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文老师的观点和我的观点差异比较大,我一边点评一边发言。
前两天跟文老师在武汉开会的时候也讨论过这个问题。文老师确实是一个好人,非常的包容,讨论的时候观点不一样不要紧。很多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的结论完全不一样。我的结论和文老师结论基本就是反过来的。
刚才文老师讲了,中国当前出现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改革不符合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怎么定义?市场经济怎么定义?虽然有国际标准,但是中国发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发展目的是要实现百年国富民强。文老师还说了,现在我们很多发展都没有尝试,确实有一点奇怪。中国在过去30年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实现了中国百年民富国强的梦想。我相信这点大家不会怀疑,过去30年经过增长两位数,在这样的增长情况下,我们都是靠世界上不存在的、缺乏常识的、必须改变的制度,包括土地制度来实现的。这样就很纠结,但是这种纠结不是文老师提出的,是我们今天的学术界和思想界甚至政策界包括一般的媒体大众都很纠结的。一方面我们经济发展很快,创造了奇迹。另一方面我们的奇迹都是在非常错误的、缺乏常识的、不符合定义这样的背景下创造出来的,所以这个事情很奇怪。
所以这涉及到了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我们取得这些成绩有两个角度。第一,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不断的改进错误的、不适宜的制度和体制,我们改变旧的制度,实现好的制度,从而达到好的发展。但是还有一个角度,中国之所以能够创造世界奇迹,史无前例的保持30年的两位数的增长,那么我们就是能够创造奇迹,创造奇迹不是单单用普世价值、一般规则、脱离时间和空间调节的办法就能够解决问题的。这是说明了我们的制度里面有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而这正是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构成了中国这样一个创造世界奇迹的制度。
在我看来,当前正是中国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不同的制度,也许就是文老师讲的缺乏常识的制度,包括建设用地制度和土地制度,使中国建设创造奇迹。中国土地方面一个是新民主主义政权,另一个就是社会主义改造。这两条形成了今天中国独特的消灭土地私有制和土地私立主的制度。这和主流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的一般国家差别非常大,它是社会主义的遗产。这样的遗产在今天起到了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这要具体分析。
既然土地制度创造了奇迹,目前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弊病,那么我们还是不要贸然行事,非要把土地制度改掉,仅仅因为其不符合教科书的常识。
中国现在有一个思考模式就是中国什么都是落后的,是不对的,是要改革的,但是它创造了奇迹。说它不对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左的方面一个是右的方面,都是说我们有一个理想型的没有错误的方法。我想时间就是很复杂的,有对,有错,有复杂性。不管是左还是右看问题,现有的观念要改掉。但是一个保守的人经常回到时间去看,发现时间越长自信心就没有。所以我们如何理解时间,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看这个制度哪一部分是好的,哪一部分是坏的,这就比较有意义了。我本人认为现有土地制度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优势,也是未来能否走入先进国家的例证。我看现实的时候不管是从左还是从右我也有情绪,也有批评。但是时间越久就发现我们看问题的时候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我从2009年开始,连续写了四本书,都与土地逻辑有关。第五本与之有关的书《谁是农民》也马上出版,你讲的农民是哪一个农民?哪一个农村?情况非常复杂。如果不到实践中去看,一定会发现概念的错位。我在华中科技大学一个研究中心,每天对农民进行调查,对农村的复杂性是有认识的。所以讲一下,我们当前的土地制度,包括农地制度和建设用地制度的合理性。
当前中国的农地制度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强调的是集体具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民具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这样一个农地制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现行的农地制度在中国形成了非常普遍的半工半农的劳动力生产模式。比如到今天中国农村看,70%的农民家庭都有一个分工,年纪比较大的父母在家里种地,年纪比较轻的子女到城里务工,一个农民家庭有务农收入,有务工收入。农村老人种地有收入,有就业,有人际关系,有人生意义,有自己自主的经济,有他自娱自乐的场所,在农村里的生活成本很低。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有两笔收入,只有比较少的支出,他的生活质量就比较高,劳动力再生产就比较顺利。同时,中国今天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创造中国发展奇迹,关键就是以代替分工为基础的产生高素质大量劳动力,这个廉价劳动力不是说一定要廉价。但是中国到今天没有无缘无故成功的理由,这是我们农地制度半耕半工的结果,这样的制度非常重要。
第二,现行土地制度为进城失败的农民提供了返乡的可能。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地带,农民希望在城市过上体面的生活,不管身体还是灵魂需要有安全感。年轻人进城的时候有就业的优势,有收入,他们进城没有问题,但是他们能把父母兄弟都带到城里?能把子女带到城里吗?父母带不进去,兄弟也不用带,子女有的为了享受好的教育资源带进城里了,单位年龄大了,没有就业优势,子女也长大了,子女收入只能养他子女的子女,你年龄大了,你在城里经济收入非常拮据,关系非常紧张,所有紧张都转化到老年人了,老年人不能为子女创造财富,那么早死,不死怎么对得起自己的子女?所以我们让农民可以回去,只要回到农村,一亩三分地不重要,但是对于要找到一根救命稻草的农民,回去了很重要。因为他可以让他的身体和土地结合起来,解决温饱没有问题,而且还在村庄里面的土地生产中,可以结成社会关系,获得收入和经济价值。
第三,进城失败农民可以返乡,就使得中国可以应对经济危机。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全世界都很紧张,中国也很紧张,在全世界2100万的失业人口,没有任何收入,政府救济不了,这部分人会形成社会危害。但是2008年底的时候,一些农民回到农村,说我们可以正好休息一下,在城市漂泊那么多年回到农村休整休整是可以的。 将来会不会出现经济危机?一定会出现,中国我们希望由中等收入变成发达国家,全世界100多年也就是一个4000多万人口的韩国由低收入国家变成了发达国家。中国凭什么变成发达国家?中国最后能不能成为发达国家说不清楚。这时候得能让进城的人回得去,如果回不去,不仅有了贫民窟,而且政治、社会不稳定会依次动荡。
我在广西农村的时候,农民说现在政府给我们钱还要给权益,他说要争取集体更大的权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小规模农民解决公共服务的问题,解决共同生产的问题。他要的权益不是个体的权益,是生产的便利。他们要土地是种粮食,小规模的种粮,靠一亩三分地怎么致富?他们是希望在农业生产中流泪、流汗、流血,需要有集体介入的能力。
下面讲一下建设用地的问题,建设用地也非常重要。中国的土地制度是两场革命的后果,第一个是资本阶级新阶段,再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造。两场革命形成的土地制度法律秩序,是土地管理法43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建设必须使用国有土地,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含义就是说在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中,国家垄断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因为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所附着在特定位置上的土地经济收益涨价归公,这与农民土地没有关系。我们的土地已经经过了两场革命,本身就不是私有的,是公有的。
所以当前我们这样的一个土地制度,成交的建设用地增值收入转移到土地财政,我们把这一部分的钱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建设基础设施就上去了。中国今天劳动力比东南亚或者很多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要高,我觉得还要提高,但是中国凭什么有竞争力?靠什么?就是靠我们的基础设施比别人好。这个基础设施来自于哪里?就是土地涨价这一部分。北京要修一个机场,在大兴修,农民利益受损,那么农民征地的时候他们为什么那么高兴呢?所以这个意义来讲,我认为今天我们批评中国土地制度要考虑,究竟是站在农民的角度,还是站在土地使用者的角度。当前这样的一个土地制度,不仅仅土地制度,中国奇迹是很多因素创造的,从比较保守角度看的话,相当不错。我们搞了这么多年乌托邦还要搞吗?今天大家应该研究复杂中国的形式,我觉得可以讨论,学者什么观点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把我们的观点保持在讨论的范围。
先讲这么多。谢谢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