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六 档案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环球财经》五月刊
http://tanleping.blog.hexun.com/48776363_d.html
By 檀乐平
2010年3月,一条突发性新闻轰炸了国内各大财经媒体:高盛大中华区主席、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即将宣布退休,辞去合伙人之职。年仅47岁的胡祖六,说“退休”未免言之尚早,他的下一站自然成为猜测的焦点。介于近年来“海归”金融人才进入国有银行、监管机构乃至决策部门已成为一种风潮,让人不禁联想,胡祖六是否也将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且凭他的履历,足可担当某些位高权重的头衔。
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随着各种猜测被一一排除,胡祖六的去向仍然成谜。跟其他抢滩国内金融高管职位的“海龟”相比,他似乎成了最难“上岸”的那一只。
下海与“背叛”
1986年,一批满怀求知热情的中国留学生迈进了哈佛大学的校门,祖国派他们到这里来,是为了学习一门他们从前并不熟悉的学科——经济学。他们中有一个英俊儒雅的湖南人叫胡祖六,刻苦加上天赋,他迅速成长为经济学界的明日之星。1991年,他在导师拉里·萨默斯的建议下,进入货币基金组织工作,那一年他只有28岁。
与此同时,萨默斯的另一位得意门生安德烈·谢雷菲刚刚学满出师,他回到自己的祖国俄罗斯,代表哈佛协助了俄国金融市场从无到有的建立。十年后他被发现在这一过程中舞弊,在苏联解体后的惨痛改革中趁火打劫,据估计涉案金额超过1亿美元。美国政府将哈佛大学告上法庭,竭力袒护弟子的萨默斯亦声誉受损。表面上两袖清风的经济学家,私下里也可能做着不那么光彩的交易。
比谢雷菲年轻两岁的胡祖六,同样得到萨默斯的诸多照顾。时至今日,他依旧难掩对恩师的崇拜。“他(萨默斯)很年轻,但已经是政府的一个重要智囊。”胡祖六说,他最欣赏萨默斯这种“行动型”的经济学家。
1996年,胡祖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担任首席经济学家,他主持发布的研究报告得到学术界的盛赞。然而这时,他却作出了令很多人不解的职业转向:下海从商,入职高盛。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胡祖六的选择情有可原。加盟一家合理合法追逐盈利的投行,总比像谢雷菲那样偷偷捞钱、遭人诟病要好。更何况他加盟的不是普通投行,而是精英云集的高盛。这家投行与他的师承渊源极深,萨默斯正是在“高盛系”政治家罗伯特·鲁宾的赏识下步步高升,官至财政部长。徒承师业,胡祖六进入高盛也顺理成章。
但在很多学术界人士眼中,这位前程似锦的年轻经济学家选择下海,无异于明珠暗投。他的湖南同乡兼哈佛学长、世界银行研究员邹恒甫曾对《环球财经》记者表示:“胡祖六不搞学术进投行,是对经济学的背叛。”言下不乏惋惜之意。
“海龟”上岸潮
“海归”这个词,最初只限于学术界的海外归国人员,与没留过洋的“土鳖”学者相对,故又名“海龟”。而“下海”则专指放弃稳定的工作转而从商,反之则称为“上岸”。金融危机后,这些词突然有了交集:那些在海外从商的成功华人,也掀起了归国的浪潮,而且有很多人瞄准了政府、国企等“体制内”工作。
先是下了外国的海,现在却要上中国的岸,谈何容易?
不过顶尖人才从不缺乏市场。2010年2月,美国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PIMCO)董事总经理朱长虹归国,任外汇管理局储备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官,协助管理2.3万亿美元的外储。2010年4月,前德意志银行亚洲区总裁张红力就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
由此可见,“海龟”上岸不但可行,而且可能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在中央引进高级海外人才的“千人计划”中,“国有金融机构”是一类重要单位,朱长虹正是“千人计划”的入选者之一。
胡祖六呢?
哈佛博士、IMF官员、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在高盛这个世界顶尖的投行中工作了13年……胡祖六的履历并不比朱长虹、张红力们逊色。然而权威消息表明,胡祖六并不在“千人计划”的候选之列,他的前途何在?
早先曾有消息说胡祖六将任职工行,随着张红力的上任,这种谣言不攻自破;另一个引起轩然大波的说法,就是胡祖六将担任人民银行副行长,主管外汇业务,不过在博鳌论坛中,胡亲口表示“绝无此事”。
关于胡祖六的去向,现在看来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像前同事方风雷、唐葵等人那样,投身内地私募大军。不过很多人认为,胡的志向应该不限于此。即便他真的做私募,很可能也只是一个过渡。更有人揣测,现在胡祖六只是为了度过一年的“静默期”,为将来进入央行或是其他国有机构做准备。然而跟其他人相比,这样的“上岸”之路未免太过迂回。
高盛之烙印
虽然胡祖六任职央行的猜测已经被本人亲口否认,但它引起的社会反响,却颇为耐人寻味。抵制此事的网络文章层出不穷,在一篇名为《胡祖六四宗大罪》的文章中,指责胡在货币政策、国际油价、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等方面误导大众,为国家带来损失,实为高盛牟利。措辞虽然略显偏激,却点出了胡祖六屡遭非议的根源,那就是他所服务的机构:高盛。
正如高盛前领袖约翰·怀特黑德说过的那句名言:在高盛没有“我”,只有“我们”。这家投行的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一向令竞争对手为之侧目。高盛人即便是离职另谋他就,身上仍不可避免地打上故主的烙印。
目前胡祖六不再担任高盛的合伙人,但保留着顾问董事一职。而从他近期的活动来看,高盛仍然是他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
首先是4月9日到11日的博鳌经济论坛,他充当高盛前CEO、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的全程陪同。与此同时,他在农行IPO承销商选聘之日大力游说,4月14日,农行选定九家A股和H股承销商,高盛成功分得一杯羹。
百忙之余,他还笔耕不辍,亲自为保尔森的新书《峭壁边缘》中文版撰写评论,热情赞美美国前财长饱受批评的救市计划,称其“阻止了全球金融体系系统性的崩溃,避免了大萧条的重演”。文中还提到,保尔森曾向他亲述自己的三大使命:“一是保持高盛的独立;二是维持并巩固高盛的文化;三是积极开拓中国市场。”
那么胡祖六未来的事业,是否也包含在高盛“开拓中国市场”的宏伟蓝图之中呢?
倘若真是如此,胡祖六的“上岸”恐怕更加遥遥无期。一个与外资投行藕断丝连的人物,如何能够获得国人的充分信任?
有媒体报道,胡祖六曾有过北上定居的打算,甚至在北京购房,但夫人出身宝岛,无法适应北方的生活,只好作罢,从中可以窥出些许身不由己的无奈。下海容易上岸难,或许从胡祖六选择加盟高盛“精英”团队的那一刻,在他与贫瘠的故土之间,就已经竖立起一道无形的墙壁。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