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纯粹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拜访马宾老人
马老与来访者亲切交谈
7月14日下午,烈日炎炎,我们一行10人(老、中、青三结合)怀着对马宾老人的无限敬仰与向往来到了他的住所。刚到楼下,陶冶同志就问我们:“你们看哪层楼没有封阳台?那就是马老的家。”同志们十分困惑,不解其中之奥妙。等到上楼之后,方才解惑:马老家徒四壁,除了书、字画以外几乎找不到一件像样的东西。摆在客厅里的台桌(用白布覆盖)还是大跃进时期在鞍钢用15元钱买的,他的卧铺还是简陋的铁管床,很难想象这就是一位部级老干部的居室。 走进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老同志赠给马老的一幅遒劲有力的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卧室的门上方是周总理手搭椅托的休闲照。马老正坐在里间书桌前看书,看见我们来了,他显得十分高兴,缓缓地走到客厅让同志们坐下。 马老今年95岁了,神采奕奕,红光满面,思维敏捷,只是耳朵听不清了,但声音特别洪亮。马老说,我还以为你们都是青年呢,准备了几首歌让你们唱。带队人说:“呵呵,对您而言,我们都是青年啊!” 小同志们都恭恭敬敬地给马老鞠躬致敬,称马老爷爷。大家坐下后,都做了自我介绍。其中最大的老大姐说自己都75岁了,头发都白了,不染了,染发对身体有害。恐怕他没听清,另一位也上了年纪的老同志补充说:“她是在学田华呢,要有一头银发!”老人家说“好啊!你说不染是对的,假的就是假的,就不如真的好嘛!” 大家的距离感立刻消失了。为了节省时间,就把桌面上的八开稿纸分了,小赵看笔不够,又送来一把(五六支)给大家备用。各自都把自己想说的话和要问马老的问题写在纸上,马老逐个看了,对赞扬他的话一笑了之,对合他心意的就叫好。毛网的小同志在纸单上写了自己对老人家的敬意,并送上一本1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主题报告会”上发的小册子。马老给那小同志拱手揖礼,说声“谢谢!”并接着说,网站办得好啊!还有乌网和其他几个进步网站,他都在关注。尤其是毛网和乌网,上面发表的文章每天都看。说着就喊小赵,叫她把下载打印的文章拿来。小赵把当天的拿来,小有一扎厚了。大家传着看,有毛网的,也有乌网的,乌网的居多。这是乌网上稿量大的原因所致。 大家的问题交流差不多了,有位同志发言了,问马老如何看待“朝核问题”。马老很兴奋,他说,好,太好了,想不到朝鲜能试核成功。国际对朝鲜的制裁比当年对中国还厉害,朝鲜是硬骨头,他们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几个青年同志看马老对这样的问题都直言不讳,就来了勇气,问了一些原本有顾虑的问题。马老没有正面回答,就让小赵把他于2006年12月26日写的《纪念毛泽东》拿了出来,他说,这些问题在书里可以找到。你们青年就象八九钟的太阳,是很有希望的,要系统地研究马列著作,学习学习再学习。列宁、毛泽东从来都是讲学习的。随后,马老又让小赵把保存的再拿一些来,给每人一本。有个同志提议老人家给签上名,老人家也没拒绝。其实,他并没有这个习惯和准备,足见这是个例外。大家每人一本,都如愿以偿了,觉得无形的和有形的收获确实不少。但是,马老的印刷费并没有谁去在意。 马老的生活原则是尽量不要脱离群众,他承认自己的生活标准远远地超过了工农的标准,所以他仍然节衣缩食,不讲究奢华,不贪图享受。他的住房还是当年入户时的老样子。他不准备拖鞋,客人不用换鞋。他不封阳台,不装修,不要国家拨付的10万元装修费,也不安防盗门。每月工资9000多元,但一分不剩,成了标准的“月光族”。他不存款,不买房子。当同志们询问如何花销时,他的生活助手赵姐替他回答:马老要做一个纯粹的无产者,他的工资大抵都是资助给需要的人了。他的女儿也是古稀之人了,家庭、生活都不用他管了,他就是自我消费。他怎么支配这笔近万元的工资收入,女儿也不管。他应该是富翁,但是,他什么也没有。令同志们感到惊讶的是,这套住房也不是马老的,还是国家的,每月还要交近400元的房租。有位同志“责怪”马老犯了战略性错误,应该买下来,将来变卖后把钱捐给革命事业。马老尖锐地回答:我根本就反对住房私有化。在毛主席时代,参加工作后就分房子,现在是不同了,房子也成了一座大山。 接下来,马老说,咱们唱歌吧,第一首唱《东方红》。在马老的带领下,同志们一致深情地望着毛主席的半身塑像,齐声唱了这首激动人心的红歌。唱完后老大姐问他“还唱不?”他说“唱!”接着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海航行靠舵手》、《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我是一个兵》、《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每唱一首就问他“还唱不?”他的回答就是“唱!”这些歌就是在老人家的“唱!”的提示下一首接一首唱出来的。 能想到的都唱过了,同志们说“请您唱一首吧!”马老欣然应许了。他用俄文唱起了苏联著名民歌《喀秋莎》,还唱了《红色娘子军》。马老的精神是如此的豪迈与健爽,马老的情趣是如此的自然与洒脱,马老的思想是如此的纯粹与高尚。无愧于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纯粹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怕老人家太累了,该撤了。要分手了,我们与马老合影留念,之后,在马老提议下,大家眼含泪花跟老人家一起唱了《国际歌》。也许是老人家陷入了某个时期的回忆,也许是老人家沉浸在某种幸福之中,在大家逐个跟他告别时,他好像没有反应过来,眼巴巴地望着每一个来访者,似乎余兴未尽,又似乎恋恋不舍。 大家很不情愿地告辞了,心情都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一位从“皖南事变”得以逃生的新四军老战士现在还有几人啊?他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目标得而复失,老人家还在信心百倍地矢志不渝地奋斗、抗争、拼搏着。敬爱的马老,愿您宝马不老,再战百年! 2009-7-15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