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不接受“核潜艇之父”的称谓,彭士禄总说,“我顶多算是一颗螺丝钉!”

钱觉新 · 2024-07-17 · 来源:红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彭士禄一生深潜,永远守望祖国的海洋!

  钱觉新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给我们发出的战斗命令!我们这些年轻人从工厂、从学校、从部队、从全国各地来到了研究所、来到了造船厂,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了一起!一群人、一路风雨、一个目标、一起上路、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不畏艰险、丹心坚韧、一句承诺、一辈子!

  1965年8月,我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动力系毕业后,在715所相继从事09设备和系统设计,又进入后辅机舱总体布置设计,并作为715所工作组赴葫芦岛参加首艇的一段设计和二段设计。1969年中,赴四川参加196工程安装,参加了单机调试和综合联调,解决安装、调试中出现的设备故障和技术问题,攻关解决了汽轮发电机组的大绕性接管和汽轮给水泵烧轴瓦等故障,从而保障了工程进度和上艇设备的安全,为此得到中央09办陈右铭主任的表扬,获三等功的奖励。

  在联合调试期间,我以调试指挥的身份完成并网发电和满功率等一系列试验,作为技术保障人员继续留在196参加连续运行试验。陆上模式堆(196)在四川完成了调试、带功率直至满功率试验,1971年2月初开始长期连续运行试验,经历83天,模拟航行29874海里,绕地球1.3圈。09首艇在1970年12月26日下水前后,715所陈志钧、宫宏起等多批专家,几十位工程师指导船厂进行了反应堆的安装以及核系统的各种试验和调试……。1971年5月初我们一行在李宜传主任的率领下,赴葫芦岛和大连作为技术保障人员参加中国核潜艇首艇的系泊试验和航海试验。1972年2月,完成核动力装置试验项目后返回719所。

  一、陆上模式堆工程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5年7月10日,六机部向中央专委上报了“关于研究制造核潜艇的请示报告”,对核潜艇研制的原则、进度、任务分工和请中央专委解决的问题等提出了具体建议。二机部也根据中央专委第11次会议的决定,于1965年7月15日上报了“关于原子潜艇陆上模式堆建设地点和协作的报告”,对模式堆建设地点、建成时间和要求有关工业部承担的任务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1965年8月15日,周总理召开了第13次中央专委会议,逐项研究了二、六机部的报告,基本上同意了二、六机部报告提出的各项建议。周总理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会议开始时周总理说:这两份报告我看了三遍,基本同意;但是核潜艇研制工作一旦上马,各项工作必须紧紧跟上,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发表意见,摆问题,想得更周到一些。

  1968年2月,陆上模式堆工程开始破土动工。现场指挥部指挥长何潜同志曾任周总理的秘书,出任指挥长之前是二机部办公厅副主任。何潜带领二机部所属的三个建筑、安装公司,先后抽调二百多名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成建制地陆续进入青衣江畔的一个丘陵峡谷之中的工地。但是,对于这样大的一个工程,何潜带来的人马显然是不够用的。09办公室给中央军委写了个报告,请求军委派部队支援,要求派一个师级干部当军管会主任,派一个营的部队去帮助建设。在军管会主任王汉亭、工地指挥长何潜等人的带领下,8000多名军民经过日夜奋战,在十多平方公里的崎岖不平的土地上,建起几万平方米的大小建筑,把近万台设备,安装在一座座特殊的实验室里。海军派张远征、朱勤去任715所所长、政委。

  修建干打垒

  合力搬运条石

  基地早期实验室现场外景剪影

  基地草棚食堂的剪影

  彭士禄带领着科技人员的先遣队,来到中国大西南峨眉山下,开始秘密研究建设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和装配潜艇的蓝图。在这里,他们是一群“搞水电的”神秘人物,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就是“成都291信箱”。半年不见太阳、毒蛇蚊虫肆虐,吃着地瓜面窝窝头,拉着计算尺敲算盘,没日没夜地计算数据。彭士禄、赵仁凯和科研人员计算出了10余万个数据,建立起中国核动力装置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成功确定了100多个参数,最终完成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基本设计方案。

  1970年初,运输核燃料组件抵达现场的剪影。

  彭士禄研制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时的简陋旧居(中国报道记者王哲摄)

  国家工业遗产中国核潜艇副总设计师赵仁恺同志故居(陈晋南摄)

  2023年6月27日,原海军核安全局副局长杨连新于彭士禄故居前留影

  在中国核潜艇启蒙中军方提出与苏联合作意想,赵仁凯、李乐福、陈春树等技术人员作技术准备,彭士禄受陈赓大将指派,增学原子能学科,他们成为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先驱者。03型常规动力潜艇是购买苏联技术图纸资料进行仿制的,相继在上海、武昌等地船厂建造,1967年我们还在上海江南船厂码头登上03型常规动力潜艇,登上还在船台上建造的33型潜艇,参观学习。

  09下马期间,尤其1963年至1965年的二年,是09工作的关键时刻,海军约一百名技术干部与二机部47-1室合并成立715所,汇聚精兵强将,将艇、机、电大统一,彭士禄总师带领大家定方案、定参数、主设备的技术规范书亦相继成形,把设计层面上的工作做足,形成了中国核潜艇的雏形。1965年8月,我到715所,加入核潜艇工程(代号09工程)研制的队伍。

  09第二次上马不久,曾经争论不休的艇体直径拍扳定下来了……。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国著名大学的“一体化”方案引起堆体布置方案的波涛。最后中央专项组肯定了彭士禄总师为首的715研究所的方案。彭老总保住了腹中09胎儿。从此,715所全体将士,排除干扰,全力开建核潜艇陆上模式堆,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按时下水立下汗马功劳!

  在196基地有成千上万个部件、设备组成,很多是科研产品,第一次生产便为产品,时有“伤风感冒”,也急需彭士禄去解决,去裁定,可谓是呕心沥血,我们历历在目。二十年前,黄济流曾告诉我,196基地反应堆安装时,堆内构件还在上海一机床厂,无法运出,彭老总加急来电,让黄济流务必找到“02办”陈君尧,设法打通上海火车站,把构件发196基地,陈君尧等积极行动,打通关节,可惜路途实在遥远,没法在指定日期到达工地。最后彭老总亲自联系空军,再后空运到达,安装进度得到了保证。

  陆上模式堆装堆现场

  陆上模式堆压力容器安装现场

  二、我和彭士禄的初识和相知

  1966年文革初期,大字报贴满了整个五楼和六楼。突然有一天715所沸腾起来了,造反派在政治部搜出了“黑材料”,当时中央文革有通告:“谁窝藏黑材料,是党员的就要开除党籍”,他们强烈要求所党委召开现场会议,开除仇志坤的党籍。在636房间召开会议,四周站满了围观者,这种现景也只会在那个时代呈现。在经过公开讨论后,举手表决,五票赞成,一票弃权,一票反对。仇志坤被开除了党籍(文革结束后恢复了党籍)。当时举手反对的是党委委员彭士禄。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以自己小小的身躯顶出了一片天空,真有点他父亲彭湃烈士的风范。也正是他的这“一举”让我肃然起敬,从而促动我要走近这个人!

  老彭是715所的领导,而我只是一个三室的新同志,工作上不太可能有直接的接觸和联系。1970年的1月初,安装公司正在庆祝提前完成了安装任务。由于汽轮给水泵热试车发现润滑油乳化,迫使机组试车暂停,多次寻找原因未果,我怀疑滑油冷却器漏了,要求拆下来检查。但是,安装师傅不同意,因为他们一拆就表明安装尚未完成。事情闹到王汉亭军管处。他在听完二三公司师傅意见后,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脑地骂了我15分钟。当时我年少气盛要与之分辩,谁想刚开口说了两句,他又开始骂了起来,我只能呆呆地站在那里默默地流泪。老彭在旁暗示我不要吭气。我又被他骂了半个多小时,心里很委屈!事后,老彭拍了拍我肩膀说:“别理他,我懂。王军管就是这个脾气,一着急就骂人,过一会就好了”。这就是我与老彭第一次接触,接下来他的安排让我更暖心!

  为了能更確切地测出泄漏情况,要求每隔半小时测量一次润滑油乳化情况,画出曲线,以便分析故障及故障的严重性。在第二天晚上进行试验。我负责开机试验,只见取样员每隔半小时来去匆匆地取样一次,张取样员是我院女篮球队队员。多年后,方惠君告诉我,为了这个试验,她和郑丽君从二号点化学工号抽调到一号点化验油质和水质。为取油样特地配置了三轮摩托车,否则半小时取样一次来不及,折腾了一晚上!由于实验室是技安室临时改建的,没有通风设备,试验又需使用大量有毒的有机溶剂。她们不畏艰苦,不怕毒剂,战斗在现场!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没有前方后方,都是战场,都是前方!根据试验结果,检修队师傅迅速拆卸滑油冷却器找漏、堵管,试压,消除了故障,调试继续。通过这件事,彭总宣布196检修队正式从二三公司接管196工程。

  196基地建设时,正值“文化大革命”,715所本来运作良好的领导班子不见踪影,周圣洋所长、苏萍政委被迫下岗。有人下岗,有人靠边站,台上台下,台前台后,只见彭士禄一人的身影。从1969年8月到1971年5月,我在196工地期间,只见赵仁凯、老彭带领大家浴血奋战,时时冒出的技术问题都等待着老彭去拍扳。

  二号点平坝集体宿舍

  我住二号点平坝集体宿舍二楼头一间。1971年春节,196进行长期连续运行试验,郭毓敏主任放我假让我回2号点过春节。大年初三早上,广播喇叭大声呼叫我去汽车隊有紧急任务!待我赶到车隊时发现老彭已在哪里等候多时,后来又来了蒸汽发生器专家陈金炎、给水专家丁啟辉。一行四人登上了去一号点的吉普,在车上老彭告诉我们,196副机舱发生大面积泄漏,要去紧急处理但不能停堆。吉普车一路飞速向一号点赶去,车到一号点综合楼,我发现赵总背了挎包要回二号点,我有点纳闷了,是他值班呀!

  老彭看出了我的惊讶,便轻轻地告诉我,是我让他回二号点的,事故我来处理,有责任我来负!我恍然大悟,196每次重大试验或第一次试验都是由我们班进行,因为我们班的班长是彭士禄,若出责任事故由他顶着!他对我说:“我屁股上没有毛!”与赵总相类似的还有符得籓总工,这些老前辈谁身上没有毛啊!彭总派符总一直在外出差抓运行培训,远离是非之地!彭总就是用他的方式来保护他能保护到的人。

  现在成功了,大家都说老彭胆大、细心,解决问题雷厉风行,一片赞扬声,可是当时呢?我耳边不时响起什么“胡拍”、“乱拍”的声音,有人还要给他戴“冷却器”……。彭老总是核潜艇反应堆的第一责任人,想想他当时的压力吧!

  1.陆上模式反应堆装料前夕,突然从2号点试验室传来消息,反应堆不能启动,功率因子偏差太大,达不到满功率。这可是一个要命的问题!记得在196办公室,老彭主持了好几天会议。由于我不是该专业人员,没参加会议,但作为调试指挥部人员很关心此事,与会者告诉我,彭总采纳了少数派一个女技术员的意见,解决了!最后反应堆安全运行,证明了彭老总决定的正确。

  2.陆上模式反应堆保护系统阻碍了反应堆功率提升试验,老彭不得已切除了保护信号,增设一开关,美其名为“拼命开关”,为满功率试验开通了道路,为艇上保护信号的筛选,取得实践经验。

  3.陆上模式反应堆满功率试验成功与否,关系到中国第一条核潜艇是否能下水的重要保证条件,在彭总坐阵下,经多次试验,反应堆满功率获得成功!

  总而言之,09反应堆的日日夜夜,众多技术问题都是彭老总冲在前,不是其他老总无能,而是当时政治环境所决定的,老彭为了保护他们,当时曾对我说:我屁股上没有“毛”(意指没有历史和政治问题)。我们都叫他老彭,从来没有叫总设计师或者主任这种称呼。“彭大胆”“彭拍板”的外号就是这个时候逐渐被人叫响的。当时,研究人员常常为一些工程上的问题陷入激烈争论。因为时间紧迫,争论不休的问题最后总是交由彭士禄来拍板、签字。

  1966年夏天,彭士禄与妻子马淑英携子女在天安门前合影

  老彭夫人马淑英,患有严重心脏病!为了老彭的事业,放弃了自己最热爱的教育的事业和北京生活。1969年跟大家一样拖儿带女来到了工地。她的身体不适合在潮湿的山沟里工作,她来了,并把户口也落在了夹江。他们作的是长期打算!

  1970年年初的一天,基地医院急诊室收到一个稚嫩女孩求助的电话:“爸爸妈妈不在家,自己病了……。”经诊断,孩子是感冒、发烧。医院白建红说:我连续三天,到他家送医问药,外加生活护理,三天均没见到彭老总和他夫人老马影子……。老彭和老马把两个孩子那么小放在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彭总是这样以身作则,影响着周围的人!

  1970年8月30日,作为核潜艇“心脏”的核动力试验装置——陆上模式堆成功达到了满功率。他又带领大家登上09艇,参加安装,系泊试验,航海试验,四个月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4.6万个零部件全部实现自主研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新中国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豪情壮志。中国核潜艇成为国家重器,强军之利器,走至今日是一代代09人发扬09精神,在党中央和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取得的。中国核潜艇的核反应堆是有以彭士禄为首的中国科技工孕育的,它的血液中有他们的基因,有他们的精神,不断培育,不断进取,最终形成了“09精神”。

  成都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内竖立的《O九精神自强自立求真务实创新协同拼搏奉献》碑(陈晋南摄)

  核潜艇研制工程涉及24个省、市、自治区,21个工业部、研究院,2000多个工厂、研究所、院校和海、陆、空部队,是一项浩大的大协作工程,主要是通过核潜艇工程办公室来规划、计划、管理和抓总协调技术。陈右铭是集行政指挥与技术指挥于一身的核潜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和办公室主任。在中央专委、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09办公室主任陈右铭带领办公室成员,具体组织决策和协调指挥,在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干部、解放军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于1970年12月26日下水;1974年8月1日,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也是在这一年,彭士禄在工作现场因为急性胃穿孔,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可他说:“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

  1979年9月8日,为了加强核潜艇工程的技术抓总和协调,国防科委、国防工办任命彭士禄为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纬禄、赵仁恺、黄旭华为副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于1981年4月30日下水;于1983年8月25日,正式交付海军使用。1985年,“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究设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彭士禄排名第一。

  在我国第一座陆上模式堆以及第一艘核潜艇试验试航中,09办公室主任陈右铭亲临现场,参与指挥协调,不论技术风险有多大,工作、生活条件多么艰苦,他都坚持和科技工程人员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共同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在196安装、试验期间,核动力的轰鸣声响彻了试验现场,与此同时,设备不断出现故障,彭老总带领大家“过关斩将”,奋战几百个日日夜夜,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此时此刻,毛主席的一首词最能概括此情此景: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979年,彭士禄在六机部办公室伏案工作的留影

  1979年任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左2)与三位副总师的合影,左起: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黄旭华

  彭士禄的一生是真正的传奇。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眼中的“小乖乖”,却在父母双双慷慨就义后,为逃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赶尽杀绝,九死一生。他堪称国士无双,是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主持设计建造我国第一座核潜艇陆上模式堆,从无到有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从国外引进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组织自主设计建造了第一座大型商用秦山二期核电站……

  他深藏功与名,为共和国的核事业“深潜”数十年。虽功勋卓著却从不愿宣传自己,将生前最后获得的百万奖金全部捐献;彭士禄从不认可有人称他为“核潜艇之父”,他说,“顶多算是一颗螺丝钉”……

  1997年1月20日于中国舰船研究院彭士禄介绍中国首艘核潜艇航行(侯艺兵摄)

  三、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2021年5月26日,在在《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中,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彭士禄同志“时代楷模”称号。我和郭天觉、彭洁、周永茂、叶向东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中央的决定中这样写道:他“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由彭士禄女儿彭洁(右)代为领取

  “我们都叫他老彭,从来没有叫总设计师或者主任这种称呼。”当年和彭士禄一起赴苏留学90有余的周永茂,追忆干核潜艇的日子。

  “我1963年毕业,他第一次见到我,就跟我说:‘小郭,搞核潜艇是我们一生的事业,’”当年的“小郭”郭天觉,在台上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彭士禄的“天书”。

  郭天觉在录制现场介绍彭士禄的“天书”的留影

  当央视记者采访我时,我难掩激动地说:“回想起跟老彭一起干核潜艇的日子,这辈子,值了!”

  钱觉新(左)

  叶老说:“由于工作关系,我才有机会听彭老爷子口述那一段历史,当时就直接泪奔,他把旁人无法形容的痛苦轻描淡写地说出来,就像唠家常那样,这是何等情怀?就是有像他这样一群默默努力跟坚持的人们,才挺起我们民族的脊梁……致敬老一辈核工业人,我辈当自强!”叶向东写在彭士禄悼词中的一句话。“你舍命把核火取来在深海点燃,而你却俯首潜行,无声无憾。”

  叶向东在录制现场回忆往事时不禁泪目

  在节目最后的歌曲《我心澎湃》的表演中,核工业三代人的同台,将气氛推向高潮,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在舞台绽放。

  舞台中央,从左到右依次为:钱觉新、郭天觉、彭洁、周永茂、叶向东。

  他是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引领我国核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躬耕不止。2021年今年3月22日,彭士禄走完了96岁的人生。老人留下遗愿,将自己的骨灰撒进大海,他要与海洋深处那位无声的老朋友——核潜艇永远相伴。彭士禄就像核潜艇一般,无声无息却又雷霆万钧。

  “不忘初心”。将此文献给09的战友们,祝老战友们健康长寿!我们赓续红色基因,让核潜艇精神发扬光大!

  (系原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总工程师、副院长)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克言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断子绝孙”已成现状,官方穷尽方法也无奈了,此局该如何破
  2. 1964年7月15日下午
  3. 如此推崇曾国藩,是站到了历史的哪一边?
  4. 那场大实验后的逆操作
  5. 桃花舍主人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6. 又蠢又坏,她后悔让中国加入WTO了!
  7. 胡锡进是打算“投诚”吗
  8. 射向特朗普的这一枪,把公知给打懵了!
  9. 《毛选》第五卷:最需要总结的时代,书却只完成了一半
  10. 双石|长征的基础数据,开不得黄腔
  1. 这下好了,退路也断了
  2. 司马南|这个信息应当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
  3. 真正的高端局,咱们还真不是对手
  4. 这次的舆论大转折 ,过程其实很惊险
  5. “断子绝孙”已成现状,官方穷尽方法也无奈了,此局该如何破
  6. 新京报这次立大功了
  7. 胡耀邦问徐中远:主席晚年是不是天天都看《金瓶梅》?
  8. 俄乌战争——中国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9. 《邓选》学习(三十一)四人帮说过“臭老九”吗?
  10. 雷鸣电亮|点赞,中国院士这个“院”,终于开始打扫清理了!
  1. 陈曾明:李尚福给谁送钱?
  2. 毛远新|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3. 邓小平最伟大的贡献——写在邓小平出生120周年之际
  4. 形势会急转直下吗?
  5. 多个部门因姜萍事件丢尽老脸,一个草台班子造神闹剧
  6. 皇帝的新衣终于露馅了?
  7. 郝贵生|腐败本质是“权力滥用”还是“阶级斗争”?
  8. 郝贵生:一把刺向“资本主义复辟”的锋利尖刀——评古正华同志大作《却道天凉好个秋》一书
  9. 钱学森谈“摸石头”,振聋发聩!
  10. 衙门一纸公文,姜萍疑团水落石出
  1. 彭洁:我父亲彭士禄说,荣誉是集体的,我就是再干几辈子也还不完党和人民的恩情
  2. 真正的高端局,咱们还真不是对手
  3. 丑牛答网友:书名《却道天凉好个秋》的由来
  4. “断子绝孙”已成现状,官方穷尽方法也无奈了,此局该如何破
  5. 那场大实验后的逆操作
  6. 失地农民无奈呐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