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的一种理解——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必须向工人倾斜。”
甲、关于“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
一、“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仍然是指坚持改革。就这个意义而言,它是指破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其着眼点仍然主要在于“做大蛋糕”。
二、本文想要强调的是,“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这句话隐含的含义。
“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必须具有主语,即掌握市场的主体是“谁”。很明显,虽然没有明确阐述,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必然是人民大众。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掌握后者的主体则是垄断寡头资本家。
“谁”“让市场起决定作用”,这在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中是不同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在人民民主专政下,掌握、决定市场的主体是党和人民,而不(能和不应该)是垄断寡头资本家。因此,其目标和结果,也必将是“共同富裕”而不(仅仅)是“资本家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中,制定和实现市场规则,在“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做大蛋糕的同时,将“社会产品有意识地向工人倾斜”分好蛋糕。
不但要“做蛋糕”还要“分蛋糕”,只有这样才构成了完整的理论,因此,包括上述两各方面,才是“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的完整内涵。
乙、关于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是经济制度的一种形式。
1、现实中,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包含“市场经济”。
2、历史中,除资本主义时期外,封建时期存在着市场和“市场经济”,奴隶时代,奴隶的买卖存在也证明了“市场经济”被社会制度允许存在。
结论是: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中,市场经济能够作为公有制的补充形式。
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有何不同?或者说,市场经济作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形式,与作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式有何不同?
1、目的不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生产资料私有制强调“资本家的富裕”,不关心人民大众、工人劳动者的生活。因此,采用“市场经济”作为形式的目的就不相同。
2、规则不同。
既然目的不相同,那么,具体而言的市场规则也就必然不尽相同。须知规则是人制定的,虽然人必须服从物质规律,但掌握了物质规律的人也能够利用它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使用和掌握了市场经济规律的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利用它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共同富裕就是这个目的的通俗表达。也就是说,为实现这个目的,在掌握了市场规律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制定自己的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规则。
3、规则由主体制定,最重要的是掌握市场的主体不同。
市场的分配结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些经济局部的、工人政治力量强大的行业(如:工会、行会组织等),工人也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分配,由此减少、压缩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少数情况下甚至消除剥削,这由企业陷入亏损状态可见端倪)。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正是由于掌握市场的主体,是人民,在各行各业、在总体上由此可能制定出有利于人民而不是资本家的市场规则。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可能实现人民的市场主体体地位。而只有掌握市场的主体是人民即工人大众,而不是形成了垄断的资本家寡头,才可能制定出有利于人民而不是资本家的市场规则;只有这样的市场经济,才能够称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也只有社会主义的的市场经济,通过不断改革调整的市场规则,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而宣称“垄断寡头资本家决定的市场是合理的”的理论,就称为“市场原教旨主义”。它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的不同属性,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道而驰的。
三、为什么市场经济可以作为“公有制”的补充形式?这在理论上如何解释?
答案就蕴藏在市场主体制定的市场规则,及其最终实现的结果之中。社会的生产资料,虽然在生产过程中,被掌握在个人手中,但由于对于生产结果(产品)的分配的规则由人民制定,如果在兼顾“做蛋糕和分蛋糕”的同时,总体上并且最终上实现了“共同富裕”,那么仍然可以认为社会的生产资料为人民大众所掌握。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可以理解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对于个人在生产过程中(有条件)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的授权。
也就是说,如果市场经济“作为公有制的形式”能够实现“共同富裕”,那么可以认为,社会的生产资料就是是“公有的”而不是“私有的”;这样的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样的市场经济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一种(补充)形式,这样的社会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不仅仅在于“市场经济能够发展生产力”,通过我国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还能够得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的结论。而这种优越性,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更趋向于可能实现“共同富裕”,虽然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而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上还不成熟。
现在,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复辟”;这样的观点不仅在羡慕和主张资本主义的人中显著存在,认为“已经复辟”了;在主张社会主义道路的同志中也显著存在。因此,廓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目标、方式、原理、结果,对于统一思想,认清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四、“共同富裕”与生产力的关系
“共同富裕”的实现就是生产力发展的实现。在社会中,每个人的生产力都与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相关,这不仅仅是静态的、现实的,而且是发展的、历史的。一个个体的能力的形成,与他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关系(由生产关系决定)相关联;对于个人而言,只有“富裕的物质条件”状态,才能够形成他较高的生产力;而对于社会而言,只有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实现“富裕的物质条件”状态,才能够实现每个成员生产力的最大化,也就是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最大化。
因此,“共同富裕”是生产力最大化发展的手段。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1、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必须向工人倾斜。
要实现这一点,就是不但要让“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以做大蛋糕,还要充分完全全部地发挥人民对于市场的主体地位,在每个市场规则制定中,维护人民的利益,从而制定出实现“社会总产品分配向工人倾斜”的市场规则。
2、对于已经形成垄断的私营行业、产业,由于垄断将不断形成和强化贫富分化,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向资本家倾斜。对于这样的市场状况,以人民为主体的市场经济,要坚决地破除私营企业的垄断;除采用资本主义社会中能够采用的反垄断措施(如拆分、国有化)外,借鉴历史经验,采用中国特色的赎买政策,以经济的手段实现私营企业退出垄断地位,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 对于产业链高端产业(尤其是金融行业),由于其对其他行业具有控制作用,并且由于它们是“竞争最终形成垄断”成为“必然形成垄断”的行业,则必须垄断在人民手中。即大型国营企业不但必须存在,而且必须加强;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上也不应该予以消除。因为作为经济(利润)最顶端的产业,如果垄断在少数人手中,那么大规模的贫富分化成为必然结果,“共同富裕”无从谈起。这些形成了垄断优势的行业必须掌握在人民手中,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反贪污反浪费、除上交国家财政由政府统一支出为人民造福外,还可以采取与人民利益直接挂钩的方式(如进行全民分红),以增加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并有利于对其监督。
在主张“新自由主义”的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资本家对社会贡献大,因此让人人都成为资本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这种观点,第一、无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那就是两级分化,“人人都成为资本家”只是一种空想。第二、他们不懂,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向工人倾斜”是唯一可能提高工人生产力的方式,也是唯一可能使工人成为自己劳动的主人、并且彼此成为平等地位的劳动主体的方式。(但不能将这种平等劳动地位的实现,理解为“人人都成为资本家”,因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那是不可能的,并且该提法具有精神欺骗作用。)
六、综述
明确阐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即在“让市场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制定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向工人倾斜”的市场规则,在总体上和最终上实现“共同富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个明确清晰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为党和人民的奋斗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它强调“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能够统一认识、增强社会凝聚力、坚强党的领导和鼓舞人民的信心。
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副作用(私有化),带来了一些社会乱象,引发多种社会矛盾。只有在理论上、在原理上,再一次树立公有制的大旗,并且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总体上、最终上真正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有在生产关系上也就是在根本上消除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使中华民族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实现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应对全球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和崩溃可能带来的世界性大动荡,并在其中发挥稳定作用,为全世界人民作出贡献。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