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六:全球化“潜规则”的受益者
godmanbj作于 2007-05-08
好久不看凤凰台了, 也快忘记了那群自恋狂的凤凰台主持人当众自摸的样子了。
昨天看凤凰资讯台的专访,一个胖大嫂采访一个“小瘦子”,两个人絮絮叨叨的大侃什么中国股市和汇市,觉得很扯谈。
先是听“小瘦子”说, 中国的股市市盈率在十几比较合适, 他傻啊,全世界哪个国家的股市是这么样子的?
然后两人一块大侃什么给他们服务的门童和鞋童也开始参与股市了,形势不对头了。“小瘦子”又把老肯尼迪擦鞋的典故复述了2分钟。
切,难道老肯尼迪这样的老狐狸真的是因为听到交易所门口的鞋童买股票而抛空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老肯尼迪的智力也和这个主持人胖大嫂和“小瘦子”胡祖六一样的堕落了。
然后两个饭桶又把控制股市指数增长的关键因素归结到了人民币不能自由流动上,逻辑荒谬绝伦的很, 2000年中国股市暴跌到1000点的时候,人民币是自由流动的吗?
最后是胖大嫂傻乎乎的问高盛亚洲总经理“小瘦子”胡祖六,而且问了3次: 到底中国政府把人民币自由浮动百分之几是符合美国要求的?“小瘦子”挠头抓腮了几下,扯了5分钟蛋, 大吹中国经济形势百年来最好,全世界的汇市都是自由浮动的。
既然市场经济里,资金应该自由流动,为什么人不能自由流动?
美国为什么在美墨边界花几千亿美圆建立一个新的万里长城?
为什么美国连续100年打压黄金价格?
美国的汇市不是人控制的,是狗控制的?是上帝控制的?
就这水平, 还能混到高盛亚洲总经理? 忽悠人也要有点技术含量啊。
高盛的办公室"潜规则"是怎么样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祖六发言沾上利益色彩 反对银行贱卖事出有因
http://www.ehongyuan.com 2005-12-08 11:16:06
在国有银行引进外资方面,胡祖六不仅有实际行动,更发表长篇大论大力襄助。但因为其利益归属受到质疑,并因为指名道姓对国资贱卖论的领军人物提出反质疑,有陷入意气之争的危险。
从表面看,这一争论的核心是中资银行是否被贱卖,而其实质则是由谁来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果。
作为高盛亚太公司董事总经理,在国际资本市场拥有一定话语权、并对中国宏观经济决策有建言权的人???身兼某些中国高层宏观政策咨询专家、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央企工委160家特大型企业老总的讲师等身份???胡祖六不应轻言,而应言必有因。
在12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甚至花了一大半的时间,论述中资银行并未被贱卖、外资入股无碍金融业安全。将此意见昭示天下,这代表了与世界资本市场交往较多、主导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政府部门意见。有意思的是,就民间观点而言,视引入外资为中国银行业改革前提的,大多是有国外学术或从业背景的人士,如胡祖六、陈志武;而对中国经济命脉被外资掌控忧心忡忡的大多为本土学者或企业人士,如安邦咨询公司总裁陈功等人。
作为中国电信、中石油、中国银行、百度等中国标志性企业在境外IPO的主承销商,高盛大发利市。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分别以3500万美元投资平安保险,11年共获得了9.7亿美元的回报。而中石油、中石化的战略投资者BP相继抛售两家公司的股票,通过售出其持有的中石化H股2.1%的股份狂赚近28亿港元。今年高盛预留110亿美元作为本年的薪金及花红,分发给全球的2.2万名员工,最出色的银行家可获得高达4000万美元(约3.1亿港元)的薪酬,《纽约杂志》引述消息人士指,就算是最初级的新入职分析员,也可得到7.5万美元(约58.5万港元)的花红。因此,不难理解高盛为何将战略中心之一转向中国,并在保险、证券、银行、基金等各个行业全面出击。
在这种情况下,胡祖六的发言不可避免地沾上利益色彩,成为外资投行获利“计谋”的一部分。这一论调有迹可循,2001年胡祖六唱衰中国股市,被认为是国外投行到内地股市渔利差价的舆论攻势;谢国忠对于内地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担忧,也因为其摩根士丹利的背景,而被认为是打压中国房市以便国际基金就势取利。作为百度的主承销商,高盛获得承销佣金和股价差之后,转而唱衰百度,阴谋论达到高峰。胡祖六以“身在曹营心在汉”作为回应。这一回应很无力。
2001年的争论因为股市的一路动荡而自动终结。此次国有银行贱卖论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无非因内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分享的比例相差悬殊所致。由上所述,作为资本市场的顶端掠食者,以高盛为代表的境外强势投资机构,毫无疑问以其专业性与对市场的控制力,夺得了中国溢价最丰腴的部分。反观国内,大多数投资者却在资本市场苦苦挣扎,两相对比。不免令国内投资者始则黯然,继而愤怒。目前这一反弹仅局限在金融圈内,但很难说会不会随着改革的进展,蔓延到其他人群。
胡祖六们的金融控制权之争,直接延伸到利益之争。笔者支持政府部门一以贯之地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但在面临利益分配时,则应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平衡,以公平的经济政策减少社会摩擦,这也是调控的题中应有之义。
叶檀
洋腐败催生新买办
2006-10-13
有篇文章叫《洋腐败催生新买办》,其中有这样一段:行贿成跨国公司潜规则,调查显示跨国企业在华行贿的事件近十年来一直上升,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起腐败案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9月20日中新社)。
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洋腐败”可能造成的危害的分析,还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而对“洋腐败”可能会催生新的社会阶层―――买办阶层,却缺乏足够的警惕。买办无祖国。买办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依附性,他们在经济上依附于外国资本……
据人考证,“买办”一词在我国明代已出现,专指对宫廷供应用品的商人,尚无近代“买办”的含义。鸦片战争前,在通商口岸出现了专为外商服务的居间人,这些人也被称为买办。他们一般是指外国商馆的内部经济和事务,诸如总管、帐房、银库保管以及照管外商贸易、生活事务的办事人员。这些“买办”是中国“公行”的雇员,受封建政府委托,管理和监督外商。鸦片战争后,公行制度被废除,买办不受公行控制而由外国商人自由选择,被外国侵略者所控制。凭借在洋商和华商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人和代理人地位,买办一时成了经济上的暴发户和政治上的特权者。
星转斗移。当今,一大批供职于“洋行”的海归被社会称作了精英,“买办”一词似乎销声匿迹了,然而其历史存遗的“买办”痕迹并未完全被抹去,甚至在某方面更加发扬光大。买办有无祖国,暂且不去议论,但祖国始终把“买办”当作游子却是不争的事实。
前不久,就职于摩根士丹利的亚太区经济学家谢国忠辞职,就引来了国内许多“惋惜”和“愤懑”。据介绍,谢国忠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加入摩根士丹利,此前曾在新加坡的麦格理银行企业财务部工作了两年,在世界银行工作过5年时间。谢国忠辞职,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一个在洋人那儿打工的,怎能用在国内也被淘汰的“终身制”来套呢?由于洋人给了谢国忠一顶“摩根士丹利亚太区经济学家”光环,所以谢国忠每每发言总会招徕“聚光灯”。话说:吃人的嘴软。作为所谓亚洲排名前位分析师的谢国忠,其声音既是本人的,更是摩根士丹利的,不然报道为何要说“离职与电邮内容外泄有关”?
简历显示,谢国忠1960年出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路桥系,198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硕士,199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同年加入世界银行,担任经济分析员。从学业和职业上来看,谢国忠只能算半路出家,对中国经济不太可能有深入了解,按道理在对中国经济的评论上不应该有那样大发言权或影响力。那么,这些“权力”是谁给的呢?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造就了“谢国忠”品牌。
话说,在做学问上,适合当谢国忠老师傅的,许小年(许小年新闻,许小年说吧)无疑是最佳人选。从简历看,许小年1953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工业经济学硕士学位;1981年-1985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年-1995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Amherst学院担任助理教授;1996年,任世界银行咨询师;1997年-1998年,任美林证券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1999年加盟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被聘为研究部董事总经理;2004年2月,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聘为全职教授。在中金公司期间,许小年曾经发表“中国股市推倒重来论”,引发证券市场震荡。
据悉,2003年11月中,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内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主持者为中金公司的掌舵者朱云来(朱云来新闻)。平时鲜少出现在员工面前的朱此次目的无他――向研究部员工验证一条悬疑已有时日的传闻:研究部总经理许小年于2003年年末离开中金。此前,早有消息称许有意离开――一说为他与中金高层交恶,一说他在中金两大股东建行与摩根士丹利的公司政治中“站错队”而被迫出局――均为不欢而散。在中金内部,对于许小年的评价也分成两种。喜欢他的人认为他有书生气,坚持个人主见,而不喜欢他的人则认为他性格固执、脾气暴躁。据说这正是他去职的关键原因。评论者认为――无论如何,进入摩根士丹利后,许小年需要尽快调低自己的姿态。摩根士丹利已经拥有一位在业内广有名望的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虽然在职务上两人不会有直接冲突,但一旦对某一观点各执己见,向来高声发言的许小年将只能保持安静。
许小年离开之际,人们最关注的是小年去处,倒没什么情绪宣泄,这或许与小年供职单位的中资“含量”有关,否则打报不平也许不会少,发泄一回“中国式”愤懑,就如同谢国忠被炒后情形一样。其实,不过是一场“书生气”罢了。
记得年初,为了一个话题曾与张五常先生斗过气。最终,五常先生以“盲拳打死老师傅”收场,笔者则用“谁又能说张五常不可爱”搁笔。话说,对小年和国忠来说,盲拳打死老师傅的大有人在,胡祖六(胡祖六新闻,胡祖六说吧)便是其中佼佼者。胡祖六生于1963年,为清华大学工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美国高盛投资银行经济研究执行董事。曾任瑞士日内瓦-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与研究部主管。1991年至1996年间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员,先后供职于亚太局、财政事务局和研究局。
据说,胡祖六在各种场合积极呼吁,国内相关机构应消除外资进入金融业的“非理性恐惧感”,他的论据之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银行不良资产率与该国金融开放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他还认为认为,关注金融安全问题是完全有必要的。分析指出,作为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也切身实践着他的理论。2005年股权交易和并购事件发生频仍,高盛参与了中国网通集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收购案,及平安保险公司10亿美元的股权出售案。高盛在亚洲的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近1/2,其中收入的50%来自于中国,超过了日本。据说,胡往往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相对其“老师傅”来说,胡祖六高明之处在于“轻声说重话”――你几乎意识不到他是高盛资本的代言人,更像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常言道:言多必失,事多必误。对于常在河边走的胡祖六来讲,终究会有哪有不湿脚或失蹄的时候。信不信,等着瞧!到时候,可千万不要再去大惊小怪,否则谁都要说你“不可爱”了。(阿蒙)
胡祖六最新言论:不能因为贬值就抛售美元
经济观察报 2007-11-26
作为高盛集团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胡祖六是美国加图研究所第25届货币政策年会被邀请的少数几张东方面孔之一。经济观察报日前专访了这位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现状与背景的学者,胡祖六称,他同意易纲的观点,“中国把绝大部分外汇储备放在美元上是非常符合逻辑的”;同时,胡祖六也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与下一步走向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问:您刚从华盛顿的货币年会回来,易纲在会上说,中国仍将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而美元持续疲软,很多人都建议中国应该减持美元,您的观点呢?
胡祖六:我同意易纲的观点。因为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主要取决于中国的贸易结构、对外投资结构及债务结构。无论进出口贸易、中国外债的币种还是中国的对外投资,包括外资流动,美元占70%左右。因为外汇储备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国际流动性的需求。所以从国际贸易、履行国际债务的需要以及对外投资的角度来看,中国把绝大部分的外汇储备放在美元上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近期美元的走弱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经济不景气,尤其是次贷危机、美国经济增长过慢,经济正在逐步衰退。同时加上美国的贸易逆差,这意味着美元很可能也有必要在短期甚至中期内对其他主要币种保持疲弱。
但是从外汇管理的角度来看,这幷不意味着中国就可以抛售美元,购进其他币种。如果这个时候把美元换成欧元就非常不合适,除非欧元的利率远远高于美元。因此,中国外汇资产的币种结构与资产配置需要综合分析,不能因为美元贬值就抛售美元。
问:您认为中国如此大的外汇储备应该如何使用?
胡祖六:外汇储备的目的是满足国际支付与流动性的需要。所以凡是能有利于中国满足进口需求,履行外债偿付业务,促进对外投资的经常帐户与资本账户项目交易,皆可以考虑动用外汇储备。当然,我们过去外汇的使用很灵活,比如用来给国有商业银行注资,这样的办法非常成功。但这是非常特殊的情形。在正常情况下,外汇储备主要是用于满足国际收支的需要。
问:目前有些经济学家在观察中国经济时,已经将注意力从货币政策转向了财政政策,因为他们觉得中国经济已经到达一个拐点,不会再持续之前的高速增长,因此财政政策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您对此有何看法?
胡祖六:大约一年前,我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认为中国此轮宏观调控几乎完全忽略了财政政策的功能。而在1993-1996年以及1997-1998年间的宏观调控中,中国都非常注重财政政策,效果也很好。人们目前所关注的经济过热问题,其实有财政方面的深层原因。很多固定资产投资甚至房地产投资都是政府驱动,尤其是地方政府驱动的。因此治理经济过热除了加息,提高准备金比率外,还需要收紧财政政策。
但是,我幷不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已经到达一个拐点。最近通货膨胀率还在上升。中国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亦日益增加。因此紧缩性宏观政策,包括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还有必要与紧缩财政配合。
问:在华盛顿货币年会上,伯南克说要增加美联储决策的透明度,您认同他的观点吗?这是否对中国的央行有借鉴意义?
胡祖六:美联储增加决策透明度是件好事。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来传导。通过改善公共交流与信息发布,金融市场,包括投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甚至一般的消费者,对美联储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有更清晰的了解,对联储的决策有更准确的预期,因此不会出现过激的负面反应,这有助于市场形成正确预期,这无论对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是增加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都将大有裨益。
中国市场经济制度正趋于成熟,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以市场为基础,因此间接式的货币政策日显重要。这就意味着如何引导市场与公众预期,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有较大影响。因此,美联储对于公众信息发布与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有益尝试,对中国央行应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问:您一直坚持人民币应该加速升值,那么中国会不会进行一次性的大幅升值?
胡祖六: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应该很小吧。自从2005年7月以来,中国的汇率政策改革方向已经很明确,那就是有管理的浮动。现在面临的是如何把汇率政策的既定目标与方针充分地落实在具体的操作之中。
不过毫无疑问,人民币汇率仍需要展现更大的弹性,更好地反映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包括外汇市场供需状况。这在目前的环境下,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有可能也有必要加快升值。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