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精神贫困与大学生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贡献
刘老石
谈到农村,我们马上就会把它和贫困联系到一起。农村的贫困是众所周知的,除了东部少部分地区外,绝大部分农村还徘徊在温饱边缘,甚至还有3000万人口在温饱线以下。
为了帮助农村发展,尤其是特困地区解困,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一些社会团体也为这些地区送去了扶贫物资,但结果与期望却是相反,这种给钱给物的扶贫措施最终非但没有使这些地区富裕起来,相反甚至还滋生出了“等靠要”的懒汉风气,后来这种被称作“输血”式的扶贫方式逐渐被抛弃;随之而来的是修路,送技术、送文化,人们称之为“造血”的扶贫方式,扶贫方式由“输血”转为“造血”。不久人们发现虽然血造出来了——路有了,农技推广站有了,文化站建立了,但却几乎对贫困地区没有任何帮助。且不说那些措施本身耗费巨大,更重要的是这些耗巨资建立的东西基本成为了摆设,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这种所谓的“造血”扶贫的办法也被证明不可行。
这种结果让许多扶贫工和农村问题专家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明明肉有了,血造出来了,有血有肉的人却没有站起来呢?还缺什么?是不是还有些什么更重要的工作被我们遗忘了?
另外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进一步的反思:为什么有些地方,本地各种资源都很丰富,但是反而不如自然资源禀赋很差的地区发展的快?有些地区虽然有发展的比较快,人们衣食丰足,但是人们却空虚无聊、无所事事,村里出现的问题并不比贫穷的村子少,各种社会问题、各种公益事业也难以解决,有时甚至是越发展麻烦越多?
农村——精神最为贫困
稍有农村经验的人都知道,农村的基础设施已经破败殆尽,各项公益事业昨日黄花,科技进步空中楼阁,医疗卫生纸上谈兵,青壮年和有些知识文化的劳动力绝大部分流失,农村已经没有可以推进自身进步的人才。村民们似乎都在默默地等待,但如果你问他们在等什么,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在等待什么。农民就是在这种等待和孤寂中变得越来越麻木,走向“绝望”。
农民已经变得越来越懦弱,失去了最起码的战胜困难的勇气、决心和意识,完全没有了自信力。不仅仅单个个体如此,整个村整个乡也是这样。如果你问他们缺什么?他们就说缺钱、缺市场、缺技术,什么都缺,问他们怎么解决?他们一般会告诉你就等待政府的扶贫、外界的支援。他们甚至也会很坦率地让你帮忙修路、自来水、卖农产品。如果哪个村选举违法、干部有问题,个人权利受到了侵害,或者默不作声,私下埋怨,实在忍受不了就上访,找青天,跪在衙门口哭诉。
我们始终难以明白的是,五十、六十年代,尽管我们的生产能力和物质状况和今天相比差距巨大,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农民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战天斗地,气概豪迈。他们克服困难,改造农田,改进技术,兴修了无数的水利工程和道路。我们在农村能够见到的基础设施,大部分是那时候修建的。人们主动去参与基层政府的管理工作,农民们组织起来,改善社会,活跃生活,把自己看作是乡村的主人。但是今天,农村技术进步了,生产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各种物质条件也改善了,农村外的城市支持也有更大的可能,更有能力做事情,但是今天的农民却变得无所作为了。
这是为什么?农民怎么了?骄气了?堕落了?智力变低了?农民曾经有的自信哪里去了?是什么导致了农民如此的颓丧?
我们会首先想到是因为市场经济造成了小农经济的无法自信,基层政权又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农民素质需要提高等等。
但是这却远不是主要原因。
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村的非组织化。目前农村已经如同一盘散沙,缺少必要的凝聚力;与此同时基层政府除了要粮要款、刮宫流产之外,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基层的整合能力基本丧失,靠基层政府和现有的农村组织力量根本没有办法把农民再凝聚起来,更没有办法从内部产生出推动农村向前走的推动性因素。没有这些,不仅农村的各项事业没有办法进行,富裕小康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处于松散状态的农户依靠个人的力量肯定没有能力克服自然给予的困难,一个人无法治理水旱荒灾,一个人也无法应对市场的挑战,一个人也就无法应对来自政府和其他群体的利益侵害。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自信心的丧失。所以表面看来农民的精神贫困表现在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下降,但是根本原因却是农民没有自己的组织,失去群体关爱。失去组织的农民个体在市场经济和强大的政府面前是无法做到自信的。没有了自信之后,也就只有他信,依靠别人了。
失去了自信的农民不再有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一旦遭遇困难,理所当然把责任推给了政府。基层政府,面对如此巨大的要求,他们也无能为力,所能做的事情最多也只是给些物质援助,后来连物质支援也难以做到。然而因为这种单纯的物质扶贫的主导思路是错误的,忽视了对农民本身精神的生长,它把政府当作了扶贫的主体,忘记了脱贫的主体应该是农民本人。所以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有时结果甚至是适得其反。
除了政府的原因之外,农村的精神贫困还源于农村自身缺少外来信息的有效流入。由于贫困导致的各种信息载体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的缺乏,同时由于农村人员流动也很少,使得信息流动很少,最后导致农民缺少外来的激励,甚至与外界隔绝。农民为了得到一些可用信息,必须花费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很多人只好从废纸中,从不多的广播中获得相关信息,有的甚至要花钱贿买中央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更令人不解的是有些地方政府甚至还有意识地阻碍信息的传播渠道,使得农民很难得到相关的中央政策和国家法律,在的甚至还会有意地对传播中央精神的农民进行非法拘禁和各种形式的打击迫害。本来农民还是相信和依靠中央的支持的,但是基层的现实是连最基本的中央支持都无法获得。
与此同时,由于农村信息传播无利可图,利润太低,公司只能从农村退出。所以指望用市场的方法来达到信息传播,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既没有外来的精神支持,也没有内在的精神生长可能的农民,如同沙漠上的孤树,最后自然也就根本不可能有精神生长出来。
解决农村的精神贫困,依靠基层政府不可能,因为政府实在无法或者无能力应对如此庞大的精神需求,更何况其主导思路还是错的;依靠外来公司不可能,外来公司和农民之间仅仅是一种利益交换,有时甚至还是对农民的利益的侵害。这两者都没有可能让农民的内在精神生长起来。
农村精神生长,农民的精神成长只能依靠农民自己,依靠农民自身组织的成长。但首先就必须在这些村民中找到当地的能够带动农民精神成长起来的农民带头人。这些人是精神成长的火种,也是现有的村庄中让村民能够重新焕发起斗志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对农民的帮助必须从精神扶助开始,这就是所谓的“扶人先扶志。”这种扶贫我们称之为“精神扶贫”。这是未来农村工作中最为根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大学——蛇还没有来的伊甸园
因为大学代表了人类现阶段几乎最先进的知识进展状态和学术研究成果,所以人们一般也会以为大学也应该成为人类精神的发源地:大学不仅创造了知识,也应该创造人类的精神。
但是,遗憾的是,大学也是一个精神同样贫困的地方——智慧的蛇还没有来的伊甸园,人类精神还没有诞生。
中国大学的这种精神的贫困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们已经不能肩负起一个时代的使命,甚至无法让自己负起对自己的责任来。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和时代给予的责任,这些被称为时代先导的大学生们给与的回答是逃避、玩世和自私自利。
这种精神贫困主要原因在于落后的、缺乏责任感的、机械式的教育体制的影响。这种教育体制弊端表现在:
一是封闭式的教育。说得好听一些,就是象牙塔式的教育,说的不好听就是书呆子教育。中国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装入铁罐子中,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在被罐装着。没有机会走向生活,实践社会。本来到了大学阶段,终于有机会出来走入社会,但是刚刚换口气就被重新装入铁罐子中——太大的就业压力和学术传统的惯性。这种罐头产品可想而知其新鲜度极差,罐装食品又怎么可能和时代保持同步?
另一是机器教育。在封闭式教育的同时,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更为令人不解的机器教育理念。本来有血有肉的人却一定要被培养成没有理念的动物。单纯的技术教育,缺少最起码的人文关怀,这样的生产过程所得的产品最好的也不过是螺丝螺母,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人。后来兴起的所谓的素质教育更被一些人简单地理解为能力教育,他们以为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生存技巧就是素质。其实这不过是告诉这些螺丝螺母如何扣紧,不脱丝而已,只是机械教育的另一种表达方法。还有些人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唱歌画画;更有些学校把素质教育理解为文科,开几门文科课程!
在这种发展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教育理念之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能够期望他们成为“好人”?又怎么能够担负起一个民族的复兴使命?道理其实很简单,没有一个一流的人才培养理念,绝对不会有一流的人才创生?
所以,虽然大学的投入在增加,硬件设施在不断地改进,但是我们期望的人才却越来越少。当有些学校发生学生杀人,有些学生因为父母穷而把远来探亲的父母赶走,有些学生为了享乐而卖淫,这一切也就不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大学精神贫困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大学里信息传播体制不足而导致的信息资源严重浪费。
本来大学校园是全社会信息最为富集的地区,在大学的校园中有着众多的新信息的创生源,那里的老师们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创作活动、各种学术研讨活动都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源;那里有全社会平均数量最大的图书拥有量,有最为密集的图书分布率;那里有最为完备的学习配套设施,有完整配套的学习硬件系统;也有最为分类齐全的学科门类,当然还有最为用功学习的学习群体;还有学习时间最长的、最为集中的时间安排,平均最宽的网带和密度最大的电脑;所以大学校园是全社会信息流量最大的地方,也是信息资源最为富集的地方,同时也更是文化更新最快和知识产品最具活力的地方。所以,这里理应成为先进文化的发源地。这些信息如果充分流动可以部分地弥补学校教育体制的不足。但是,由于信息流动渠道存在着问题,这里最终成为信息资源浪费最为严重的地方。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书籍陈旧,教学方法老化,知识产品投入产出之比极低,知识产品转化率也极低,而且也是因为这里知识更新最慢,改革成效感最低。那里的学生可以花费四年的绝大部分时间学习并没有很大用处但却决定命运的英语,背诵毫无创造力的概念公式和他们导师那些只是为了混职称的无用的文字垃圾,目的只是为了一个文凭。近年来尤其如此,我们几乎看不到大学有任何哪怕是轻微的明显改进,中国改革几十年了,但唯有大学几乎原地不动。面对大学我们有着比农村更大的荒漠感,面对今天的大学我们几乎绝望。
所以,就在信息最为富集的地方恰恰发生着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那些满脸渴求的青年们最后只是获得大海中的几滴水。这是大学?大学的目的?
伴随这种浪费又加之以“南辕北辙”的人才培养思路。最后结果就必然扭曲了人才,把那些本来不进入大学可以正常生长的人才最后变成了畸形的人才,变成了废材。
所以,我们终于发现:大学——已经不再是人才产生的地方,虽然它可能在促进知识的增长,但是另一方面它其实更是在创造着精神的贫困,在创生着对社会的反动。
如果一个民族连学校,甚至大学都不能增进民族或者个人精神的生长,那么这个民族怎么还能看到希望呢?我们又怎么能够期望民族精神的生长呢?
大学生的支持——让农村的精神重新生长出来
在目前农村基本格局没有可能根本转变之前,我们还不能期望单独依靠现有的基层政府渠道来解决农村精神贫困问题,同样,仅仅依靠农民自身也很难自发的组织起来并进行自我启蒙和动员,让精神成长起来。
农民的精神生长需要一个象征符号和最必要的一点酵母。
能够作为精神象征和启发农民这种精神凝聚的东西,在现在基层政府还无意识或者无法承担此重的情况下,最好有一个没有利益相关的志愿者队伍介入,来打破目前的这种相互分割的利益格局。但是由于我们还没有成熟的志愿者行动传统可以依靠,而我们能够看到的NGO队伍又过于职业化和幼稚,很难依靠他们完成农民的教育工作。所以我们必须寻找一个真正具有奉献精神并且数量庞大的志愿者队伍。
恰逢此时,在现有的大学教育制度下,显然还无法从根本制度上促进现有的教育体制进行变革,大学生必须自己寻找可以增长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开阔眼界的机会。伴随着农村问题的日益突出水面,伴随着人们对农村的绿色和自然的向往,更多的大学生已经把奔赴到农村去当作自我实现和能力锻炼的手段。事实上已经有非常多的大学生开始自愿地进入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这种活动就大学生主观倾向而言,相当部分到农村去的大学生不是为了农村发展,而主要是为了自己的能力增长。但是,即使是为了自己的发展也必须做出大量的有益于农民的援助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可能是进行扶贫——以自己的有限财力对农村进行帮助,例如有些大学生把旧的文具、旧的衣物捐献给农村;也可能是进行教育支持,也可能是进行农村调查。甚至有可能是简单的旅游(即使是旅游也会带动别人对农村的关注)。所有的这一切都从某种程度上帮助了农村的进步,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但是这样的活动虽然有积极意义,却并没有抓住大学生自己的优势和农村的根本问题。
其实,大学生支农最好的方式是抓住大学生自己的精神贫困和自己现有的奉献优势,以及农村的精神贫困和农村对自己潜在的教育优势,进行互补式的精神扶持,达到大学和农村精神的双向成长。我们应该意识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地方正好可以用拯救农村的精神贫困来达到自我拯救;拯救农村的精神贫困的行动正好也同时拯救了大学生自身的精神贫困。双方正好互相补足,互相增长。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根据农村的需要,把相关精神增长信息传播到农村,激励农村精神的生长。
一种实践经验是帮助建立农村的信息传播站,找到那些在农村中关心公益事业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农民带头人,让这些带头人作为大学生和农村的信息桥梁,大学生志愿者无偿地提供给这些负责人精神激励和相关信息,再让这些信息站的负责人把这些信息免费地向农民发放,同时反馈农民的信息需要;通过这些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寻找专家和研究机构为之找到答案,然后再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农户。信息的传播必须有信息的内在的接受和扩散者,这个载体必须是一个很有公益心的农户,这个农户将会逐渐形成农民的一个信息中心,同时也是个精神生长点,是一个农民有可能粘结在一起的核心。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把这些带头人塑造成为农村的精神方面的带头人(这个带头人可能是村两委,也可能是某些科技或者种田能手,也可能是一些公益带头人,但无论是哪一类人,首先必须有道德的感召力),让农民自身产生可以依附和团结的核心力量,农民精神将会在此生长。虽然这只是开始,但是在农村毕竟产生了精神生长的因子,这个农村的精神凝聚因子如果能够萌发长大,将逐渐形成农村的新的凝聚力并进一步形成农村的合作,产生出农村精神来。
另一种更为有效的做法是努力促进大学生和乡村的共建。让那些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大学生到农村去,农民会因为这些富有献身精神的大学生的作用而产生一种崇敬感,得到一种精神传输,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可以凝聚的可能,这种精神可以传播、渲染,最后被农村中的一些先进群体或者先进分子接受,以此为契机,农村就有了一种合作。在此基础上,大学生们可以帮助农村建立一些群众团体,比如文艺演出队、妇女协会、老年人协会等等,因为大学生的作用也因为这些团体本来就深得农民的需要(只是因为没有人带头而没有可能建立起来)。所以大学生的到来其实就给农民提供了一种合作的机会和可能,大学生们如果能够因势利导,这些群众团体会很容易建立起来。在此以后,如果能够获得大学生行动、社会团体和社会各个阶层的继续关注和呵护,这些初步建立的农民团体就会进一步发展、扎根、扩大。这些就是农村精神的真正生长点。获得了凝聚好处的农民从此不会轻易放弃这种团体,他们会不遗余力地维护自己的组织。农民的理性、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是足以信赖的。
从目前的经验看,大学生们已经成功做出的农民发展的典范,其基本发展思路就是这样。
可能会有很多人疑惑不解:理论上都认为自古农民善分不善合,为什么农民会有如此大的合作可能呢?
温铁军老师认为,这主要归因于毛泽东时代遗留下来的社会公平观念和状态,这种观念和状态已经深入农村人心,尤其是那些中老年农民的头脑中,这使得中国农村社会非常重视社会公平问题。中央政府也因此非常在意社会公平问题,在宪法、一些基本法律上,都承诺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在宏观环境上就为农民的基本利益要求提供了最大的支持。农民建立各种组织和维护权利的依据就是中央政策。这其中包括了妇女的平等地位,“妇女是半边天”。妇女的地位曾经是很高的。所以,今天妇女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并没有非常悬殊的性别差别。
毛泽东时代的遗留下来的另一个重大遗产是良好的农民组织意识和状态。从1949年毛泽东建立新中国以后,在中国农村进行了大量的农村组织化工作。建立了大约80万个合作社,建立5万个左右的人民公社。组织化程度之高甚至最偏远的乡村也都有了农民的基本组织。每个合作社里都有妇女联合会和儿童、青年团体组织。
虽然目前这些组织已经很弱,但是对于农村占主体地位的中老年人而言,这种运动式的教育让他们对组织化记忆犹新。这就使得农民很容易组织起来,那些妇女组织、青年组织马上可以恢复起来。在农村中最多的人口是中老年人和妇女,他们对几十年前的农民合作、文艺团体、妇女团体互帮互助都非常的熟悉,这些人很容易合作,很容易团结。
在农村,大学生们受到了农民热烈的欢迎,农民给予大学生们的一切足以让大学生们享用终生,很多人就因为到农村去了一次就自身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很多乡村就因为有了大学生的到来发生了振动,甚至从此走上了自立自强谋求发展的道路。农民感谢大学生的支援,大学生们感激农民的给予,双方的精神同时生长。
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新乡村建设为主导的大学生支农活动才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并很快蔓延开来。而农民也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朝气和希望,纷纷邀请大学生到自己的村里支援。
新乡村建设运动及其一般经验
从2000初开始,在著名的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的推动下,许多民间团体共同努力开始了一个 “新乡村建设运动”[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movement(NRRM)],这个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农民的精神自立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现在已经做的工作包括五个方面:
1.进行农民社区组织和发展的人才培训;建立了推进农民组织化和精神成长的流动性的培训机构和新乡村建设学院。免费地培养优秀的农民社区带头人,为农村培养组织、技术、社区工作、社区服务的人才。
2.为农民的组织化召开一些交流和研讨性的各种会议,其中包括一些高层和农民直接对话的会议。这对于推动政府、知识界加快和农民的交流起到很好的作用。
3.在全国建立农民的组织化试验基地;在中国各地农村建立组织化实验基地和培训机构。目前已经建立了几十个实验基地和100多个研究观察点(信息站);
4.创建了专门为农民服务的媒体和网站,促进农民组织化和权益维护方面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农村版杂志,家喻户晓的必读书。有大批的农民志愿者主动加入进来无偿的宣传和推广这本杂志。
5.建立了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人的技能培训机构、权益维护组织和工会准备,促进进城农民权益的维护和能力发展。农民工文艺演出队和培训团体建立了起来。
虽然这项运动还刚刚开始,但是一些在村级的各种形式的农会组织已经建立起来,有些是经济互作组织,有些是社会公益组织,有些是农民的权力维护组织,有些是农民工会。这些组织进行了不仅仅维护了本地的经济发展和维护了自身权利,而且很好的影响了公众的关注和中央政府的决策。
在所有的活动中,都有大学生的身影,大学生志愿者是主力军。有大批的志愿者参与对农村的服务,大学生到农村服务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全社会已经形成了对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关注的热潮;农村问题已经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全社会都知道农民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中央政府也把农村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的拿出更有成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些经验:
第一,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让农民组织起来,农民必须组织起来。
第二,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自己说话。
第三, 要完整理解村民自治的内容,自治不只是选举一个内容,全面进行乡村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 农村的最大贫困是精神贫困。要提高对农村的精神支持,增加信息流入。输血——造血——精神成长
第五, 解决精神贫困要有一群具有牺牲精神的志愿群体,大学生志愿队是农村精神扶贫的主导力量。“大学生是红军”。
第六, 所有既定的项目都要经过一定的改造,与当地基层政府和村民的需要结合。
第七, 农村发展要多种支持结合:外界强大的精神支持+宏观制度上保障+必要的物质支持(最好可以再生)。
第八, 做农村发展要有合适的切入口,现阶段要重视个体精英的推动力量。
第九, 解决农村的问题要少花钱,多劳动投入。
第十, 高举三个代表,坚定不移地和中央站在一起。
我们相信新乡村建设运动是农村全面发展的的开始,大学生们可以从这场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有所贡献;参与这场运动的大学生们必将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潮流中得到锻炼,得到发展。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