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菜农忙里抽闲写家史(人物聚焦)
图为姚启中在卖姜摊上抽空写家史
姜铺老板卖菜兼写作
每天早上,40岁的姚启中蹬自行车近8公里,到达北京西城的菜市场,从毯子底下翻出姜,摆好,若没有顾客就翻出磨掉皮的笔记本,开始写文章。
赶早市的人看着这个在北京卖了15年菜的男人,不大吆喝卖姜,笑他:“你卖姜还要随时记,是要和媳妇交账吗?”这时,旁边卖菜的同行会抢着替他回答:“他是在搞创作,写剧本呢!”
“边卖菜边写文,‘70后’家史。”在姚启中的笔记本扉页上,笔者见到用蓝色水彩笔写的这样的字。
个子不高的老姚脸上黝黑,两只手长满了硬硬的茧,因为总去挖野菜,指甲又黑又秃。大家习惯称老姚为“老姜”,因为他现在是菜市场的姜铺老板。此前,他因为卖过不同的品种被叫过“咸菜”、“青菜”等。
“老姜”说,自己最愧疚的是一直没能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所以,他想写个剧本,留给孩子们,如果以后他们成了明星要拍戏,就“可以直接拿来用”,拍自己家的故事。
手稿摞起来一尺多高
老姚虽然衣服脏兮兮,却把“剧本”打理得有条有理。方格纸整齐地摞在一起,没有一页折角,担心有错字、涂改,每一页纸他都誊抄过三四遍,封面还用透明胶带粘着,“剧本”的标题是《爱的呼唤》,“因为我们这个家庭,特别需要爱。”
虽然叫“剧本”,写的却是老姚一家三代的真人真事。从他在安徽老家的父辈写起,到老姚在北京生活最难的时候只有11元钱,再到自己的3个孩子从小跟着菜贩父母长大,“剧本”共1000多页,摞起来的手稿有一尺多高。这个不会打字也不会发短信的“作家”,从2009年开始,整整写了3年,约20万字。
“剧本”翔实地记着他每天的经历。如,二儿子在北京学武术,获得许多奖状,有“98份盖钢印的成绩”。他把所有的奖状,贴满房间的三面墙,每天晚上睡觉前“一直瞅到眼发酸为止”。
老姚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形容自己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儿子的老师打电话告诉他:“影视发展机会对孩子是很好的平台。”他在听筒里“嗯、嗯”。其实,“什么叫平台、机会、影视,一点都理解不了”。
菜摊上搭起“书桌”
不懂的东西,老姚就去翻查孩子的字典,不会写的字就用圈圈代替。为了让“剧本”显得有文化,他跑到超市躲在书柜后面,蹲在地上看书,抄写句子。
老姚把从两元店买来的方格纸,放在用4个运输青菜的泡沫盒子搭成的菜摊上,上面盖着半块捡来的瓷砖。他用黑乎乎的手指敲着擦得发亮的瓷砖,咧嘴笑着:“这就是俺的书桌。”
早市结束后,老姚回到京郊租住的不足7平方米的家里,坐在小板凳上,把床当书桌继续写。
老姚写的内容除自家柴米油盐,还记录了“2010年北京高考录取率创历史最高纪录”、“国务院网开通了‘直通中南海’栏目”、“火车票实名制”等大事。
在菜市场写“剧本”的老姚,引来不少记者采访。站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角落,老姚面对电视台记者有模有样地谈起了“创作计划”:目前我写了20万字了,这是第一部分,以后还要写儿子的大学生活,最后能有50万字。
(据《济南日报》报道)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