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如果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看轮回的话,后一个三十年将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三十年的成果有目共睹,大书特书其光辉历程的人大有人在。如果把共和国历史分为前29年、后30年的话,到有点儿像是一部断代史。
老顽童不主张断代,切割历史谈历史既不科学也不严谨。说白了,那就是没有前29年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奠定的国民经济基础,何谈后30年的经济腾飞?
可是,长期以来有一个论断占据了主导地位,那就是文革十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
何谓崩溃?崩溃是不是比一穷二白更糟糕?崩溃论在经济学的角度上有无指导意义?崩溃论的制造者们并没有给出答案。
在谈到崩溃论时,我们不妨打个比方。有一间房尚有几片瓦没铺上,于是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的肩膀上把瓦铺上去了。瓦加完了,加瓦的对垫底的人说“房子我盖好了,没你啥事了”。
这样比可能不太科学,但是否定的意思尽在其中!
经济学需要的是数据。可是偏偏有人忽略了数据,给了俩字“崩溃”。
政治家们拿崩溃俩字作文章,其指导意义无非是说:只有把中国的国民经济从崩溃中解救出来的人,才是伟人。
我们是不是在破除个人崇拜的时候又要创造一个崇拜?在破除个人迷信的时候又要制造一个迷信?
如果,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与前人无关,那么为了改革而牺牲一代人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改革开放的成果归功于“四个坚持”呢?如果,你说改革开放的成果跟“四个坚持”无关,那么你就是讽刺我们的党打着红旗反红旗;如果,你说改革开放的成果跟“四个坚持”有关,那么你为何又要切割历史创造出崩溃论?看来两者必有一假!
老顽童不从网络上搜经济上的数据,因为网络上假的多。恰好手头有一本《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且从其中摘其要点。
翻到该书的480页,我们发现承蒙《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者的关照,给出的小标题是“经济混乱,1966——1969”。老顽童语文水平再差,也不至于分辨不出崩溃和混乱之差别吧。
“混乱的状况只限于1967年、1968年和1969年三年。而工业和运输业也只有在1967年和1968年才面临巨大的困难。到1969年,很多工业已达到并超过1966年的最高水平。而且,即使在混乱的年度中,工业产量与‘正常的’1965年相比,水平也没有下降的很厉害,何况还远远超过1962年萧条时期的数字。”(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480)
......。
“(1965——1978年间上海为8.3%,全国平均增长率为10.2%)”(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481)
“表8 ‘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产量指数”
(以1966年为100)
1957 |
1962 |
1965 |
1966 |
1967 |
1968 |
1969 |
1970 |
1975 | |
发电量 |
23 |
56 |
82 |
100 |
94 |
87 |
114 |
140 |
237 |
钢 |
35 |
44 |
80 |
100 |
67 |
59 |
87 |
116 |
156 |
原煤 |
52 |
87 |
92 |
100 |
82 |
87 |
106 |
140 |
191 |
原油 |
10 |
40 |
78 |
100 |
95 |
110 |
149 |
221 |
530 |
水泥 |
34 |
30 |
81 |
100 |
73 |
63 |
91 |
128 |
230 |
化肥 |
6 |
19 |
72 |
100 |
68 |
46 |
73 |
101 |
218 |
机床 |
51 |
41 |
74 |
100 |
74 |
85 |
156 |
253 |
319 |
布匹 |
69 |
35 |
86 |
100 |
90 |
88 |
112 |
125 |
129 |
自行车 |
39 |
67 |
90 |
100 |
86 |
97 |
142 |
180 |
304 |
.....。
“到1970年,工农业不仅恢复到而且超过1966年或1967年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总的来说,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66——1970),国民生产总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6%。”
(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483)
“而‘文化大革命’在其高峰期(1967——1968年)的干扰虽是严重的,但基本上是短暂的,是大多数国家都不时经历过的。”
(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484)
停滞不前,可以用零增长或负增长来形容。国民经济崩溃用增长率来表述的话,应该如何表述?有经济学家能指导一二么?
鞍本钢铁基地、京、津、唐钢铁基地、上海钢铁基地、武汉钢铁基地、攀钢基地、包头钢铁基地、太原钢铁基地、马鞍山钢铁基地、重庆钢铁基地等钢铁企业今天的辉煌有那个不是几代工人的努力所铸就的?!
笔者手头有一本书,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四十年》,其中,1950年—1978年,我国对外签约成交的项目约2000项,总金额约为148亿美元。1979年—1990年,总金额约为302亿美元。仅从数量上比,好像后面的步子迈的大些、掏的钱多些,但是,前后的差别确有很明显的。前期的技术引进一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另起炉灶开创的;二是打破西方的封锁和面临苏联的反目而争取的;三是在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情况下取得的......。后期的技术引进一靠国家外汇、二靠国家贷款、三靠引进外资,四靠发行了不少国债。
难道,148亿美元引进的是崩溃?
有一位辛什么玩意儿的说了一个故事,说邓公1974年参加联合国大会时,突然想到到美国不能用人民币只能用美元,于是在全国搜啊搜的只搜出三万多美元,害的邓公只买了块巧克力给家人。辛某人信誓旦旦地引证,这就是崩溃啊!邓公之前没有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他们用的是人民币?中国的驻外使节都不懂得原来出国是需要外汇的?造谣扯谎吹牛不打草稿,也只能是辛某人之类的专利。
我们应该承认文革中的混乱局势,而这种局势不正好是精英们所创造的吗?左也精英右也精英。歌功颂德的是精英,抹黑骂娘的还是精英。说历史象说故事一样,为达到精彩的目的而走极端地创造名词。
我们只能说,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建立在前29年基础上的,好似前人栽树,后人没有乘凉而已。只是,少了些自力更生的成分。
四十年前,南京长江大桥通车。老顽童随着人流去看大桥的时候,再也没能想到这是国民经济崩溃的特征;1970年,当老顽童仰望太空倾听东方红卫星乐曲的时候,也没意识到这是国民经济崩溃的序曲.....。
三十年前的功与过被两个字“崩溃”所代替了。
是啊,当我们拿“崩溃论”跟血汗工厂、黑窑工、黑煤工、走私贩毒、贩卖人口、黑社会、贪污腐化、贫富差距、特权阶层等等相互比较的时候,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肯定成绩并不是要掩盖错误,检讨错误并不是要抹煞成绩。正如我们现在仍有不足一样。
希望精英们在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候,科学点儿、严谨点儿,别拿着抹黑当游戏。
江湖人称老顽童
2008-2-19于南京
2008-3-11修改于南京
后记:此帖是老顽童在其它论坛及博客上的,现转贴。老顽童未喝过几年墨水,称不上学术上的精英,只是对现在抹黑、“去毛化”很愤慨而已。
有时间,再陆续把之二、之三.....之N再转过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