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2月25日刊发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秘书长詹向阳评论文章称,从目前国内经济与货币的实际情况和数据来看,通缩离我们已经很近了。
看了詹秘书长的文章之后,总体上同意他的分析,但我的观点还略有些不同,我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处在通缩之中了,而不是临近通缩,笔者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两个方面:
一是从工业品上价格来看是很明确的通缩现象,这在大宗商品价格的表现上非常明确,许多大宗商品的价格都跌到了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的价格,有的甚至比那时还要低,表现的都是危机价格。目前支撑没有形成通缩的主要依据是CPI数据,由于攸关居民生活品的价格下滑还不够明显,所以一些人认为中国还没出现通缩,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在这里必须要强调一个重点问题,如果居民生活品价格也形成通缩,那中国经济就不是通缩问题了,而是经济危机全面爆发的问题了,因为这是一个从大宗工业品价格通缩到整体经济通缩的传导过程,一旦这个过程走完,那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已处在不可救药的地步了。
二是通胀通缩都非常强调预期问题,现在的很多讨论都是建立在静态数据上,而没有认清预期问题。当前经济依然在下滑,境外媒体又在鼓吹人民币贬值与从中国撤资,而国内降息降准并没有对价格形成支撑,这些都构成了对中国经济通缩问题的进一步预期。
笔者在去年上半年就很明确地提出了中国经济将陷入通缩的观点,而目前中国经济实质上就处在通缩之中,且有将中国经济全面带入危机的高度危险性。去年年初笔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微调政策应该改为中调政策,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在强调转型,经济转型期是个大的变化过程,不可能用微调政策来稳定经济,微调与转型之间是自相矛盾的,事实证明微调政策是失败的,给中国经济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也为今年的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制造了大麻烦。基于目前的经济情况,建议政府在处理当前的经济问题时,应把通缩问题的考量放在突出的位置,只有这样,经济政策才能足够清醒。
造成当前通缩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美元升值具有加息的作用,其主要职能之一在于控制美国的通胀,由于美元具有国际定价权,这导致了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而中国的经济主动降温与经济结构调整改变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供求关系,加速了其价格的大跌过程。
2、发展中国家从输入性通胀开始转为国际资本流出,这打击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资产价格,打击了实体经济,从而进一步打压了工业品等价格。而中国目前就是输入性资本流出的典型发展中国家之一。
3、中国银行业的影子化达到了一定的瓶颈,银行的货币乘数扩张从高峰开始回落,银行业实际正处在一个减杠杆的过程中,这会抑制信贷扩张,限制流动性。
4、中国经济的持续下滑导致实体经济受挫,企业负债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攀升,这使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发放会变得更加谨慎。
5、互联网金融等创新使资本更加集中,实际上降低了社会流动性。
6、社会贫富分化严重,造成消费递减以及投资的不均衡,资本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然会严重限制流动性。
7、经济转型的困难期、债务偿还的高峰期、地方债务的高峰期等多种复杂情况叠加,导致了现金周转率的下降,限制了流动性。
8、在以上多因素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并没有与经济逆周期积极配套。央行只掌握了总量,知道自己放了多少水,却不知道水放到哪里去了,所以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当前垄断资本、国际资本之间构成了很突出的矛盾,这使央行货币政策减效。
9、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不完善,这使人民币高币值挂钩美元汇率,导致了中国在经济逆周期中出口与资本外流的双困境。
10、腐败资本的外溢与隐匿,减少了现金流动。
综合上述分析,中国经济目前已无法回避通缩这个严重的问题了,不正视这个问题中国经济要吃大亏,严格来说国内的经济调整是错期调整,即没有回避债务的高峰期,又用力过猛,这让中国经济出现了紊乱,而在经济下滑过程中,没有首先注重国内的两级分化问题,而是加速了金融创新,这不仅没有调节社会的贫富差,反而加大了资本与分配的分裂。
中国经济当前需要减缓金融改革,防止国际资本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再破坏,暂需减缓建设国际资本流出通道,监管好国内腐败资本的巨资转移,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问题,同时还要稳定实体经济,以实体经济发展为核心增加居民收入。另外,在控制好房地产价格的同时,严防股市、影子体系、地方债三泡沫。
就中国当前经济的危险性来说,稳实体比金改要重要的多,如果经济下滑到目前这种情况还不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急迫性的话,那么中国经济的困局基本已定。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