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PPI长期徘徊于负增长过程,这实际已经说明中国工业品处于通缩状态。但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却紧紧盯住CPI,这实际体现了中国货币当局的教条。现在的情况不免让人更加担心,中国通缩会不会加剧?我看概率很大。因为,石油价格开始下跌。其实从历史看,中国CPI增幅与CRB有着较强的相关度,而CRB当中,石油价格权重很大。而目前中国的CPI、PPI低位运行与CRB关系密切,而我们看到,一段时间以来,CRB跌幅巨大。
为什么中国物价情况与CRB密切相关?因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我们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大量资源品加工生产商品。所以,在过去20年里,国际市场价格对中国物价的影响越发明显。
新一轮CRB走低是从今年6月份开始的,而这也是中国CPI开始大幅回落的关键时点。9月份中国CPI只有1.6%。而国家统计局的地区数据显示,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CPI出现环比回落。北京市9月CPI增速仅为1.1%,是2010年4月以来54个月最低水平;天津和黑龙江最低,仅为1%。与全国1.6%的平均增速相比,河北、广东等15个省(区、市)的9月CPI同比增速低于全国,浙江省和重庆市的增速持平,仅有上海、海南、甘肃和青海4个省(区、市)的CPI增速较8月回升。
长期以来,食品价格上涨一直是中国CPI上涨的主动推手。不过,现在食品价格的上涨也出现的疲弱、甚至负增长状态。卓创资讯提供的数据,9月受需求疲软影响,猪价再度出现下滑,全国生猪(外三元)出栏均价为14.83元/公斤,环比回落1.53%,同比下滑6.44%。中秋过后,食品企业屠宰量呈现明显缩水。据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统计,由于9月中旬终端屠宰场备货行情结束,收购任务完成,另外部分地区陆续投放4月国家储备肉,养殖户恐慌性出栏,生猪价格出现持续下跌。
PPI持续下降且降幅不断扩大,反应出当前中国工业需求疲弱,实体经济处境艰难,经济下行压力很大;而CPI增幅下降,尤其是非食品价格已经处于“准通缩”状态之时,这说明中国总需要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
很遗憾,我们的货币当局不承认现实,依然要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将是很大的问题。我不知道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哪本教科书的理论,所以实难让人理解。难道我们一定要放弃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本来,货币政策就是短期政策,是依据经济现实不断进行调整的政策。但我们居然把它搞成了长期政策,这明显违背经济规律。
尤其是在美国即将退出QE之时,中国将以怎样的姿态和政策对冲美国的“风险溢出”,这不是一件小事。我认为,我们必须在美国退出QE 之际放宽货币,压低利率和人民币币值,给中国企业以休养生息的机会。而绝不能在这个时候让经济滑出正常轨道。
一说到这儿,一定有人会用调整经济结构的论调反驳。这是中国的一个大问题,经济学家不具备独立判断能力,而是整天盯着高层言论随声附和。我一点都不反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但这并不排斥对经济总量的关注。结构性政策正确,一点也不排斥总量政策的正确。现在,有人有意将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对立,这是要不得的,是会极大伤害中国经济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