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人口问题,主流的观点就是批判毛泽东‘批错一个人,误增X亿人’,这样的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是十足的坐在屋里说空话的文人腔调,是‘蠢货吃大饼’的又一个样板。在他们看来,毛泽东是万能的神仙、佛祖,人口问题不过是吹口气罢了,仙气一吹,想要什么样的人口,就要什么样的人口,完全不必考虑各种约束性的主、客观条件。
以前也想写一写这方面的文章,但总感到不知如何下手。周末在听了道长的演讲,很有启发,就以他提供的思路,粗略写一点东西,有兴趣有能力的网友如果在本文基础上,再参考其他文章,补充更多数据,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出来,相信很多网友会感谢并记住你的。
只要是小学生都能算出来,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世界各国学者通过统计发现,人类的人口增长规律是,从高出生、高死亡到高出生、低死亡再到低出生、低死亡,因此人口的增长是从低增长到高增长再回到低增长。而我们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一直是处于人口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阶段,而解放之后,我们快速进入了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阶段,但进入1970年后,我们逐渐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的低增长阶段,短短二十几年,我们跨越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年的历史进程。总的来说,就人口问题而言,毛泽东时代基本上功劳大于错误,是应该得到后世肯定的。实际上如果坚持毛泽东时代的政策,我们现在的人口压力并没有以前攻击的那么大,也不会面临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的困难境地,这一点我很希望何亚福和易富贤两位能有深入的论述。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实际上我们用自己的头脑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
在古代和近代科学很不发达的时候,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很低,很容易死亡,如果人们不提高生育率,那么高死亡率必将导致人口逐渐减少,直至种族灭绝,所以人们必须提高生育率。比如我们中国人讲究传宗接代,那么只生一个男孩是很不保险的,至少要有两个男孩,则平均要生4个孩子,要再加大保险系数,就还要多生。所以只有先降低人口的死亡率,才能使得人们生育的愿望降低,从而在保证人类正常繁衍的基础上,能够降低出生率,保持人口的低增长。而这中间必然是有一个时间差,因此在这期间必然是死亡率逐渐降低而出生率基本不变,即高出生、低死亡;高死亡下降的越快,这个时间差就越短。观察毛泽东时代可知,我们的死亡率是下降很快的,这怎么不是毛泽东时代的一大功绩呢?
当然,仅有死亡率的下降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其他技术条件的辅助,比如避孕技术、流产手术,这些都不是吹一口仙气就能办到的,总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在50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是不足的,比如避孕工具的生产量就不够大,县医院能做流产手术的也并不多。
生育总是男女双方的事情,又主要是女方的事情。统计表明,妇女生育愿望和教育水平密切相关,即教育生平高生育愿望低,但我认为这个统计没有发现实质。实质问题是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只是这个地位不是可以直接统计的对象,而因为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之间也密切相关,所以才会有专家的结论。这在理解上应该并不困难。若妇女社会地位空前提高,则在生育问题上妇女的自主能力大大提高,只要女方不愿生,男方就算求爷爷告奶奶,天天磕头,也未必能让女方非生孩子不可。而妇女的社会地位高,就会有自己的追求,绝不愿为男人不断生孩子养孩子,把自己栓在家庭里面。
在我国的旧社会,妇女地位极低,差不多就是个生育工具,妇女若是不能生孩子,或是生不了男孩,那就抬不起头来了,简直就没法做人了。因此那时候生不生孩子妇女是不能自主的,更多地是受男方和社会的压迫。而解放后,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社会不一样了,如今男女都一样了,还大力落实男女同工同酬,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大力提倡,大家应该都还记得毛主席闻名世界的口号:妇女能顶半边天。因此决定性地改变了我国几千年来妇女最受压迫的地位,基本实现了男女平等;就算在今天又露出了种种退步的迹象,但总体来说,我们国家在男女平等方面是处于世界前列的,而这当然是毛泽东时代的伟大功绩,任何人都是无法否定的。
此外,社会福利水平也会大大影响人们的生育愿望。中国人老话讲是养儿防老,原因就在于老人无法依靠社会保持正常生活水平,必须依靠子女,所以就不能不多生几个孩子。而社会福利水平表现为社会发展水平,不完全等同于社会经济发展,现在讲科学发展观,有一条就是统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联合国有个专门的统计指标,叫HDI,即人文发展指数,一般而言,HDI数值高则社会生育水平低,但这个指标并没有准确反映社会福利水平,因此我们会看到有一些不太符合的地方。
毛泽东时代因为真心实意搞社会主义,认为不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福利水平就不是社会主义,所以经济发展成果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普遍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而不是发给个人用于提高生活水平,所以从个人角度不容易体会到经济发展。而改革之后,把经济发展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标志,因此一心一意发展经济,而忽视了社会发展,如果比较两个时代的HDI值,就会发现现在不如从前。也因此,现在党中央才提出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所以,你可以否认毛泽东时代的经济,但却不能否认毛泽东时代社会发展上的努力,否认那时人民群众享受到的广泛的社会福利,那样就没有良心了。
由此可见,毛泽东时代为客观上降低死亡率和出生率做出了卓越的努力,任何人只要不带偏见,都不能不承认这一点。
当然,毛泽东时代也有不足,那就是宣传提高人们在人口问题上的认识和觉悟还不够,还可以做得更好。实际上在6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计划生育的宣传和实践,但因为文革浪费了几年时间,直到1970年才逐渐步入正轨,但又因为文革的政治斗争干扰了计划生育扎扎实实的落实工作。不过这毕竟主要是评价文革的事情,和计划生育关系不大,不能以此抨击毛泽东时代的人口政策,那就不够公正了。总之,在人口问题上,就算毛泽东时代没有做到100%的好,但90%,或者再低一点80%是有了,今天,有谁敢说改革开放就是100%好?我们大力歌颂赞扬改革开放,却大肆抨击毛泽东时代的人口政策,天底下都是这么讲公正的吗?
所谓宣传,无非是提高人们的觉悟。而改革开放以来,精英们拼命告诉我们,一些党政官员也大力附和,说人的觉悟不可靠,制度才是可靠的。那么对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毛泽东时代恰恰是为建立持久有效的制度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只是在提高人的觉悟上仍有提高余地,怎么精英们这时就变了脸,对毛泽东时代做了那么多扎实的工作统统看不见,却抨击毛主席没有大力提高人们的觉悟?莫非觉悟有多高,(人口)增长率就多低?和着上嘴皮碰下嘴皮左右都是你对,标准就是你手中的泥巴,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最后要再次感谢邋遢道长,没有他就没有本文。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