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货币
《在货币信用问题不能搞神秘化》的文章说(以下简称《文章》):“读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同志,很容易想到马克思关于货币的论断:货币天然不是金银,而金银天然是货币。这种论断,我觉得可能与中国货币发展史,并不相符。关于中国金融与西方金融的本质区别,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两点:一是中国历朝历代,从来没有银行这种机构。二是中国最常用的货币,并不是金银,而是铜钱。马克思关于货币的论断,我想是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的情况得出的,只适用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于中国古代货币和毛主席时代(从土地革命到新中国)的人民币,我想是不适用的。”
货币是金(银)是马克思的论断,是符合实际的科学论断,是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规律性结论,放之四海而皆准。
当今世界各国使用的是纸币,这只是经济现象,而货币是金(银),这是本质、规律。
货币是一种经济关系。货币不仅是生产物,而是一种生产关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首先是一种生产物,只有通过生产物连接的社会关系,才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通过政权连接的社会关系,是政治关系;通过思想意识连接的社会关系是文化关系。这样就把生产、经济关系与政治、文化关系区别开来。
货币首先必须是生产物,不过不仅仅是生产物,还通过生产物连接的一种社会关系。
货币是商品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马克思研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正像列宁指出的那样:“他从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中取出一个形态(即商品经济体系)加以研究,并根据大量材料(他花了不下二十五年的功夫来研究这些材料)把这个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做了极详尽的分析。”(《列宁选集》第一卷 第9页)
《资本论》第一章商品中的第三节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就是对于商品交换价值发展史的抽象概括。这是对于商品经济发展史的抽象,是从特殊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规律,不是对于个别问题的论述,完全适用于我国。
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能够作为货币与其他商品相对立,只是因为它早就作为商品与它们对立-----一当它在商品世界的价值表现中独占了这个地位,它就成为货币商品。”(《资本论》第一卷 第107、86页)
《文章》说:“中国最常用的货币,并不是金银,而是铜钱。”铜钱是政府发行的铸币,与现在使用的纸币一样,是一种货币符号,替代货币金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
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各国都在大量印制纸币,企图“化解”、“延缓”生产过剩危机。美元等泛滥成灾,通货膨胀日益严重,金(银)的货币本质就表现得更加明显,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的科学性。
我国很长时间不学马克思主义,连个别主管银行的领导人也不知道货币是金(银),不知道银行发行的不是货币,而是纸币——货币符号。甚至有的金融学教授竟认为所谓的比特币:“可以说成是一种交易品种,可以算作货币,也可以算作商品。”有的银行领导人则认为比特币“很有特点,具有启发性”等等。可见对于货币的认为混乱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二.货币与纸币的区别
货币是金(银),纸币是“由国家发行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它和信用货币——银行券不同,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产生的,而银行券则是从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产生的。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代替金银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政治经济学词典》上 许涤新主编 第399页)
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而纸币没有价值,不是商品,不能与其他商品交换,只是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是国家法定的货币符号。
马克思指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资本论》第一卷 第147页)
这里所说的“实际流通”范围变化非常大。毛泽东时期,人们用货币购买日常用品,范围非常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仅购买日用消费品,生产资料也可以买卖,而且尚未生产出来的商品——期货也买卖,更发展到债券、股票买卖,出现了资本市场,货币流通的范围急剧扩大,纸币的发行量也必然大幅增长。但是,纸币的流通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世界各国通货膨胀的现象,就是大量发行纸币的必然结果。
三. 货币与资本
前面说了货币是一种经济关系,资本也是一种经济关系。金(银)作为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关系,是商品生产者彼此交换商品的关系;而资本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关系,是资本家剥削无产者的关系,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商品流通的运动形式是:商品——货币——商品;资本的运动形式是货币——商品——货币’。这里的货币已经不是商品交换关系中的货币了,而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并行,是资本剥削无产者的一种形态。所以,《文章》说:“人民币作为社会主义货币与美元作为资本主义货币”等,是混淆了货币与资本之间的本质区别。纸币没有什么社会主义货币与资本主义货币之间的区别。人民币、美元作为纸币,在商品流通中都是代表金(银)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至于货币是发挥流通手段职能,还是作为资本生产剩余价值,那是另一个问题,是由货币运动的性质决定的。
《文章》中还有一些问题,如把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职能的混淆等,这里就不探讨了。
总之,我国经济理论界長期不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知道照搬现代西方经济学,鹦鹉学舌,结果连马克思早就说清楚的什么是货币,也丢到九霄云外,成为一大笑话。
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指示,“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现在我国经济学界根本不讲马克思主义,竟发展到赤裸裸地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让我们开展一个学习马列毛主义的学习运动,真正把科学社会学掌握到手,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向共产主义前进!
附录:
在货币信用问题不能搞神秘化
平心论吴铭 · 2021-08-29 · 来源:吴铭再评说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随意开展金融业务!
有些从事经济金融问题研究的同志,认为货币的信用是政权强制赋予的,即货币的信用来自于政权的赋予;还有同志认为,货币信用来自于信仰,并举例说,美元上面有“IN GOD WE RTUST”,人民币上有毛主席的像。我认为,这两种关于货币信用的说法,其实对货币信用问题搞神秘化、宗教化,在世界观上属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属于不可知论,害处是极大的。
如果这样搞神秘化,那么,我们就会误认为美元是有信用的,就看不出美元的欺骗性和虚弱性,就当然认不清美元霸权的欺骗性和虚弱性,看不到今天的所谓美元霸权,其实是个大气泡,只须一根小钉子就可以刺破。因为看不到美元霸权的欺骗性和虚弱性,所以,在美元霸权面前,不敢斗争,或者虽然勉强敢于斗争,也找不到正确的斗争策略,必然是事倍功半,严重制约斗争效果。客观上,帮助了美元霸权。
同样地,在货币信用问题上搞神秘化,也不容易认清人民币本质,不知道人民币信用如何保证、实现和维护,在人民币信用被具体政策摧毁时,不知道反对这些政策,采取正确的政策。客观上,助长了人民币主权的削弱。
危害更大的是,因为在货币信用问题上陷入神秘化、宗教化、不可敌论,对于人民币与美元的关系,同样认识不清,在人民币信用被美元窃取时,不知道防范和收复。
本文主要探讨人民币作为社会主义货币与美元作为资本主义货币的信用问题,及其不同。
读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同志,很容易想到马克思关于货币的论断:货币天然不是金银,而金银天然是货币。这种论断,我觉得可能与中国货币发展史,并不相符。关于中国金融与西方金融的本质区别,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两点:一是中国历朝历代,从来没有银行这种机构。二是中国最常用的货币,并不是金银,而是铜钱。
马克思关于货币的论断,我想是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的情况得出的,只适用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于中国古代货币和毛主席时代(从土地革命到新中国)的人民币,我想是不适用的。
中国最早的银行,建立于清末,即户部银行,就是现在中国银行的前身的前身。
清朝山西的票号,属于一种企业,与西方银行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其发出的银票,与西方近代货币在原理上是相同的,都以重金属为信用保证。但是,无论是这种机构的性质还是所发银票的性质,与我国古代货币发行机构及发行的货币、人民银行及所发行的人民币都有本质的不同。
两种机构的本质不同,体现在: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户部,统揽货币发行、人力物力调动、保证货币信用和职责、权益和义务。所发行的货币,本质上是动员全国人力进而动员物力的工具!这些货币的发行对象,必然是政权机关或者国有企业;发行领域,必然是国家需要重点组织的领域,比如重大工程建设,军事建设,或者战争;发地数量,以政治、建设和战争需要而定,并不受制于商场上商品流通数量;发行方式,当然是中央政权向有关部门拨款,不需要这些部门或国有企业再还这些款,但是,这些部门和企业,必须向中央政权保证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运输、储存保障,以便于保证重大工程建设、政治需要和战争需要。
政权在的经济建设、政治需要和战争需要的物品,与人的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不同的。请一定注意这个不同点,这极其重要。
政权因重大经济工程、政治需要和军事需要而向全国征集人力、物力而发行的货币,在民间,是作为商品媒介而流通的。政权必须保证货币的信用,即所谓币值、购买力的稳定,否则,政权发行的货币有可能市场拒绝,这必然削弱政权发行货币以动员全国人力物力的能力,进而影响政治、经济和军事行动。
如何保证货币的信用?这就是货币的回收问题。即,政权必须建立自己的国有工业体系、商业体系,以稳定价格出售百姓必须的大宗重要生活用品,回收百姓手中的、政权发行的货币。汉代的盐铁铜等专营,即国有工业企业;常平、均输,即国有大宗商品交流的商业体系。这样,大宗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就掌握在政权手中,政权就有能力稳定大宗商品的定价,保证货币币值稳定,进而保证中央政权运动货币发行手段调动全国人力物力的能力。
当然,除了发行货币之外,调动天下人力物力还有其他政治手段、思想文化手段。但毫无疑问,发行货币是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私有制社会,或者说对于市场经济,发行货币对于全国人力物力的动员作用,极其重大。
所以,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银行,是政权机构,发行货币的权利,是政权的重要甚至关键组成部分!银行,不是企业;发行货币,不是企业行为,不可以以企业视之。
按照某种比例回收货币,也是限制私有制的重要手段。政权发行的货币如果大部分沉淀在私人手中,必然导致私有经济坐大,而私有经济同样可以驱使人力物力,这些被私有经济驱使的人力物力,当然就不再能为中央政权所动员。(限制民间资本坐大的办法,还有一种,即官山海,资源归中央,禁止私有资本盗采)
所以,要比较充分地回收民间货币。但也不能完全回收货币,应该允许民间私人手里有一定的货币,以便于发展小型工业生产和自由贸易,并同时禁止私有资本盗采国家资源。
请注意,国家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行动所需要的物资,与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物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比如,军用物资包括武器装备,民用则不需要。
所以,政权为保证自己发行的货币的信用所提供的商品或者说物资,通常不包括武器装备等军用、大型产品,也不包括相关的生产资料,而只包括衣、食、住、行、药、医、教、学、娱等八种商品或产品。此其一,即政权用来保证货币信用的产品,是有限制的,通常是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不是应有尽有。
其二,向谁保证信用的问题。政权只向自己的群众保证货币信用,或者说,只向以合法的方式得到货币的人,保证货币信用。对于非法取得货币的人,政权不保证其手中的货币的信用。
第三,票证问题。中国票证使用已经有至少70年了。新中国前三十年票证各类较多,使用范围很广。票证的作用,一方面,对于持有过多人民币的人,限制其使用,有利于防止商品投资买卖;另一方面,对于持有人民币不太多的普通居民,保证其能够购买到必要的生活资料。考虑到后者的人数远远多于前者,而且,政权反对商品投机,所以,票证的使用其实是为了向合法居民保证他们手里的货币的信用。说票证是一辅助货币,非常准确,本质是指辅助地保证货币的信用。现在的票证比较隐蔽,不易察觉。比如,北京通州的房子,一对夫妻只能购买一套,这是为了防止房地产炒作。“一对夫妻只能购买一套”,其实就是一种票证。
主流经济金融学界,对票证非常反感,认为票证是经济落后的产物,其实,完全不应该有这种偏见。
美元用不用票证制度?也用。比如,美国对中国制裁,有一系列的出口限制,即使中国手里有美元也不可能购买到许多美国商品。其实,这种限制,也是一种票证。
现在的问题,是美元,对于中国来说,究竟有多少信用的问题。这要看美国允许中国用美元采购什么商品、采购多少商品。
老实说,中国主流经济金融官僚、教育、宣传、科研在美元的信用问题上,其所做所为,我认为是极其荒谬的: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避美元的信用问题,只是用“美元是世界货币”忽悠中国人民。
中国引进外资、出口创汇、开放金融、美元结算、储备美元等政策,认识前提是把美元当作信用极好的货币。但是,在美元信用一上,中外经济金融界,一直刻意回避。实质上,美元,对于中国政权来说,其实是信用极差的。
首先,体现在美元对于出售给中国的商品,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即高科技产品、武器装备等,不得向中国出售。轻工业品呢?美国基本不生产。能够出售给中国的商品,也就是芯片、转基因粮食等很少几种,而且,粮食,中国如果农业正常发展,并不需要进口。但,就这少数商品,其价格也完全由美国控制,美国方面便把价格定得非常高——抬高自己产品的定价,其实也是在削弱自己货币的信用。
但是,中国手里源源不断的大量美元,怎么办?一方面,美国方面与中国的外汇管理机构相互勾结,想了个办法,就是把这些美元投入到美国的股市、国债、期货、虚拟货币手中。另一方面,就是依托资本控制的媒体、舆论、宣传、教育、科研、智库、专家、学者,鼓吹美国金融市场能够保值增值。据说中国许多私人、私有企业,也喜欢把自己的美元投入到美国的金融市场上。其实,这就是上当。美国方面,无法用货真价实的商品回收自己输出到中国的美元,于是便推高自己的金融市场,鼓吹股票、国债、期货、虚拟货币的保值增值作用,以便诱导中国方面把美元投入到美国金融市场,并套在金融市场里。所谓金融产品,只是名义上的财富,说白了,是画饼充饥。
保值如何,升值又如何?最终,能用这些美元购买到美国的产品吗?总的来说,不能(少数人、少数钱,是可以的购买到美国重要商品的)。因为美国无产品,有产品也不想卖给中国。不过,这些被套在美国金融市场上的这些美元可以输出到中国,在中国市场上购买产品。所以,华尔街金融寡头与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买办资本势力相互勾结,极力鼓吹人民币在中国市场上自由兑换,让中国开放所有市场、完全开放金融,还“驴唇不对马嘴”地说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根本目的,其实是逃避对美元信用的责任,想用中国经济去保证美元的信用。
就是说,美元,对于中国来说,其信用极其微弱,与中国方面对于美元大规模引进外资、完全开放金融、完全开放市场、完全美元结算等政策对美元信用的认同,远远无法匹配。
可以认为,对于中国,总的来说,美元是没有信用的。如果说美元有那点信用,这点信用也是建立在中国生产和出口基础上的。如果中国拒绝出口用美元结算和支付,停止引进外资、出口创汇政策,那么,美元的信用就瓦解了,自然,美元的霸权也就瓦解了。
考虑到中国市场之大,中美金融关键之密切,那么,中国拒绝引进美元、拒绝出口创汇,是对美元信用的沉重打击,很可能导致美元瓦解!
如果我们不深入地分析美元的信用情况,片面相信“IN GOD WE TRUST”,就看不清美元对中国来说毫无信用的本质。
美元对其他国家,比如日本、南朝鲜、新加坡,还有拉美国家,非洲国家,是不是也没有信用?我也与对中国的情况,类似,应该也没有信用。但,中国方面的出口是美元结算的,这就意味着这些国家购买中国产品,可以支付美元。这意味着,对于这些国家,中国的商品生产和出口,支撑了美元的信用。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美国工业生产,衰落了。
没有生产,就没有销售也没有出口,就无法保证美元的信用,即使华尔街、美国政府努力保证美元的信用,也是办不到的。更何况,无论华尔街还是美国政府,都从来拒绝承担保证美元信用的责任和义务——只享受发行货币的权利。
同样地,中国生产和出口用美元结算、支付,支撑了美元信用的同时,也必然削弱和打击了人民币的信用。
就是说,在国际贸易中,手里有人民币的国家,反而很难购买到中国商品,而手里有美元的国家,则可以随意采购中国商品。这样,谁还要人民币呢?谁还愿意出口用人民币支付和结算呢?
人民币的信用,建立在公有制工农业生产、公有制商业体系、公有制银行和政权对生产、商业、银行的绝对领导和对大宗商品的稳定甚至固定定价上。
因为中央政权领导了公有制工农业生产、公有制商业体系、公有制银行,所以,中央政权有能力对大宗商品进行定价,确保货币的信用。
当中国市场上的公有制生产体系瓦解、私有甚至外资生产占据主导,公有制商业体系瓦解并被私有特别是外资商业体系取代,再加上公有制银行体系因引进外资、出口创汇特别是开放金融的破坏性影响,也瓦解了,那么,中央政权有什么能力去维护大宗商品的定价?
在引进外资、出口创汇、开放金融、美元结算、储备美元,特别是取消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限制、投资额度限制、持股比例限制,推动以外汇储备为基础的人民币国际化,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外来投资等政策之下,人民币的信用,其实是被美元窃取、废除了。中国生产和出口,不但没有用来保证人民币的信用,反而成全了美元信用——应该算是资敌的行为。
这种政策条件之下,即使人民币上还印着毛主席头像,也不意味着人民币对中国人民有信用,甚至,不意味着对友好国家有信用。
应该怎么才能收回被美元窃取的人民币的信用呢?
很简单,立即停止引进外资、出口创汇、开放金融、开放市场、美元结算、美元支付等买办政策!建立公有制占主导的工农业生产体系,建立公有制商业交流体系,国家垄断金融和货币发行,垄断支付、结算、存贷、投资业务,确保大宗商品定价权,争取人民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计价、支付、结算权,防止人民币投资,在未争取到人民币结算权的情况下,严格注意国际收支平衡。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随意开展金融业务!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