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运行中的隐忧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郑良芳
固定资产投资反弹有可能引发经济过热风险。今年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比1-4月份同比增幅增加了0.4个百分点,创下今年投资增幅新高。这表明我国投资需求仍较旺盛,当前的投资增速已经不断超出“理想区间”,经济过热的态势就有可能“继续显化”。
信贷资源向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投放,存在贷款风险的隐忧。2007年1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11.1%,而电力消耗却增长14.9%,电力消费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达到了1.34,说明终端能耗要快于经济增长,万元GDP能耗水平很可能又在上升。高耗能产业盲目扩张的背后,存在信贷资源严重向能源产业倾斜。一份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2月末,炼钢行业贷款余额813亿元,同比增长109.5%;石化行业贷款余额697亿元,同比增长28.6%;建材行业贷款余额697亿元,同比增长53.5%。
受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导致央行外汇占款持续增加,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流动性难题。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贸顺差达1125.3亿美元,同比增长83.1%。迫使央行外汇占款由2006年底的9.9万亿元上升到2007年6月底的11.44万亿元,2007年上半年又净增了1.55万亿元,即要被动地投放大量的人民币,从而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为了减少市场上过多的货币,央行只好多次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因此,高额外贸顺差给我国带来的不仅是世界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失衡,而且带来了一系列流动性难题和央行对冲的难题。
股市火爆,散户蜂拥而入,机关公务员、企事业人员大量参与炒股,严重影响日常工作。而股市资产价格的剧烈膨胀,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风险。在股市“赚钱效应”下,两年来上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向股市投资流动,使一些商业银行由于储蓄存款减少或少增而出现运营资金紧张、头寸不足。有的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竟诱导客户用住房作抵押,获取抵押贷款用于抄股。这是把股市当成了摇钱树,其实股市有涨必有跌。今年上半年以来在股市在大幅飙升中暴涨和暴跌,先后出现过4次在200点以上的暴跌行情,这些暴跌行情的接连出现吓退了不少中小投资者。如果股市泡沫的破灭,对投资者、对银行、对经济社会发展均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和灾难。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