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创新”谈起——五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钱学森简介有这样的文字:“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1960年,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后,已兼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
两弹一星另一位最著名的科学家王淦昌也有类似经历。早在解放前王淦昌教授就是核物理专家,1941年,提出自然界存在中微子和发现中微子的方案。1955年前就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60年领导研究小组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荷电反超子的人。1961年调到核武器研究院,改名为王京参加原子武器的研究。
更年轻一点的孙家栋教授在1958年参加导弹研究后,主要工作是翻译苏联图纸资料和给其他人讲课。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开始担任主要技术负责人工作。
显然,在苏联专家撤走前,共产党把搞出两弹一星的希望并没有寄托在中国科学家身上,也没搞什么自力更生,也是走了一条以引进外国技术,引进外国专家的道路。等到苏联专家全部撤走了,有关国计民生的科学而研究不得不让自己的专家担任主角,并且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几年中把两弹一星给搞了出来。
毛主席最后说要感谢赫鲁晓夫,没他这一损招中国取得不了这样的成绩,要发给赫鲁晓夫一枚一吨黄金的大奖章。这句话难道没有对这方面规律“再认识”的成分?
此后,在西方和苏修对中国进行全面技术封锁情况下,中国人在非常低的起点上,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科研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培养了大批世界级的科学家,包括胰岛素,杂交水稻、小麦,汉字激光照排等目前还拿得出来的科研成果都来自这批学者。使中国在这一时期处在发展中国家前列。
改革开放后,从道理上中国科研条件改善了,大批学子和学者可以自由出国学习考察,了解世界先进科研思想和科研成果。但是,不仅没有再出什么值得炫耀的科研成果,而且很多重要产业的科研几乎停滞,甚至难以组织像样的队伍。虽然总设计师在改革初期就高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并没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反而是主流精英都在呼吁“再给西方打30年工”,“不需要自主技术和品牌”。直到最近,中国才发现会缝牛仔裤不算技术,也不赚钱,提出要大力发展自主创新,自主技术,自主品牌。提高中国产品技术含量,获取更大利润。也就是说的所谓产业升级,产业技术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转变。这已经成为目前各方解释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先不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什么内容,提纲挈领的结构是哪个,先解决为什么总设计师早就设计好的中国经济技术结构方向中国没走,反而走上一条相反的路呢?不做个认真总结,这次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就不会有什么结果。
从市场经济角度讲,各个企业自身都有技术进步的动力。因为新产品主要是新技术带来的,技术领先的新产品利润率要高。因此,不该认为企业没有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
当然,科学技术进步是逐渐积累的,不是没有条件和平台的。但是,改革开放时中国企业既有前三十年积累的技术基础,有部类齐全的工业条件,加上开放后眼界的拓宽和新技术的引进,应该条件是很不错的。起码比同样新兴市场国家韩国、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新加坡、泰国、印度和中国台湾地区强得多。
那么,为什么中国在一个比较好的起点,在选择了市场经济和开放后技术进步缓慢呢?
贫道以为,在西方列强已经建立的经济秩序中,所谓“进口替代”顶多实现科技温饱,不能实现科技领先。中国选择两头在外和进口替代战略,必然形成目前的结果。
至今,各领域的主要技术还是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典、日本等老牌列强掌握着。工业化200年来,这些国家积累了大量科技人才,人才培养手段,技术开发平台,起点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选择改革开放意味着大家在一个市场中进行竞争。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西方产业资本连同技术设备开始向部分发展中国家转移。但是,转移的过程是:先劳动密集型产业,后资本密集型产业,再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开发并不转移。显然,劳动生产率提高可能性空间最大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最小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使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产品设计和技术开发,也是在西方国内完成的(这还不是阴谋,因为新兴市场国家不具备设计出西方市场能接受产品的能力)。专利要买,品牌要套。在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三个环节中,新兴市场国家只负责生产。这就意味着,无论新兴市场国家如何生产,利润形成的大块是西方公司拿走的。
利润分成越大,给继续科研提供的科研条件越好,科研成果越多。科研成果越多,在现有体制下利润分成越大……这就形成一个正反馈体系——损不足以奉有余。同时,利润分配越多,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越好,在全球吸纳科技人才的能力越强。科技人才力量月雄厚,科研力量越强——有一个损不足以奉有余。在全球化体系中,没人能打破这个系统,系统特性是不能改变的。实际上也是,我们从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看不到这种例子,能在个别产品和狭小领域中有点领先就不错了。
同时,品牌也遵循这个原理:品牌就是知名度。知名度是靠广告堆积出来的。质量接近的产品,品牌能比非品牌零售价高得多。生产成本接近,售价差别很大,那么品牌的毛利润就高。毛利润高投入广告的能力就强。广告投入多品牌知名度就更高——还是个损不足以奉有余。
只要坚持市场经济,只要坚持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在参与全球化系统中的国家没有什么力量能使系统的正反馈特性发展改变。也就是说中国技术进步落后,品牌力量始终薄弱是必然的,不完全是龙大嘴等主流忽悠的结果。而是我们常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结果。
有人会抱怨:照你说的这就没办法了!
假如意识到“在一个系统中”是这个结果,那么“不在”一个系统中就不是这个结果。我们知道,苏联在50年代后期开始,也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40年前后,科学技术已经领先除美国外其他国家。到60年代中期,在很多重要领域超过了美国。如果不是赫鲁晓夫糊涂,非要在航天等狭隘领域里争高低,苏联科技发展会全面接近甚至超过美国。无论最后结果怎样,但苏联在被排斥到世界经济之外后反而在科技领域里取得全面突破是历史事实。
当然我们不能用假设,但苏联的例子说明中国如果不选择彻底融入美国人设计的全球化系统中,情况也许不是这样子。
逻辑概括起来是这样的:在西方安排的全球化经济体系中,技术和品牌在交换中呈现正反馈特征,也就是技术水平越高,品牌越有名,利润分配越多。利润分配越多,科研条件越好,吸纳科研人才力量越强,投入广告的资金越多,于是技术水平越高,品牌名气越大。这种系统特性是不能改变的。于是百余年来没有只有一个后起发展中国家在系统内实现突破,只有那些不在这个循环中给国家,才创造了赶超的例子。
有人会有疑问:如果一个国家虽然选择了改革开放,但在科研上、教育上舍得加大投入,不是比闭关自守更好些吗?
问题在于,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优势是全面优势,无论在科学技术上还是产业上,金融上,政治上,文化上,意识形态上,都占统治地位。一个国家只要下决心变成市场经济国家,就会在西方国家的要求下一步步改变一切方面。这方面,没有一个国家幸免。从中国加入wto到现在希望被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的过程中就可以体会到,还用举别的新兴市场国家例子吗?
其次,市场经济本身并不完全是前面说的:任何企业都有技术领先的冲动。因为企业放在第一位的不是技术领先,而是利润挂帅。如果技术与利润冲突,让位的一定是科研。
中国汽车工业就是典型例子。中国在一汽引进苏联解放牌后,在六七十年代一汽技术人员已经研制了70余种车型和30余种机型12套换型方案。中国汽车核心部分——发动机已经摆脱了仿制,能够自己设计和生产。
改革开放后,1984年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合资经营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始投产至今,中国已经没有自己研发汽车发动机的能力,甚至大的汽车公司都没有了发动机研究的队伍。现在所说的“自主知识产权”发动机和别的什么器件,无一例外的是中国汽车公司(包括奇瑞)出钱,外国汽车资讯公司(二流技术,因为一流技术在汽车厂)设计的。“自主”只体现在“产权”上,体现在“知识”上。中国企业有了“产权”,外国企业拥有“知识”而已。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中心形成一批“自主品牌”,但其中大部分“知识”在国外。
由于文革延误,中国汽车发动机在电喷技术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改革开放恰好是电喷发动机应用时期,中国汽车制造厂开始不得不采取引进。但一旦引进,再无一个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对研发电喷发动机感兴趣了。因为要害不在发动机,而在引进、合资权力。只要能让引进就赚钱,地方政府就有政绩,谁去花钱研究?
其实,道理说起来也难以批驳:我现在开始研究,甚至仿制,没个三五年还不管用。就算花很多钱研制出来还真管用了,新发动机出来了。而且花的钱比我引进还多。很有意思的是,这个时期外国公司对中国汽车业一直在技术上很放开,只要你引进,什么技术都给你,甚至不要钱。于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二十多年,足以让所有汽车公司的发动机和主要部件的科研队伍消失得无踪影了,足以让研发设备陈旧不堪了,足以让汽车公司技术人员和领导听见什么“分层燃烧”、“缸体直喷”、“均质压燃”就天旋地转了。而且,中国出钱买“产权”,外国赚钱出“知识”的“自主知识产权”究竟是不是外国人启发的,还真难说。
科研当然要花钱。起点低当然要花更大更多的钱。但是,如果5年后才能研制出今天的电喷发动机机型,5年新机型出来时,再花3年总能研究出来了吧。然后再过5年的新机型,不就真正有自有知识了吗?但这与企业目标关系不大,这是国家行业的事情。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结果。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形成这样情况。也许韩国个别企业在某些领域里没这样,但多数与中国汽车行业结果一致。成功突破是偶然的,普遍萎靡是正常的。
但是我们注意到,日本在60年代经济起飞时期,技术基础也比西方列强薄弱。如果日本也是简单融入全球化,也不会取得优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日本的情况是,政府采取了保护主义的政策,并制定了产业技术发展的产业政策。对企业科研进步进行经济上的支持和鼓励,对完全仿制的通过限制政策进行淘汰。结果日本虽然一流技术不算多,但总还过得去。当然,日本毕竟是老牌帝国主义,技术基础已经达到一般西方国家水平。
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选择世界市场时,制定有利的产业技术政策,是减轻伤害的必要条件。国家不在乎利润,国家可以通过产业技术的限制和奖励政策,通过拨款,垫付利息,减税和奖励以及提高利息,加税的方法鼓励技术进步,限制技术延迟。如果政策坚决,应该会有点效果。(虽然还没有完全成功的先例)但是我们没制定任何这方面的产业技术政策。我们的主流意见是不怕天天缝牛仔裤,缝一辈子也心甘情愿。
那么,现在国家主管部门——科技部主动指明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能源汽车。并且投入200亿进行发展,是不是会另辟奇径,赶超发达国家呢?
假如你见过一个人30年都像个傻逼不停犯错误,某天突然提出个说能一招制胜的新招,一定不要相信!
首先,什么叫新能源?新能源是替代30-40年后就要枯竭的石油,虽然煤炭还能开采200多年,但二氧化碳问题使之难以替代石油。新能源是指低碳,能大量供应的能源。电力汽车是用电,电是不是新能源?对汽车是,对能源不是。因为电是“能”而不是能源。只有以核能、水能、风能、太阳光和潮汐等为主发出来的电,才叫新能源。或者在生产中不再制造污染的油化媒也许是新能源。欧洲研究,在欧洲,电力汽车综合排污是新型汽油机汽车的两倍。而欧洲发电中煤电比重远比中国低。
有人说你这是抬杠,对汽车来说是新能源不就行了吗?
好,就算是这样,那根本不用多少研发了,现在电力汽车就可以推广了。什么是电力汽车?就是外形像汽车的电瓶车。电瓶驱动电机不是技术,电机驱动传动杆不是技术,只有电池和废旧电池处理是技术。搞什么科研?忽悠人而已。电力汽车总的来讲不会比汽油机费用高。那为什么西方国家不开发?这些技术100多年前西方就掌握了呀?不是技术问题,是现有石油还能用三四十年,不紧迫的问题。而只要汽油还有三十年能用,汽油机还有减排和提高热效率空间,汽油机排污还远低于电力,电力汽车就不能成为主导产品。这还不说全球那么大的资产的汽油机生产能力不会退出舞台。
最关键的是,一个国家的主管部门根本不具备决定一个产品发展方向的能力和权力。国家科技部决定上电动车(几年前还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呢),说透了是科技部部长专业是学新能源的这个偶然原因。你说这事儿悬不悬!
科技进步要受很多因素制约,是个复杂系统的结果。投机取巧走捷径。谁见过成功的?
还有一点是必须提请注意的:本文开始时论述的道理是最基本道理。两会代表说的所谓产业技术升级,都是要提高出口产品附加价值,提高投资效益。而且把这提高到解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质含义的高度上来了。
贫道第一个帖子就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标准是“可持续”。什么结构问题造成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才是要研究的对象。技术结构差不是不可持续的原因,总量增长受制才是。因此技术进步问题不能看得太高。因此,现在的代表确实还只能去提什么繁体字 ,聚众淫乱合法性呀,给宠物立法呀等问题。别的就算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