中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总财产中﹐最富有的20%的人拥有59%的财产﹐而财产最少的20%的人口则有不足3%的财产。2002年全国总财产分布差距的基尼系数就已经达到了0.55。这种差距与收入差距的扩大(基尼系数达到0.45)交织在一起﹐对社会产生了很强的冲击力。(《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第27~32页)

  [27] 保罗·萨缪尔森等著:《经济学》(第1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第314-315页。

  [28]保罗·萨缪尔森著:《经济学》下册(第10版),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1页。

  [29] 保罗·克鲁格曼:<美国不公平的竞技场>,新华社《参考消息》2012年2月1日,第12版。

  [30]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平等的机会,美国的神话>,美国《纽约时报》2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cankao/2013-02/19/c_132177924.htm。

  [31] 1989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指出,“私营企业主的正当经营和合法权益,应当受到保护。…….私营企业主同工人之间实际上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46570/198300/200214/200216/12451054.html。

  [32] 刘国光:《关于分配与所有制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http://www.chinareform.org.cn/cirdbbs/dispbbs.asp?boardid=2&id=142535。

  [33] 张曙光、张弛:《新政府三大课题待解 户籍和土地制度阻碍城镇化》,http://rdi.cass.cn/show_News.asp?id=33997。

  [34] 阿马蒂亚·森著:《理性与自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68-480页。

  [35] 2011年11月3日《天津日报》报道:< 温家宝在天津同南开中学师生谈心>,http://news.sina.com.cn/c/2011-11-03/092723407834.shtml。

  [36]美国也出现社会分层固化。按照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说社会流动性不可能实现,但向上流动的美国人逐渐成为统计上的异常。” http://news.xinhuanet.com/cankao/2013-02/19/c_132177924.htm。

  [37] 《工会法》,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5/content_20697.htm。

  [38]《中国工会章程》,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9/11/content_1076539.htm。

  [39] 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5-02/25/content_2618886_2.htm。

  [40]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2/05/c_114625358.htm。

  [41] 坎贝尔·麦克南等著:《当代劳动经济学(第六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第279页。

  [42] 卡尔·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199页。

  [43] 2012年11月30日人民网文章:《低空开放2013年起全国推广 天上有望掉下万亿蛋糕》,http://www.022net.com/2012/11-30/432570403270918.html。

  [44] 美国教授戴维.F.诺布尔在其著作《生产力:工业自动化的社会史》里的描述令人震撼:“二战期间,……(工人)工资一直保持在高于1941年15%的水平上……与此同时,价格却上涨了45%,而利润则增加了250%。此外,产业关系的基本特点不是集体谈判,而是战争劳工委员会(War Labor Board)的强制仲裁以及劳工不得罢工的宣誓。即是如此,战争期间仍然发生了14471起罢工(共700万工人参加),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期……(还存在)较高的旷工率、职工流动率以及大量的自发罢工……。工人忍受着劳动的高强度、长时间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1940-1945年,共有88000名工人死于工作事故,110多万名工人受工伤,是美国在战斗中的人员伤亡的11倍。”

  二战后美国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结构升级,政府也继续实行罗斯福的“新政自由主义”,并开展了与社会主义国家在福利方面的竞争。同时,工会作用增强。这些因素使得美国一部分工人和穷人的状况开始获得改善。但是,1963年5月,民主党的肯尼迪总统看到的《低收入人口和经济增长》报告显示,“经济发展导致人们脱贫的比例在戏剧性地放慢速度。”新的贫困问题引人注目。于是,肯尼迪开始实行反贫困计划。当年11月,他被暗杀。

  接任总统职务的约翰逊利用肯尼迪被杀引发的汹涌民情,开始进一步实行“伟大社会”计划,改革美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1973年即肯尼迪在美国实行反贫困计划后约十年,共和党的新总统尼克松宣布取消包括经济机会法等142项改革措施,彻底结束了尚没有完成全部目标的“伟大社会”进程。

  以后的30多年里,新自由主义开始渗透美国政界,在1980年代先后成为了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教条。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甚嚣尘上。法律对工会的限制增加。工会衰落。2000年以后,保罗·萨缪尔森教授在《经济学》第17版里总结道,1970年代开始,美国的实际工资开始持续下降,社会福利开始越来越明显地“向底线赛跑”。2008年美国在全球掀起了金融海啸,成为了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教授说的全球“市场经济问题和弊端的象征”。

  [45] 百度百科对工联主义的解释是:“工联主义(trade unionism):国际工人运动中一种改良主义思潮。因最早出现于英国工人联合会而得名。……(它主张)在雇佣劳动制度范围内改善工会工人的经济条件和法律地位,不要求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工联主义主张阶级调和,宣传资本家和工人的利益是协调一致的。主张进行纯经济的斗争。注重工人眼前的和暂时的利益,忽视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最终目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996415.htm。

  [46] 2013年2月17日凤凰网《吴敬琏呼吁中央亲自抓顶层设计 官员腐败因权太多》中报道,“‘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3年年会 ’于2013年2月17日举行。……在演讲中,吴敬琏谈到了收入分配改革的问题。吴敬琏认为,官方现在公布的分配改革方案,对‘体制上的原因分析得不透,提出来的一些措施就显得很空’,因而‘网上的反应觉得太空洞’。”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71,20130217273254868.html。

  吴敬琏还曾认为,“一些国家经验表明,用对工资实施行政干预的办法提高低收入职工收入水平,较之采用完善劳动市场、消除就业障碍和为小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经营环境的办法来促进就业和提高工资,可谓弊多利少。” 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10701/4216882.shtml。但是,西方的《劳动经济学》教科书告诉我们,在吴敬琏“向往”的“欧美模式”中,那些国家的政府都能够应用相关法律直接和间接地为“提高低收入职工收入水平”进行干预。

  [47] 1994年,美国记者小阿尔弗雷德·马拉伯在《迷惘的预言家——当代经济学家的历史》中,就以美式幽默调侃了凯恩斯的“终结”、弗里德曼的“崩溃”、“供给学派的衰落”。他写道,“只有经济学家创造出了自上帝创造世界以来的种种混乱”。(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1页)2003年,一个研究经济学说史的英国经济学家也曾指出,实际情况表明,“经济学在很多重要方面都状况欠佳。……经济学是首要作用应当是为在经济增长、就业和通涨、减少贫困、确保一种可持续的未来等等方面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提供答案。……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目前研究和教学领域中的经济学理论,没有有关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从未做出过回答。”(约翰·米尔斯著《一种批判的经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页)在这之后不久,在“经济学帝国主义”主导下的全球经济陷入金融危机,贫富差距加剧,至今没有恢复元气。

  [48] 新华网:《十八大报告(全文)》,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_2.htm。

h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匠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9.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10.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9.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0.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