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取得了卫国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但是,当四年前德军突袭苏联之时,苏军曾丧师失地,一溃千里,让敌军直逼莫斯科城下。今天回头看这段历史,总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一是苏联损失之大不可思议,二是在遭受如此惨重损失的情况下,苏联竟然能够翻盘,反败为胜,让人不可思议。
一、不可思议的失败,不可思议的胜利
先看看苏联战争初期的损失吧,战争仅一周,苏联就丢掉了白俄罗斯大部分领土,西方面军主力30多万人被包围歼灭。随后爆炸的斯模棱斯克会战,重建的西方方面军再遭重创,斯大林的儿子雅可夫就是在这场会战中被俘的。9月下旬结束的基辅会战,西南方面军主力5个集团军被包围歼灭,据德军称俘获60多万人。10月初,德军发动攻打莫斯科的台风战役,战役第一阶段,将守卫莫斯科方向的三个方面军主力基本歼灭。莫斯科城下几乎无兵可用。要知道,当年中国的解放战争打了4年,累计消灭国民党军800万,可人家老大哥仅半年就报销了相等的数字。算下来,战争爆发头半年,苏军被成建制消灭了19个集团军20个师,加上其他损失共达800万人,其中被俘300多万,损失的部队达到开战时苏军总数的一倍半。从开战到1941年9月底,苏联损失8166架飞机,占战争爆发时苏联军机总数的96.4%。许多重要的战争地区沦陷敌手,丧失了接近国家一半的人口资源。就列出的上述损失而言,很难相信在经历了如此凄惨损失的苏联还能够撑得下去,并能够反败为胜。当时国际上最有权威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都认为,俄国最多能坚持3个月。但事实上,大家也看到了,苏联不但守住了莫斯科,而且最后反攻打下了柏林,取得了最终胜利。军史专家徐焰曾撰文剖析了苏联蒙受损失的原因。但我感兴趣的是,在当时那种遭受惨重损失的形势下,苏联为什么能够坚持下去,反败为胜。
二、战略纵深广,人多力量大
先说客观因素,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遍布森林、河流和破烂的公路,带给苏联足够的战备纵深,足以消化德军前进势头和能量。德军将领在制定“巴巴罗萨”计划时发现,苏联国土自西向东呈喇叭形,越向东越广阔,战线将延长到2000公里,兵力能够不敷使用。战争进程中,德军接近莫斯科城下时,交通线长达1000多公里,补给极为困难,还不断受到游击队的袭击,只能先运弹药再说粮袜,士兵们只好在寒风中忍受煎熬。许多西方学者在评论苏德战争时有点酸葡萄式的说,如果苏联只有法国的领土,那他早就灭亡了。这种评论不着边际,象法国那样大,就不是苏联了。现国内组织赴欧洲旅游,一日穿行数国,没办法,这些国家面积就那么个,德国装甲部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横扫一国。可苏联就不一样了,闪电战威力再大,抵不上苏联国土面积大,越过上千公里的破烂公里、河流,装甲摩托化部队的自然损耗就十分惊人,还要打一场场会战,冲过层层阻击,最终只好止步于莫斯科城下。
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人多力量大。我们可以将此话理解为一个国家雄厚的人口资源可以增强这个国家的实力。苏联卫国战争初期,苏军损失之巨大,世界战争史上恐空前绝后。但是,对苏联而言,一次次战役的失利没有转变为全局的失利,整师、整军、集团军甚至方面军的覆灭都没有演变为不可挽回的灾难。一线部队损失了,后续部队仍源源而来,德军愈深入,面前的部队越多,面临的抵抗越激烈。正如当时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所说:我们打提他多少个师,他们就补充上多少个师。德军将领发出哀叹:这是为什么?!二十世纪的常规战争,人口规模对决定战争的胜负有着重要作用,苏联这个世界大国庞大的人口,为军提供了巨大的似乎是取之不尽的兵源,战争爆发时,苏联拥有军队500万,战争打响后,全国转入战时体制,两周左右便扩大到1000万,并且随着战争进程,一批批新组建的战略预备队陆续投入战场弥补了所蒙受的严重损失。在明斯克陷落后,西方方面军主力溃败,但苏联迅速调庥了6个集团军的预备队重建了西方方面军,与德军展开了斯模棱斯克会战,战争虽未取胜,但却阻止了德军向莫斯科方向的前进势头。9月底开始的莫斯科会战,德军在第一阶段包围并基本歼灭了守卫莫斯科方向的西方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共6个集团军主力,首都岌岌可危,但苏联采取紧急措施,迅速调集预备队14个师,在莫斯科市民中组建10个民兵师调往前线作战,从远东抽调20多个精锐师团投入莫斯科前线,会战中逐步补充投入新的力量,战役后期守军人数逐步接近了德军数量。苏联从战争爆发起,便开始大规模组建和培训预备队,在莫斯科会战期间,还在抓紧训练10个集团队的预备队。到了会战后期,当德军终于精疲力竭之时,苏联将其中组建不久训练尚不充分的3个集团军投入反攻,德军终于在寒冷的莫斯科城下一败涂地。
人们说,苏联实际上是在卫国战争中重建了军队。这一过程,苏联先是节节败退,但最后凭借着广袤的国土带来的战略纵深,以及雄厚的、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转败为胜。德军则是经历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失败过程。对于纳粹德国而言,其失败的的决定性原因,还在于希特勒那狂妄的毕其功于一役的“闪电战”计划,妄图在短期内迅速打败苏联而缺乏长期战争准备,特别是后备兵源及其他物资准备十分薄弱,战争初期,德军后备兵员仅50万人,导致其进攻势头在节节胜利中断衰减,但却难以及时弥补兵力和物质的损失消耗,最终失败。
但另一方面,由于苏联这种人力上的优势,让苏联总是大手大脚,不吝惜人力的消耗。苏军指导思想总强调不惜一切代价,不顾伤亡拼死战斗到底。再加上前期作战失败,对人口资源形成过度消耗,战争中苏联军民共死亡2600万人,其中有许多是可以避免和减轻的。到了战争末期,苏联开始征召17岁以上――55五岁以下人员入伍,苏联适龄人口出现了枯竭,战前苏联有一亿九千万人,战后到了1950年,人口才达到一亿七千万。徐向前元帅回忆,五十年代初抗美援朝期间,徐率代表团赴苏洽谈军购,看到苏联一些地方极度残破困苦,不比中国好哪去。有的地方男女比例竟达一比八,无多少男丁,见到的男子多为残疾。
三、T-34和卡秋莎:20世纪的杀手锏
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一个军事代表团访问德国。希特勒命令让苏联代表团参观德国最先进的坦克工厂,可苏联人看后直摇头,说德国人对他们保密,这让德国名将古德里安十分不解。但是,当他在战场上看到苏联的T-34坦克后,一切都明白了。苏联的这种新型坦克,装甲之厚,性能之强,让德军大多数反坦克炮弹碰上后都被弹了出去。这种威力巨大的坦克出现在战场上,甚至让德国士兵产生了心理恐惧。
T-34坦克是苏联庞大先进军事工业一个典型产物,它是战争前夕投入使用的,当时数量还比较少,战争爆发后开始大量生产,逐渐淘汰了旧式坦克,并成为苏军在战场上的主力。T-34坦克在战争中始终保持着对德军同类坦克的稳定优势,堪称苏联的杀手锏。另外,T-34在战结束后仍然发挥余热,5年后爆发的朝鲜战争,朝鲜人民军基本上是靠T-34一度打到了洛东江。苏军武器库中另一招牌就是卡秋莎火箭炮,战争爆发后于斯模棱斯克战役中首次投入战场,它所形成的覆盖式火力给予德军极大震撼和打击。T-34、卡秋莎为代表的苏联一系列先进武器装备,大大增强了苏军实力。显然,苏联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战胜法西斯的物质基础。可我们都知道,苏联的工业发展是建立在压缩轻工业和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增长的条件基础上的,老百姓缺少面包和牛奶。但是,苏联人民以极高的热情勒紧裤腰带投入国家建设,使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特别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取得了突出成就,在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建成了数千家大型企业,工业产值已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科技水平也随经济发展居于前列。战前,苏联钢铁产量超过了德国,石油产量则将德国远远甩了下去。建立了强大的机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除T-34和KB型坦克外,新型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在战前开始加紧生产制造,保证苏军成为一支能够战胜法西斯的现代化军队。
四、社会主义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历史经验总结,起码在中国和苏联,这种特性体现得比较突出。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强大的组织能力,使苏联能够迅速转入战时体制,动员一切社会、经济、军事、科技力量为战争服务。中国的解放战争,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大战役,总计消灭国民党军主力150万人,国民党丧失了赖以进行战争乃至继续抵抗的本钱,虽还有半壁江山,但失败不可避免,那是因为国民党政权的腐朽性使它丧失了组织能力。但在卫国战争初期,苏军的损失远超国民党在三大战役的损失,但仍然能够不断地组建预备队并投入战场,这种国家能力与国民党政权相比,是天壤之别。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苏俄就有将整个国家变为军营的经验。卫国战争爆发后,苏军短期迅速扩大到一千万人,并开始大规模的组织战备预备队。新入伍官兵,一般经三个月训练投入作战,但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由于形势危急3个集团军只短短训练了一个月就投入作战,但却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在经济方面,苏联在极短时间内,从西部拆运了1523个工业企业,其中包括1360个国防工厂。庞大工业向东迁移了几千公里,而且很快就开始恢复生产,国防工业在1941年的困难时期仍然生产了12000架作战飞机,6500辆坦克,近16000门大炮和迫击炮。而在这个最危急的时期,英美盟国提供的援助还没有开始或刚刚开始,因此这个事实无论作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分。没有苏联共产党及其坚强的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切是不可能办到的。可见,不仅是苏联,包括中国在内,这种强大的组织能力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优势之一。
五、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
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这是苏联军民与德国法西斯浴血奋战时高喊的口号,在这个口号下,苏联军民赴汤蹈火,英勇战斗。我们都知道,斯大林在战前及战争中犯了很多错误。战前,对德国发动对苏战争时间判断失误,导致苏军临战准备不足,在突然进攻面前损失惨重;战争初期,斯大林下达了很多不顾客观事实的命令,有很多专横武断的瞎指挥,导致了更为严重损失。但是,斯大林始终是苏联军民的领导核心,他以惊人的毅力承担了应对战争的全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的责任,每天工作16小时至18小时,召开5-7次会议,往往一个会议刚结束,秘书便把另一批同志让进来。他肩负的工作的就规模和责任而言都超过了一个人的承受能力。他的粗暴武断及不讲道理的惩办,某种程度上又使许多难以完成的任务达到了目标。他的刚强和矢志不移在战胜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最突出的,是在德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斯大林仍然在莫斯科组织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并亲自出席发表讲话,极大鼓舞了苏联军民战胜法西斯的勇气与斗志。在苏联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在广大军民心目中,斯大林就代表祖国、代表党,是苏联军民的精神依靠。苏联共产党和斯大林的坚强领导,是苏联军民强大的精神力量。苏联卫国战争2600万牺牲者中,其中也包括斯大林的儿子雅可夫,还有当时苏共高层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儿子、米高扬的儿子也都是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为此斯大林曾沉痛地说:多么艰苦的战争,看来很少有家庭没有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亲人。他又说:只有经过苏联共产党教育的苏联人民能够经受这一考验。正是因为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苏联军民在遭到极大牺牲时没有丧失进行斗争和争取胜利的意志。只要斗志还没有丧失,最巨大的物质和人员的牺牲都并不都意味着无法挽回的覆灭,苏联人民经受了任何人都不堪忍受的灾难之后仍能重新振作起来,体现了前所未有的献身精神和不可摧毁的信念,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斯大林也是在战争中成为一名出色的最高军事统帅。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除批判斯大林肃反错误外,还指责斯大林是“靠地球仪指挥战争”的外行军事家。赫氏还例举了自己参与指挥的1942年5月的哈尔科夫战役,言之凿凿的说,斯大林绝了赫某人的撤军请求,才导致损失20多个师的惨败。但是,朱可夫等将领的回忆,则反映了与赫鲁赫夫说法相反的事实:甚至在斯大林向赫鲁晓夫征求是否撤退的意见时,时任西南军事委员的赫再三保证没有问题,斯大林才同意他们继续进攻。论战役失败的责任,赫鲁晓夫也许更大一些,斯大林当然有错误,他的错误就是听信了赫鲁晓夫的大话。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现在人们更多讲的是朱可夫的功绩,但必须清楚,整个战役全局的军事决策、后勤保障、预备队使用等一切事务都是在斯大林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斯大林知人善任,提拔任命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包括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等,在战争中后期,他已经改变了主观武断的缺点,十分注意听取一线指挥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吸收其合理的内容。他能够敏锐地发现战争中的关键环节,做出科学的决策。时任苏军总参作战部部长的什捷缅科回忆,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在房角是摆着一个大的地球仪。但是,“我去过这个房间几百次,从来没有见谁在讨论作战问题时使用过它。那种所谓根据地球仪还指挥作战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朱可夫回忆录里也说过大概相同的意思。除了赫氏“靠地球仪指挥战争”有些感情用情的说法外,那些经历二战的苏联高级将帅们都一致肯定,斯大林是当之无愧的最高统帅。
苏联卫国战争的得失与经验教训,与国土、人口资源、工业基础、人民意志、军队战略、武器装备、领导人及军事将领的才能等密切相关,更重要的,也体现了社会制度和政权组织的优势与弊端,这其中还有许多东西可以总结,以供后人借鉴。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