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20世纪50年代留学生归国潮掠影
韵 心
人民群众扬眉吐气的新中国
旧中国积贫积弱,为了求存图强,一批批有志青年负笈海外,走上留学之路。他们寄人篱下,奋发努力,寒窗苦读,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期盼有朝一日能“以西方之技术,灌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能用自己了解和掌握的国外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去改造和建设祖国,使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无数的海外学子看到了民族振兴的曙光。于是,他们毅然放弃获得舒适生活待遇和优越工作环境的机遇,千方百计、不顾一切地要求返回自己贫穷落后的祖国。“回去,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当时,在海外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大约有7000人左右,分布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前后,公费或自费出洋留学的,也有少数的访问学者和实习生,主要分布在美国。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使得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日趋敌对。美国政府起初显然嫌这些中国留学生麻烦,曾一度依据移民法律对其中许多人下过驱逐出境令。尔后又出于自身战略利益,对这些已经掌握了专业知识技术的中国留学生采取了阻挠、限制乃至禁止离境的措施,使得大批已经或即将完成学业、正在或准备踏上归程的中国学子被迫羁留海外。一时间,滞留美国境内的中国留学人员达5000多人之众。他们处于非法的地位,行动自由受到约束与监视,被明令警告“不得离开或企图离开美国”。但许多的中国留学生并没有在压力和诱惑面前屈服,他们联名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和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陈述要求返回祖国的愿望,并通过《纽约时报》等新闻媒介公开披露自己被无理扣留的遭遇,对美国政府所实行的阻挠政策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中国留学生所表现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赢得了全世界人民、包括中美两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中国政府为此多次在日内瓦会议上向美方进行交涉,迫使美国政府于1954年撤消了禁止中国留学人员离境的禁令。
从1950年到1957年初,一个个、一批批的海外留学生,或单枪匹马,或结伴而行,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无数曲折,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返回祖国怀抱,参加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一股海外学子归国热潮。
1950年3月16日 数学家华罗庚回到祖国
1950年2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从美国踏上归程。“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他在归国途中发出的《致中国全体留美生的公开信》中如是说。
毛泽东接见李四光
1950年4月,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从九龙踏进了祖国的南大门。
紧接着,在爱尔兰取得教授资格的彭桓武回国了;尚在哈佛大学四年级就读的冀朝铸回国了;化工专家侯祥麟、物理学家谢希德、化学家唐敖庆、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核物理学家张文裕、金属学专家师昌绪,等等,一大批中国第一流的科学家承载着中华民族革新自我、浴火重生的梦想,满怀着崇高的使命感,执着而坚强地陆续回到了祖国。
1955年钱学森一家冲破美国重重阻挠回国
这其中,钱学森的归国路竟长达五年,显得尤为漫长而艰难。他从1950年开始争取回到祖国,受到美国政府的迫害,直到1955年9月,才与夫人蒋英以及两个孩子在美国登上赴香港的邮船。当10月8日抵达广州时,他留给了美国这样一段话:“我很高兴能回到自己的国家,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是的,正是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数以几千计的中国留学生从英、美、日等国分期分批通过各种途径陆陆续续返回中国,他们是新中国建设的宝贵资源,他们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教育、科研、生产和国防建设等各条战线,满怀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始终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地工作,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知识和才华,在国家建设中承担重任,成为各个领域的骨干中坚和学术带头人。这些海归学子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科技力量,极大地推进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1955年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的172人中有158人是归国学者;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人中有21人是归国者。他们为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奠基、开拓、发展和现代化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新中国让他们的报国之志得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将永远铭记住他们的名字!
朱光亚,核物理学家,两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1950年春回国。1957年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领导设计、建成轻水零功率装置并开展了堆物理试验,跨出了中国自行设计、建造核反应堆的第一步。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负责并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参与组织领导中国历次原子弹、氢弹的试验,为“两弹”技术突破及其武器化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四光,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地质力学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并为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所著文集《天文、地质、古生物》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华罗庚,蜚声中外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另外还有邓稼先、邹承鲁、吴冠中、梁思礼、胡济民、卢肇钧,等等。他们归国后几十年的科学实践活动都紧紧围绕国家的需求,为祖国和民族的富强奋斗,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同荣辱、共成败,在我国科技界树起了一面面旗帜。
共和国的事业因为他们的劳动而日益辉煌,而他们的成就全中国的人民也永远难忘。2007年,当“嫦娥一号”穿越38万公里的天路飞达月球旁的时候,人们不禁又深深地记起了50多年前站在我国导弹事业起跑线上的钱学森——
是他,回国后才开始在如同一张白纸的中国导弹事业画卷上执笔描绘。他亲自翻译许多有关导弹的词汇;他再次拿起教鞭给新来的大学生授课……他带领一班人开始了中国第一枚导弹研究。随之,1960年,中国的探空火箭和第一枚仿制近程导弹先后升空;1964年,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顺利发射成功;1966年,原子弹与导弹的两弹结合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为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航天运载火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把“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两弹一星”的成功,意味着中国真正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国家。1980年,“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发射试验成功,表明中国火箭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一切都为以后的神州系列载人飞船和探月工程铺就了道路。而钱学森正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领路者和发现者。“两弹一星”的成功、“神州五号”冲天、探月工程实现,这一个个里程碑上都镌刻着钱学森的名字。他为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奋斗了一生。他不仅以自己严谨的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2007年,他被评为本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对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对此褒奖,钱学森当之无愧,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之一,与20世纪50年代那一大批归国留学者一起,构成了中国的知识分子精英队伍。他们是真正的科学旗帜、民族脊梁。
(《环球视野》摘自2008年第5期《党史文汇》)
1949年7月,周恩来同志在科代会筹备会上说:“不久的将来,我们必须成立人民所有的科学院,希望大家参加筹划。”图为周恩来同志和科代会科学家代表们在一起亲切交谈。 |
建国初期,一大批留学海外的科学家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毅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图为1956年高教部长杨秀峰设宴招待700多名归国学子。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