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掖回应转基因禁令称只为宣传:从未出现转基因
日前,甘肃张掖市出台转基因种子“禁令”,该市成为了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明令禁止转基因种子的地级市。这无疑将现在愈演愈烈的转基因安全之争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作为一个制种大市,张掖市历史上其实从未出现过转基因种子的身影。当地多名制种企业的负责人和农业局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禁令”对它们毫无影响。
张掖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说的话耐人寻味:“张掖是一个农产品的品牌,我们要把它‘宣传’出去。”
34字转基因禁令 引全国关注
轩然大波
2013年10月25日,甘肃省张掖市出台了一则《关于建设农产品安全大市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中表示,将“严禁任何企业和个人在张掖落地从事繁育、销售和使用转基因种子的经营活动。”
记者发现,在这份长达3900多字的《意见》书中,对于转基因的表述只有上面的34个字,其它篇幅大部分在讲述绿色农业宣传,以及绿色农产品基地和品牌的建设、推广、营销等方面。
但短短的34个字,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昨天,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首次对张掖“禁令”做出回应。他表示,“建设农产品安全大市、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特色品牌,前景非常广阔,但道路曲折、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做好应对各种非议、顶住各方压力,以‘恶举办善事’的思想准备”。
他同时也承认,“因《意见》中涉及到了转基因种子,现在看来困难要比我们想象的大”。
市委书记:无力辨别 只能禁止
在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然而在宣传部官员提供的一份座谈会记录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陈克恭在会议中表示:“此事(转基因种子)重大,不能存在任何的侥幸心理,也承担不起任何风险,因为我们是农产品生产大市。我们不提食品,只提种子的事情,这种底线是有理性的底线,这种兜底的措施是一种经过权衡之后的措施。”
在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看来,《意见》是张掖在面对转基因问题时,不得不采取的保护措施。
他在会议上说:“我们没有力量和资质来辨别转基因食品的功与过,在没有充分把握有害还是无害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禁止的措施。”
多方采访
张掖种子稽查站 无力检测转基因
既然张掖已经对转基因种子发出了“禁令”,那么张掖的下一步会不会对全市的玉米种子进行清查,就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昨天下午,记者从张掖市种子管理稽查站了解到,对于种子,张掖每年都要进行四次大规模的清查。然而种子是否为转基因却并不在清查范围之内。
一位种子稽查站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目前,稽查站只能对种子的纯度、净度、水分和芽率进行检测。我们现在根本没有能力检测出是否为转基因种子。”
稽查站站长张东昱表示,“虽然无力检测,但现在全市生产的400多种玉米种子全部是经过国家和省级认证的产品。”
张站长还告诉记者:“目前,张掖制种产业管理非常严格,杂交玉米种子的培育技术比较成熟,基层的熟练工人也比较多。张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种子产业至今,从未出现过转基因的种子。”
制种企业 称受“禁令”影响不大
张掖市汇聚了全国大大小小将近70家制种企业,包括美国先锋、美国孟山都、法国马格兰等世界排名前五位的种业巨头的分公司,每年的总产值达到37.4亿元。
张掖关于转基因种子的禁令是否会对该地的制种产业产生影响?昨天下午,记者专门走访了两家当地的制种企业。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向记者表示,“禁令”对于企业影响不大。
中地种业在张掖属于规模中下的一家制种企业,主要负责“代繁”一些常见的玉米品种。负责人丁先生告诉记者,“厂里生产的玉米种均由国家权威部门认证,系非转基因产品。目前种子加工已到尾声,禁令对厂子生产影响不大。”
在另一家名为鸿泰的种业公司,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厂生产的都是杂交品种,跟转基因无关。“今年厂子一共生产了2万亩共计900多万公斤的玉米种子。基本上已经销售完毕。”企业负责人范先生告诉记者。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