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方式、社会问题与“顶层设计”
江澜
最近学媒介热议顶层设计。我也就此谈点看法。
一、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我国改革开放完美的顶层设计
最近有位重量级的经济学家说,过去的改革是“增量”改革,不进行制度变革,第二次改革是“存量”改革,要进行制度变革,因而才需要顶层设计。有的说“中共高层……正在寻求新的改革路线”,连国家发改委有的官员都说“今后的改革开放” “需要选择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路线图”。有人提出改革的“彼岸”是什么的问题。类似的说法有,把小平同志讲的“摸着石头过河”解读为以前的改革没有目标。这些说法都是说我国过去的改革开放没有顶层设计。
什么叫顶层设计?我以为就是党中央关于改革的总体设计,包括总思路、大战略,根本指导思想、路线方针和纲领目标。那么我国的改革开放有无顶层设计?我以为13大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15大提出的基本纲领(包括14大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十分完美的顶层设计。这是庄严载入党章和宪法的。这个顶层设计的总设计师就是小平同志,他一再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至于他说的“摸着石头过河”,那是指具体方法、路径,不是说没有目标、不知“彼岸”。
顶层设计是改革开放的指路明灯,指引改革的方向、道路,是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这就是中央一再强调的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的内涵。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理论,具体讲就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确定基本路线也23年了,许多对改革方向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至今还不承认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这就难怪一直有人宣扬各种各样的假“社会主义”、提出各种各样背离中央路线纲领的改革蓝图,一直有人鼓吹新自由主义,难怪经济发展陷入错误方式、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了。
二、 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涵
社会主义,从历史发展的逻辑讲,是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扬弃,是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革除其消极因素,实现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内涵,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所谓改革和开放,并非我国独有,尤其是当代世界性的潮流。但我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则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是特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针对过去教条理解马克思主义,照搬只有在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建立在高度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经典社会主义的特征,照套原苏联过分集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体制,促进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现阶段的实践。
这个顶层设计反映了中央对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规律的认识。它是管全局的,是把我们党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终极目标,与现阶段民族复兴、实行现代化的共同理想相御接的总体设计,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纲领目标。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就在遵循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利用和发挥市场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历史积极作用,趋利避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三、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中的辩证关系
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中,基本路线属根本指导方针层面,其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纲领属制度层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所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只是其中的特定任务)中,顶层设计的关键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的地位和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具体讲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中的辩证关系,把它们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经济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生产力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辩证关系,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彼此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改革开放是对经济建设的直接推动,经济建设增强四项基本原则的物质基础,也要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来保证和促进。所以,经济建设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形而上学、片面地理解为唯一。
其次,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也不能片面地理解。对这一点,13大有一段十分透彻地阐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11届3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它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不能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怀疑以至否定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也不能以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否则就会离开社会主义轨道。在初级阶段,在我们尚未摆脱不发达状态之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将长期存在。如果思想僵化,不改革开放,就不能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也就会在实际上助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滋长和蔓延。排除僵化和自由化这两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将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
最后,基本纲领,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领域的,全面的改革和建设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的设计。其中,不但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建设之中,都包含上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各领域的改革建设的内容之间,也存在着辩证关系,彼此是相互渗透的。前者,例如经济改革和建设方面,关于所有制、分配、运行机制与国际关系方面的四个“坚持和完善”中,都存在辩证关系。后者,例如经济建设中的“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不但其本身就是社会建设的任务,而且其实现必须靠政治民主和法制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保证。
所以,对于改革的顶层设计,必须全面、辩证地解读。这一点,是它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例如,他在南巡谈话中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又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两句话都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开解读;都是强调必须全面解读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中的内容。
四、经济领域顶层设计中的辩证关系
限于篇幅,本文仅简要讨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经济领域顶层设计中的辩证关系。
经济领域的顶层设计最主要的就是,革除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过去在帝国主义扼杀和封锁条件下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隔绝的状况,实行全方位地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所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中就大体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属“中国特色”,指从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国情和时代特点出发的内容,例如经济上的多种所有制和市场经济。一部分则属社会主义,例如经济上的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国家调控。
由此特点决定,我国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就既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支持和引导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私有经济发展,又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所以就同时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所有制,两种分配关系,两种经济机制,两种价值观(包括改革观、发展观)和两种政策。它们之间,就抽象地性质讲,是彼此相矛盾甚至对立的,但却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必须在相应的空间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既要发挥市场机制和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又从整体和长远讲要保证它们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服务。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或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简称中国道路。
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既不是经典的纯粹的社会主义,又不是本来意义上的纯粹市场经济,在当前就存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主要因素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最重要和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最主要、最困难的课题。
这种改革的顶层设计,关系全局的核心,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正确处理这两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五、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对辩证关系的违背
实践证明,中央从13大在制定基本路线的时候起就反复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顶层设计中的辩证关系,反复强调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是十分英明、正确的。有关这种辩证关系的争论,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一直贯穿改革的全过程。当然,其深刻的根源还在利益矛盾,尤其制度层面的政治体制弊端。但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讲,就集中表现在“左”的僵化和右的自由化。所谓“左”的僵化,就是特指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照搬经典社会主义。所谓右的“自由化”,就是以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者虽然也贯串改革始终,现在仍然有,但由于中央反复批判,总体上并未构成主流,没有从根本上影响改革的方向。实践中的主要干扰是右的自由化。这里仅讨论其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按照这个理论,改革顶层设计中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其中的辩证关系。如果这些关系处理不当,就会犯全局性方向道路错误。
回顾改革开放,虽然经济增长史无前例,但社会问题却堆积如山、积重难返。这并非因为没有顶层设计,而是实践中违背了中央的顶层设计。从方法论讲就是形而上学、片面性,从理论上讲就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
这要从经济建设命题的内涵谈起。按制定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时赋予经济的概念,内涵应该是相对于政治和文化的,即相对于政治文化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虽然当时侧重于生产力、物质基础,但也包含生产关系。社会问题、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当时没有把社会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列为建设目标。作为基本路线中心的经济建设应该是这样理解。现在把社会建设单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领域,恐怕要在适当时候完善对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表述。即使把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也只是在抽象地理论讨论上才有意义。同生产力不可能脱离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孤立地发展一样,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是相互渗透的,不可能孤立地进行。
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中,经济这个概念的内涵,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小平同志讲的发展是硬道理,和中央关于改革顶层设计中的发展,都是指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世纪50年代经济建设的口号就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我国历次五年规(计)划都称为经济社会发展规(计)划。现在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中的经济建设,不但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17届5中全会又强调了发展的科学内涵:“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经济总量虽然重要,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物质基础,但归根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手段和条件。而社会主义理想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实行全社会统筹解决社会问题、共同富裕,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背离顶层设计的主要源头之一,就在脱离生产关系孤立地讲发展生产力,对经济建设中经济的内涵解读为单纯的生产力、物质基础、经济总量,又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误读为“唯一”,进而在错误政绩观下滑向了GDP主义。
市场经济靠个人利益驱动。资本主义是自发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经济的以物为本实际是为利润、资本增殖。撇开生产关系、生产目的和社会问题一味追求GDP,必然重效率轻公平甚至牺牲公平,推动以资为本的资本主义倾向泛滥。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同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是截然相反的。资本的本性就是增殖,是靠剥削劳动,必然两极分化,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六、违背顶层设计战略目标导致方向错误
上面说过,小平同志在具有政治交待意义的南方谈话中特别一再告诫,要全面解读基本路线中的内涵。改革实践中的问题恰恰在于片面解读。
由于过去曾经脱离生产力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犯过僵化理解马克思主义、追求纯粹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错误,改革开放初期,在纠正这些错误时,又正值西方新自由主义鼎盛时期,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纠正极“左”变成纠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猖獗一时,一些受新自由主义影响深的所谓主流经济学家陷入了洋教条,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热捧西方经济学,趁我们学习市场经济之机宣扬市场原教旨主义和私有制万能(有位自称对改革方案制定具举足轻重影响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著名”经济学家,在记者采访他市场经济认识过程时,大谈他在美国新自由主义鼎盛时期在美国接受西方经济学教育的同时,就公开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对立面批判。我们必须区分马克思主义与后人对它的错误解读与附加)。他们片面解读甚至歪曲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小平同志的话。例如,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读为唯一,把发展解读为单纯经济总量增长,把经济总量增长又发展为GDP主义;讲社会主义本质只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讲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尤其是歪曲小平同志的话,笼统说改革不要问姓资姓社,而不提他反复强调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讲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时只讲改革开放不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只讲鼓励私营经济发展不讲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有的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篡改为市场化,取消前面规定其性质的社会主义这个限制词。有的一直鼓吹国有企业退出竞争领域,最近还有人公然提出要瓜分国有企业和土地。在许多政治、经济和舆论的权势人物的鼓吹下,GDP主义和以资为本的理念和话语泛滥。于是,广泛发生了重效率轻公平、重资权轻劳权,以致严重侵犯劳动者权益,社会问题普遍被忽视,甚至牺牲社会公平和资源环境追求GDP。外向型和投资型拉动,虽然特定情况下有其合理性,但主要的还是受GDP主义的支配。因而资本主义的改革观、资本主义的以资为本的价值观,相当长时期泛滥,垄断了话语权,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由于上述影响,相当时期、相当范围、相当程度地把改革引入了背离顶层设计战略目标的道路。例如政策向资本倾斜,把建国后实行的劳动就业、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基本教育医疗等政策当包袱,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和农田水利工程被摧毁,肆意压低工人工资,还掀起过私有化浪潮,现在人们广泛怀疑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我国被称谓是低成本的发展战略,虽然在改革初期是被迫无奈,但实际上是出卖廉价的劳动力和牺牲环境与资源,这种方式所得来的经济增长,所谓“世界工厂”等光环,实际是以牺牲全国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权益为代价的。扼杀或削减社会主义的社会政策的结果,形成了新的三座大山,导致两极分化。这就是经济发展方式、内需不足和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和问题的本质。这些社会问题甚至超过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早期和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从属于生产方式、影响生产方式的性质。虽然建国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框架还在,特别是还保持了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资本主义还未能彻底复辟,但不得不承认,相当长时期、相当程度上,发展方式滑向了资本主义道路。这正是我国的改革开放曾受到西方垄断资本热捧的原因。实际上西方的政学媒介的主流和老百姓一直称我国的改革为资本主义改革,是搞中国特色(意指集中体制)的资本主义。这与顶层设计的战略目标南辕北辙。如不痛下决心、动真格纠正战略目标的错误,史无前例地经济增长就会成为资本主义的嫁衣,终将圆西方垄断资本西化我国之梦,不仅会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甚至会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近来政学媒介也广泛认为转变发展方式是第二次转型、第二次改革,要走新路线。这些无异于说过去对顶层设计的违背,不是局部的,而是战略全局的问题。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提高到两条道路的高度正视违背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事实及其严重恶果。必须充分认识改革中发生的经济发展方式、内需不足和严重的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不承认和违背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
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是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者小平同志的一系列讲话,从13大到15大制定的。这一届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理论层面是充实、发展这个顶层设计,在实践层面,就是纠正改革中发生的背离顶层设计的问题。正如17大所强调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就是强调基本纲领中各领域建设和改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动真格改革政治体制以外,从意识形态方面讲,必须大力宣传这个顶层设计,特别是要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广泛深入地开展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再教育。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贯彻是现阶段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具体表现,所以这也是维护党的领导的需要,是维护宪法尊严的需要。
试论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两种发展观
江澜
半官方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的中国改革论坛上,自改版以来的重点推荐栏目上,一直贴着据说参加过国家许多改革设计的,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办公室主任,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的一篇文章《走向消费大国的第二次转型》。该文是专为推荐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所著,据说是受国家发改委委托的《十二五改革规划研究》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第二次转型——处在十字路口的发展方式转变》(《第二次改革》)。该文与该书中的两个主要观点极为流行,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认为这两个观点,却正好是改革实践中背离基本路线和科学发展观,导致经济发展方式和严重社会问题的主要理论原因,也是对中央五中全会精神的错误解读。
两次转型核心主题的划分违背基本路线,其观念是经济发展方式陷入错误道路,导致严重社会问题的方法论与理论根源,更妨碍科学发展观的贯彻
文章误读了中央关于改革发展新阶段论断的内涵,把贯彻科学发展观,纠正改革实践中偏差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成是第二次改革、第二次转型。说两次改革的核心主题不同:第一次改革的核心主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第二次改革的核心主题才是公平。
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公平的任务分割开,分别作为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核心主题,这种观点违背党的基本路线,误导对改革实践中产生经济发展方式和严重社会问题在理念上的错误的认识,客观上起到为改革实践中发生的错误开脱、阻碍科学发展观贯彻的作用,干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
生产力是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孤立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概念就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社会公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并行不悖的任务和目标,都必须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彻底解放的奋斗目标,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公平的辩证运动中才得以实现的。
我国改革的内涵,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纠正过去割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偏颇。
中央关于改革的一系列理论和方向的规定,都包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社会公平的辩证统一关系。例如,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中,前半句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后半句“消灭剥削,清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讲实现社会公平。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也是辩证统一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的直接目的主要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讲社会公平,中央一再强调要把它们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主要为实现社会公平,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纲领就强调,其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而且其中的经济建设内涵也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和分配关系。
我国历来的五年计(规)划都是经济社会发展计(规)划,说明中央关于经济建设的内涵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其中就内涵着公平等社会建设的内容。所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社会公平是紧密相连、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
然而,前30年的改革实践中,正是所谓核心主题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作祟,才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公平等社会问题割裂开,导致片面解读社会主义本质(只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讲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基本路线(只讲改革开放,不讲、甚至要从宪法中删除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讲市场化,不讲、甚至要取消社会主义),离开生产关系、社会公平片面强调生产力,陷入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只要经济完全市场化就会实现公平,认为只要生产力发展了其它一切社会问题就会自然解决,才不顾公平甚至侵犯劳动权益追求效率;又片面解读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代替经济发展,脱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因而滑向 GDP主义。以个人利益驱动的自发市场经济必然产生以资为本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其手段是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必然是重资权轻劳权,侵犯职工权益。这是经济发展方式和严重社会问题的理论源头。
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改革开放实践中发生了一系列的错误倾向。例如全面否定作为社会公平保障的公有制经济,曾一度刮起私有化歪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当程度地受到了削弱(一些人现在还在鼓动国有经济退出竞争领域);把建国后实行的就业保障、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和其它社会事业等维护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政策说成是包袱,实际取消了义务教育,摧毁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田水利工程,取消或缩减了过去已经建立的社会保障政策;刮起了医疗市场化、教育产业化之风,取消了国家在住房问题上的社会义务;出现了全民经商、乱收费之风;国家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占GDP的比重跌到了世界末尾之列。正是这种影响导致了“新三座大山”、两极分化。实际国外的政学媒界普遍称我国的改革为资本主义改革,是搞中国特色(意为集中制)的资本主义。
新一届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从理论上诠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公平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践层面就是为纠正把它们割裂开的错误。17大在描述新的阶段性特征的时候特别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就是说经济建设仍然是中心。这就说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不能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排除在核心主题之外。但是17大同时又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这里,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列就说明,它们是一回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包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包括保障社会公平。
文章把两个方面割裂开来的错误,就方法论和理论逻辑讲,与改革开放前的主要错误,即离开生产力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和社会公平是相同的。也与改革中相当长时期离开生产关系、社会公平孤立讲生产力,认为只要生产力发展了其它一切社会问题就会自然解决,因而忽视甚至损害社会公平,是一脉相承的。不过只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许多主流经济学家,按照这种逻辑和核心主题的阶段划分,至今还坚持说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和农田水利等方面的公平要求和“公共产品” 的需要,是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在物质财富增长以后才提出的。说什么第一次转型时人们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时,只是像动物一样求生存的生物性需求,到新阶段才产生公平和“公共产品”等社会需求。照此逻辑,第一次转型时,生产力、效率与生产关系、公平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不适用于的;作为社会保障的社会主义政策、“公共产品”也是不需要的。更荒唐的是,这等于说人们在温饱问题还没解决、基本生存都受到威胁的时候反而不要求公平、不要求社会保障。历史说明,越是物质匮乏越容易产生分配不公与权力腐败,人民的暴力革命正是在遭受剥削、压迫的极端不公平、人们生存权都遭受侵犯,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革命的直接目的就是争公平、求生存。这些说法,正如一些社会学家所批评的,是用“粉饰理论”去解释所有的新情况、新特点,不顾常识编造理由为过去违背基本路线、忽视公平,以致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的错误开脱。这些说法,不但否定建国后的社会建设成就,甚至否定了近现代史上的一切革命的正当性。面对这样浅显的道理,这样明白的事实,这样荒唐的说词却出在至今还红得发紫的高级智囊之口,实在难以解释。
总之,这种割裂生产力与社会公平的核心主题划分论,妨碍科学总结改革开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误导对经济发展方式和严重社会问题根本原因的正确认识,客观上会起阻碍科学发展观贯彻的作用。
提出消费主导、建设消费大国,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中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大相径庭,以此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将更深地陷入资本主义道路
文章也误读了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目标,说第二次转型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要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过渡。这种说法,是以“消费”置换“需要”概念,以“消费主导”改变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中的“满足人民需要”的命题。这就取消了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违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纲领,与中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大相径庭。
消费主导是以资为本,目的是为资本增殖,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理念。现在成为我国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时髦,还很有市场,如任其泛滥,将会更深陷入资本主义道路。
上面说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内涵,就包括生产关系和社会公平。17大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强调纠正过去对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的忽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中全会又强调“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文章提的消费主导、建成消费大国,与中央的决定是大相径庭的。
不错,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具有对生产的反作用。但是,消费在社会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却迥然不同。虽说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重视发展经济,但其目的却完全两样。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满足整个社会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终极目的。满足这种需要就是为实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最终为一切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中,虽说也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但也要尽可能动态地维护社会公平。社会主义生产中也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但这只是在作为手段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实现社会公平物质基础的层次上的作用,其目的则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平。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终极目的,不是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更不是为社会公平,而是为资本家的资本增殖,为获取最多的利润。消费(consume)一词,在西方的最早含义是“摧毁、用光、浪费、耗尽”。资本主义生产中消费的作用和地位,是为了销售其产品,加速再生产过程、加速资本的循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归根结底是为资本增殖,是以资为本。为此就鼓动无节制地物质享受和消遣,无限地占有和挥霍社会物质财富,以扩大(或说“拉动”、“撬动”,不是满足)消费。所以,资本主义生产中重视和鼓(拉、撬)动消费,虽说也可称为提高(拉动、撬动)社会购买力,但目的不是为满足社会需要,其实质却是赚钱的手段。资本主义生产,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还不顾对生态的被破坏和资源的无限消毫,扩大其生产规模。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中资产阶级鼓吹的消费主义。所谓消费主义,是维持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加深对职工剥削,和不顾环境、资源遭破坏的一种意识形态。所谓消费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在追逐剩余价值中无限扩大以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剥削,把消费作为维持、拉动和刺激资本主义生产的主导动力的社会。美国就是这种典型的消费大国。
为了诠释消费主导,中国改革论坛最近转载的辜胜阻在财识网上的讲话《经济转型要改变六个过度依赖》中,举了美国福特的案例:“美国在中等收入阶段的时候,福特把工人的工资从2.3美元涨到5美元,福特当时只有2000万美元的利润,(所以)拿出1000万美元利润为工人涨工资,福特的思想是想让美国的生产福特车的工人能够成为消费者,能够购买福特车,所以工资涨了,福特工人从工人变为消费者,所以福特的利润从当时的2000万涨到6000万。所以从此美国成为汽车消费的国家。”这个例子清楚地帮助我们认识了西方消费主义和消费主导的本质,淋漓尽致地道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即以资为本,是为更深剥削工人,与社会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是对立的。可见,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产物,消费主导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观。
以上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中的“消费拉动”与社会主义生产中的“满足人民需要”,前者是以资为本,后者是以人为本,是两条不同发展道路的概念与命题。我国改革开放中受自由化影响深的所谓主流经济学家,却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教条的照搬并大肆散布西方经济学的这种消费主义、消费主导观念。例如把继承革命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节假称之谓“黄金周”,把房价上涨称为“楼市利好”,还有似是而非地“撬动消费拉动经济”的命题等,甚至把我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影响而出台的扩大内需政策也解读为消费主义。不可低估这些话语对广大群众的思想影响。这种以资为本的观念长期以来居于话语权的统治地位,甚至见诸于官方主流媒体,尤其是消费主导最近成了许多学术会议的时髦。以这种观念为指导,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设定为消费主导,建设消费大国,是对中央精神的误读。这同中央”十二五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背道而驰的,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不同现代化道路。如果还以这种观念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但跳不出以资为本的套路,而且还会绑架改革更深地陷入资本主义道路。
端正发展观,贯彻基本路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上述两个错误观念,实际都是发展观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技术层面,如该文提出的“三大终结”,和该书提出的“五个坎”,虽然也重要,但是,它们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在上述观念下派生的。不从根本指导思想上认识改革实践中发生经济发展方式和严重社会问题的理论根源,彻底纠正错误观念,就不可能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贯彻基本路线和科学发展观,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们党的历史上所遭受的重大挫折,从方法论讲,大多缘于某种片面性。改革开放中同样发生了一种倾向掩盖另外一种倾向。由于过去曾犯过无限上纲上线的错误,现在又讳谈纲领、路线,甚至鼓吹“去意识形态化”。长期以来即便是官方的主流经济学家也很少讲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不占领,必然会被资本主义占领。改革开放中在这方面的长期争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当然,资本主义的观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是合法的,允许存在,但不能成为主导,更不能成为官方指导思想。本文涉及的一些专家学者,在改革开放所处的一定阶段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也是作过某种积极贡献的,但不能说一贯正确。作为官方的研究、智囊机构鼓吹与中央相悖的观念影响更大。鉴于这篇文章和这本书中的上述观点,对改革方向的重大影响,辨清这个问题,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头等重大问题。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