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整,上海综合指数又重新站在3000点以上的水平,12月16日报收3021点,大升68点或2.31%。这次上海A股指数的上涨,全靠重磅金融股再次活跃所带动,券商股几乎全线涨停板,保险股普遍上涨达5%,银行股亦亦升3%以上。政府的政策意图尽显其中。
对于最近A股突然狂涨或突然暴跌,估计没有多少人能够找到其理由。早些时候的A股狂热,早就把任何理论及模型的分析、经验与常识的体悟抛到九霄云外。现在同样如此。比如,昨天汇丰公布的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跌破50的盛衰线,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并没有缓解,再加整个环球市场风声紧张,但这些因素对股市没有丝毫影响,股市同样大升。事实上,这些年来,国内股市多少时候会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呢?多少时候又能够与实体经济会相一致呢?实体经济(或GDP)可以持续多年增长保持在10%以上,但股市却可长期低迷。
因此,国内投资者十分明白,对于中国A股,只能回到传统思路上才是观察它的变化的重要基点。即中国股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走出“政策市”的窠臼。也就是说,尽管近些年来,中国证券市场推出了一系列了市场化的制度规则,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更确立了“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的原则,但是政府对市场的主导作用,股市的“政策市”并 没有多少改变,只不过,股市的“政策市”的内容有所变化了。
可以说,今年A股已经上涨了50%以上了,就已经表现出政府“政策市”的各种意图。比如沪港通的开启,政府就是希望有更多的资金进入中国股市来带动股市向好。但当政府看到沪港通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央行突然启动有28个月没有动用的降息工具,国内A股立即大涨。还有,在这次股市狂热时,推动A股突然快速上涨、交易量迅速放大的主要因素是融资融券工具。对此,市场曾流传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该工具监管,但结果仅是市场流传而已,监管部门并没有更多的动作。也就是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希望让中国股市向好来化解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之风险及带动经济向好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
可以看到,12月16日中国A股重新站上3000点的水平上,尽管市场流传是因为政府将放宽对券商的风险资本要求,或通过券商释放出更多资金流入股市,但关键的因素仍然是政府希望股市向好的政策意图十分明显。
因为,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而言,房地产市场问题应该最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仅严重的产能过剩(无论是二三线城市还是一线城市都是如此),而且房地产泡沫巨大。这些政府是心知肚明。但是,面对着这个问题十分严重的房地产市场,中央政府是想调整,也有能力调整。但是政府对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还得面对这种调整给整个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问题。还得面对房地产市场调整过度可能造成国内金融体系爆发系统性风险的问题。
因此,如何让房地产市场调整“软着陆”,这是政府最想达到理想目标。那么政府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政策企图呢?就这十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飚升的原因来看,就在于国内居民都在利用银行住房优惠政策把住房炒作作为赚钱之工具,而且这也是国内A股长期低迷的重要原因所在。因此,如果A股能够持续向好并显现出赚钱效应,那么就能够引导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的资金离开房地产市场而进入股市。这既可以进一步推动A股持续向好,也可让国内房地产市场逐渐实现“软着陆”。也就是说,如果政府的股市政策能够让前十几年涌入房地产市场的各种资金逐渐退出市场而进入股市,那么政府的股市政策就能够达到一箭双雕之效果。
还有,前几年国内股市长期低迷,从而使得中国股市的融资功能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使得国内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窄,或是进入通过银行信贷,或是通过影子银行,而且也让企业融资成本越来越高。这样不仅增加国内企业的融资困难及融资成本,也增加国内银行体系及金融体系的风险,让更多的流动性只好的金融体系内循环。如果股市能够向好,就能够为国内企业融资提供多一条渠道,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如果更多的企业能够通过股市获得融资,不仅能够降低这些企业融资成本,也能够大量减少这些企业高成本负债,而且也能够由此减弱国内银行体系及金融体系之风险。无论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强调及当前各种宣传对股市融资重要性都说明了政府这个政策意图。可见,政府对A股向好的意图同样十分明显,但是这种意图能够实现,投资者还得进一步观察。
总之,就目前的国内股市来看,中国股市的“政策市”仍然十分明显,其走势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政府的政策意图。所以,国内投资者揣测政府之政策意图则成了其入市的主要风向标。但是,政府的政策意图能否全部实现还得看天时、地利及人和。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