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市场利率应当是:“高级信用等级的债务利率(或收益率)应该低于低级信用等级债务利率(或收益率);同样的信用等级,短期利率(或收益率)应当低于长期利率(或收益率)”。比如,国债、银行存款等带有明显政府信用色彩的利率应当低于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利率,而金融机构作为高级别信用企业,它的债务利率应当低于一般实业企业的债务利率。
尤其是货币市场,作为金融机构之间调剂短期资金余缺(头寸)的市场,一般都表现出交易量巨大、信用水平高、债务期限短的特点,所以它通常应当表达出利率市场最低水平的特质。也正因如此,各国中央银行才会利用这个市场从事基础货币调节、表达基准利率意愿。
什么是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就是市场最低水平的利率。它太重要了。市场利率有非常多的种类,比如贷款、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甚至资产抵押债券、垃圾债等等,而且信用等级和期限品种非常多。那么,这些债务如何确定市场利率?无论是发行人还是投资者,他们都必须参照基准利率,依据不同信用级别,在同期限基准利率上加点(一般万分之一为一个基点),信用级别低或存续期限长就必须多加,体现为利率高;反之亦然。
一位经济学家形象地比喻说:基准利率的意义就像“海拔零点”,没有这个“海拔零点”,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谁高谁低还能比较吗?那世界上对于山还存在公认的高度吗?那不就乱了?再看看中国的现实情况,货币市场利率大起大落,经常会远远高于企业债、甚至垃圾债利率。像这样的基准利率经常高于所有金融商品利率的情况,难道这不是中国利率市场长期以来的“乱象”吗?
我认为,这样的利率乱象是扭曲中国金融结构的重要推手。要不要改变?当然。但谁需要努力改变?应当是央行,但我们看不到央行这方面的意愿或动作,相反却还在纵容这样的乱象,以致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金融结构扭曲日益严重。比如,“钱炒钱”的金融空转日甚一日,“金融养分”流失严重,而实体经济长期在承受高利率的折磨。
中国金融现在已经变成了“双轨制”,这一点在金融成本端(负债端或存款端)表现的十分明显。它体现在,“货币市场所表达出的金融机构负债成本”和“银行居民储蓄存款所表达出的金融机构负债成本”不统一,前者远远高于后者。比如,货币市场表达出的三月期利率为4.75%,而银行三月期定存利率为2.6%;货币市场6个月利率为4.9%,而同期银行定存利率为2.8%;货币市场一年期利率为5%;而银行居民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到3.3%。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就更过分了,隔夜shibor一般在3%以上,7天和14天的利率也经常在4%附近浮动。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怪事?因为,银行存款利率由央行管制,不得任意变动;而货币市场利率却已经实现所谓的“市场化”。也正因如此,许多人会认为现在的“双轨制”正常,而未来银行存款利率放开,二者价差自然消失。表面上看,这种说法正确,但这样的说法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是不是利率市场化了,央行就可以不对利率的高低进行干预或控制了?如果不是,那这个说法就是严重的错误。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央行会放弃利率控制,中国央行也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利率控制。在此前提下,如果央行认为它所制定的银行存款利率是正确的、是适合于当下中国经济实际状况的,那就必须坚定地维护这一利率的权威性。手段很简单,就是让货币市场利率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大致相同,这样才可以使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稳定,避免无风险套利空间巨大而形成金融空转。现在却不是这样,银行在货币市场控制利率,根本无视银行存款利率,这是导致利率变成“双轨制”的关键所在。
更大的问题是:货币市场利率长期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必然引导市场投机势力在银行存款和货币市场之间从事“无风险套利”,这就是“钱炒钱”、金融空转盛行于世的根源,也是中国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尽管,央行最近有意压低了货币市场利率,但大起大落的姿态并没有改变,至少还留下了2个百分点的“无风险套利空间”。如此之大的套利空间,在全球范围内、尤其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几乎无法想象的“黑洞”。
所以,恳请央行,既然中国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那就必须捍卫当下政策的权威性,不要用利率市场化当理由,而任由利率市场的混乱持续。为了真正为实体经济的健康着想,为中国经济的健康着想,请立即将“银行存款利率”作为货币市场同期利率的控制目标,从而结束市场利率的混乱局面。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