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个没有主题,随笔聊一下。
白天在地铁上刷手机,又看到说“报告显示2023应届生平均招聘月薪10342元!”一举拿下近年来的新高。
为什么说又呢,因为我发现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这种新闻,而且常常冲到热搜第一,翻翻评论几乎全是骂声一片,但仍挡不住这种“新高”经常发布。
老实讲如果实打实的统计真实薪酬数据,个人是赞同的,实事求是才能反映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但这种“招聘薪酬创新高”能做数么?拔高来故意“激励”找不到工作的人还是故意那些恶心月薪3000的打工族?!
以招聘薪酬持续创新高来博眼球,很无耻,只要眼不瞎都知道招聘薪酬过万、实际面试可能就只剩三千,说好的朝九晚五到现场可能就是白加黑。
招聘平台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自己统计自己的数据,还引得众多媒体三天两头“定期”报道,用网友的高赞评论来说,“咱不要搞虚假宣传好不好?”
不论这种浮夸是想做给谁看,也不能枉顾很多应届生还在找工作、就业难赚钱难的事实。
更搞笑的是,招聘平台竟然在就业研究报告中表示“2023界高校毕业生期望月薪为8033”,“期望月薪低于招聘月薪,表明应届生求职时对薪资的期望非常理性。”
看到这段,直接把我给气笑了,我上学那会一半时间都泡在实验室做实验,但哪怕实验做砸了为交作业估算数据,也不敢这么编!
“期望月薪低于招聘月薪,表明应届生求职时对薪资的期望非常理性”,得出这种结论的人可能真的不食人间烟火。
我们普通人吃盒饭,这帮人大概喝的是西北风而不吃粮食。
我还想反问一句,得出“期望月薪低于招聘月薪”的结论,那会不会并不是因为这届求职者对薪资的期望理性,而是因为动辄过万的招聘月薪是虚假数据呢?!
很简单的道理,你要给他一万,他非得只要八千,还是眼巴巴的较高期望值。然后你得出结论:这届年轻人求职时对薪资的期望非常理性。
没有一百年脑抽风怕是得不出这么理所当然的结论。唯一合理怀疑,就是期望月薪是真的,而动辄“全国平均招聘薪酬过万”是虚假的!
明明是招聘的二道贩子,搞个平台左手糊弄求职者右手逢迎企业客户,自己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然后自说自话拿一堆数据得出一个漂亮结论。
说到这我就想起一句话很应景:我知道他在说谎, 他也知道他在说谎,他也知道我知道他在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
如果这些数据真那么漂亮的话,那很多房企完全不用担心房子卖不动!全国平均招聘薪资过万,预期这么好,应该涨价抢购才是。
但现实很打脸,即使金九银十,楼市也不像一些人想象中那么火爆。
说到楼市,不得不提的是前几天广东惠州一楼盘打5折卖房,被举报强制停业整顿。
节假期间,有人向惠州市投诉称,当地保利阳光城四期备案价约1.5万/平,最高卖到近1.7万/平,当时开发商捂盘惜售,结果节假期间低价销售。
该举报人说,该降价扰乱市场的行为,“对于我们已购房的业主来说损失惨重,我们坚决反对开发商随意降价,扰乱市场,要求开发商立即停止这一行为,并且赔偿业主相关损失。”
降价了要房企赔偿,涨价了也没见他退给房企啊,利益决定屁股、屁股决定脑袋,不多做评价了。
咱就说这个楼市,目前来看分化依然十分明显,之前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在很多城市并未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
就拿惠州来说,降价卖房早就是当地楼市集中现象。
之前有媒体报道过,惠州降价最狠的楼盘直接打4.8折,破了当地最低记录。有的楼盘以前备案价约1.47万的,低楼层一度降到7000左右,相当于直接打了不到5折。
按理说,当地降价卖房成普遍现象,为什么当地房管局不多管?个人觉得显然也是了解行情,知道硬阻挠也无用反而阻碍房企回笼资金,可能抱着只要民不举就官不究的心理,但有人举报就只能按规定给出处理。
放假前,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第一个放松限购,官媒报道,国庆假期广州新房成交环比上升了150%,跟过往高位仍有差距,跟“五一”比也缩减了约20%。
热度来的快去的也快,假期最后一天就什么人看房了,节前发布的一系列楼市政策,效果肯定是有的,但市场压力仍然很大。
本质因素还是需求!而需求的内在前提是就业稳定、收入增加!
只有手中有钱,才能做到心中不慌、游刃有余。
反过来说,一些招聘平台所谓全国平均招聘薪酬动辄过万,跟楼市热度一比就显得很扯淡。
个人倒希望招聘数据是真实的,那样的话就说明就业形势好、收入增长高,楼市自然也会火爆。
但现实是,楼市的温度与“全国招聘薪酬过万、创近年新高”的“火热”并不匹配!
这种水汪汪的招聘数据,竟还广而告之,有没有夸大?有没有虚假宣传?
网络传谣要负法律责任,真心希望像这种影响甚广的民生数据在发布上也要有严格要求!
而不是任其真假难辨,哗众取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