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战争的起源
孙中山明确指出:帝国主义“就是用政治力去侵略别国的主义……欧洲各民族都染上了这种主义。所以常常发生战争。”这即是说,帝国主义就是侵略,就是战争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孙中山通过剖析战争爆发的原因,进一步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并且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消灭帝国主义,仅是“一个帝国主义打倒别国帝国主义,留下来的还是帝国主义。”因而新的世界“大战是免不了的”。可见,孙中山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战争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毛泽东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帝国主义的本性是掠夺,帝国主义国家在‘和平’时代的政策也无时不是为了掠夺,但如果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政策遇到了另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障碍而不能用和平方法冲破这种障碍时,就使用战争方法去冲破这种阻碍,以便继续其掠夺政策。”在毛泽东看来,帝国主义的掠夺本性,必将引发战争;有帝国主义存在,战争也就不可避免。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和孙中山的认识是一致的。
但是,孙中山对战争根源的认识尚处于感性阶段,没有看到帝国主义战争最深刻的根源乃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毛泽东则深刻地认识到:战争是伴随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私有制引起了战争,并且永远会引起战争。只要私有制存在,就一定有战争存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这样就克服了孙中山对战争根源认识的缺陷,使革命者对战争根源的认识更为科学和深刻。
二、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是反映战争本质的一个重要问题,孙中山基本上阐明了二者的关系。他说:“凡国家之政策既定,必先用外交手段以求达其目的,外交手段既尽,始可及于战争。”“国与国遇,用外交手段与用战争手段,均为行其政策所不可阙者。”这就较为正确地阐述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产生战争,决定战争;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是完成政治任务的特殊手段。在革命实践中,孙中山也基本上摆正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把战争当作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手段。
在阐述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时,毛泽东除了继承克劳塞维茨、列宁的思想外,还借鉴了孙中山的思想。他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
在这一点上,二者的认识颇为接近。但孙中山对政治的认识是模糊的。
由于他不知道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而只能以“公理政治”、“强权政治”来划分国家政策的进步与否,这就影响了他对战争的认识,使他在分析战争时,往往忽视了阶级对立等重要内在因素。毛泽东对政治的认识则是科学的,不仅看到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而且认识到了政治的阶级性,因而他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的认识也是科学的。并且,毛泽东认为战争对于政治不是消极的、被动的,相反,它对政治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一认识是孙中山所不可能达到的。因而毛泽东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较之孙中山更为全面。
三、关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
关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孙中山的基本观点是:战争依赖于经济,经济是战争的基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他说:“近世战斗之力,每以金钱为限。”孙中山看到了战争对经济的巨大依赖性,因此,他领导国内武装起义,多以经济为前提,如他选择起义地点,多出于经济考虑。他之所以多次在广州起义,是因为他看到广东经济发达,且便于海外接济。孙中山一方面看到了战争依赖于经济,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了战争对经济的作用。他坚信从长远来看,他领导的武装革命会为经济的发展扫清道路,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这些认识,无疑是正确的。
毛泽东也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他认为,经济是决定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这说明,战争是依赖于经济的,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毛泽东还指出: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军事上的进攻。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战争年代的各个时期,都非常注意发展经济,提出了人民军队是“生产队”的口号,一边打仗,一边生产。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进一步阐述了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依赖性,他指出:国防不可不有,要加强国防,就必须发展经济,强大的国防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力量做基础。”这些思想都强调了战争对经济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毛泽东也看到了战争对经济的反作用。在他看来,革命战争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道路,为经济的发展准备条件。
因此,孙中山和毛泽东对战争与经济的关系的认识是辩证的,既强调战争依赖于经济,又承认战争对经济有反作用,在这一点上,二者是接近的。不过,孙中山虽然没有把经济看作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但却往往将起义失败的原因归于“金钱不足”,忽视了人这个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这是不科学的。
四、关于战争的目的
孙中山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战争,消灭战争,求得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和平。他还主张用正义战争去制止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收回失去的权益,如果“只用仁义去感化”侵略者,“一定是做不到的”,必须“诉诸武力”。孙中山的这种“以战止战”的战争目的论,大大超过了同期资产阶级革命家所能达到的认识高度。
毛泽东则更明确地指出:“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他还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出了消灭战争的历史必然性。他说:“战争——这个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人类社会的发展终久要把它消灭的,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会要把它消灭的。”那么,消灭战争的途径是什么呢?毛泽东明确指出:消灭它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用战争反对战争”,“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因为,战争的根源是私有制和阶级压迫制度,要消灭战争,就必须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国家;就必须从根本上铲除战争产生和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根源。而要消灭这些东西,则离不开暴力。
因此,孙中山和毛泽东对战争目的的认识有着共同之处。但孙中山的“以战止战”思想不以消灭私有制为前提,最终是不可能消灭战争的,其实质上只是主张以战争平息战争,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则是深刻而彻底的。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战争观有着惊人的契合。这种契合决不是偶然的。它一方面说明了二者都认识到了战争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表明了毛泽东对孙中山战争观的借鉴和继承。而其不同之点,又体现了毛泽东对孙中山战争观的发展和超越。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