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反导”站在同一起跑线:毛主席早对钱学森提出!
反击一号是当年七机部二院(现在叫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二院,又叫长峰机电技术研究设计院)未完成的低层高速反导试验项目。
一、研制背景
60年代,打破美俄的核讹诈成了中国领导人的重要政治需要。1964年毛泽东对钱学森说:"有矛必有盾,搞少数人有饭吃,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十五年。总要搞出来的。"为此,国防科工委设想在1973~1975年研制出试验系统,进行拦截试验。在1967年10月国防科工委召开的"640"工程会议上,提出了建立"640"工程综合总体和指控系统的研究单位问题,正式确定了5个系统的工程代号,及加速反导弹试验靶场的建设和开展反导弹用核弹头研制工作的建议。1969年8月14日周恩来总理批示:"同意调整后的七机部二院可担任反导弹研制任务。"
二、研制始末
二院自1964年开始组织队伍,1969年8月改成反导弹、反卫星总体研究院,十几年时间内分别开展了反弹道导弹、低拦试验系统、反击一号全系统配套设备研制。1979年8月至9月经过生产、总装、测试,成功地进行了2发模型遥测弹的飞行试验。与此同时,二院于1970年开展了低空拦截武器系统反击二号的方案论证和研制工作,于1971年10月至1972年4月,共进行了6次小比例(1∶5)模型弹弹射试验,其中5次获得了成功,1973年因任务调整停止了研制;1974年5~6月,七机部和二院共同组织召开了反击三号高拦反导武器系统方案讨论会和技术协调会,并开展了配套设备研制和关键技术攻关。1977年反击三号也停止了研制,其中已研制成功的S-7大型车载计算机作为东风五号和其他型号配套使用。同时,还完成了实践二号乙卫星设计、反卫一号(以卫星反卫星)武器系统总体设计和部分设备研制试验,这些试验均获得了成功;提出了建设北京防区的方案设想和开展天津大会战等等。1980年3月9日按照国防科工委的通知,反卫一号的研制也停止了。
中国反击一号反导弹武器系统[组图](1)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