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中国经济“拐点灾难性”论断并非危言耸听

余丰慧 · 2008-06-17 · 来源:
应对经济危机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中国经济“拐点灾难性”论断并非危言耸听

余丰慧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经济可能已经进入调整周期,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呈现出逐步回落的过程。”(6月10日《中国经济周刊》)。
在经济学中,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的峰值和谷值通常被称为“拐点”。而当经济出现“逐步回落的过程”即可认定为经济出现了向下“拐点”。
经济学家梁小民在上海举行的某论坛上指出,中国经济在近一、两年内出现拐点难以避免,短期内后果“或许是灾难性的”,但是从长期看,这个“阵痛”将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健康。对于梁小民“拐点灾难性”的论断,多位经济学家表示,目前CPI的持续高位相当让人忧虑,如果当经济回落发生时通胀仍处高位的话,许多经济发展中的内在矛盾就会暴露出来。言外之意是,梁小民“拐点灾难性”的论断或许并非完全是“危言耸听”(出处同上)。
中国经济最怕出现的现象是,在通货膨胀处于高位时,经济出现大落,经济“拐点”过猛。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在连续四个月处于高位阶段,五月份虽然可能有所回落,但是,总体来看一个时期高物价局面很难改变。仅从国际油价、粮价、资源价格不断攀升就可略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再出现大的滑落,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我国经济出现大落或者说拐点过猛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从世界经济看,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危机,已经导致美国出现了经济减速和金融动荡,直接使其消费大幅下降,对中国商品需求减少,使中国许多出口企业经营困难。国际石油、粮食和资源以及原材料涨价不但助推了中国内地通货膨胀,而且加大了许多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导致经营困难。
从国内情况看,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已经导致沿海一些出口企业面临停产、破产的边沿,例如:广东的东莞许多工人已经失业。同时,随着环境成本加大、对劳动者各种保障的落实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等,也使得一些出口企业面临相当困难。
出口在拉动我国经济中是一支重要力量。这种内外夹击现象,已经使得这驾马车开始大幅减速。我国消费从根本上说一直没有启动起来。如果出口拉动下来了,而消费又没有启动起来,那么,我国经济肯定出现大幅滑落。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是,我国经济中许多矛盾都在憋着奥运会这个“时间点”。经济中许多价格问题需要理顺,但因为奥运会推迟了;房价过度炒作奥运会概念,奥运会结束后,这个预期将被消除;甚至股市大家都预期奥运会前不会有大的下跌。随着奥运会临近和结束后,种种奥运会经济预期都将终结,过去过分炒作奥运会经济概念可能要付出楼市下跌、股市下滑,导致整个经济大落的代价。不排除奥运会后许多矛盾一并暴露出来的情况。
如果经济高速增长中伴随着通货膨胀,这种现象并不可怕。因为,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国民就业充分,收入增加,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较强。最为可怕的是,一边经济下滑,另一边通货膨胀加剧。这将导致国民就业岗位减少,收入下降,却要面对着高物价,很可能使一些低收入者面临生活生存困难。而当前我国经济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必须防止我国经济出现“拐点”过猛和奥运会后大幅下降的情况。中国13亿人口,要吃饭、要生存、要就业,要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必须要有一个可观的经济增长速度来支撑。否则,对13亿中国人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当务之急是人民币决不能升值过快,汇率变动必须考虑到中国经济的承受能力。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货币政策在从紧的大前提下,应该适时、适度灵活应变。特别是在防通货膨胀和保经济增长上,宏观调控要显示出高超智慧。抓住经济调整的机会,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业大发展,启动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拉动经济增长。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我国经济增速将逐步回落
2008年06月10日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5月2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预警监测结果显示,4月份,我国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为110.7,低于上月的113.3,连续第4个月处于代表稳定状态的“绿灯区”。

    2007年9月之后,我国上述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曾连续4个月处于“黄灯区”。四个“黄灯”之后的四个“绿灯”,是不是意味着宏观经济已经排除“由偏向转为过热”的风险?

    5月28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经济可能已经进入调整周期,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呈现出逐步回落的过程。”

    经济增速出现向下“拐点”

    在经济学中,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的峰值和谷值通常被称为“拐点”,在判断是否出现“拐点”时需排除两种情况:即正常的经济增长波动和经济增长大起大落。而当经济出现“逐步回落的过程”即可认定为经济出现了向下“拐点”。

    近年来,有关中国经济是否将出现“拐点”的争论在学界从未停休。自上世纪90年代年以来,许宪春长期担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负责人,而该司的主要职能是对国民生产总值(GDP)等反映国民经济的重要数据进行核算。

    “我们初步判断,2007年可能是此轮高速经济增长的峰值,今年后,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步回落。”许宪春进一步分析说,“从世界GDP数据来看,经济能够连续保持5年以上两位数高增长的国家和地区还是非常罕见的,我们目前只发现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曾经有这样的记录。”其中,1966年到1970年,日本保持过连续五年的增长;1961年到1965年,香港也连续保持五年的两位数增长。

    许宪春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也不能脱离世界性的规律,“中国在1992年到1996年曾经保持过连续5年的两位数增长,属于一个经济周期中的向上周期,年均增长12.4%,而此轮经济周期从2003年到2007年又是第二次连续五年的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2.8%,但这样的高速增长是不能长时间持续的,必然会在出现峰值之后有个逐步回落的过程。”

    记者注意到,近期一些国际组织和预测机构对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也似乎旁证了2007年中国经济处于峰值的观点。世界银行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长9.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增长9.3%,亚太经合组织预测增长10.7%,亚洲银行预测增长10%。

    许宪春认为,国际组织和预测机构对我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结果都低于我国去年GDP 11.9%的增长率,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2007年很可能是这轮经济增长的峰值。

    “拐点”后高通胀仍将持续

    5月29 日,经济学家梁小民在上海举行的某论坛上指出,中国经济在近一、两年内出现拐点难以避免,短期内后果“或许是灾难性的”,但是从长期看,这个“阵痛”将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健康。

    在许宪春看来,此次经济增长进入下降周期应该可以避免“大落”。“从上世纪90年代到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两个周期。第一轮经济周期是1990年到1999年,1996年出现波峰后,1999年回到经济增长7.6%的波谷值。第二轮周期是1999年开始的,2003年到2007年连续五年的增长使2007年GDP增长处于11.9%的峰值,”他表示,“虽然此轮周期没有结束,但可以判断的是,其与上轮周期经济波动存在一些不同,主要体现在此轮周期波动应该会小于上轮周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轮周期的下降期能够回到新的波谷,但我们认为新的波谷也不会太低。所以此轮周期波动应该是一个慢起步、匀加速、缓减速、稳着陆的态势。”

    不过,梁小民“拐点灾难性”的论断或许并非完全是“危言耸听”,在记者的采访中,多位经济学家表示,目前CPI的持续高位相当让人忧虑,如果当经济回落发生时通胀仍处高位的话,许多经济发展中的内在矛盾就会暴露出来。

    许宪春的分析似乎印证了这一点。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从物价来看,近年的第一轮周期峰值是1994年的24.1%,谷值是1999年的-1.4%,相差25个百分点。而此轮周期峰谷值之间只相差6.2个百分点,因此通过对CPI和GDP增长率的综合比较,我们判断,此轮经济周期中,物价增长的峰值比经济增长的峰值会滞后两年,也就是通胀峰值会在2009年出现。”

    5月初,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主任刘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其实早在去年第4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就已出现‘拐点’。要防通胀,理论上说,未来中国经济增速不应超过合理增长率9%。”

    “今年通胀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原来预计到第二季度会逐步回落,但是现在来看,这个回落期要往后推迟,特别是四川地震之后,可能进一步延缓价格回落的时间。”许宪春对今年的通胀形势亦不乐观,“目前,通胀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如果一、两年后物价到达峰值,那么届时将会给经济造成巨大压力。”

    防“大落”,紧缩政策需调整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这为下一阶段的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许宪春说。

    近期国际组织和预测机构对今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也做出了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08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6%,比2007年回落1.1%;英国经济学家智库(EIU)则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6%,回落1%;亚太经合组织预测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1%。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承受来自全球的不利因素影响:一方面,世界通胀的形势严峻,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通胀率已经从1月的3.9%上升到3月的4.1%,其中发展中国家从7.6%上升到8.4%;另一方面,世界贸易增长率将出现明显的回落,今年4月世贸组织发表报告称,2008年世界贸易发展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世界贸易增长率将出现大幅度回落,今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从去年的5.5%下降到4.5%,下滑已经成为定局。

    许宪春认为,这些国际诸多复杂因素,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目前有‘两个避免’非常需要关注,”他表示,“第一个要避免政策性紧缩、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和经济发展自身规律形成的自然减速的叠加,造成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回落;第二个要避免连续五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对价格的滞后影响。”

    一位宏观经济分析专家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第一个避免”中的三大因素中,次贷危机属于国际环境,而经济周期属于客观规律很难改变,如果这两个因素比预想的要严重,那么只有调整政策性紧缩才可能防止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回落。(谈佳隆)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